一、述要义

《八大人觉经》,即是八种菩萨大人所觉悟的真理,觉悟究竟即是佛,因此这也是八种成为菩萨、佛的真理。八觉当中,前四觉为解脱道——生命的绝对自由,全部目标就是第四觉的最后一句“出阴界狱”,譬如出离牢狱方为真正自由。后四觉为菩萨道——生命的完美幸福,整个趣向即是第八觉的最后一句“毕竟大乐”,如此享受大乐才是究竟圆满的幸福!此中含摄了佛陀一代时教的全部精神。所以说:“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首先,从人世间的疾苦着眼,剖析了现实生命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事实真相,因而发起对生命的认真负责之态度,激发富有探索真理的精神——如是观察。但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贪欲、散乱、懈怠等毛病习气,所以接着来解决这些障道行为,定慧等持,勇猛精进,必能解脱生死过患,而获得解脱道上的极果。

其次,从众生内心的愚痴、嗔恚、贪欲等三毒入手,提出了菩萨修学的智慧、布施、慈悲等核心内容,而发起了一场激烈的生命改革,以利他为主的济世精神——教化一切。其方法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轴心的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度脱了六弊的烦恼痛苦,从而获得了究竟的幸福!

再者,就解脱道而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三法印,亦即证明正确的解脱之方法,前四觉就是以此三法印作为核心内容。就菩萨道来说,智慧乃是六度之核心,《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本经即以“惟慧是业”指明要点,乃至以布施(菩萨布施)、持戒(梵行高远)、忍辱(等念冤亲)、精进(常行精进)、禅定(身心自在)等六度贯穿始终。即得解脱,又满菩提。全经共有四个部分的内容:

1、看清自己的身心世界——修无常苦空观(出离心)。

2、解脱自己身心的烦恼——证得二乘解脱道(了生死)。

3、看清他人的身心世界——修菩萨六度行(菩提心)。

4、解脱他人身心的烦恼——证得大乘菩萨道(成佛道)。

是故,本经纲领如此,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之大纲亦是如此而已。

二、解经题

《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就是“觉”的意思,包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层含义。

说,即是“宣扬”之意,包含自说、他说、默说三种形式。

八,此是数字,即指经文中所说的“八种大人觉悟”之方法。

大,即“大无边际”之意,包含体大、用大、相大三个方面。

人,也就是“有情”之意,含有凡情、圣情、至情三种内容。

觉,亦即“觉悟”之意,包含本觉、始觉、究竟觉三点意义。

经,全称“契经”,契为“契理、契机”之意,经为“方法、常理”之义。

三、翻译者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后汉,对前汉而言。前汉就是刘邦所建立的皇朝,建都长安,所以又称西汉;后汉,是“光武中兴”的汉朝,建都洛阳,所以又称东汉(25——220)。即王莽篡权之后,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

安息国,西域的小国,是在汉朝时代的称呼,唐朝时叫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

沙门,印度出家人的通称,义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安世高,译人,姓“安”名“清”,即“安清”。原安息国王子,让位于叔而出家。

译,即翻译,翻译佛经有四种原则,即:(一)翻字不翻音,如诸经中之咒语,字为汉字,音则为梵音,以及“五种不翻”等。(二)翻音不翻字,如华严经中之“卍”字,字为梵体,音则以汉字之万字音翻之。(三)音字俱翻,如经文中之音与字二者皆以汉音、汉字翻之。(四)音字俱不翻,即西来之梵语经本,其音与字二者皆未经翻译。

四、释经文

一切经典都可以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本经也是如此。

1、序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为佛弟子,作为佛陀的弟子。弟子,译为所教,就师而受教者名为弟子。《行事钞》卷上三说:“学在我后名之为弟,解从义生名之为子。”《资持记》说:“以师望资,犹弟犹子。以资望师,如兄如父。”即是指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里的“佛”字,是指一切诸佛,并非仅仅指释迦如来,因为佛佛道同,都要修学此法。

