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说通卷九

巴县了庵居士刘道开纂述

成都昭觉沙门方∵示鑒定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此下明色界四禅十八天而此先明初禅第一天也。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凡迷冥修。各各自谓真正修心。然而不假禅那。无首楞严定。无有智慧。无金刚慧。但以有漏静虑为因心。制彼淫习。而执身不淫。或行或坐。于一切时。想念俱无。爱染不生。夫六欲纵强忘情。不免身犯。此身全远。梵行方成。由彼身心俱洁。下无卜居。故临终时。应念而生梵世。为梵民。如是一类。名梵众天。而较之欲界秽浊。又高出一层矣。

○通后十八天。虽离欲染。尚有色质。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谓已离欲染也。通号四禅。为已离散动也。欲天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禅定感生。然特有漏禅观。六事行耳。六行者。厌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色界是净是妙是离。此则凡夫伏惑。超欲界道也。问。前天亦间有禅定。而此界方名禅者何故。答。以前结云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以上。绝无女人。心迹俱离。无所交接。兼无食眠。三欲俱忘。稍觉饑倦。即入禅定。出定则饱满精明。是但以禅悦为食为息。而稍离粗重身心也。又此天独显戒德。而未彰定慧。后二天略显定慧。至文自见也。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此明初禅第二天此天戒与定共也。夫前天欲习虽除。心相未至显现。此则离欲清净。心相现发着明。于诸梵行戒品。爱乐而悦豫。随顺而轻安。此即与定共之相也。是人临终。宿习不妄。应念而行梵德。不但清净身心。亦且弘扬德化。如是一类。名梵辅天。而能匡弼梵王矣。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此明初禅第三天此天戒与慧俱也。夫初天由执身而摄心。次天由心现而行德。此则双摄身心得一如无二之妙。满足分量之圆。于是行住坐卧皆妙圆。而威仪不缺。以此清净禁戒。而又加以明悟。从定戒中。发生智慧。此即与慧俱之相也。由其慧胜前天。堪为梵主。是人临终。应念而生梵天。统摄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为大梵天。其德皆足以长人矣。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此统结三天名初禅也。阿难。此三天者。皆胜欲界诸趣。同名胜流。已离欲界八苦。故苦恼不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去首楞严大定甚远。然彼戒心清净。漏虽未伏。亦自遏抑不动。初得禅定。无有剎那杂念间入。故统而名之曰初禅焉。

○禅有四类。一有漏禅。即今四禅也。二无漏禅。谓九想八背等也。三亦有漏亦无漏禅。谓六妙通明等也。四非有漏非无漏禅。即今经首楞严大定也。以上三天。疑非竖分。夫天民天臣天王。各居一层。何成一统。且臣民若许众多。而天王满天。独居一层。彼此皆王。何所使令。或是以德之优劣相较。堪为民。为辅。为王耳。故列为三者。非一天尽臣民而无王。一天尽王而无臣民也。又初之二天。寻伺皆有。第三天无寻有伺。由内有寻伺。故外感火灾。而火灾坏初禅也。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此二禅初天也。阿难。其次二禅。即此大梵天统摄梵人者。而能圆满梵行。至于澄心不动。则寂湛之极。而生光明。但光明尚劣。未极其量。如是一类。又升梵天一层。名少光天。所谓泰宇定而天光发。但非周遍湛寂之比耳。

○此天疑从彼天中修来。盖蹑前行而但加圆满。则升此天矣。问。此与菩萨寂照何殊。答。人法二执。毫发未动。但以离欲得定。定深生照而已。此其别也。又前有觉观粗动。发生三识。今内净一心。已无觉观。惟缘内尘。不同初禅有三识也。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此二禅第二天也。从前少光。更发多光。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成琉璃色。此虽已极其量。犹未成音。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然非如净琉璃内含宝月之比也。

○按此天虽不能映诸大千。而于本界。亦覆小千。当满一千个四天下十方界也。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此二禅第三天也。夫光光相然。则成圆光矣。由是吸揽保持此圆光。即以光明代其言音。而成就教体。于以阐扬梵教。发清净化。随机开示。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谓其不假言诠而以光为音也。

○按此天已无寻伺。故无语言。而但用光明作佛事。然亦非尽无语言也。如世间纸墨文字。虽代言教。岂尽废其言语哉。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悬不安也。或作愁字之误)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此总结三天名二禅也。阿难此三胜流。当定生时。与喜俱发。以有定喜。灭世间忧愁。故忧悬不能逼。虽非正修三摩。去楞严大定尚远。然而清净心中。已伏粗漏。较初禅之漏心不动而未能伏者。已进一筹。故统而名之曰二禅焉。

