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乔,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生,他是近代的教育家、哲学学者,也是研究佛学颇有成绩的大居士。

维乔七岁入私塾就读,二十岁中秀才,时为光绪年间,西学东渐,他偶然接触到江南制造局编译的西方科学书籍,耳目为之一新,遂弃八股文,专心研究西学。

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考入江阴南菁书院,与丁福保同年入学,次年又考入常州致用中学。他自二十三岁至二十九岁六年之中,同时攻读两个学堂的课程,按月参加考试,同时还不断阅读《时务报》一类新学书刊,因此他在古文与新学两方面都有深厚的基础,后来南菁书院改组为江苏全省高等学堂,使他接触到革命思潮,思想为之剧变,两所学校毕业,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他到上海,参加了蔡元培等组织的「中国教育会」,后来又在武进与何海樵等组织「以变法兴学为宗旨」的常州藏书阅报所,和「以提倡尚武精神为宗旨」的体育传习所,这时国内有主张庙产兴学的风潮,维乔是维新派人物,也赞同这种主张。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春,应蔡元培之约,携妻、子同到上海。当时,蔡元培在上海创办「爱国学社」,附设有男女校,维乔子入男校,妻入女校,他自己在两校任教员,而爱国男女校自蔡元培校长以次,及教员全为义务职,各另以译述维持生活,故维乔为《苏报》写稿以自给,那时日俄两国在我东北作战,爱国学社组织了「拒俄义勇队」(后更名为军国民教育会),维乔为爱国心驱使,在义勇队担任教练,是年「苏报案」发生,章太炎被捕,邹容自首,蔡元培、吴敬恒、黄中央皆走避,维乔以目标较小,仍在爱国女学任教如故,他认为「救国之根本在于教育」,以此理想,他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小学教科书的编辑工作,此一工作,自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至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他作了十年之久。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他曾发起并主持由商务印书馆开办的小学师范讲习所,为全国各地训练了三届师范生。此后又主持过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尚公小学、商业补习学校、工人夜校等。宣统元年(一九○七年),他接任爱国女学校长,而任商务编辑工作如故。

辛亥革命之际,维乔随蔡元培在上海,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南京临时***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邀维乔到部襄助,在《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四册中,有一篇维乔自述教育部初设时的状况∶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临时***成立于南京,蔡孑民先生为教育总长,斯时先生与余皆在上海,先生于未就职前,特来访余,邀余进部襄助为理,且谓之曰∶「余在欧洲多年,于国内教育状况,多所隔膜,今拟将一切事物,全权托子,子其为我规划之。

教育部的组织,除总长、次长外,设有社会教育司、普通教育司与专门教育司,初成立时,惟有「孑民先生与余,及会计兼庶务三人而已。」

他们三个人,于元月十二日由上海乘沪宁车赴南京,蔡总长与晋谒过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后,访江苏督府内务司长马相伯,在碑亭巷内务司的楼上借了三大间房子,这就是民初教育部成立时的官署,维乔文中续曰∶

教育部既成立,于是投效者纷纷···是时各部皆依照官制草案,呈荐人员。孑民先生谓余曰∶「我之主张,办理部务,当与办社会事业一例∶在正式***未成立,官制未通参议院以前,不必呈荐人员,除总次长已由大总统任命外,其馀各人,概称部员,不授官职,为事择人,亦不必多设冗员。」余极赞成之,故南京***各部人员,下至录事,不分等级,每月一律三十元,全部开支,每月仅及千元,而每日自上午九时起,午后四时半止,分工作事。凡小学、中学、专门大学各项学制,部员各就所学,担任起草,一如书局中之编辑,绝无官署意味。临时***三个月结束,而中华民国全部学制草案,实于此时,大略完成。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四月,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参议院议决临时***迁往北京,维乔亦随蔡总长到北京任事。是年七月,蔡元培辞职,范源濂继长教育部,维乔仍在部服务,该调参事职。民二年(一九一三年)十月,范源濂之教育部总长去职,维乔亦辞职回上海,仍入商务印书馆,主持及编辑中学及师范学校教科书。

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七月,范源濂重长教育部,邀请维乔回教育部,仍任参事职,掌管教育法令工作。翌年元月,与黄炎培等五人组成教育考察团,前往日本、菲律宾考察。回国后,在京、津、沪、宁等地演说考察结果。是年九月,仍回教育部任旧职。

是时,浙江海盐徐蔚如,任财政部会计司长,二人在京相识。蔚如自幼信佛,维乔受到他的影响,也开始研究佛学,至此始知佛学之博大圆融,一改其早年排斥佛教之心理,而虔心信佛。时,蜀人张克诚在北京广济寺讲经,徐蔚如并介绍维乔到张克诚处,从张氏学唯识。这时北京佛教界的居士学人,如叶恭绰、蒯若木、梅光羲、黄幼希、徐蔚如等组织讲经会,维乔亦参加了这项组织,讲经会公推徐蔚如南下宁波四明山观宗寺,迎请谛閑法师北上讲经。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三月,谛閑老法师抵京,于江西会馆讲《圆觉经》,有维乔与江味农、黄幼希作笔录,讲经两月馀圆满,笔录洋洋数十万言,谛老为之命名曰∶《圆觉经亲闻记》,在这次讲经会中,维乔与徐蔚如等都皈依了谛閑法师。

就在这段时间中,维乔建议北京大学,在哲学系开设「唯识学」课程,这是我国大学课程中,开设佛学课程之始。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太虚大师于北京广济寺宣讲《法华经》,维乔与夏仲膺、庄思缄、胡瑞霖、夏寿康、马冀平等参加听讲,太虚大师特别在南池子夏宅,为维乔讲授因明学,因明学为佛学中的论理学,是最难理解的一门学问,此为维乔亲近太虚大师之始。后来谛閑老法师与太虚大师之间形成新旧对峙的局面,维乔始终保持超然的立场,不左右任何一方,其原因在此。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七月,维乔出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在任三年,于十四年七月接长设于南京的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的前身是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易园居士江谦曾任校长数年,奠下改组大学的基础,后由郭秉文继任,江谦于民国初年亦一度出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他们二人两度为同一机关的前后任首长,亦是佛教居士中的一段佳话。

维乔于东南大学任内,曾开讲「佛学入门」及《百法明门论》,远近各校多有人来参加听讲,这是南方高等学府首开佛学课程的先声,使佛学在高等学府中成为一门新颖的学问。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维乔与南京各校校长组织参观团,赴日本考察教育。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维乔应上海光华大学之聘,任哲学教授,后又历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等职,前后执教二十馀年。任教期间,还先后兼任过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上海鸿英图书馆馆长,上海人文月刊社社长等职,他的许多佛学和哲学著作,都是完成于这段时间。

一九四九年,维乔以特邀代表身分出席苏南人民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主席及常任副主席。一九五八年三月,病逝于上海,享年八十六岁。维乔遗留的著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吕氏春秋汇要》,以及与杨大膺合着的《中国哲学史纲要》、《宋明理学纲要》等,在佛学方面的著作,则有《中国佛教史》、《佛学概论》、《佛教浅测》、《佛学纲要》、《大乘广五蕴论注》等。其中以《中国佛教史》在社会上流传最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