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

∵∵《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谓能依者相,具斯三德,可称法器,则不但不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亦不将听者功德执为过谬。器相若缺,则师虽极清净,以弟子自身有过故,必至见为过失,或将说者之过失,复执为功德焉。

∵∵【解文意】

在介绍完所依善知识之相之后,这里进一步介绍能依学者之相。若希望能依止善知识学修圆满道次,自身当具足怎样的条件。大师引用提婆菩萨所造《四百论》列举了三种条件:质直、具慧、求法义,具足了这三个条件便堪称听法器。若是听法器,不但不会将善知识的功德执为过失,同样也不会将同行的功德执为过失。反过来,如果不具足这三个条件,即便善知识具足清净圆满的功德,弟子也因为自身存在过失,而看不到善知识的功德。不但看不到,甚至还会将善知识的功德看作是过失。反过来,本来为善知识的过失之处,又反而执为功德。这整个就是一种颠倒。初看起来似乎不容易接受,学者怎么会犯这样明显的错误呢?本来是功德却能看成是过失,而本来是过失又能执成是功德。实际上,当学者的心相续没有净化时,通常都是被烦恼所蒙蔽的状态。烦恼不仅能够令心杂染,而且会倒取所缘。最常见的便是四种颠倒想:于无常执常想、于苦执乐想、于无我执我想、于不净执为净想。因为倒取所缘,无法认识清楚事物的真相,反而对通达事物真相的善知识内心不容易相应,心生不悦乃至诽谤。

∵∵【列正文】

∵∵言质直者,谓不堕党类。若为堕类所蔽,则不能察见功德,亦不能获善说之义。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堕类谓分派别。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及嗔恼于他人之一类一派。当观自心,有则改之。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非其器,故须有了解彼二之慧也。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意乐也。释中又加入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二事为五。如是则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之四种也。以第四之取善说即具慧,舍恶说即住质直。

∵∵【解文意】

这里具体介绍三种德相各自是什么内涵。首先看质直。“言质直者,谓不堕党类。若为堕类所蔽,则不能察见功德,亦不能获善说之义。”所谓的质直,就是不堕党类。这个党类,就是派系之别。当年阿底峡***在向金洲大师学习时,不因为自身所持的宗派见和大师不同,而对大师的言教有任何的疏忽。实际上,因为整个大乘道的总体以及菩提心教授主要是从大师处传承得来,所以在***的眼里,大师的恩德是最为超胜的。***便是因不堕党类而成就的一个极佳的例子。一般来说,学者一旦堕入党类,便有诸多先入为主的见解,这样在学习的时候,看到与自己不同类的派系,便会心生热恼,对方值得自己学习的功德便被映蔽起来了。“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在清辨论师所造《中观心论》中提到堕党类的过患:由于堕党类的缘故,让自己很容易陷入一种情绪之中,并因此而失去客观中正的立场。若如此,便永远无法寂灭烦恼、证得解脱的境界。非但如此,所学法门不但不能帮助净化自己的烦恼,反而会增强我执,成为烦恼最有力的助伴。一般说来,宗教信仰所关注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从正面来说,宗教信仰能使人们精神富足,更富有爱心和包容心;但如果将世俗生活中的派系执着带入到宗教信仰中来,非但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反而会限制人们的思想越发趋于狭隘,并成为群体诤论的原因。“堕类谓分派别。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及嗔恼于他人之一类一派。当观自心,有则改之。”一旦堕入党类,也就有了派系之争,对于自己相应的一类或一派,心生爱着而加以维护;对于自己不相应的一类或一派,心生嗔恨而加以排斥。初入佛门者,对此若不生警惕,那么所学所为难免落入南辕北辙的境地,所学越多,离开精神自由或解脱的目标也就越遥远。当经常慎重地检点自己的内心,若有这种倾向,便努力改正。

下面看第二个条件。“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非其器,故须有了解彼二之慧也。”这里所说的,即为具慧。具足了质直的品格,内心便远离了偏见,这个时候对于各宗各派都能以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其精神上的营养。但吸收进来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辨别,看哪些对身体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哪些对身体的成长是有坏处的。对所学到的法,也需要加以智慧的辨别,将有真实内涵的正法领纳进来,将虚妄不实的邪法剔除出去。不然的话,眉毛胡子一把抓,或甘露毒药一并吸收,对学者的健康成长来说一样不利。“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意乐也。”这里讲到了第三个条件:求法意乐。这里的求法意乐,并不仅指为了求法,而是要如教而修,也就是端正学法求法的目的,是为了按照所抉择的法如实行持。以如上内涵,整体观待质直、具慧、求法义三者的关系时就不难发现,三者之间层次递进的关系安立,实际上是依着闻思修的次第而来的。闻法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堕党执,也就是怀有成见。这样听到的内容,只能增加自己的成见,而不是破除自己的成见。去除了这个障碍,闻法便能以瓶注瓶,完整领纳说法者所要传递的内涵。之后便要如理思维,辨别其中的正法,剔除其中不符合法理的部分,这个就是在思维的时候必须具备的品格,也就是具慧。一旦抉择之后,并不是到此为止了,而是要按照抉择后的法理如实去行持。此若无者,前面的闻法思维的艰辛过程,所获得的利益都是非常小的。