○地持论。目第二禅名喜俱禅。此三天总名定生喜乐地。忧悬与苦恼不同。苦恼乃粗重。切于身心。忧悬轻细。但涉于念虑而已。粗漏已伏者。谓以定力伏前五识。由伏前五。故无寻伺。未伏第六。故有喜乐。内有喜水扰动。故外感水灾。而水灾坏二禅也。前三天以戒胜。此三天以定胜也。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此三禅第一天也。阿难。由前天人。既以圆光而为教体矣。披光即披音也。披音。则妙理自露。然有喜心。分别乱动。能障定乐。此天能依此妙理。发成精行。而通寂灭乐。离前喜动。而生净乐。恬泊寂静。故名寂灭。由伏第六识。故相似二乘之寂灭。非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之比也。如是一类。名少净天。定乐才通。净空初显。故名少净也。

○能通而已。尚未能成。以犹劣故。名少净焉。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此三禅第二天也。由伏六识。而似得人空。故净空现前。前但得净。此更发空。渐以虚豁。至无边际。且前通寂灭。但乐内心。此则身心内外。皆得轻安。积中发外。廓然广大。则寂灭已成。净空无量。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而升少净一层矣。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此三禅第三天也。前天净乐。止在身心。未名为遍。此则合世界身心。触处无非妙乐。是谓一切圆净。既世界身心圆净。岂非净德成就乎。然虽净德成就。原非可托可归之地。此天人便认此为终身托宿之地。而胜托现前。认此为清净极乐之乡。而归寂灭乐。将谓安身立命。唯此已而。由前未融世界。虽净而不遍。今并融之。故如是一类。名遍净天。又升无量净一层矣。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此总结三天名三禅也。阿难。此三胜流。随顺净乐。至无量周遍。其为随顺也大矣。且初二禅心有喜受。故多散动。不得身亲受乐。今则喜受既除。身心安稳。自在受用。无量妙乐。此虽非正得真三摩地乎。而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夫喜者动心所发也。乐者静心所融也。若在飞动心。纵乐而仍是喜支也。若在安稳心。纵喜而仍是乐支也。今欢喜而出于安稳。是谓离喜之喜。妙乐之乐。离喜妙乐。故统而名之曰三禅焉。

○地持论目第三禅为乐俱禅。此三天总名离喜妙乐地。盖前二禅虽有乐支。为喜支所障。今灭喜纯乐。故得其名也。又此三天已伏意识。虽无喜受。尚有出入息扰乱。故外感风灾。而风灾坏三禅也。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此下明四禅九天而此明第一天也。然天虽有九。而四禅报境。但有三天。第四无想。乃广果别开。是外道报境。此四之上五不还天。乃圣贤别修静虑。与凡夫不同也。阿难。复次三禅天人。初苦禅恼离。二禅忧悬尽。皆能不逼身心。苦因已尽。第三禅则无苦有乐。然而乐亦不当受之也。盖乐非常住。久必坏生。坏即成苦矣。此天既已离苦。亦不受乐。将苦乐二心。一时顿舍。乐既不受。坏亦不生。苦坏双超。故粗重相灭。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而清净福性。油然发生。由舍生福。名福生天焉。可见不能舍乐。则坏生矣。茍能舍乐。则福生矣。舍不舍之间。此天之别于前天也。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此四禅第二天也。前天初专于舍。未免偏空。此既纯熟。渐不碍有。是谓舍心圆融。前以舍乐为清净。此则乐受既空。复不碍有。是谓胜解清净。以胜净生胜福。故福无遮限。有所愿求。无不如意。得妙随顺。直穷于未来际焉。然虽受报无穷。亦非真得常住。如是一类。名福爱天。谓诸天之福。惟此天为最可爱也。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

此明四禅第三天而先别其有二路也。阿难。从是福爱天而升焉。有两条岐路。一直往而趣广果。一迂僻而趣无想。心念行业。各自不同。学者可弗辨耶。

○贺云。二岐路者。一精进。一断灭也。不取苦乐。亦不厌苦乐。但以四无量心。薰修福德。证广大果。名广果天。若以苦乐为可厌。而执着舍心。精研不断。所谓苦乐心灭。厌舍心生。全是生灭之因矣。从此穷极舍道。获受灰心之果。彼自以为不生不灭。岂知生灭之因。必不能发明无生灭之性乎。初生此天。未全无想。经半劫始无。后半劫复生矣。

