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宗史略

刘果宗

(一)诃梨跋摩传略

中国佛教学者,所称之成实宗,乃是依罗什所译之成实论而立名。

成实论作者诃梨跋摩,出生年代,有多种异说,今据嘉样三论玄义,转录僧教成实论序曰:

成实论者,佛灭度后九百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

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诃梨跋摩,此云师子钟,后来有刘宋时玄畅,撰诃梨跋摩传略云

诃梨跋摩者,宋称师子钟,佛泥洹后九百年,出生在中

天竺婆罗门子也。罗什于姚秦弘始十四年(四一二)译此成实论十六卷,或作二十卷,并为参预译场之门人,如僧教等讲述,嘉祥谓成实是罗什所译,僧钗为讲论之始。其实罗什每翻一经,必为参预者,讲说一遍,如翻译维摩、法华、大小品等,皆曾为门下讲解大意,此为罗什译经时,一贯之惯例,故其译成实论时,为僧睿等讲解成实论大意时,想必言及戍实论主之出生年代。三论玄义云:“睿公录其遗言”。故僧教威实论序所记“佛灭后九百年内”比较可信,而玄畅所记“佛泥洹后,九百年出”,想亦根据僧钗序所记也。

“佛灭九百年”,印顺导师在论书与论师一书中,亦认僧钗序“佛灭后八百九十年”较为可信,据此推算,诃梨跋摩出生年代,比佛灭八百年之提婆稍迟,比无著、世亲稍早,约在西元三世纪中叶、四世纪初。成实论译者鸠摩罗什,其出生亦约在此一世纪(三四四——四一三),而罗什在年轻时,曾随母到过厨宾莎车等,西域各国。罗什在疏勒遇到莎车王子,改宗大乘,研习大乘教义,此时该地区,成实论已流行,故罗什便将此论梵本,带来中国,弘始十四年才译成。于此可知,罗什与诃梨跋摩,则是同一时代之大师,诃梨跋摩年岁或许稍长一点。

玄畅于诃梨跋摩传中又云:

遇见梵志导以真轨,遂抽簪革服,为萨婆多部,达摩沙

门究摩罗陀弟子。三论玄义称“鸠摩罗陀弟子”,此只是字音之小异,意译为“童受”,出生于萨婆多部一系之经部大师,当其见到诃梨跋摩,便大加赞赏曰:

既器而非凡,即训以名典,迦旃延所造之大毗昙(发智

论),乃有数千偈而授之曰:此论盖是众经之统例,三

藏主要目也。迦旃延为一切有部创始人,其所造发智论为有部之根本教典,亦为大毗婆沙论之源头,故凡萨婆多部学者,无不宝而习之,勤加研究,故究摩罗陀,授其发智论,勉其勤习。诃梨跋摩敬遵师教,便精勤鉆究。然因其“神期秀拔,思周变通”,所以在其鉆习不久,便能洞彻了然,“功不腧月,皆精其文义”,加上聪慧过人,体悟入微,故能“经耳而究其幽,遇心而尽其妙”也。

又因时代文化之变迁,敦义流布环境之不同(其时龙树、提婆等大乘敦兴),使其思想下街泥守,探玄新义,而对婆沙论义,提出强烈批评,慨叹曰:“唯见浮繁妨情,支离害志”。并引经证义曰:

名相竟无妙异,若以为先圣,应期适时之渐,斯则教之

流,非化之源矣。又曰:

第三藏(小乘三藏)之旨,考九流之源,方知五部创流

蕩之基,迦旃启偏竞之始,纷纶遗蹤,谋方百辙,由使

归宗者,昧其繁文,寻敦者,惑其殊轨,夫源同末异,

乃将之衰微,然颓纲之下振,亦弘道者之忧也(见出三

藏记集卷十二。诃梨跋摩如此大胆批评婆沙论义,比其后来世亲在俱舍论,反对一切有部敦义,更为直接而强烈,震撼当时,无怪乎“众师雷动,相视阙如也”。

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一载,诃梨跋摩,因不满一切有部敦义,婆沙论师泥守繁文,而离开迦湿弥罗,到疏勒,在巴连弗,遇到一位大众部僧,转而学大乘。传云:

