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5亿元人民币、12个摄制组、70艘船、全世界50个拍摄点、超过100个物种……所有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上周五开始在国内公映的今年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得主《海洋》。

虽然距离该片在欧美公映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半,但这部由《微观世界》、《喜玛拉雅》、《迁徙的鸟》等片的导演、法国人雅克·贝汉担任制片并参与执导的史上最大投资纪录片,仍然获得了内地观众的青睐。记者观察到,尽管遭遇《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7(下)》和《蓝精灵》的合围,但由于在影迷中的巨大人气(豆瓣网上高达9.2分),其在上海的排片已经从上周六的19家影院共40场次增加到昨天的29家影院共65场次。

同样是将镜头对準蓝色的海洋,该片与《亚特兰蒂斯》、《深蓝》等优秀海洋纪录片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不是为了介绍动物的习性,而是为了刻画它们的情感。”上周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雅克·贝汉的多年搭档、《海洋》的另一位导演雅克·克鲁佐这样表示。也正因为如此,该片在画面美之外,更有一份打动人心的情感美,这也使得影片的环保主题得到了深化。

一个镜头竟等了3年

除去两年筹备和一年剪辑,《海洋》的拍摄时间长达4年。而在这4年里,摄制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和寻找——等待合适的时机,寻找合适的地点。

雅克·贝汉曾经说过,他拍纪录片不是为了给观众建一个动物园,而是要请大家走进动物的生活,和动物一起生活。当年《迁徙的鸟》就采用了和鸟一起飞翔的拍摄角度,此次拍摄《海洋》,摄制组采取了同样的拍摄方式。然而,雅克·克鲁佐告诉记者,海洋动物非常敏感,一旦受到惊吓和打搅,转身就走,还会做出愤怒的样子。所以在正式拍摄之前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它们相处,让它们感到没有危险,也不会被打搅,这样才能得到想要的画面。

片中有一个鲸鱼翩翩起舞的镜头,就是摄制组多方寻找、漫长等待的结果。“因为不是所有的鲸鱼都喜欢跳舞,鲸鱼也不是随时随地都愿意跳舞。”而影片快结束时那个海狮妈妈抱着小海狮在冰下游泳的镜头,更是摄制组在等待了3年之后终于出现的场面。

除了海洋动物之外,大自然的完美演出同样无法导演,只能等待。用雅克·贝汉的话说,就是“当我们在大海上拍摄,不希望遇到风暴的时候偏偏袭来暴风雨,想要拍摄风暴的时候却又总是很宁静”。影片中有一个片断,是汪洋中的一条船,随着狂风巨浪上下起伏颠簸,这个狂暴的镜头也是摄制组等到第三年才得到的。

新技术成就“海的盛宴”

作为一部特别为大银幕放映而拍摄的纪录片,《海洋》在北美上映时,许多影评人和观众都惊叹于影片所采用的强大技术。雅克·克鲁佐并不讳言摄制组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坦言除了等待和寻找之外,大量时间和投资都花在了技术的革新上。“比如我们发明了新的海下摄影机,能够跟随鱼类非常快速地运动,在快速运动中保持影像的平衡,使画面的平稳度不会受到影响。”然而与好莱坞的“技术控”们不同,两位雅克并不是出于对技术本身的热爱,而是为了拍摄需要——“我们希望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眼光去看待海洋生物,并和它们一起看这个世界”。

然而新技术需要不断实验才能投入使用,单单这个过程就持续了大约一年时间。而即便是在投入使用之后,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雅克·克鲁佐以片中那场“海的盛宴”为例:每年5月,在南非的海域都会有大批沙丁鱼聚集,而大量的鸟类、鲸鱼、海豚也都会聚集在此。海豚捕食的速度非常快,摄制组第一年只拍到了海豚在海面上捕鱼的镜头;第二年,经过技术革新,摄制组拍摄到了海豚在水里捕鱼的情景,但这还只是这些镜头的一部分;到了第三年,摄影机终于能够跟上海豚捕鱼的速度了。“所以一个镜头,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去拍,就是希望大家能有和海豚一起生活的感觉。”

“技术是为了表达情绪而存在的。”雅克·贝汉曾经这么说。为他这句话作出佐证的,是《海洋》中出现的大量动物的目光。“我们的镜头总是在捕捉动物的目光,不管是很小的鱼,还是很大的鱼,我都会去捕捉它们的眼神。”雅克·克鲁佐这样表示,这正是最新拍摄技术和器材对于《海洋》的最大意义所在,也是影片情感张力的重要来源。人究竟应该如何保护海洋、保护海洋动物?看着这些注视着我们的目光,胜过千言万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