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不灭定律”是人所周知的现代物理学著名定律之一,它指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不会消灭,只是从一种形态转移到另一种形态而保存。

就是对科学未能深入的人,也多少能领会物质不灭定律的基本观念。最浅显的例证无过于这样的一种事实过程──乡下人种地,使用人粪及猪牛鸡鸭的粪便作原料,堆在农作物的根泥,粪便渐渐分解;但是它并非消灭,它分解为水分,析出其所含的矿物质。细菌作用使它所分解出的氮气、沼气……等,溶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它的氮、磷……等元素,在植物体内被细胞吸收作为营养,作为新细胞的构成的一部分。农人又常将猫狗等动物尸体埋在果树根泥,尸体被细菌侵噬之后,腐化分解。每一个细胞都已被破坏,但是细胞内的构成元素,被果树吸收,成为组成果树的新生命构成的一部分,所以有死猫死狗为肥料的果树特别肥壮,果子特别肥美。这样的物质循环,是人人都知道的。

广东的山野有一种野生浆果,广东人称之为“稔子”,学名叫做“桃金娘”,粉红的小花谢落以后,结成姆指大小的花盆形浆果。果肉紫红,香味浓郁,甜如蜜糖。在山坡上放牛的牧童最爱采吃它,吃得一嘴一脸都染成了紫色。这种“∵稔子”,以长在乱葬坟地的坟头上或坟边最多,所结的果子也特别肥大鲜艳香甜;因为它的根深入了坟内,吸收了死人尸体分解出来的各种元素。爱往坟地采稔子吃的顽童们,一些也不知道所吃的果子含有吸自死尸分解的养分。从死人到稔子,再进入玩童腹中,消化吸收,成为顽童长大所需的营养之一,这是物质不灭∵和物质循环的浅近例之又一宗。

一根火柴被擦点着,燃烧时,它发出的热能和氧化的磷等,都化为最小的分子,消失于空气之内。我们感觉到火柴已经毁灭,不再存在。但是,实际上,它只是产生化学变化,它的物质并无毁灭,只是转位成为空气内的一部分。它析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的磷或硫,都变成了细微的、肉眼不能见的分子,加入了大气。在物理学上来看,它的能量并没有损失,只是转位及扩散。它的各元素分子,可能被树木或花草等植物吸收,也可能被动物呼吸吸收。植物吸收它的二氧化碳,经叶绿素的作用,与阳光合成,发生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变成糖,做成营养,而把这一有机化学过程的副产品──氧气,放出于空气中。所以树木是制造氧气之源。世界上最大的氧气工厂,是巴西亚玛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与加拿大的天然森林。这些森林放出氧气,使空气清新,供给动物生命所需。动物吸入空气,热血动物血液内的红血球将空气内的氧气,运输到全身细胞内,促助新陈代谢,放出二氧化碳,又经由静脉运到肺部呼出。二氧化碳于是又回到空气当中,成游离状态,又再被植物吸入。这是一个永恒的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各种元素都没有消灭,只有被不停地运用和不停地转位。

上述的物质不灭情形,都经过科学实验证明,但它只是化学变化,并不是核子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内,只是各种元素的原子的相互作用,或结合组合成新的共存状态,或分解散开。氧还是氧,氢还是氢。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为水,但是从物理构造来看,它的每一个原子并没有改变其基本结构。水的氢氧原子内部结构都未发生变化。氧的原子依然是含有一个原子核,外围有两重电子轨道,共有八个电子在绕着原子核旋转,原子核内依然是有八个质子。氢的原子外围轨道只有一层,只有一个电子在绕转,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氢氧的结合(只是电子的交换),并未发生核子内部的变化。核子变化是核子物理学变化。

各种物质生命的朽灭,都是化学变化。一个人死后,他身体的几亿个细胞,都失去了生命力量的新陈代谢作用,也失去了抵抗细菌的能力,因此他腐烂、分解。内脏、皮肤、肉体……等先腐化,骨骼、牙齿、毛发需较长时间才分解。从生物学观点来看,他已经不再存在;从化学观点来看,是化学变化。他身体的细胞内的元素,例如:二氧化碳、铁、磷、钙、镁、硅、铜、银、金、镉、铅、铝、硫……等,一切他曾经从食物吸收来的元素,全都又再回到泥土和大气之中,被植物、动物吸收,而重组形成另一些生命形态内部的一部分。这应可以作为生死流转轮回再世的一面观。当然,用这样浮面的简说,还未具有轮回说明力量,这里只是序论,下面当再有更多的论证。

现在要认识清楚的是,这种肉体死亡腐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并非物理变化。换言之,肉体死亡,是一种生物学死亡状态,是一种化学分解作用。它的各种元素并未发生核子变化。氢还是氢原子,氧还是氧,铁还是铁,磷还是磷……余此类推,除非死者能够自身内迸发三昧真火,使各元素发生核子爆炸(详见拙作“三昧真火”,搜于《禅定天眼通实验》一书),一般人自然不会自发三昧真火那么数千度的核爆高温的。一般人死亡以后,身体细胞内组成的一切元素都会分解出来,与大自然重新结合组合。

