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至今有大约三百年的历史。早期民间称“蹦蹦”、“双玩意儿”,“二人转”之名最早出现在报纸上是在一九三四年的《泰东日报》,但在民间并没有叫开。直到一九五三年,在北京的一次全国汇演上,东北代表团把二人转作为正式名称,并确定下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二人转可以称为“传统二人转”。传统二人转完全是民间艺术,是行乞艺术与群乐行为的结合,有“大秧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之说。传统二人转基本上是农民演农民看,是“田间地头的车轱辘菜”,为官府和士大夫等正统文人所不齿。大多数艺人本身就是农民,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閑时出来卖艺。只有少数艺人专以二人转为生。传统二人转没有专门的演出场所,田间地头,场院炕梢,无处不是舞台。艺人们走村串户,到农民家里唱,到大车店里唱,也到偏离中心城镇的深山老林里为伐木的、采参的、打渔的人唱。

经过三百来年的演变,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二人转已经积累了三百多部经典剧目,常下单的就有几十部。二人转音乐丰富,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说。舞蹈承继东北大秧歌,大开大阖,豪放热烈。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上孕育生长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典型形态的二人转有两个演员,一个叫上装(旦角),一个叫下装(丑角)。传统二人转几乎没有女演员,上装也是男的。上装包头巾,也叫“包头的”;下装系腰包,戴丑帽,也叫“唱丑的”。二人转理论家王肯对二人转有过这样的定义:“一男一女两个彩扮的演员,又唱又说又扮又舞,跳进(角色)跳出(角色)地表演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这个定义被普遍接受。

二人转在艺术门类上的归属一直存有争议。直观上看,二人转过于简单,似乎不是戏剧,所以一般被归到曲艺类。但二人转分明与大鼓、相声等曲艺形式差异巨大。所以有“过渡说”,认为二人转是从曲艺到戏剧的一种过渡形态。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对传统二人转进行整理改造的时候,也曾按照“过渡说”推动二人转的“发展”。吉林省创造了吉剧,黑龙江省创造了龙江剧,都是按照京评大戏的演剧模式,配上东北方言和二人转曲调。田子馥指出:一个东西过渡了两百多年,为什么一定说它是过渡,而不能认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呢?“我发现二人转是既非戏剧,也非曲艺,是介乎于似戏非戏的‘第三体’,也是话剧、戏曲之外的‘第三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