“释中又加入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二事为五。如是则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之四种也。以第四之取善说即具慧,舍恶说即住质直。”在月称论师所造的《四百颂释》中,在原来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敬法及法师,另外一个是善摄心听。对于敬法及法师,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了;而善摄心听,实际上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善心听,也就是内心意乐为善;另外一个是摄心听,也就是听的时候心不散乱,专注而听。这个主要是强调了正听法是应该具足的品格。加上这两个条件之后,大师对五个条件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与排序,分为四个方面: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其中第四个条件,又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慧,对应的是取善说;另外一个是质直,对应的是舍恶说。

若是整体上看弟子相内容的介绍,不难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学者需具足的条件来看,对弟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提婆菩萨的时候要求有三个;到了月称论师时就变成了五个,这与善知识德相减少的趋势刚好相反。说明在末法时期,善知识的标準在降低,而对弟子的要求却在增多。这也预示着,在末法时期,弟子若希望能通过依止善知识学法而有所成就的话,当付出更多的努力。二是宗大师对弟子四相的排序,与提婆菩萨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排序为:质直、具慧、求法义;前者排序为:求法义、善摄心听、敬法及法师、取舍善恶说。从《略论》的介绍来看,求法义对应的是如教修行;而《广论》中,求法义对应的意思则是对法具有广大希求。提婆菩萨提出的三个条件,对弟子闻思修三个方面的强调是均衡的。与此不同的是,宗大师对四个条件的排序,明显体现了大师对闻法过程的强调:求法义,是对闻法的希求;善摄心听,是闻法之时意乐的清净与状态的专注;敬法及法师,这个在听闻规律中属于闻法之前的加行工作,这里重提以示强调;最后一个取舍善恶说,即为听闻佛法之后的如理抉择。这样一种强调的侧重点,也说明了末法时期依止善知识闻法的重要性。

∵∵【列正文】

∵∵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则欢喜进修;若不全,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解文意】

这里对能依弟子之相做了个总结。学者当按照如上所介绍的弟子相,进行自我审视和对照,看看自己是否具足这样的条件。如果具足了,当深生随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巩固;如果不具足,当策励自己于因地上多加努力。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因地上努力。上面列举的德相,实际上也是果相,那么每种德相对应的因何在,也需要清楚明白,方知道如何去努力。比如于闻法具广大希求的求法义,其因地即为多思维闻法的殊胜利益,乃至变动心意,于法方具好乐之心。总体上来看,上面列举的弟子相只是别相,那么弟子相的总相是什么呢?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善知识的总相是于三士道次第引导,渐能导入大乘佛道。与此相对应的弟子相的总相,也就是志求大菩提的胜士,这也是道次教授引导的正对机。对此一点,学者不能不明记在心。

∵∵【列正文】

∵∵丁三、依止法如何者。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其依止法分二,戊初意乐依止法,戊二加行依止法。初又分二,己初净信为本,己二念恩生敬。

∵∵【解文意】

前面分别讲了所依善知识之相,以及能依学者之相。讲善知识之相,其目的在于抉择善知识;讲学者之相,其目的在于抉择自身。虽然前面介绍的顺序是先善知识后学者,但这里在实际抉择的时候,则要先抉择自身,然后再抉择善知识。如果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缺乏认知的话,那么对善知识功德的认识也就不可能準确。所以这里说:“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当自己具足弟子相,而观察善知识也具足相应的德相时,就可以下决定依止如是善知识学修道次心要。那么具体依止的时候该如何做?“其依止法分二,戊初意乐依止法,戊二加行依止法。”这里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意乐上当如何做;一个是加行上当如何做。意乐即为内心的心态,加行即为身语的造作。内心的心态当如何呢?这里重点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当具足净信,一个是当具足诚敬。

∵∵【列正文】

∵∵今初《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谓以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生者安住,辗转向上增长也。《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于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此谓从行止门中,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总则对于三宝业果四谛生信,有其多种,此中言信,盖信于师也。

∵∵【解文意】

这里首先介绍具足净信为根本。《宝炬陀罗尼经》中说:“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我们的生命都是出生自母亲,且由于母亲的哺育而成长,信对于功德的出生与长养,就如同母亲对于孩子的作用一样。“谓以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生者安住,辗转向上增长也”,也就是说,当具足了信之后,自心相续中没有生起的功德便能够生起,已经生起来的也能够更加的安住,并由于信的缘故而不断增上。“《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于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大乘十法经》中说,对于修学佛法的人,若真的希望能够到达佛地,那么信是最为殊胜的方便,所以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应该具足净信,并凭借净信来修习诸善法。对于那些不具足净信的人,就没办法长养善法,就像种子用火烧了一样,又怎么会长出青芽来呢?“此谓从行止门中,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这里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如下这么一个道理:信为一切功德的根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