这里有一个很要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证明这些元素并没有朽灭?从科学观点来看,元素及原子均不会朽灭,但必须也从物理学观点来予以证明才行。核子爆炸以后,次核子的各种质点,是否仍然存在?是否也会朽灭?如果不能从核子物理学来证明次核子质点不会朽灭,物质不灭定律就仍然存在一个可疑的问题。

当代先进科学家们已经在这一方面,默默地进行了不知多少千次物理实验,企图研究及追寻核子物理学上的最大疑问之一:到底物质的最小质点会不会朽灭?实验证明了,质点是不会朽灭的,只会分解转位。

最新的核子物理学实验,已多次证明了色与空的相通关系(详见拙文“W粒子与Z粒子的发现证明佛说色空关系”,本文不赘)。从色转到空,实际上是空间的转移,并非毁灭──在我看来,“空”是未知的复度超空间──科学家∵们对这一点,自然比我所知更深。可是他们仍需要另一种实验来证明,最小极微的物质质点到底怎样分解转位?

宇宙是从大爆炸开始的,宇宙因超级核爆而膨胀,并演变出各种我们已知及未知的空间,可是脱不出佛说的循环──成住坏空──总有一天,宇宙内各别的星云漩系会核爆炸而“坏”,从“坏”再到“空”。佛已知道:“空”并不就是“灭”,“空”仍会生“有”,空有是循环不息的。现代科学已从核子物理学与太空科学证明了这种宇宙循环,也证明了复度空间的转移。物质质点的消失,其实是转移到另一空间去了。也许是第十一度时空空间,也许是十一度以上未知的高度时空空间。

我判断:所谓“空”,在宇宙物理学来说,只是未知的高度或复度时空空间,只是我们的“未知”,而并非绝对的“无”;或者是我们已略知的“反物质”空间;或者是尚未知的“非物质”空间。所谓色与空的对比,从物理学观点来看,可说是以我们的六识作为衡量基準的划分,或许这可以作为片面地解释之一。

为什么佛教以空观作为修行方法与手段?因为达到空境以后,我们的脑波电磁力自然就能与宇宙中的各种高度空间──包括“反物质”与“非物质”及更高的空间──沟通,从兹而获得超自然智慧识力“阿赖耶识”,和一切世间视为“不可能的”、“怪力乱神的”超感超自然能力。例如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无漏通等所谓“神通”──其实都不是神通,都只是本来就有的自然状态及本能。

温哥华与香港的物质空间距离是六千多英里,与北京的距离亦然,与伦敦相距一万英里,与巴西距八、九千英里。一个人怎可能在温哥华看得见各地的什么人有什么病?住的什么房子?在世俗物质观念来看,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地点之间的其他空间距离都等于零,这是一般人所不知的。在超级空间内,并没有时空。较为浅近的例子是拍电报,电磁波在半秒钟之内已可从加拿大拍发到上述各地。电磁波并不是循一般物质地球空间进行的。人人都知光速乃已知最快的速度,却不知光子的射行不是循物质媒体进行的。脑波的存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医学上有脑波检测机(EEC)可检验脑波。最新科学已在实验用脑波发电;美国太空署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设计未来的“脑波操纵太空船”,预料在公元二零五零年左右可以实现。脑波射出的“极微”体,具有相当高的“能”──例如佛陀眉心射出的白色毫光──已经为当代科学家所认识及计划予以运用。不过,停留在十六世纪科学观念及冥顽于“子所不语”观念的人,既无知又落伍又固执,以其无知来否定一切未知!妄指一切“神通”是“神怪!”“妖魔”!

关于脑波,我将另文再详谈,本文只是附带提及──∵一提到次核子物理,总难免提及“心力”、“脑波”,这些的确都是次核子的极微高度空间的自然现象之一。要详论,当非本文范围之内。

回到本文的主题吧!

在找寻超十一度空间的努力上,当代尖端科学家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实验。从实验上,物理学家已经获致共同结论之一就是,已经发现肯定有十一度空间,并且还有更多更多尚待探讨的高度空间。科学家已从实验证实了:电子是“不灭”的!电子只是进入了不同的空间!电子的“不灭”,可算是对于物质不灭定律的一项物理学有力证明。

科学家已经知道质子与中子也是“不灭”的,只是分解为“极微”而再生。

或许仍有一些较少接触新科学的读者,不知道什么是质子、中子,那么我们不妨∵简单地赘述一下:物质的构成最小单位,已知者为原子;但是原子并非极微,原子内的构成有核子在中心,电子在周围绕转,情形略似行星绕日而运行;而核子内的构成有质子(又称正子),其数目与外围的电子相等,电荷相反──电子荷负电──又有中子,中子是质子与电子的和。但是比质子更小的是微子(夸克),胶子……等,还有虚无的微中子(详细请见各篇拙作)。