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何谓二岐。一者。若于福爱天中。圆融舍心。所发无量净光。于是光中。但修四无量心。滋长福德。至于增盛圆明。克取修证。以为常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盖福德圆明。则证果广大。色界诸天。所感福报。至此为极。故名广果也。要知四禅报境。惟此三天。第四无想。是福爱之差。及五不还天。乃三果圣人之别寓耳。

若于舍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生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二者。若于福爱天中。舍乐之心。双厌苦乐者。而精以研之。深搜细索。相续不断。而勤勇无间。圆穷舍道。而必求究竟。不惟乐受舍。而舍乐之心亦舍。以舍定灭除舍心。至于身心灰灭。浑成晦昧。冥然一空。如所谓槁木死灰者。其寿经历五百大劫。若是其长。不知其所谓灰凝者。非真不生灭也。如夹冰鱼。如压石草。其微细生灭流注。何尝止息。盖是人本以生灭为因。错依六识生死根本为本修因。强令灰凝。安能认取识精明元。而发生圆湛不生灭性乎。所以初生此天。习定半劫。始得灭想。此天报尽。至四百九十九劫半后。想心复生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而并广果为二岐矣。

○按广果天厌苦乐而增修福慧。此天则厌苦乐而精研舍心。此两天所以分岐也。横列岐路。则亦非竖分矣。问。此无想定。与灭尽定。有何差别。答。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兼灭第七染分。无想但灭六识分别见。而诸邪见。尚未能尽。何况其他。问。身界俱空。与下四空何异。答。出定则有。故不同也。又按三界总有二十八天。二惟凡位。五惟圣位。其余皆是凡圣同居。二凡位者。谓大梵天。妄说能造天物人物。憍慢轻蔑。故圣贤不居。此无想天。惟是外道修无想定者生之。受五百劫无心之报也。五圣位者。即下五那含也。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此总结四天名四禅也。阿难。此四胜流。同修双舍。故世间苦乐二境。所不能动。以其不能动也。而遽谓之不动地焉可乎。夫圣位第八。证真无为。名不动地。斯真不动也。此天虽非此地之比。而有所得心。有为功用。至此已觉纯熟。故统而名之曰四禅焉。盖真不动地者。以其灭六尽七也。有所得心者。但能伏六识也。圣凡疆域。判然不滥矣。

○以上禅天。初禅伏鼻舌二识。无段食故。三禅伏前五识。三禅伏意识分别现行。故得妙乐。四禅伏意识分别种子。故得妙舍。总是伏第六分别见惑耳。然则孟子之四十不动。庄生之死生不动。较之禅天不动。已隔天渊。况如来真三摩地不动之体。便欲窃而拟之哉。

○地持论。目四禅为舍俱禅。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此明五不还天寄居广果之由也。阿难。此广果天中。复有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盖三果阿那含。于下界五趣杂居地中九品思惑。俱已断尽。故苦忘而欲界无卜居。复将断上三地各九品。故乐忘而色界三地无卜居。惟四禅舍念清净。是其同分。故独于此中。安立居处。住此已断七十二品最细贪嗔癡慢。希成阿罗汉矣。

○梵语阿那含。此云不还。谓不复欲界受生也。亦名五净居。习气。即思惑种子。思惑。谓贪嗔癡慢。任运而起微细之惑。非同分别中粗惑也。由彼难除。故分八十一品断之。盖于三界分九地。欲界共一地。色界四禅分四地。无色界四空分四地。地各分九品。共九九八十一也。五不还天。既有胜劣。岂不均断惑之浅深而分居之。是则前四天。似以次而断色界四地之惑。第五天。似断无色界四地之惑也。然五天之所以异于四禅者。五天是圣。四禅是凡。凡夫伏惑而不能断。圣人断惑而不止伏。此其所由分也。五天断惑。虽渐断四地。至其寄居。止在第四禅之广果。以舍俱禅。与舍念清净地。独为同分。而三禅以下。皆非同分也。俱舍论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天。杂修者。以有漏无漏间杂而修也。静虑者。定慧均等之谓也。五品者。下。中。上。上胜。上极也。五天既皆从劣向胜。则按品分之。似亦无差也。

阿难。苦乐两亡。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此明五不还天第一天也。阿难。人当苦乐未亡。则厌苦欣乐。交战胸中。心岂不斗。今苦乐两亡。则斗心不交。入于清冷。有何烦燥。如是一类。名无烦天。準五品当在下品。準断惑。应断初禅离生喜乐地中九品思惑也。