时有僧只部僧,住巴连弗邑,并遵奉大乘,云是五部之

本,久闻跋摩才超群彦,为众师所忌,相与慨然,要以

同止,遂得研心方等,锐意九部。巴连弗邑,即华氏城,是当时疏勒国之首都,他近西域,为大众部所流行教区,大众部为大乘敦最早之源头,故其在巴连弗邑,“研心方等,锐意九部”,是其求学历程中一大转捩点,亦是其思想上转变之关键时期,本来对迦旃延论,及昆婆沙师就不满意,嫌其泥守名相繁文,今得此直探玄旨之大乘学,当然容易接受,其制作成实论之动机,亦由此而产生也。传云:

采访微言,搜简幽旨,于是博引百家众流之谈,以检经

奥通塞之辩,澄汰五部,商略异端,考窍迦旃延,斥其

偏谬,除繁弃末,慕存归本,造述明论,厥号成实。

又据其本传载,诃梨跋摩撰成此论后,曾震惊全国,“外道论师优楼怯弟子”,“阖境英豪,皆惮其高名”,不敢与其抗辩,当时花氏王崇敬三宝,闻之甚悦,即敕奉迎,便请升论堂,令与外道决其两正。诃梨跋摩以其才辩敏锐,纵横无碍,结果外道怯退。传曰:

沈惟谢屈:心形俱伏,王及臣民,庆快非恒,即与率土

,奉为国师。该王并宣告,号为“像敦大宗”,由是诃梨跋摩,振名殊方,全国敬仰,至于其一生详实经历,世寿若何?惜乎资料缺乏,无法叙明,只知其为“佛灭九百年”,由一切有部,转学大乘之一代论师也。

(二)成实论内容

诃梨跋摩制作成实论,最重要之用意,是在批破迦旃延论,嫌其“浮繁妨情,支离害志”。其论内容,“博引百家众流之谈”,以建立自己思想理论,其中不仅采用大众部,及其他各家宗义,并引用“马鸣菩萨说偈”。提婆四百论中“小人身苦,君于心忧”之偈文,亦被其引用,这虽是不重要之两句偈文,但可证知成实论,所采纳之文义广博。尤其对“法无自体”,一切诸法皆空义,可说受龙树、提婆敦义影响最大。嘉祥三论玄义亦曰:

有人言,择善而从,有闻必录,弃众师之短,取诸部之

长。诃梨跋摩制作本论,欲以众师之言,会通佛陀经义,其传又云:

每欲师圣附经,籍同黜异,遂博举三藏开塞之涂,大杜

五部乖竞之路。又曰:

志在会宗,光隆遗教。成实论中因引用经量部敦义较多,便有人认为诃梨跋摩是经部譬喻师,其实不然,细考内容,各部派敦义皆有,大乘敦义,亦被采用,故成实论旨义,可说是自成一系,亦可说是由小进大,由我空入法空之桥梁,是一部中间性之论典也。

本论组织结构,仍沿昆昙学之陈规,以四圣谛为主体。“成”者,成立也。“实”者,实在也,真实也,灭谛也。四圣谛虽为佛陀所说教法之真义,也为后世各部派,及大乘佛教所论究之中心,但各家对四谛内容解释,见解纷歧,各有不同,诃梨跋摩依佛陀所说经敦—四阿含,论述四圣谛之真实义。

全论组织,以二百零二品,分五聚,叙明本论之要义。传云

崇附三藏,準列四真,大明筌极,为二百二品。五聚分类是:

(1)发聚:亦即是序论,共三十五品,先赞礼佛、法、僧三宝之功德。次明造论理由,及四谛法真义。再次列举佛教有关有相无相等十种重要之异说。最后批破异说,及成立造论者自己之宗义。

(2)苦谛聚:共十九品,说明五阴(五蕴)之苦谛,并详述色、识、想、受、行为四大所成之法义。

(3)集谛聚:共四十六品,详细解释苦因,与业、烦恼等法义。

(4)灭谛聚:凡十四品,揭示本论独特之见解,即谓灭尽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即可达到涅槃之境界。

(5)道谛聚:共四十八品,说明灭苦而证得涅槃之方法,为禅定与智慧,乃是空无我之真智,是灭烦恼后所得之智慧。此外又言及空无我之实践法门。

在诃梨跋摩时代—佛灭九百年,正是部派佛教,各家敦义,最兴盛之时代,小乘本末分有二十部,各派有关五聚、三世、四谛等论诤,极为纷歧,故其造成实论,欲以佛陀所说经义,评破各家异说,其论诤问题,如本论卷二有相品曰:

