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选择真实,不作“戏论”

佛法所关注的议题有没有特别的取舍呢?我想应该是有的。比如,有人问佛陀: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时间是有开始还是没有开始?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每当遇到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佛陀皆沉默不言。有人说佛陀用“无言”回答这类问题;又有人说这些问题与修行成道无关,谈来谈去只是浪费口舌而已,故佛陀沉默“不言”。我想两种解释都对,“无言”也好,“不言”也罢,总之佛陀不作无意义的戏论,也可以说与修行无关的议题,佛陀闭口不谈的。

又比如,在《百喻经》中,佛陀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学者身中毒箭,他不立刻拔出毒箭,医治伤口,反而研究插在身上的箭桿“是什么木材做的?这个木材生长了几年?产于何地?是春天砍下的还是秋天砍下?种植的农夫是谁?”等等没完没了的问题。因为学者认为没有研究清楚就不能治疗箭伤,可是第一个问题还没有研究完毕,就毒发身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陀重视及时解决实际的问题,缓不济急的议论是不取的,以免虚掷生命。

对佛法而言,最实际、最切身、最紧急的事情是修行成道,所以佛法关注的范围在“实修实证”,离此范围就不是佛法所重视的了。

科学又如何选择议题呢?科学选择研究项目时,所用的原则是操作型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属于操作型定义才是科学可研究的范围,非操作型定义则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所谓“操作型定义”,是定义中包含有测量方法;如果定义中不含测量方法,就不是操作型定义。比如“长度”的定义包含以公里、公尺、公分等为单位,和用尺做工具来测量长度的数量;“时间”的定义包含以年、月、日、时、分、秒等为单位,和用钟表做工具,来测量时间的数量,所以“长度”和“时间”都是操作型定义。此外,“美”和“神圣”的定义没有包含单位和测量的方法,“人命值多少”的定义中也没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测量方法,所以“美”、“神圣”和“人命值多少”不是操作型定义,因此不在科学研究之列。

在操作型定义的影响之下,使得科学非常实际,远离虚无缥缈的戏论。但同时也使得科学缺乏美的润泽。

无论如何,佛法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远离戏论,但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并不一样。佛法用“实修实证”的原则来选择真实;而科学则用操作型定义来选择。佛法所面对的议题倾向美、感性、德性和本性等层面,而科学所面对的议题倾向理性和自然现象等层面,二者所重视的层面是不同的。

我们若少了任何一方,都会有所缺憾!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不能偏废任何一方的。

(1999.2.12)

五、“测不準”原理

讲到“测不準”原理之前,我们先问测量是什么?测量是“人的心智”运用“仪器方法”衡量“被测物”,所以“人的心智”贯穿整个测量过程。比如一个人用尺测量楼房的高度,这个人必须具备知识和智能,才能测出正确的高度。这个人少了心智,他就没有认知判断的能力,也就无法测量楼房的高度。

有的物理学家以为测量只要包含“仪器方法”和“被测物”两个部份就可以了,尤其是现在有了计算机仪器,更认为测量不需要“人的心智”。其实,计算机仪器所显示的数值,如果没有人去阅读,测量就没有办法完成,更何况计算机仪器还需要人去操作。所以测量一定要有“人的心智”参与其中,透过测量,心智才能和物质关联在一起。测量是“心”与“物”的联络管道。

测量之后必然产生“测不準”,因为测量会改变“被测物”的状态。比如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会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的温度改变了一点点。使得测量不準确,也就产生“测不準”。

此外,测量的準确度不是无限制的。比如测量一个人的身高一点七五公尺,这是三位有效数字;增加準确度,可测得一点七五四公尺四位有效数字;再增加,可测得一点七五四三公尺五位有效数字。虽然我们还可以再提升几位有效数字,但是不可能无限增加,这是产生“测不準”的一个原因。

在量子力学,“测不準”更是基础原理,它隐含两个物理意义:第一个定义是相等或相同。比如身高一点七五公尺,若“测不準”的范围是零点零一公尺,则身高一点七四五至一点七五四公尺的人,均被视为一点七五公尺。

第二个规范物理现象成有限世界,因为“测不準”是我们的边界,它把我们框在有限的世界中。

记得胡适大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邀请差不多先生第二天见面吃饭,差不多先生心想:明天和后天差不多,所以后天才去赴约,结果当然见不到人,吃不到饭。这时,他又想:见到和见不到也差不多,所以没有什么烦恼。“差不多”合了“测不準”范围之内是相同的原则,只是差不多先生的范围未免太大了。

现代的生活,时间以秒计,和差不多先生比起来,準确多了。不过我们虽然讥讽他,可是在快速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很向往山中无岁月的悠閑日子。

(1999.4.23)

六、惯性质量

惯性定律说:“物体静者恒静,动者恒沿直线作等速运动”,其意思就是任何物体都希望保持现状。现状是静止不动的,就保持不动;运动的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物体沿直线作等速运动、不转弯、不加快,也不减慢。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要施加一个外力在物体上,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物体的惯性质量愈大,愈难改变;反之,愈小愈容易改变。

比如一辆大卡车,质量有五吨重,载货十五吨,空车的质量只有载货时的四分之一。假设它的煞车力是相同不变的,那么满载货物的时候,其煞车时间是空车的四倍。为避免车祸,煞车需要提早四倍时间。

又比如铁达尼号发现前面有冰山的时候,已经无法闪避,就撞沉了。因为它的质量太重,所以来不及转弯,如果是一条小船,轻轻松松就闪开了。

人的习惯亦有继续保持原状的倾向,这个性质可以算是人性的惯性定律。比如我们一旦养成某些恶习,如赌博、酗酒、说谎、懒惰等,想要矫正它们,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等到恶习的质量变大的时候,才来改正,可就迟了。

团体是由众人组成,所以团体的惯性质量比个人大多了。一个团体的领导人想要改变团体的习惯,必须面对原有习惯的反弹。比如某在野党的领导人,以具有前瞻性新思维着称。他积极推动转型工作,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执政党,可惜转型尚未成功,自己却头破血流了。原因无他,只是惯性质量太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型成功。

同样的,一个落后的国家想要蜕变成现代化国家,所要面对的惯性质量比政党更大。中国从“戊戌变法”以来,已经一百年了,尚未成为现代化国家;而邻近的日本也在相近的年代开始“明治维新”,经过三、四十年就成为现代化国家。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六倍左右,假如惯性质量与人口成正比,而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中、日两国一样大,日本用三十年完成现代化,中国就要用一百八十年。

如何加快现代化的脚步呢?只有增加改革的力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