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3日∵∵佛学研究网

天主教向来以实现人类和平为己任。梵二会议后,在追求敬天拜主自我灵性成长之外,对社会也更加关注,深愿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梵二会议前天主教的教会-社会关系是一种并行助他模式。天主教将自己视为一种“完美社会”(perfecta∵societas)。整个社会需要教会帮助才可获得救赎。∵梵二会议后这种模式得以革新完善并且获得质的提升。当今天主教的教会-社会关系则是一种寓居共生模式。就教会和世界的关系而言,梵二会议的《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明确声称,会议将就“教会如何寓居于世界内,如何与世界共同生活与活动”加以讨论(40),同时教会“同整个人类共同前进,并和世界共同体验着尘世的命运”(40)。因此,天主教对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视同己出的责任。这项责任不是附着于教会表层的装饰性外在花环,而是与教会敬天拜主拯救人灵的内在责任同为一体的。

《圣经》中著名的真福八端之一就是“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之子”(玛∵5∶9)。天主教坚持正义持守仁爱,祈愿缔造一个和平与和谐的社会。在当今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转型期中,中国的天主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第一、主动融入社会,见证和平和谐。一个边缘化的团体,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团体,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团体,是无法见证和平和谐的。因此,坚持天主教信仰,适应并融入转型中的社会,其本身就是在构建和谐,见证和平。正如耶稣所说“你们的光也应当在人前照耀”(玛∵5∶15)。酵母是要完全融入到面团中才能使其发酵的。因此,天主教会必须在社会中来完成这项使命。

天主教的信仰告诉我们,信仰的生活化完全可以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和谐。与己和谐,与人和谐是我们深度信仰生活化的自然果实。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切实生活出我们的信仰,无疑就能见证教会期盼和平和谐,缔造和平和谐,维护和平和谐的深切愿望。

第二、发挥道德优势,营造社会和谐。天主教视道德生活为属神的敬礼(教理∵2031)。一般来讲,天主教有着道德的优势。充分发挥这种道德优势,必然对营造社会和谐产生积极推动。《圣经》列出了来自圣神的十二个美德。“仁爱喜乐,平安忍耐,容忍良善,厚道温和,忠信端庄,节制贞洁”(伽∵5∶22-23)。∵这些美德显然正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天主教应该通过不同途径充分发挥这些美德的作用。在这些美德中,一个和谐的社会将会出现。

第三、积极服务社会,抚平心理创伤。天主教教义以爱为本。爱的两个层面就是神和人。爱人是爱神的具体实现。爱人就要服务他人。在转型的社会中,各类矛盾凸现,人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与发展,心理承受着巨大的重负。这些往往都会引发人格的撕裂,对社会和谐构成沖击。天主教所宣扬的精神性慈善工作(传统上称为神哀矜)包括授业解惑,劝诫犯罪,宽容待人,宽恕得罪,安慰忧苦,为生死者祈祷。这些慈善性工作对抚平人们心理创伤,化解双方矛盾,奠基和谐和平显然不可或缺。因此,应该开拓视野创造条件为社会提供此类服务,以期收获和谐之效。

第四、力行慈善仁爱,缓和社会矛盾。慈善仁爱事业是天主教非常传统的工作项目,它对缓和社会矛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西方各国天主教都对慈善工作投注了相当大的精力。如何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挥天主教的这项传统,值得进行深入探讨。越是在转型社会中,这种慈善仁爱工作越是必要。当然,面对现代社会,这项传统项目也需要发掘出更广泛的新形式。新形式的慈善仁爱工作,必然会对缓和当今社会矛盾产生积极作用。旧时的舍粥可能不再适宜,今天所需要的,是打开思路创新适合现代社会的慈善事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