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佛陀所教导的「四念住」,来探讨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从身、受、心、法四方面,经由内观禅修的实践,看清身心的无常、无我,以达成心灵净化的标的,并显示出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一、前言

佛陀的出世,在於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众生之所以沉沦苦海,是由於内心被无明烦恼所笼罩。如何区分这些烦恼的类别和性质,以及如何从无明烦恼中解脱出来,便是佛教心理学的重点所在。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内观(毗婆舍那),直接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在层层深入中,清除自己内心的无明烦恼,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本文即以这种心理净化的实践面作为主要的探讨内容,特别是透过「四念住」的实践,来掌握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二、观察性向及对症下药

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内观时,要先观察个人的性向,以便於对症下药,在《瑜伽师地论》中,佛陀对颉隶伐多说:

云何比丘勤修观行是瑜伽师,於相称缘安住其心?谓彼比丘若唯有贪行,应於不净缘,安住於心,如是名为:於相称缘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应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於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於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於相称缘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先分辨不同人的根性,有贪增上行、瞋增上行、痴增上行、慢增上行、寻思增上行等五种人,要分别以不同的观察方式来安住於心:

1对唯有贪行的人,要以不净观,来安住於心。

2对唯有瞋行的人,要以慈愍观,来安住其心。

3对唯有痴行的人,要以缘性缘起观,来安住其心。

4对唯有慢行的人,要以界差别观,来安住其心。

5对唯有寻思行的人,要以阿那波那念(入出息念),来安住其心。

所以,在心灵净化的过程上,第一步要先作好性向测验,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及对症下药。至於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等五种人的习性形成及其行为表现是:

1云何贪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於贪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於所爱事,有猛利贪、有长时贪。是名贪增上补特伽罗。

2云何瞋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於瞋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於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长时瞋。是名瞋增上补特伽罗。

3云何痴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於痴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於所愚事,有猛利痴、有长时痴。是名痴增上补特伽罗。

4云何慢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於慢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於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长时慢。是名慢增上补特伽罗。

5云何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於其寻思,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於所寻思事,有猛利寻思、有长时寻思。是名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6云何得平等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虽於贪、瞋、痴、慢、寻思,不修、不习、不多修习,而於彼法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未善推求。由是因缘,於所爱、所憎、所愚、所慢、所寻思事,无猛利贪、无长时贪,然如彼事,贪得现行。如贪,瞋、痴、慢、寻思亦尔。是名得平等补特伽罗。

7云何薄尘性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於贪烦恼,不修、不习、不多修习,已能於彼多见过患,已能厌坏、已善推求。由是因缘,今此生中,於所爱事,会遇现前众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贪;於其中品、下品境中,贪全不起。如贪,瞋、痴、慢、寻思,应知亦尔。是名薄尘性补特伽罗。(T30,424b)

此中指出,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等五种不同人性向的形成,是来自前世深殖於内的烦恼习性,加上此世猛利而长时的相应烦恼;前者属於先天的因素,後者属於後天的环境所形成。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的人,分别容易生起贪心、生气、无知、傲慢、散乱的心理;另外还有「得平等」和「薄尘性」的二种人。「得平等」的人,没有猛烈的贪、瞋、痴、慢、寻思,但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未善推求。「薄尘性」的人,不但没有猛烈的贪、瞋、痴、慢、寻思,而且已见过患、已能厌坏、已善推求,这种人在往上净化心灵时,较少障碍。前论佛陀又对颉隶伐多说:

1颉隶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应於蕴善巧,安住其心。

2若愚其因,应於界善巧,安住其心。

3若愚其缘,应於处善巧,安住其心。

4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於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

5若乐离欲界欲,应於诸欲麤性、诸色静性,安住其心。

6若乐离色界欲,应於诸色麤性、无色静性,安住其心。

7若乐通达及乐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应於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佛陀指出七种安住其心的不同状况:由於无明,有的众生看不清楚身心现象(诸行)的自相,以为有独立自存的「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有的看不清楚身心现象(诸行)的因、缘、无常、苦、空、无我,因而生起执着而受苦,所以,佛陀依次教导出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以安住其心。有的众生进一步想要离「欲界欲」,佛陀对他们教导「诸欲麤性、诸色静性」,以安住其心。有的众生想要离「色界欲」,佛陀对他们教导「诸色麤性、无色静性」,以安住其心。有的众生想要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佛陀对他们教导「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以安住其心。所以,佛陀对众生的教导是对症下药,并且层层提昇,使之灭除萨迦耶见(我身见),最後得到内心的究竟解脱。这种心灵不断净化的过程便是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三、观察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

为了要得到内心的解脱,佛陀教导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修习四念住(旧译四念处),《念处经》(T1,582b)中,佛陀说:

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

这段经文指出,四念住(四念处)是净化众生、灭除痛苦、解除忧愁的一条道路。四念住就是身念住(观身如身念处)、受念住(观觉如觉念处)、心念住(观心如心念处)、法念住(观法如法念处)。以下依次探讨如何以四念住来净化心灵。

(1)观身如身念处

「观身如身念处」是直接观察身体:一方面将心系於身体,由此培养出正念、正知和正定;一方面由粗而细,看出身体的无常、无我。许多众生的心理疾病是由於过於执着身体而生起,一旦看清身体的不净,便能放下而自在。培养正念、正知和正定是净化心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佛教心理学中特有的实践基石,有别於一般的心理学,在《念处经》中,佛陀说: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

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悖小⒆ ⒆⑽浴⒚摺㈠弧⒂铩⒛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