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古人称之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又叫“重阳”。九月重阳,天高云淡,人们赏菊花、插茱萸、登山,畅游欢饮。

一、重阳节的来历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

1、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2、源于道教中的一个神仙故事。传说东汉时,汝河两岸闹起了瘟疫,尸首遍地没人埋,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他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胜瘟魔,为民除害。他跑到东南山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那里拜师学艺。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也就早起晚睡地练习。过了一年,有一天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去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立即乘仙鹤回到家乡,把仙人的话告诉大家。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和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并把茱萸叶子分给大家,说随身携带可防瘟魔近身。夜里,汝河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窜到山下时只觉得茱萸沖肺,因而不敢登山。桓景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最后桓景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把瘟魔扎死在地。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九月九日插茱萸登高避祸也逐渐成为风俗流传开来。

3、认为重阳节起源于汉初。据说,当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宫里人都要佩戴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遂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二、重阳习俗的来历:

1、赏菊

重阳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不仅以诗出名,还以隐居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受他的影响,逐渐养成了重阳赏菊的习惯。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标榜自己的品格。宋代时已有将彩绸剪成茱萸、菊花形状来互相赠送、佩带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当时,北京人过重阳节还喜欢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寓意“解除兇秽,以招吉祥”∵。

2、重阳糕

在汉族,因为受传说的影响,人们喜欢在金风送爽的重阳节这天登高远眺,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于是就用米粉制作九层的重阳糕,形状像座宝塔,上面还放两只面塑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上面插彩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大概是用“点灯”、“吃糕”表示“登高”之意。

3、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早在晋代葛洪的《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至唐代时已经很普遍。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浊气。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他们或将茱萸佩带在胳膊上,或制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也有插在头上的。佩带茱萸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因为古代风俗认为妇女、儿童更容易受妖魔侵害。除了茱萸,中医认为可以解热去火的菊花也常常被人佩带。

4、祭祖

此外,农历的九月已是秋末,严寒的冬天即将降临。古人讲究以孝为先,因此人们开始添置冬装时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防寒。因此,重阳节后来又慢慢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如今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华人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5、独特的过节形式

除了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有首陜北民歌这样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重阳节那天,人们在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时,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篝火,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许多人还会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用以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此外,莆仙人重阳时祭祖者比清明节还多,故当地称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所以当地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登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岭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汉族外,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过重阳节的习惯。比如毛南族在农历九月九日这天,各家把收获的形状各异的大南瓜摆满走廊,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王”。待到众人意见一致后,由一身强力壮者用砍刀劈开“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瓤,把饱满的南瓜籽留作来年的种子。然后把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里,文火煨炖,煮得烂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尔后众人共餐同享。

毛南族也有敬老的传统习俗。在重阳节时,毛南人为年过花甲而又体弱多病的老人“添粮补寿”。子女们在这天请亲朋好友光临,来客都要带几斤细粮好米或者新鲜水果。亲友送来的“百家米”要单独贮存,日后在给老人做饭时抓一些掺进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复,还得择日继续搞“添粮补寿”仪式。这种风俗实际上是出于对老人的一片爱心,符合群众的道德及传统观念,解放后更加得到当地***的支持和重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