于三藏中,多诸异论,但人多喜起诤论者,所谓二世无

(过去、未来)、一切有、一切无、中阴有、中阴无、

四谛次第得、一时得、有退无退,使与心相应、心不相

应、心性本净、性本不净、已受报业、或有或无、佛在

僧数,不在僧数、有人无人。成实论体裁,是以问答形式,先提出问者异见,而后依文解答,并说明自己之主张。如:

(一)二世有无问题:三世实有,此为一切有部根本之敦义,也是昆昙学者传统之思想,而威实论则主张,过未无体,唯有现在剎那之法,有因缘生之功用,论曰:

于佛法中,若有若无,皆方便说,为示罪福业因缘故,

非第一义。成实论虽说现在有,然只是因缘生法功能上剎那有,是假名有,不是实体永恒有。

(二)法体有无问题:“法”者,一切诸法,一切有部昆昙学者,主张法体是实有,而成实论,则说法体非有非无,是中道,如论云:

又佛法中,以方便故,说一切有一切无,非第一义,所

以者何?若决定有,即堕常边,若决定无,则堕断边,

离此二边,名圣中道。

㈢中阴有无问题:一切有部昆昙学者,主张在“死有”与“生有”之间,尚有一“中阴”。成实论则主张没有中阴,人之死生,则随业因缘而定,论曰:

复次佛说三种业,现报、生报、及后报业,下说有中阴

报业。

以业力能至,何用分别说中阴耶?

又心无所至,以业因缘故,从此间灭,于彼处生。

(四)四谛次第得,一时得:“得”者,“见”也。即见四谛真实义,关于四谛之解释,在部派佛教中,各有不同之异义。大体说,一切有部主张次第见谛,大众部,及大乘学者,多主张一时得。而成实论,则折中二说,将四谛分立为真俗二谛,就俗谛说,苦、集二谛,是世俗有,论曰:

俗谛,谓但假名,无实有体,如色等因缘成瓶,五阴因

缘成人。

真谛是第一义谛,非五阴所成,故是实有,但在证入灭谛修慧中,经四加行位,观泥洹空寂,是次第渐入,灭三心而得见灭谛真实。所谓“灭三心”者,第一灭假名心,一般认为人我,是五取蕴聚合而成,故人我是假名,但在一切有部认为人我虽假,而五蕴是实有,故第二要灭实法心,亦即是建立法无我义。此说已近于大乘我法二空思想,第三灭空心,部派佛教中—一切有部,有讲人我空,不讲法空,初期大乘佛教,进而讲我法皆空,而成实论,连这空心也要灭,即空亦复空,于灭尽定时,入无余涅槃,灭此空心,于是究竟证得灭谛之第一义。此一论义,已接近龙树、提婆之思想,以毕竟空为中道义。然成实论侧重在分析空,如四大分析到最后极微亦空,如嘉祥二谛论云:

次成论……明诸法有,为世谛,析法空第一义谛。成实论因偏明析法空,而下是于诸法中,当体即空,此与龙树、提婆敦义下同。因此成实论解释四谛义,入无余涅槃,一时见谛,则同于大众部等,但修行过程中,渐次见谛,则融摄了一切有部敦义,故本论则是折中二说,亦即是从小进大之过渡论典也。

(五)有退无退:此指小乘阿罗汉行者而言,昆昙学者,立退法阿罗汉,与不退阿罗汉两种。而成实论则主张圣道不退,阿罗汉已断使结,戒、定、慧三学已成就,则下退转,如论云:

又经中说,爱生爱等,是阿罗汉永拔爱根,何从生结…

…无明因缘起贪恚癡,是阿罗汉无明永尽,云何生结。无明永尽,结使不生,由此成实论立阿罗汉为不退转圣者。

(六)心心所相应下相应:“心”即“心王”,小乘如俱舍论,立心王为一个:心所有四十六,大乘如百法论,立心王有八:心所有五十一,昆昙学主张心与心所,各有自体,当心王生起时,而心所亦随之而起,故为心与心所有相应,成实论明心所无别体,受、想、行等,皆为心之异名,故心与心所无相应,如论卷五无相应品云:

受、想、行等,皆心差别名。……故知但心,无别心数。

(七)心性本净不净:昆昙学者,主张心性本净,因客尘染故下净,又信勤等行,唯有善性。成实论主张信勤等善行,通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如论云:

又三种心,善、下善、无记。善、无记心,是则非垢,

若不善心,本自下净,下以客(客尘)故。

又曰:

于世谛,是亦多过:心生已灭,未生未起,云何相续?