○贺云。斗心指苦乐交战之心。非谓心与境斗也。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此不还第二天也。念之放。谓之机。念之收。谓之括。此天惟一舍念。或放起。或收止。更无余念杂于其间。是谓机括独行。前虽斗心不交。尚有交地。今并其交地亦复研尽。则心如冰壶。清凉透彻。何热之有。如是一类。名无热天。準五品。当在中品。準断惑。应断二禅定生喜乐地中九品思惑也。

○内无能交之心。尚觉外有所交之地。至于机括独行。则往来自由。研穷所交之地。了不可得。此二种天。依希尘既不缘。根无所偶矣。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此不还第三天也。烦热既除。内心澄莹。发天眼通。见量遍十方界。触处皆妙。为妙见圆澄。外焉观境。更无障碍。是无尘象也。内焉观心。更无留滞。是无沉垢也。心境两亡。所见皆善。如是一类。名善见天。準五品。当在上品。準断惑。应断三禅离喜妙乐地中九品思惑也。

○尘象。指境界言。沉垢。指烦恼言。至此。依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矣。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此不还第四天也。前天定体圆。而定用未胜。此天即前之精见现前者。而天眼所通。随心成就。惟我陶冶镕铸而无所碍。亦同摩醯首罗。随心造化一切万物。而特不同其贪权妄宰也。如是一类。显具变现之用。名善现天。準五品。当在上胜品。準断惑。应断四禅舍念清净地中九品思惑也。

○按此天正与四禅同分。故合前三天。后一天。而卜居广果焉。

○陶铸无碍者。镕炼诸惑。不作障碍。能起十四变化自在。如陶人范土。冶人铸器。随心转变也。至此。依稀所谓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矣。所以与彼不同者。彼我法二执俱空。此尚未得我空也。旧注以陶铸为造化万物。不知此帝释天之事。非圣人事也。

究竟群机。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此不还第五天也。夫前天曰精见。曰妙见。见犹有色也。此则穷色而至于几微。且不但穷色而已。复能穷色性之性。从何处起。则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入无边际。如是而究。方知色之究竟。故名色究竟天。準五品。当在上极品。準断惑。应断四空四地中三十六品思惑也。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此结示五天惟是圣居也。阿难。此五不还天者。惟三果圣人。得生而居之。虽不离广果一天。而彼诸四禅。即四位天王。亦但钦闻其名。而不知其处。不见其形。天王且然。况天人乎。所以然者。以四禅修有漏凡定。五天修无漏圣定。断惑与伏惑。粗细悬殊。故但仰嘉名。而不知其受用。不见其依正也。其不知不见者。譬如今之世间。凡旷野深山。如天台竹林。峨眉五台。皆是圣道场地。皆有阿罗汉。于中住持。特世间粗人。自不能见耳。五天之寓广果。何异道场之寓世间哉。

○细玩五天。未尝竖分五层。似但居广果一天。如圣寄人间。但闻而不见耳。若竖分为五。上下悬绝。自然不见。何必云此。况佛初只言此中。而未言此上。尤可证也。

○昔云居膺。结茆三峰。经旬不赴堂。洞山问曰。子近日何不赴堂。曰。每日有天人送供。山曰。我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这等见解。汝晚来。膺晚至。山召曰。不思善。不思恶。是甚么。膺回庵。寂然晏坐。天人寻觅。三日不见。乃绝。四王之不见五天。亦犹天人之不见云居也。

○唯识谓二禅以上。不分王臣。此言四王者。或推尊上首。略似于王耳。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以还。名为色界。

此总结色界也。阿难。此十八天者。俱无情欲。故独行无交。尚有色质。故未尽形累。自此色究竟天以还。直至梵众天。同名色界而已矣。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此标圣独出也。复次阿难。由前究竟天。居色之顶。故曰有顶。与无色邻。故曰色边际。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上升。复有二种岐路焉。何谓二岐。由三果人。根有利钝。其根利者。若于舍心。发人空智。思惑尽而空智满。慧光圆通。便可超过无色。横出三界。而直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谓回其欣上厌下之心。而顿出三界。回其舍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也。然此等根器。岂可多得哉。足知钝根者。亦由舍心欣上厌下。生无色界。渐断渐证。而竖出三界矣。

○此亦顺序而谈。故就便直约色究竟天。其实凡夫广果。外道无想。俱与空邻。俱可上入四天也。

○贺云。二岐路者。一即色会空。一厌色入空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