佛经对于物质宇宙的构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说过:物分至极微,极微再分入空。甚至于中国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内也提及:

“……第七分以至细尘,细尘七分为极细尘,极细尘者,不可复析。析即归空,故曰极微也。”(大唐西域记卷二“三国”)

奇怪的是,朱熹、王阳明等学者格物,却越格越把科学“格”掉了。宋明以降,科学渐微,中国古代的科学领先全世界,都被些老夫子领导成为落后国家之路。别说从前,就是当今也还有不少王充、徐桐或胡适呢!多少老夫子或未老先衰的夫子,还在极力反对别人探讨佛学内的科学先知真理;和反对以科学观点来论证佛学。

科学家已从实验知道,核子内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它会分解成为三种更微的质点;质子(Proton)、电子(Electron)、及一个虚无的微中子(Neutrino)。这样说来,也是证明了物质不灭,及色转为空(以微中子为最佳一例)。质子有可能分解为微质子(Positron——实际上是荷正电的电子),及一对“微中子”,但是此一过程很少能有实验予以证明。

在近十年以来,核子物理学界对于质子分解的新理论越来越多,有些理论推断;质子是会自然分解的,寿命大约是十的三十次方(百万亿兆)年,(那数字大到我已不知如何用中文写出),我们这“当代宇宙”的年龄大约是一百亿年,尽管如此长寿,到底也并非不朽的;但是,迄今还未有人见过质分子分解的情形。

核子物理学界极有兴趣求证此一点。实验物理学家们从事求证此种理论,所采用的方法迥异于一般基本物理实验。通常,高能物理实验使用高能质点光束来撞击于侦察器之内。但是,这项新实验的方法却反其道而行之──尽量设计避免质点光束散逸的质点撞击仪器。科学家在地下建造了巨大的实验隧道管系来进行此种新实验。

说到这里,我我不能不再大略讲一下物质不灭定律。该一定律就是:物质的质与量是不变的,能量、电荷、直线运动量(Lineal∵Momentum)、角度运动量(Angular∵Momentum),这四种能不变,就是维持物质不变的力量,若无此四种力量,物质会朽灭的。一粒游离的中子若无上述的四种力量来维持,也是会朽灭分解的(分解的前后,其电荷均等于零)。但是,电子是不会朽灭分解的,因为它是含有电荷的最小质点。

物质不灭定律(Conservation∵Law)实在本来名叫“物质保存律”,它的四个原则适用于一切物理,是经过物理学界累积实验证实的基本物理定理之一。根据此一定律,质子倘若分解成为一个微质子与两个微中子,仍应保存其能量、电荷、直线运动量与角度运动量四者的能量不变。但是此一不灭定律对质子似乎不大适用,质子的稳定情况颇令科学界感到困惑。

在一九三零年代,物理学家赫曼?威尔(Hermann∵Well)、史保(E.C.G.Stuckelberg)及威格纳(Eugene∵P.Wigner)三氏,企图用一种“新物质不灭定律”来解释质子的稳定情况。他们将质子与中子列为“卑子”(Baryon音译)级的质点,并且予以“正负”的附尾。他们推论“正负卑子”的数字是大自然中的不灭量,中子可以分解成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及两组个数相对的微中子,因为它的“卑子正负”数字并无变化,在分解前后都是同等的“+-”,而质子不能再分解,因为它已是最轻的“卑子”。

三氏含糊不清的“新不灭定律”,并不能满意地解释质子何以不能分解。相当不能自圆其说,颇有些勉强。因为我们知道,当代的宇宙几乎全由质子与电子组成的,每一粒质子(含正电荷),都有一粒相对的电子(含负电荷)。就整个宇宙来说,电荷是中性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最高热剎那,就形成了很多质子,(Anti-Proton若以三氏理论而言,质子等于正一卑子),质子数量远多余反质子(若照三氏理论来说,应是正一或负一),那么,正质子与反质子的不成比例,已经打破“新不灭定律”(太不平衡)。

到了一九七四年,新一代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超级统一”定理。把已知的四种基本大自然力量──核子强力、弱力、电磁力、重力——合并为一。提出此一“超级统一”定理的物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郝霍?佐治(Howad∵George)与薛尔顿?李?格拉绍(Sheldon∵Lee∵Glashaw)两氏。他们简称此一新定理为最低数Minimal∵SU(5),该代号是此一定理的数学上的匀称结构数字。根据其理论,核子强力、核子弱力与电磁力,三者在正常状况之下,各有区别不同;但是一旦质点与其他含电荷10的15次方兆电子伏特的“能”相遇(10的15次方Trillion∵Electron∵Volts简称GeV),发生相互作用时,那三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就变得难以区别了。而且,在这种高能的遭遇中,所谓“质子不灭”定律就会作废!卑子也就会发生分解!

换言之,质子虽然如此稳定长寿,一遇到10的15次方(千万亿)GeV那么高的高能,也会分解的(这又令我想起大楼炭经的各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