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指导

列表

《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五)

修学指导“《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五)”。《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五)∵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阿难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如果这个见精,确实是我妙明心性的话,如今,这个妙性就显现在我的面前。”“如果这个见性,必定是我之真性的话,那么,我如今...

《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四)

修学指导“《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四)”。《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四)∵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阿难问道:经过您的开导,我虽然也认识到,这个见性没有任何归属。可是,如何才知道它就是我的真如自性呢?”【真性】真如自性,妙真如性,真心法性,等等,都可以简称为“真性”。它也就是“妙明真心”,“妙真如心”,“妙精明心”,等等...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六篇∵极乐国土∵3∵三辈九品

修学指导“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六篇∵极乐国土∵3∵三辈九品”。三辈九品众生有凡有圣,有利根钝根,是故修因亦浅深各别,如花开早晚有异,悟道迟速不同,往生者一定是圣人,凡夫亦可得生,是故往生有品类优劣之差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人,可分为上中下三辈,每辈分为三品,即三辈九品。对于九品往生说法,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以此为求生净土之九种观法,...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结语

修学指导“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结语”。结语∵佛住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世。吾等虽福薄智浅,而人身难得今已得,惟此身将何去何从?实应深思熟虑,仔细思维。《杂阿含经》中,佛说大海之中,有一盲龟,寿命很长,每百年便探出水面一次,而海中有一浮木,浮木中有一孔,盲龟若想遇此浮木之孔,是为稀有极难之事,故佛说得人身如盲龟遇浮木孔,佛又以指甲擎土,...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修学指导“进退从容,积极乐观”。进退从容,积极乐观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着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六篇∵极乐国土∵2∵散善三福

修学指导“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六篇∵极乐国土∵2∵散善三福”。散善三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佛一教阿难修习净业三福,可得往生:二教阿难修习十六观亦可得往生。以散心修习三福,称为散善,以定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是定善。佛劝修之净业三福是: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世福)。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六篇∵极乐国土∵1∵修因感果

修学指导“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六篇∵极乐国土∵1∵修因感果”。修因感果阿弥陀佛未成佛前是法藏比丘,由世自在王佛带他观察了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经菩萨细心研究这些佛国的粗细、优劣后,创造了极乐佛国,并以五劫时间精进修行,再把修行功德普施法界,愿一切众生远离苦难,生到他的极乐世界,菩萨修行是因,成佛是果;愿是因,极乐国土建成是果;法藏菩萨成佛后,佛身庄严是正报,极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修学指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七篇∵劝信∵2∵善导大师劝信

修学指导“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七篇∵劝信∵2∵善导大师劝信”。善导大师劝信《观无量寿经疏》中,善导大师有劝信云:「譬如有人向西行,中途忽然见有二河,一是在南的火河,二是在北的水河,二河大约有百步阔,河深无底,南北无边。在火河与水河中间有一条狭窄白道,阔约四至五寸,此白道从东岸通往西岸,长亦约百步。此时,北河之水滚起大波涛,汹涌向道涌来,而南河之火焰亦凶猛地扑来...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七篇∵劝信∵1∵菩萨、禅祖劝信

修学指导“人生之路何去何从∵第七篇∵劝信∵1∵菩萨、禅祖劝信”。第七篇∵劝信菩萨、禅祖劝信净土主要经典之《佛说无量寿经》中,佛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为何净土法门不易被人相信,原因有二:(1)修其他法门上根利智者,认为简易便捷之念佛法门太易而虚妄不实,是佛方便说,是愚夫愚妇所为。不知世尊一代时教中,从华严第一时乃至法华第五最后时,不忘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