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想象这幅画面:你走在幽静的山林里,空气清新、鸟鸣虫唱,远处一朵朵白花吸引了你的目光,趋近一看,那花竟然名叫“卫生纸”,心里正觉得扫兴,一个不留神,脚又误踩“地雷”,正中“黄金”。“谁这么缺德呀!”你大骂,游兴全失。

这景象并不稀奇。中国人爱爬山的很多,但这种爱已变成山林难以承受之重。一到假日,游览车载来一车车登山客,人来了,垃圾、排泄物也来了,水源被污染,植被被践踏,好山好水面临浩劫。

不仅热门景区如此,连以往人迹难至的高山也难逃一劫。千奇百怪的垃圾,小至游客丢的瓶瓶罐罐,大至油桶,令人瞠目结舌。

游山玩水不应该等于破坏环境。近年国内外都在推广“绿色山林”运动(Leave∵No∵Trace,简称LNT),不但让自己玩得更轻松,对环境沖击也降到最低。而在现阶段的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做到绿色旅游呢?大家不妨借鑒一下环保义工的几点旅游经验吧:

∵準备愈多,麻烦愈少

出发前多做一分準备,旅程就多一分顺利。

资深登山教练欧阳台生每次爬山前,都会搜集目的地的地形、气候等资料,订出详细的行程计划、休息点及夜宿地点,画出行进路线图,协调队员如何分工,甚至连发生意外时的应变计划、紧急联络电话都先準备好,并在出发前的讲习时让每个队员都能了解,“这比活动开始后再讲来得有效”。事前準备也会考虑装备够不够、对不对,这都攸关个人安全。

欧阳台生说,常看到很多人穿着一般球鞋爬山,对脚的保护不够,很容易受伤,鞋子也可能报销。如果出发前做足功课,知道高山地形崎岖不平、多碎石,就会穿登山鞋来爬山了。

人潮、车潮是旅行的梦魇。短短的山间步道,竟然会在节假日一天内涌入近6000人,本来幽静的山林热闹得像菜市场,得排队慢慢前行,旅游质量可想而知,对环境的沖击也相当大。如果有可能,尽量避开周末、连续假日前往热门地点,否则真不知道是来看人还是来爬山?

“让我活下去!”

虽然大家都知道只要几个人走过草地,草就抬不起“头”,但仍有很多人嫌走“之”字形人行步道太慢,干脆抄捷径,久而久之就踩出一条新路,却造成了植被死亡、土壤流失。就像“蝴蝶效应”,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动作,后来却引发连锁效应。”

过度踩踏更会让土壤变硬,再也长不出任何植物,没有植物抓住土壤,土壤也会流失,引起崩塌、土石流。如果植物和土壤会喊痛,它们一定不停呻吟,抗议人类的践踏与伤害。

用同样的道理想想其它生物的处境,就不难想到人类其实有对环境更友善的做法。例如:尽量走在已辟建好的步道上,排成一列纵队走在步道中间,以免扩大步道,造成更多植物无法存活。

∵别用垃圾点缀青山绿水

在乡下农庄,经常可看到有团体煮五菜一汤甚至七菜一汤,吃不完怎么办?全“喂”给了土地或溪流,既浪费食物又污染环境。要吃顶级餐点,为什么不等下山再去享受?实在让人感慨。而且,食物会有浪费,就表示当初没有精确估算食物量,如果出发前做好这项功课,根本就不需要背那么多食物上山,岂不是更轻松?

还有很多人认为果皮、茶叶和卫生纸是可以在大自然分解的物质,丢在山里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山区温度低,一张卫生纸可能一年也分解不了,而果皮也只会变干变硬,不易腐烂。更何况,卫生纸经过漂白、茶叶及果皮中有农药,这些化学物质对土壤、地下水也是污染。

排泄物是山林里的另一大污染源──污染视觉美感,也散播细菌、污染土壤和水源。

“绿色山林”的重要原则是,所有带进山里的东西,都要带出去,如果担心散发异味,可用夹链袋封好。如果不想背那么多垃圾,在準备行李时就不要带罐头、碗装泡面等过度包装的零食,既占空间又制造垃圾;用过即丢的东西也不适合带,如雨衣、免洗餐具等。

爱它,留它在原地

在山里发现美丽的花朵,摘一朵带回家留纪念应该没关系吧?

不,有关系。因为如果有一百个人、一千个人这样想,这种花很快就会绝迹。而且,没有花就没有果,这株植物就不能利用种子繁衍后代,同时,靠这种果实维生的昆虫、动物也就活不下去。喜欢大自然的任何东西,就该让它留在原地,让别人也有机会欣赏。

别让烈火灼伤土地

当大家生起营火高兴地聊天、吃东西时,可曾想过,上千度的高温可能让火点的生命与非生命遭受一场地狱烈火,生过火的地方一片焦黑,可能数十年都长不出植物。

如果想燃起营火,最好使用炉子、瓦斯来取代传统柴火,而且也不要用火烧垃圾。原因不仅仅是这样做会制造空气污染,也可能引起森林大火,还因为“即使是枯木,也是很多小动物的家,我们总不希望自己的家被拿去当柴烧吧!”

不必跟野生动物搏感情

在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看鹿,有位美国小孩很兴奋,想接近鹿,但他的妈妈说:“我们在这里看就好,不要打扰它。”

反观国人,一看到野生动物,往往先兴奋大叫,呼朋引伴来看,然后愈靠愈近,拍照留念,甚至摸它、抓它。其实这对动物是种打扰,会造成不必要的惊吓。而且,动物会不会攻击人、身上有没有病菌,都很难说,最好用望远镜或相机镜头远远观察就好。

很多人担心野生动物饿肚子,会喂食物给它们,或在离开营地时留下食物。其实野生动物并不需要人类的食物,它们能在森林里存活、繁衍,就表示有足够的食物。而且,人类的食物并不适合它们,有些动物甚至因为误食食物包装袋而丧命。

美国的国家公园会教育游客:一只有人喂食的熊就是一只死熊。当野生动物过度依赖人类食物,会丧失求生本能。动物也可能会因此变得有侵略性,成“动物强盗”。曾经就有游人去爬圣棱线时,放下重装去登顶,结果背包竟被黄鼠狼咬破,食物也被一扫而空。

尊重,最贴心的做客之道

爬山是远离尘嚣、体验山林幽静的好机会,既然来了,何不享受这份宁静,听听自然的声音?尽量放轻脚步、降低说话音量、少用手机收音机等电子产品,不仅是尊重其它山友,也是尊重山林里的其它生物。

“绿色山林”其实没有多深的学问,就是“尊重”两字而已。人类是山林的过客,客人就要懂得做客的礼貌,尊重主人和其它客人。

中国的山林不干净,主要是平常的环境教育没有落实,所以大家会抱怨:“我在山下都没这样做,为什么在山上要做?”因此,最根本的应该是把“绿色”观念应用在日常生活,许多环境污染问题才可能有真正解决的一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