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89年深圳公关会议上认识潘肖玨教授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她在中国公关界中一直被称为“才女”,思维缜密、口才出众、创意无限、亲和力强。没想到2005年我调到上海交大工作后,第一次联系她时,却得知她不幸患上了癌癥。这对凡事要强的她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打击,真是天妒英才。

在医院的病房里,我见到了患病以后的潘老师,她依然自信、活泼、充满活力。以后的几次深谈,不但打消了我的疑虑,更被她的从容、淡定和成功所感染,而这种情绪直到看到她的新书《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复之路》后,才转化成一种理性的思考,思考生命,思考生命的哲学。

心境比现实更重要。潘老师的新书中充满着乐观豁达的心境,她用这种心境写书,也用这种心境去感悟人生。每每去她的寓所,总能见到她在与各种各样的访客讨论着各不相同的问题,有大集团的品牌老总;有高校的教授;有投资银行的CEO;也有刚刚经她介绍而幸福结合的情侣……你很难想像,这是一位大病初愈的人。于是,我想到了人是有气场的,一个优秀的人便是一个好的气场,使其周围的所有人都能感到温暖和快乐。

我知道潘老师的人生历程并不很顺,这不但来自病痛的折磨,还来自于伴侣的转身。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她能如此拥有快乐的心境呢?我想人生态度一定是重要的原因。她不但坦然面对一切,而且一直在将自己的心得告诉朋友、病友,甚至是那些素未谋面的求助者。公关专家的背景更使她能从容地与医学大师沟通交流,而她的态度每每总能使日理万机的大师们带着惊讶和赞许的眼光来面对她。

潘老师人生的态度来自她的大智慧。她用她的智慧创造出令公关界赞叹的成就;她也用她的智慧在探究医疗领域的全新课题,她更用她的智慧去写新书,启迪人生。

正是如此,当我读完潘老师的《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复之路》后,掩卷冥思,出现的便是“心境”、“态度”和“智慧”三个主题词,这不正是构成作为社会人的主轴、主旋律吗?这一切已远远超越了文笔优美、口才出众等表征性的意义,成为用整个身心去书写的人生。

的确,人生是一种态度。

精彩文摘

道法自然,如来—把握生命的主动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

中医还认为,女人40岁的时候,开始的衰老还是外在的衰老,而从50岁开始,是真正的衰老,从五脏开始衰老了。女人是以“7岁”为周期的,“七七四十九”,这时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多事之秋”——更年期。

这个阶段的女人,很容易失眠。

美国一项针对女性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女性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那么她患癌癥的概率会比每晚保证充足睡眠的人高47%。

佛教云:淡漠以清心,日日是好日。

我给大家4个字:“随遇而安”。

万一实在睡不着,宁可吃一粒安眠药,也不要硬挺到天明。不然,不仅会加快自身“机器”的折旧速度,还会产生更可怕的结果。

曾经有一位男士说,你们女人50岁就不想大干了,这么早。我说对,你看,45岁的女人叫“徐娘半老”,而45岁的男人却是“魅力男人”。这就是女人和男人的差别。

60岁以后,女人应该是“看风景”:看自然风景,看人文风景,看艺术风景。

看自然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趁自己腿脚还利索;看人文风景,让我们回味人生,趁自己头脑还清晰;看艺术风景,让我们陶冶情操,趁自己思维还敏捷。

“看风景”的女人,最不应该想的是什么?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30年前,一座小镇上,沿街住着一位六旬老太。她经常手捧一把茶壶,坐在家门口看来来往往的行人。一天,一个商人看中了老太手中的这把茶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30年前的10万元人民币,天价啊!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太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茶壶是她家的祖传。

虽没卖壶,但商人走后,老太开始失眠了。她会自觉不自觉地起身,看看茶壶是否安在。她有点想不通,一把普普通通的茶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

老太的一些邻居,知道她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人甚至开始向她借钱。她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这,让她非常不舒服。

当那位商人带着1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太再也坐不住了。她招来左右邻居,拿起一把榔头,当众把那茶壶砸了个粉碎。

一锤定太平!

老太又恢复了往常平静的生活。据说她还健在,今年已经90多岁了。

60岁以后的女人,最不应该想的是什么?

答案:想发财。

现在的70岁女人,已不是“古来稀”年代的人了。

但从养生的角度,还是应该“看破放下,清静自在,于静处品人生”。进入《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完全应该以一种虚空的心态,去守静与守笃。“守静”就是守住安静的心情;“守笃”就是守住实在。

我的这些“女人生命观”,是我学习佛学后得到的一种感悟。每每演讲这些内容,很能引起女性朋友的共鸣。有一位60多岁的女性,听完我的课,激动地对我说,“明天我就去辞职!”我对她说,你还有几个60岁啊,回归家里,于静处品品人生吧!对女人来说,什么是福?“明白了”就是福。明白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但女人往往是明白了,却已经人老珠黄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