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

∵∵丙二、略示修法分二丁初正明修法,丁二明二种修破妄分别。丁初正明修法分二戊初正修时应如何,戊二未修间应如何。戊初正修时应如何又分三已初于加行应如何,已二于正行应如何,已三于完结时应如何。

∵∵【解文意】

在明确修习道次的根本为依止善知识法之后,还需要对什么是修法做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什么是修法,又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明确修法的内涵;二是明确修法的两种分类,并破除对修法的错误理解。在明确修法内容的时候,具体来说又分为两部分:一是正修的时候,当如何做;二是在修法与修法中间的时候,当如何做。而正修若细分,又分为三个阶段:加行、正行、完结。由此来看,若要準备修一座法,就有一个完整的流程需要遵守。

∵∵【列正文】

∵∵已初、加行时应如何。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谓一于住处整理洁净,陈设佛像。二、端严陈设无谄供品。三、于安乐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趺坐,至诚发起皈依之心。四、于面前虚空中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诸天,无量安住,分明显现。五、对于助道顺缘,障道违缘,若不积忏,道则难生。而积忏方法,以七支行愿最为扼要。

∵∵【解文意】

首先来看加行当如何做,这个做法传承来自于金洲大师,共有六个方面,又称为六加行:

∵一、净地设像:对于住处,实际上也是修法之处,当打扫干净,并陈设佛像。打扫整理,既是整洁外在环境,同时也是净化内心相续。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再将佛像请出来,放置端正。其实除了佛像之外,还要有佛经如《大般若经》等,以及佛塔,分别代表佛的身语意三方面的功德。佛塔中常供奉有佛舍利,而舍利是由戒定慧熏修而成,所以常用佛塔来代表佛的意功德。

二、庄严供具:当摆放好佛的身语意像之后,便可以无谄心供上花和果等。什么是无谄心呢?《五蕴论》中定义“谄”为:“覆藏自过方便所摄,心曲为性。”总的来说,无谄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品来源清净,并不是由于欺骗谄诳而来;二是发心清净,此供非为世间八风所动。

三、入座皈依:周遭环境布置好以后,便以跏趺或半跏趺的方式坐在座上,然后发起至诚皈依之心。《广论》中说:“既安住已,皈依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这里的皈依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佛即是人生究竟的宗旨所在,也即是人生的典范,是目标;法即是实现人生宗旨的途径;而僧即是实际在走向人生宗旨的助伴。通过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实际上策发的是自己内在的发心,更加明确人生的宗旨,这也是修一切法总的意乐。若不如此,那么一切修法将与宗旨别别无关,最后非但不会成为成佛的正因,反而会成为成佛的障碍。

∵四、观想圣像:又叫做观想资粮田。什么是资粮呢?资是资助,粮是道粮。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只有真正成了佛,才具足利益一切有情的功德。可是成佛的路径,如果细分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皈依佛门之后,通过学习佛法树立正知见;二、在日常生活中,以正知见来修改心相续,最终发起菩提心;三、发菩提心之后,广泛累积见道的资粮,由此而进入资粮位;四、在累积足够丰厚的资粮之后,进入加行位与见道位;五、见道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修道,直至完全证悟佛的境界。从狭义来讲,只有在发了菩提心之后,以菩提心意乐在做一切事情时,才能成为成佛的资粮。但从广义上来说,如上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资粮。要累积资粮,就需要有资粮田。那么这里的资粮田是什么呢?即是“深广二派传承师长、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诸天”。

∵五、积资净罪:一切道次功德的生起,都需要因缘的和合。因即是道次第中每个法类的具体内涵,这些都是佛功德之所以成就的载体,学者要希望生起相同的功德,也要如是了知,并如是行持。但是往往我们知道一件事情,未必能完成这件事,这就说明一件事情的完成,还需要外在的条件来配合,这些条件就是缘。这些缘中,有的是顺缘,有的是违缘。资粮是顺缘;罪障即是违缘。现在要具足顺缘,消除违缘,那就要积资净罪。而积资净罪的方法中,最为扼要的就是七支行愿。下面接着介绍七支行愿的具体内涵。

∵∵【列正文】

∵∵彼中初于礼敬支有三门总礼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颂是。谓非仅礼一方一世之佛,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决定心,运用清净三业,恭敬而礼。

∵∵三门各别礼敬中,初身礼者,即“普贤行愿”等一颂,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复观自己化身无数,量等剎尘而行礼敬。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乃能发起。意礼者,即“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剎尘数佛,处在菩萨众中,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语礼者,即“各以一切”等一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赞佛功德。海者,是极多意。

∵∵【解文意】

七支行愿中的第一支,即为礼敬支。这个礼敬支有总礼,有别礼。下面先看总礼。“彼中初于礼敬支有三门总礼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颂是。谓非仅礼一方一世之佛,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决定心,运用清净三业,恭敬而礼。”《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下面简称《行愿品》)中有颂:“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这个即为总礼颂。这里的“人师子”,即为“人狮子”,便是指佛。佛为人中之王,犹如狮子为百兽之王。由这个颂的描述来看,礼敬的对象便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事实上,在七支行愿之前,已经有观想资粮田,若是结合此一语境,那么礼敬的对象就不单是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了,而是包括资粮田中的一切对象,此即田清净。明确了礼敬的对象,那么以什么样的心来礼敬呢?“由决定心”,此决定心由内而发,非由外而转,所以《广论》中说“非随他转”。这里的非随他转,一方面内心希求的目标唯有成就无上菩提,而非希求世间种种福报;另外一方面这样做也不是为了和别人攀比,更不是为了获取别人的尊敬乃至名声等,此即心清净。以这样清净的内心,然后付诸清净三业敬礼,此为加行清净。礼敬一支若能具足此三清净缘,便能累积最为殊胜的资粮。

