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边陲横断山脉的一个角落,在重重高山浩浩大江所环抱的边隅———滇川藏接壤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着一个自称“普米”的山地民族。

“普米”系民族的自称,但这一自称在不同地区的普米族中也有语音上的差异,如有“培米”、“拍米”、“批米”等。而普米族至今还称汉民族为“夏”。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带的羌人。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早在先秦时代,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逐渐向南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装扮新娘

普米族是一个从事山地耕牧经济的民族。历史上,普米族一直生活在茫茫林海中,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同时,普米族也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商品意识和开放意识都较强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普米族不仅在经济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还起到了滇、川、藏交角地区诸多民族间往来交流的桥梁作用。

普米族聚族而居,往往同一氏族结成一个村落。其村寨多分布在半山区,大村四五十户,小村十来户,通常二三十户。普米村落无统一布局,一般由若干个院落组成。比较典型的院落是四合院式的,包括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和门楼,皆由圆木垒制而成,故称木垒子,俗称“木椤子”。这种房屋取材方便,施工迅速,不易走斜,经久耐用,与自然环境结为一体。

在普米文化中,绵羊文化事象特别集中而丰富,当一个人在走完了生命历程后,普米族通过挑选一只与死者性别相应的白绵羊,帮助死者亡魂渡过“魂路”上的重重难关,圆满返回那平和安详的祖先之地。韩规教是历史上普米族信仰的原始宗教,为普米族民间文化升华与提炼的结果,具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和重占卜等特点。

普米族的畜牧业历史悠久,地产牛羊,因而日常食用牛羊肉,并能制作酥油、奶酪等乳制品。更有名的是“猪膘肉”,一是普遍食用;二是高贵物品;三是代表财富。在普米族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别具风味的饮料酒,普米语称作“醅”,其酒精度数不高,但营养丰富,味道甘美,性良清火,是普米族家中待客访友的最佳饮品和礼品。

火塘在普米族中是最基本、最普遍、最具覆盖性的历史文化特性。普米村寨各户的火塘设在母房内,位于神龛下。平时,普米族的各种人生礼仪和多种韩规教仪式都在火塘边举行。火塘上方供有石制的锅桩,它既是祖先的象征,又是诸种的牌位。因此,一日三餐都要先祭锅桩,客人或亲朋好友送来的礼品也要置于其上,请神灵先享用。“总巴拉”象征普米族的宇宙神。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锅桩及宗巴拉神的祭祀更为隆重,届时摆满祭品。

此外,普米族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无价之宝———“五彩福旗”,普米语称“当顶”,有的称“当顶儿”。普米人家视其为无价之宝,比生命还重要。五彩福旗在家里各种仪式上都必不可少,是起到护身、护家、镇宅、驱邪、避灾、招福招财作用的镇宅之宝。视为比生命还重要,万物皆可弃,唯五彩福旗不可失!千百年的沧桑历程中与普米族风雨相伴,成为普米族家庭的无价之宝。

普米族无论男女一律穿长衫(形制近似旗袍)。少年进入成年时,根据古老的风俗,要举行成年仪式,即穿裤子仪式和穿裙子仪式。一般说,普米族少年到了13岁开始改变服装,并且有一整套更衣改服的仪式。仪式在吾昔(新年)节举行。

普米族节日,主要有“吾昔节”、“大十五节”、“转山会”、“端午节”、“七月祭祖”和“尝新节”等。节日活动多与生产劳动或宗教习俗有密切联系。“吾昔节”是普米族最隆重的节日。

普米族是一个歌舞民族,每逢传统节日,男娶女嫁,架新房等集会场所,都离不开歌舞,广为传唱的是《阿里呀里》、《春节歌》、《史歌》、《打麦歌》、《纺麻歌》和《盘婚调》等。民间舞蹈是“锅庄舞”,俗称“打跳”,普米族语称“蹉蹉”。读懂普米族的漫漫迁徙之路,才能感悟这一个个调子和歌声中给予的启迪和幻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