常于昼夜,恒常不断地于昼夜六时之中用功修行。昼即白无常,夜即黑无常。

至心诵念,至心就是至诚恳切心。诵为读诵经文,属闻慧;念为忆念经义,属思慧。

八大人觉,即八条菩萨所觉悟的真理,也是成为菩萨(大人)、佛(觉)的真理。

2、正宗分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世间无常,时间为世,空间为间。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迁流变化,故为无常。

国土危脆,国就是国界;土就是土地;危就是危险不安;脆就是脆弱不坚固。

四大苦空,地水火风为四大,有情无情都是由此四大缘聚而成,没有永恒的快乐。

五阴无我,色受想行识为五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没有主宰者,亦无自在可言。

生灭变异,外在世界的四大苦空,是生灭不已、变化莫测的现象。

虚伪无主,内在身心的五阴无我,是虚伪无实、寂寞无主的情景。

心是恶源,意识的妄想、意根的执着,构成我与我所之执,万恶之源由此而出。

形为罪薮,三业造恶,罪报聚集于此身,不堪重负,故名罪薮。《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如是”是指上面的道理。我们做为一个佛弟子,如果能够依照上面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法,细细的去谛观、审察,就可以远离凡夫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体会到宇宙人生是幻化、虚伪、不实的;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而得到真正的受用。因此,就应该依教修行,渐渐远离生死,而得到解脱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一觉的重心在于修习禅定的“身心自在”。

如何获得禅定?最大的障碍就是贪欲,消除错误的贪欲,安住无为境界,即得自在。

多欲为苦,欲望虽多,概括为五欲,即指染着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情欲。《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1)色欲:指爱着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2)声欲:指爱着于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铃佩等声。(3)香欲:指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4)味欲:指爱着于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5)触欲:指爱着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此五欲能破种种善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来比喻。《大智度论》卷十七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逐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另《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别称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为五欲。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

生死疲劳,凡夫众生“心为形役”,迷惑颠倒,劳心费神,身疲心劳,苦不堪言。

从贪欲起,妄想追求犹如奸商贪得无厌,五欲大火猛烧世间,生死过患,因此而起。

少欲无为,少欲为四禅八定,无为即涅槃寂静。

身心自在,身无病苦之障碍叫身自在,心离烦恼之系缚即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这一觉的重心在于定慧等持的“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如何获得智慧?最大的障碍还是贪欲,不随贪欲而转,安贫守道,即能开大智慧。

心无厌足,根尘勾结妄识纷飞,迷心逐境无有停息,受苦无厌离,受乐不知足。

唯得多求,众生的最大毛病就是越多越好,社会上的各种观念也是如此,教育失败。

增长罪恶,凡夫有求皆苦,受苦即是在受罪恶;罪为心苦自苦,恶为事苦他苦。

菩萨不尔,菩萨无求而行,不用受苦;内不为心所累名无罪,外不为事所缚为无恶。

常念知足,菩萨常行精进,内心明了因缘事理为知,对事无贪无求却很努力为足。

安贫守道,安即是禅定,道即是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

惟慧是业,慧是闻思修三慧,业是身口意三业,即以身口意三业来实践闻思修三慧。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能够定慧等持,就已经走在学佛的大道上了。但此时最容易出现的弊病就是懈怠了,所谓“人之初,性本惰。”所以急需注意防护道心,恒以“精纯不杂,前进不退”的精进心,来破除见思烦恼和恶行,最终必能摧折降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等四魔,出离了五阴、十八界的牢狱了,也就是解脱了分段生死,获得解脱道上的究竟涅槃。

懈怠坠落,懈废怠慢,懒惰堕落。《大智度论》说:“一切诸贼中,无过懈怠贼。”

常行精进,常而不断行而不止,精纯不杂进而不退,方向已定方法已明,勇往直前。

破烦恼恶,破心中见、思烦恼,除三业染污恶行,身心清净,解脱在望。

摧伏四魔,摧毁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证四果,降伏四魔得初果。

出阴界狱,出离五阴、十八界(三界)之束缚(狱),证解脱道果,获得绝对自由!

