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为政》有一段最短的自传,是孔子自述生平修行的阶段。原文一开头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按照字面上去理解,意思并不复杂,就是:孔子十五岁时立志求学。朱注说:“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为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

首先,孔子不曾念过“大学”。大学在古代是培育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汉朝伏生《尚书大传》有云:“古之王者必立大学、小学,使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五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见小义焉。年二十,始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故入小学,知父母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知君臣之义、上下之位。”

“适子”为“嫡子”,在贵族社会有世袭的资格,亦即属于未来的统治阶层。孔子三岁丧父,又非嫡子,何来念大学的机会?

关于入大学的年龄,有“二十岁、十八岁、十五岁”三种说法,但皆与孔子此处所说无关。朱注提及“大学之道”,所指或为后来列为“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如此一来更是颠倒错乱,不必再驳。

事实上,孔子的“志于学”并不复杂。古代乡村教育(如孟子所谓的“庠序之教”),是针对乡村孩童而设的。每年秋收之后,由当地贤达之士教导成童“文化常识与基本武艺”。譬如鲁国人要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周公的后代,以及周朝的社会规范等等;同时,男童要学习射箭、驾车等基本技能,以备来日兵役之用。这种教育到十五岁为止。

十五岁之后,成童就要学习父亲的专业,以备将来子承父业,使社会秩序维持稳定。孔子因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长大,既无家业可承,又无上大学机会。但他深知若不学习则能力受限,唯有努力学习才是人生正途。《史记·孔子世家》说他: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论语·子张》中,子贡说他:“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亦即:我的老师在何处不曾学习过,他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的生平志业,由学开始。如果用概括的方式问:他所学的是什么?则答案为:做人处事的道理。学习这种道理,有三个重点:一,具体学会“五经六艺”。五经是“诗书礼乐易”,所谈不是做人道理吗?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所谈不是处事能力吗?这些是古人经验的累积与智慧的结晶,若不学习,如何承先启后、温故知新?

二,学与思配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若不想白费力气(罔)或陷入困境(殆),就必须学思配合,以启发心得,增强能力。

三,学与行配合。学习而无实践,只是记诵而徒托空言,对真实人生毫无益处。孔子称赞颜渊好学,理由是他“不迁怒,不贰过”,这不正是德行卓越的表现吗?

因此,在注解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时,不必联想到“十五而入大学”与“大学之道”。念不念大学,实与孔子终身“学不厌”没有什么关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