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止?

一、∵∵常人修行,若欲得泰然大定之效、成超凡入圣之功,我来介绍一套方法,绝对比江湖术士野狐禅以及现在所谓的这个大师那个大师强。

这套方法也不是我创的,乃是《大学》早已讲过的儒门证修法。我述而不作,且依之修行有年,深感得力,故愿与众分享。你细看我所说,即使不练,也可防你被坊间各种讲修练的人骗了。吾学济世,本非考古,此即我济世之一端。

二、《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易经‧干卦‧文言传》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鬼神乎?」大人,相对于小人、细人、猥琐人、活着等死的人而说,指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大字,本来就象一个人矫然挺立于日月山川间之形;大人便是一个真正站得起来的人,故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大学》所教,就是这种人道,因而它也不同于佛道、仙道。

三、修此大人之道,方法如何?

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曾拈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段,推崇备至。谓此为七证,即七个修证的层次。又说这七证自秦汉以后就被道家修炼神仙者所引用,佛教传入中土后,小乘修罗汉果位及大乘修菩萨道也都用「止、定、静、虑」之法,故此法实乃中华教法之精髓。

如斯云云,足证南老眼力不差,我国一切修证法门,确实可说全赅于此数语中。不过南老于三教分际,往往掌握不準,理解颇有偏差,所以须要略作补正:

首先,「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段,南老说是七个修证的层次,误。「知止而后有定」是知止,不是知与止,所以不能把这一段讲成「知、止、定、静、安、虑、得」七证,只有六证。

其次,南老不但把知与止分开说,更把知解释为能知与所知,还引香严和尚偈语,谓须忘其所知才能入道,这乃是以佛家义理解释《大学》,忒迂曲了。《大学》所言知止,不须如此曲解。

因为上面一句,也就是开宗明义的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根子。知什么?知道大人之学是要止于至善的。能知这个止,自然心就有了依止、有了归向、有了目标,那还会不定吗?语义如此明白,南老竟去扯什么内止外止以及佛家的制心一处、系心一缘、止定三摩地,实是治丝愈棼,全不相应。

而且,止,不但是顺着「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说,底下还引诗及孔子解诗语为释:「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一段,便是前面「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二字之确诂。朱子调整原文,区别经传,把这一段列为解释「知止而后有定」的传,实有见地。南老强调原本,菲薄朱子,故见不及此。

这一段是说:做人要知其所止,做君上的,止于仁;做臣子的止于敬。大人之学要止于至善是总说、总目标。但人处在各种不同时位上,就有不同的善行可为、应为,因此这就又要分说君该如何才善、臣该如何才善、父该如何、子该如何、一般人之间又该如何。这才具体,且也才是儒家说善的特色。

佛家不谈时、位、分、命,故只总说人人皆有佛性、皆应学佛、皆可成佛,皆当止于至善,而不能分说人在不同的时命位分中、不同的身份场合里,其佛性究竟当如何表现。此因佛家是要出世的,既不管人间世,其论修行,当然就仅能就个人之内在如何升进说,谈成佛历程中你证到什么果位而已。

南先生未注意到这个区分,因而用佛教的止(制心一处、系心一缘)来解释儒家的止,又把止跟定合起来,说在佛教中可统名止定功果位三摩地(三昧)。其说均不契。

四、儒家所讲的知止,非此意。止字兼有趾与止二义,相反而相生。趾表示走动,止意谓到达。「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止偏于走动义;「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的止就偏于到达并停留义。所以止于至善、止于仁慈孝敬信等,是说人应朝此目标力行之,最终到达那里并停留在那里。

由于人须不断朝此目标前进,故知止便蕴含了人应不懈努力之意,后文引诗书论之,即由于此,说:「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有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一个人若立志做大人,就要用尽一切力气、一切方法,努力为之,日新其业,于穆不已,故曰无所不用其极,是要勇猛精进的。

相较之下,佛家说止就只有静摄之义。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得很明白:「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破除之。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这三种止,都是让心神不乱的收摄之法,旨在息心,而渐至知一切法空,根本无心。

儒家知止,则是刚健的,如《易经》干卦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干干,夕惕若厉」,具积极实践义,故可以与天地合其德。

五、但如此比较,并不恰当,会让读者感觉我是藉此贬抑佛教,其实不然。拿知止跟佛家之说止比论,系因南老误说而发。实则《大学》此段,开宗明义即说大人之学须止于至善,人应知其所止云云,不该和佛家之修止比观,因为层次和义蕴都不一样;和知止比较接近的,应是立志、发心、发愿。

仍以《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为例。该书<调和第四>说:「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学佛的人,以成佛为目标,止于成佛。心中知此,不顾一切以求达成,正如学为大人者要知止,止于至善。

其书<证果第十>又曰:「《华严经》中『初发心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又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出发心菩萨即是佛』。《涅盘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大品经》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当知则是菩萨为如佛也』……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

佛法证果,有发心、有究竟。所谓发心便成正觉、发心与毕竟二者不别,都是说初发心要止于成佛,最后就果然证到了佛果,因此说初发心即是佛或如佛。《大学》教人学做大人,劈头就说要知止、要止于至善,正与此同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