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出身没落官僚士族。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及父均为太守之职,但中道衰落,至潜幼时,家境却非常贫困。他思想乐观,踌躇满志。很想作一番事业。因此读书极其刻苦,幼学之年,便精通经、史、子、集,出口能文,尤其热爱诗歌。他在《杂诗》写道:“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充分说明他有济世之才,又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二十九岁时才开始出仕,担任江州祭酒及荆州、江州慕僚和参军等閑职。时而出任,时而归隐。家无积蓄,过看极其贫苦生活,他在《咏贫士》诗中曾有“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年饿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之句。然而他性格豪爽,知命安贫,从不趋炎附势,因此始终得不到较好的实职。在他四十一岁时,实在为生活所迫,才出任彭泽县令。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而去∵∵,前后任期仅八十天。接着赋《归去来》以明志。随后隐居浔阳南村,过着“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的隐士生活,义熙末年,征著作佐郎,不就。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遣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世谓之“浔阳三隐”。江州刺史王弘。欲结识之,不能致也。

但在“三隐”中,有两位是“莲社”高贤,渊明亲家及亲家之族张野、张诠,也都是慧远法师高足,因此他常往庐山,造东林寺拜访慧远法师,他患有足疾,每次出门令门生及二子肩竹舆前往,一谈竟日。是时慧远法师年近八十,而渊明才“知天命”,年令差距可以说是一老一少,但是法师非常欣赏他的孤介、自然、知足、仁厚,尽管有时在讨论哲学观点时言语有相牴牾,法师也不计较,还是非常敬重他的,多次劝他加入莲社,甚至还破戒允许他喝酒。结果渊明还是攒眉而去。后来唐代诗僧贯休,对远公与渊明方外之交大加赞颂,在他《游东林寺》诗中,曾这样写道:爱我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买酒过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师如斯。

尽管陶渊明拒绝参加莲社,但他到了晚年,思想上还是有所变化,大约宋永初元年(420年)渊明已经五十六岁了。由于长期生活的颠簸,使他逐渐认识到人生旅途的虚幻和艰难,特别在他好友慧远、刘遗民、张野等相继去世后,心中受了很大的震动,他对生死观有了新的认识,当莲社中人再次劝他加入莲社时,他也打算整理行装,加入莲社,辞别亲友,可在临行时坐下来想一想,还是不去的好,他觉得邻里说长道短到不在乎,就怕到了莲社认识不一致发生争端,会永远为世人讥笑。最终还是未加入莲社。他留下的“拟古”组诗中第六首,就完全证明这件事,诗曰:“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禝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陶渊明隐居生活达22年,与慧远法师以及莲社高贤交往甚密,虽没有加入莲社,但莲社高贤因佩服渊明崇高纯朴,不仅不以他不入莲社为憾,反引以为荣。后来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还写两道诗来赞美他:“白莲种台尽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师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

陶渊明去世后,但他与东林寺的关系,却成为千秋佳话,到明朝时,东林寺长舌轩还挂有《攒眉图》,题壁有《攒眉诗》,这些都说明东林寺永远不会忘记这方外之交的的朋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