“三门各别礼敬中,初身礼者,即‘普贤行愿’等一颂,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复观自己化身无数,量等剎尘而行礼敬。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乃能发起。”下面看身礼敬。《行愿品》中有颂:“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前面谈到所礼敬的对象为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此时若要礼敬如此多的佛,也就要观想自己有等量的化身,一一化身前往一一佛所而申礼敬。要做到这一点,还要凭借对于普贤行愿的信解力。由此信解,而有观行;由此观行,而累积实证资粮,这也是成就将来化身无数的因。“意礼者,即‘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剎尘数佛,处在菩萨众中,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这里继续介绍意礼敬。《行愿品》中有颂:“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意礼敬之主要者即为“深信诸佛皆充满”,对于诸佛遍及法界乃至法界任一尘中遍含一切剎尘数佛,生深忍信。此信生起之因,即为对于诸佛功德能深入思维而起胜解。此意礼敬乃为将来成就法身之因。“语礼者,即‘各以一切’等一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赞佛功德。海者,是极多意。”这里最后介绍语礼敬。《行愿品》中有颂:“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语礼敬,即是赞佛功德。因佛有无量,其功德亦是无量,因此可观想一一化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又可以说出无量的妙音声,以此来赞佛之功德。此语礼敬乃将来成就报身之因。

∵∵【列正文】

∵∵二于供养支中,有上供养者,“以诸最胜”等二颂是。妙华者,谓人天上妙奇花。鬘者,用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此二者,或系实花,或系仿造。伎乐者,有弦器等之音也。涂香者,谓妙香泥是。最胜伞盖者,即盖中之胜者是。灯者,谓香油等灯,及能放光之宝珠等。烧香者,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最胜衣服者,乃衣中之华美者是。最胜香者,谓能放香气遍满三千世界之香所掺合之香水是。末香者,香粉也,亦可燃烧。以此堆积,造成坛埸更加彩画,量等须弥者是。次无上供养者,“我以广大”等一颂是。其有上者即世间之供物,此乃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此中后二句,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

∵∵【解文意】

第二为供养支,此分为有上供和无上供。有上供为世间供物,无上供为菩萨等以神力所变之供物。《菩提道炬论》中有颂:“若欲速圆满,大菩提资粮,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菩萨若欲速圆满成佛资粮,通常会借助于神通力。但神通力的得来,需要靠止的修持:“若未成就止,不能起神通。”这个止,实际上即为六度中的静虑波罗蜜。所以从行持的次第上来看,静虑度的修持乃至神通的引发,需要靠前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方能实现。也就是说,无上供需以有上供为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

先看有上供的二颂:“以诸最胜妙华鬘,技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从颂内容来看,供养如来供品有:华、鬘、乐、香(涂香、最胜香、末香、烧香)、衣服、伞盖、灯烛等。其中华与鬘,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仿造的。无上供有一颂:“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有上供,乃是凡夫以实物而作供养;无上供,则为菩萨以神通威力变现世间所无之物而做供养。如此看来,无上供也只是菩萨们的事情,那么作为初学者能不能有无上供呢?也是可以的。据帕绷喀***在《掌中解脱》中的开示,提到了学者也可以有的四种无上供:一、发最上菩提心;二、受持正法;三、一心专修所闻法义;四、善根转变为供品而奉献之。前两者来自于《海慧请问经》;第三者来源于《大悲白莲华经》;而第四者来源于传承***之教授。这四种供养实际上都属于法供养的内涵。

“此中后二句,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此中后二句”即为:“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凡上二所陈”:一说,上二所指为有上供和无上供;一说,上二所指为礼敬支与供养支。这样加上之后,那么礼敬也好,供养也好,其内在的等起心即为“普贤行愿”,外在境界即为“诸如来”。

∵∵【列正文】

∵∵三、忏悔支者,“我昔所造”等一颂是。依三毒为因,以身等三为根事(根谓依身口意为发业之根门,事即三门所造十不善道),其罪性者,谓由我造。此中复分亲身正所造作,或教他作,或随喜他作,如是一切,尽其所有,总集忏洗。追念过失,生愧悔心,断绝后流,精勤防护,誓当灭之。

∵∵【解文意】

第三为忏悔支。忏悔,即为忏摩与悔过两个词的组合。忏摩为梵语的音译,而悔过则是中文的意译。忏摩,还有乞求容恕的意思,更进一步引申为陈露先恶;此时悔过则为改正以往的过错,并警惕未来不再造作。所以文中后面有说“追念过失,生愧悔心,断绝后流,精勤防护,誓当灭之”,这也是忏悔的内心行相。《行愿品》中有颂:“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癡,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对于过失发起之因,是由贪嗔癡三毒;发起的途径,是由身语意三门;发起的表现,则是由十不善业道——身三:杀生、不与取、邪淫;语四: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意三:贪、嗔、邪见;另外,还有发起的主体:“谓由我造。”这里又包括三种情况:自己亲自去作,教他去作,或者他人作而自己随喜。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众生无始以来所造恶业,通过十不善业道即能涵盖无余。内心要深生忏悔之心,需要清晰地认识自己过去在这十方面所作的种种过恶。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实际上也就是去除生命中的杂质,提升生命的品质。这些杂质是什么呢?就是无始以来所造的这十个方面的不善业,现在要通过忏悔的方式把它们去除,那首先就要清晰地去认得这些不善业。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往往需要学者不断地做生命回顾,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尤其注重反省经历中这十方面的所作所为,以此来认识自身这一期生命所展现的等流习气,这实际上也是真正改善生命的起点。

——2011年8月22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网络讲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