此下为获得生命绝对幸福之妙方,亦即是佛法菩萨道的修证情景。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这是大乘佛法菩萨道的开始,在自己获得解脱之后,倒驾慈航回转娑婆度众生,所谓:“拔出红尘梦里身,回看苦海半沉沦。慈航普渡无休息,厌世翻成救世人。”

愚痴生死,愚痴就是无明,对生死大梦的无知,对身心世界的无知,令人汗颜。

菩萨常念,菩萨因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发菩提心,从而恒常思念救度方法。

广学多闻,广学是指广泛学习五明,多闻是指多多听闻佛法。只为众生解脱而学。

增长智慧,菩萨已有一切智,还需增长道种智,分别一切法为智,不着一切相为慧,

成就辩才,愿而生力从无到有为成,力合于愿有而保持为就。成就四无碍辩才。

教化一切,身以智慧而教,言以辩才而教,从此感化一切,有情无情。

悉以大乐,珍惜一切机缘,赐予究竟圆满的常乐我净,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成佛。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前一觉着重在因众生愚痴而起大悲,这一觉重点在众生嗔恨而修慈悲,下一觉着重在众生贪欲而起清净梵行,从“付出”开始,挖掘生命的幸福力量。

贫苦多怨,缺乏物资身贫,缺乏精神心苦,怨自命苦、怨他无情、怨理不公为多怨。

横结恶缘,蛮横无理,恩将仇报,善缘亦成恶缘,恶上加恶,结成痛苦因缘。

菩萨布施,觉悟人情世道,乃是大冶洪炉,而以财、法、无畏布施给苦难众生。

等念冤亲,心念平等无有谄曲高下,害我者冤,爱我者亲,心性无别,同体大悲。

不念旧恶,不计较挂念过去曾经有的恶缘,从时间上改变恶念而为善缘。

不憎恶人,不会憎恨为非作歹的恶人,从空间上打破嗔恨而为大慈悲心。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五欲过患,五尘五欲罪过无边,生死过患皆从此中而来,深深觉察众生之苦。

虽为俗人,在家菩萨称为俗人,通称居士,意为居家大士,即在家修菩萨行者。

不染世乐,不再染着世间的快乐,包括欲界、色界之乐。游戏神通,只为利生。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身虽在家也要时常思念出家人的清净无诤之生活。

志愿出家,立志发愿:辞亲割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成就佛道,名为出家。

守道清白,遵守佛教戒律生活,内心清净无烦恼,行为洁白令人景仰。

梵行高远,梵行有三:明悟欲心、洁净欲身、不犯欲尘。思想高超,德行远播。

慈悲一切,与乐拔苦无有穷尽。《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宝积经》说:“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若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四无量波罗蜜者,当知是则为菩萨藏法门之器,又是诸佛正法之器。”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菩萨道上如何获得生命绝对幸福的力量,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法的完美极致。

生死炽然,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犹如猛火炽然,煎熬着凡夫和二乘行人。

苦恼无量,身苦心恼一言难尽,凡夫耽着生死,二乘沉迷偏真,都是无量之苦恼。

发大乘心,发起但愿众生得离苦之心,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普济一切,以四宏誓愿为前提,普遍无私的救济、济度一切众生。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这是大悲心。生命的完全付出,无有丝毫保留。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是大慈心。生命的绝对幸福,由此真正获得。

菩提心为因,菩提心为因,方便为究竟

3、流通分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最后的流通分,总结《八大人觉经》的思想脉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证说,即证明诸佛菩萨大人就是以这八觉来修行证道的;二是示说,再重新显示一遍解脱道和菩萨道的经文大意;三是劝说,规劝佛弟子们通过闻思修三慧来修学经文中所说八事。

五、结束语

本经开头没有“如是我闻”,结尾没有“信受奉行”,按照大乘经典的记载,是不符合佛经体裁的。但是其中的经文义理却统摄了整个佛法义理的小乘解脱道和大乘菩萨道。并且是从凡夫现实苦恼的世界着眼,逐步从修法获得解脱,然后念念不忘众生之疾苦,而回到苦难的众生当中,修习一切大乘佛法,最终获得大乘佛法的精髓,从而得到成就圆满的佛果。可以说是一部“佛法修证次第”的略论,也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指明灯。前四觉的解脱道完全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后四觉的菩萨道也完全符合“一实相印”的大乘法印。至此,我们没有理由说这部经典不是佛说之法。

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