是故心性非是本净,客尘故不净,但佛为众生,(方便

说)谓心常住,故说客尘所染,则心不净。

(八)过去业有无问题:昆昙学者,认为过去业,是生未来果之正因,成实论主张过去、未来无体,只认现在剎那有,而是假名有,故亦不认为有过去业,如论云:

此业若失,则过去,过去若下失,是则为常,失者过去

异名,则为失已。

(九)佛在不在僧数:佛在僧数,此一异说,不知为何部派佛教,或外道所主张,大体言之,大小乘佛教,大多主张佛下立在僧数中,成实论亦然,故论云:

若言佛在声闻众中,是则有咎,以闻法得悟曰声闻,佛

相异故,不在此中。

又曰:

以三宝差别故,佛下在僧中。

(十)有人无人:亦即是有我无我问题,关于有我无我论诤,据成实论主所提,在部派佛教中,唯“犊子道人说有我”。因此部主张补特伽罗为实有,业力不空等义。其他部派皆主张无实我,成实论亦复如是,论云:

又言无我无我所,无众生无人,但言空。

又云:

五阴生灭,灭坏败相,有业有果报,作者不可得,众缘

和合,故有诸法相续,以是等缘故,佛种种经中皆遮计

我,是故无我。∵。

于此可知,成实论不仅在破我执,“众缘和合故诸法相续”,连法执亦为其所破也。

其次成论所述法数,大多采用部派论典中名相,其中或有增减,小乘如俱舍,立五位七十五法,大乘如百法论,立五位百法,而本论法数,因无俱体名相,故中国历代学者所说,便有各自不同,其中如天台学者研究,立五位八十四法,净影慧远于大乘义中,在二一有为法”、“三无为法”、“五阴”等门,立五十五法,加众生而成五十六法。日本境野氏,亦立五位八十四法。故今学者,大多皆以八十四法来解释。五位八十四法:

(1)色法—有十四: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

地、水、火、风。

(2)法心—一:心王。

(3)心所法—有四十九:想、受、思、触、念、欲、喜、信、勤、

忆、觉、观、不放逸、下贪、不嗔、不癡、掎、舍(递行、别

境、善法)∵、贪、嗔、无明、憍慢、疑、身见、边见、邪见、

见取见、戒取见(本惑)∵、睡、眠、掉心、悔、谄、诳、无惭

、无愧、放逸、诈、罗波那、现相、傲切、以利求利、单致利

、下喜、频申、初不调、退心、不敬肃、乐恶友(随惑及下定

、心)∵。㈨下相应行法—有十七:得、不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处、

命根、生、灭、住、异、老、死、名众、句众、字众、凡夫法

、无作。

(5)无为法—有三:虚空、择灭、非择灭。

细察成实论所列举法数,大多根据阿毗昙论,尤其心所法,几乎全依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及阿毗昙心论而来,下过其?**尤∩崞缆鄱选?/p>

(三)成实论弘传

成实论之传译,鸠摩罗什,应姚显之请,于弘始十三至十四年间译出二说弘始八年译出,罗什死于弘始十一年),本论汉译本,仅此一种,别无异译,今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中国成实宗根本论典,然在宋、元、明藏本中为二十卷,诸经录中有十四卷、十六卷、二十卷、二十四卷等诸说。又有一说,有广略两种本,广本为二十卷,略本是文宣王萧子良,召集五百名僧,经讨论后,将二十卷,删成九卷,故称略本,可惜此等版本,今皆遗失。现今一般研究者,皆以十六卷本为準。

罗什译成实论时,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一载,由昙晷笔受,昙影正写,其他参预译场者,尚有僧睿、僧导、僧嵩等,梁僧传卷七僧教传云,罗什译毕后,便令教讲解,什谓散曰:

此诤论中,有七处文破昆昙,而在言小隐,若能不问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