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法门

列表

因明学启蒙

因明研究“因明学启蒙”。(全名为《辨析量论意义摄类解释幻钥论》。格鲁派大寺院列为因明入门课本)敬礼***·依怙曼殊室利。见真义量大师善说理。以量阐述者陈那法称,以及印藏先驱诸大德,于此谨以至诚稽首礼。于此叙述启示理路门径之摄类内容,分为三大科目:甲一、叙述小理路,甲二、叙述中理路,甲三、叙述大理路。甲一、叙述小理路(思维理...

合作法·离作法

因明研究“合作法·离作法”。∵∵因明学用语。指合作法与离作法。兹分述如次:(1)合作法:指因明论式中,用同喻的论式,结合宗、因,以确立宗义的作法。例如:声是无常(宗);因缘生故(因);见诸因缘生皆无常(同喻体),喻如瓦器等(同喻依)。在这个论式中,同喻的喻体系由“因缘生”(因)、“无常”(宗)结合而成,显示凡有因义之处必有宗义...

法自相相违因

因明研究“法自相相违因”。∵因明学用语。又作法自相相违过。因明三十三过的因十四过之一。指因明论式中,所立的因,阙因三相中第二、三相所招致的过失。亦即所立的因与宗后陈的表面意义(自相)相违,致使所欲成立的宗无法成立,因而成过。《因明入正理论》举例如下(大正32·12a):“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

实在与知识

因明研究“实在与知识”。一、佛教逻辑的范围与目的人的一切成功的作为必然由正确的知识作前导,我们就必须探求知识。透过这种了解,法称就界定了其工作的范围与目的。人类的诸种目的要么是积极性的或者是消极性的,要么是可取的或者是不可取的。有目的作为就在达成那些可取的事物,避免那些不可取的事物。正确的认知也就是成功的认知。透过判断或决...

释量论略解(卷第四)

因明研究“释量论略解(卷第四)”。法称论师着法尊法师译编释量论略解∵∵卷第四法称论师造∵∵僧成大师释∵∵民国法尊释编∵∵辛二、加行圆满∵∵分三:壬一、略标,二、广释,三、结义。今初: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具足悲心之加行道菩萨,应精勤修习息灭众苦之诸方便行,以是欲摧灭他苦之异生故。此因决定,以方便所生之苦、灭...

龙树《回诤论》中“量”之理论的研究

因明研究“龙树《回诤论》中“量”之理论的研究”。杨惠南台大哲学系副教授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1988.10出版)提要龙树的《回诤论》,被视为是对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正理学派的批评。正理学派主张获得正确知识的方法有四种——“四量”,其中之一是逻辑的推理——“比量”。《回诤论》站在“一切皆空”的立场,否定了“比量”及其他三量的真实可靠性。而其主要的理...

思想论(四)

因明研究“思想论(四)”。设定现象?有五个表现情况A、B、C、D、E,分析便对它们进行?整理?。这种整理首先是比较,即比较这些表现情况间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这样,对?的分析便得出下列的比较:A----B,A----C,A----D,A----E;B----A,B----C,B----D,B----E;C----A,C----...

释量论略解(卷第五)

因明研究“释量论略解(卷第五)”。法称论师着法尊法师译编释量论略解∵∵卷第五法称论师造∵∵僧成大师释∵∵民国法尊译编∵∵现量品第三丁三、释现量(明现见义之现量品)∵∵分三:戊一、于量数与行境除邪分别,二、于现量自体除邪分别,三、于量果除邪分别。初又分二:己一、成立数定,二、断诤。初又分三:庚一、立因,二、成立相,三、结义。今初:所量...

法称论师:正理滴点论

因明研究“法称论师:正理滴点论”。正理滴点论(滴点即精要义)作者:法称论师着班只达利他贤及***译师具觉慧等译梵为藏韩镜清译藏为汉叙言敬礼儒童相曼殊室利!如实智者:由是具有以成就一切众生利益事业为先行故、显示此智。(此为造论所为。)如实智者、有二种:一、现量。二、比量。现量品第一此中现量者:谓远离分别、及不错乱。分别者:谓适与言说(...

释量论略解(卷第六)

因明研究“释量论略解(卷第六)”。法称论师着法尊法师译编释量论略解∵∵卷第六法称论师造∵∵僧成大师释∵∵民国,法尊译编∵∵子三、破余类之能立∵∵分二:丑一、正破,二、虽无余类而多法一声转。今初:异于有事者,类等无比量。有杖等一切,世俗立名言。有事、殿鬘等,声亦非待他。若房是具者,彼鬘复是何?若是种类者,一房犹如树,亦应说为鬘。于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