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重谈孝道

新闻作者:郭相颖

一、天生万物唯人有孝。

世界上仅动物就成千上万种,唯独人类有孝的思想理念和孝的实践行为,即“孝道”与“孝行”。就是被人类驯养千百年的马牛羊鸡犬豕等家禽家畜,也无一学会孝道行为。常言的“羊跪乳”、“鸦反哺”是为了激励世人行孝,人若不孝不如禽兽的象征附会之说,经观察羊羔初生吃奶并不跪食,而是身长高时,头顶母腹吃奶不便,才跪前腿而食之。老鸦换毛时偶有他鸦啄食巢内共食,决非小鸦自觉而有规律地奉养老鸦的行为。灵长目动物如猩猩、猿猴乃至类人猿亦未发现“孝养”行为,所以“孝”是人类理智和社会进化到一定时期才出现并逐渐演进的一种文明化现象,∵而不是与天俱来的本能行为,它属于人类的“社会属性”,∵而不属于人类的“自然属性”。但是在群居生存的人类社会中,每个人必然要自觉或不自觉地由“自然人”,转化为受社会规则制约的“社会人”∵。这个转化是靠社会的、家族的、法律的、∵道德的、善诱的、强制的各种“教育”手段来实现的。

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牺牲自我利益而成全子女利益,是人类社会常见的普遍现象。子女能具敬心、足衣食、事起居善待父母,则不是人类社会常见的普遍现象,至少按比例要少得多。故古语云:“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但世人皆有父母,∵世人绝大多数要成为父母,今天的“子女”,就是明天的“父母”,故谁能废止孝道?谁又愿废止孝道?就社会总体而言,老一代衰老人群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都要依靠下一代青壮人群提供,这一供需链条是不能间断的,∵所以“养儿防老”是所必然。只是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提升,则更需要“集体的儿”养“集体的老”,相应也要求“集体的老”更爱“集体的儿”。即孔、孟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具有博爱精神的孝。这是对“孝”的社会化要求,所以人类社会的孝道行为,既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永恒需要,又是人类智慧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世代大力教育培养的结果。

二、中华孝道源远流长

在地球村里,从古到今出现过无数民族和众多国家,∵其中只有中国华夏民族的孝道之花,∵品种最丰,开放最长,最为灿烂,甚至远播邻国。“孝”字在甲骨文、钟鼎文等古代文字中就出现而常见。《尔雅》解释“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现代学者如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康殷的《文字源流浅说》,都认为“孝”字是根据儿子搀扶老子,∵或儿子用头承老人之手,以扶持其行走;∵或子背负其父的会意而造。而今多以“善事父母”为孝。其实“孝”在古代还有两个主要内容:其一,“尊祖敬宗”这是早于“善事父母”的初始含义,古人认为去世先人,特别是氏族首领,在天庭与天帝为伍,可以左右天帝意志,对部落和氏族的吉凶祸福至关重要,从而产生了祖先崇拜,主要形式为宗教式的天帝与祖先共同祭奠,其目的主要是为使氏族集体趋福避祸,繁荣昌盛而为。人类由群婚演进到个体配偶婚的父系氏族社会,才出现了以父为主要对象的孝道行为,学界认为“自禹锡姓,而父子之伦以正。娶妻不娶同姓,夫妇之伦以正。”后经儒家强调为“孝莫大于严父”(严——尊敬),“严父莫大于配天”。“配天”是说尊敬父亲,没有比天子祭天时,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其以父配天,实自夏始。祖宗敬仰,作为“孝”的重要内容,一直传承到近代,如家族兴建祠堂,供奉祖先灵位,组织清明会,,凝聚族人,激励后生,撰写族谱,以明血缘长幼等皆是“尊祖敬宗”行为。其二,“传宗接代”。繁衍后代本是生物天性,经人文强化,成了道德、伦理乃至法律的要求。《孟子?离娄》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熹注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因我国现在人口过剩,推行计划生育,故反复批判孟子之言,务使国人尽知,是必要的。但在古代特别是远古时代,灾荒、瘟疫、战争等使人类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人类的出生率、成活率都低,寿命不长,人口减员,常成为一种社会危机。故无论国家、氏族、家庭都无不力求人丁兴旺,确保世代不绝。明此也就无可厚非了。

我国的孝道文化,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始于五帝时期。“孝”字始见于《虞书》。成熟于周朝,《孝经?五刑章》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可见孝已成了国家律令的重要内容。全面强化于汉代,“孝”是先秦儒家伦理的核心,“罢黜百家,***儒术”后,“孝”成了修、齐、治、平的重要内容。继之“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移孝作忠”等政治要求,伦理规范不断涌现。汉以后各朝***和君王无不奉行孝道,只有轻重之别,而无绝传之实。至宋代理学大兴,使传统的“孝”论证哲理化、施教通俗化、义务规范化。由于封建统治者以“移孝作忠”的理论,为其统治服务,渐次演绎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的极端化、专制化的愚忠愚孝。宋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儒、佛、道三家弘扬孝道结成了空前大同盟。原本儒家的修、齐、治、平名垂青史、显亲荫子的入世思想与佛、道的色界无常,看破红尘,无为清静,长生不老,谋求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出世思想是十分矛盾的。魏、晋以前的佛、道无论教义和修持,都不重视孝道甚至反对,认为家庭是火宅,是人生解脱之障碍,故要求“出家”。这种矛盾在强大的儒家文化的环境中,经千余年的反复斗争磨合,佛、道由反对而妥协,由妥协而趋同,由趋同而争先。佛、道加盟使“孝道”之推行又得到了“神佑鬼惩”之力,至宋时“三教”弘扬孝道争先恐后的场面前所未有,致使孝道家喻户晓。元、明、清各朝承其礼教未有削弱。即使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传入的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也无不顺应中国时尚而提倡孝敬父母。直至清朝后期,特别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列强纷至沓来,西方文化夺人耳目。国人以为吾国之贫弱无能,皆孔、孟之罪过,故有“五四”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导至孔丘走麦城,孝道遭白眼。新中国建立后,为了适应公有制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学说的需要,便大力批判一切封建文化和宗法思想,“左”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华夏孝道之花才暗淡失色了。

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孝文化,在儒、佛、道三家以及民间,所产生的着述文献、诗歌、小说、戏曲、雕塑、绘画等文艺作品十分丰富,真是多如牛毛,不可胜数。诸如:儒家的《孝经》,道教的《文昌孝经》,佛教的契嵩《孝论》、大足石刻中的《古文孝经碑》、《父母恩重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等宏大雕像,均很有影响。但其中以儒家的《孝经》最为精辟周全,也最能反映孔、孟所倡导的“孝道”本来面目。历代学者皆视为儒家正统典籍,历代帝王亦多有注疏者,并以***名义颁布刊行,进而传播邻国。

《孝经》是先秦儒家的重要着述。虽字不足二千,但却是“十三经”∵中,首获“经”∵称号者。孔子说:“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尚人伦之行在《孝经》。”可见两书是儒家相互为用,体现孔子政治和伦理主张的重要文献。《孝经》对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家庭观,立身处世之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延续至今,对日、韩等周边国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据考至迟梁武帝时(513年)就经百济(朝鲜古国)传入日本,长期受到重视,孝谦女天皇,特别尊从《孝经》,曾下诏,令各户须藏一本,精勤诵习,后按“御读书始”规定,天皇、太子和皇家贵族子弟,七,八岁时,开始讲受句读,训诂时,所用典籍多为《孝经》,以后历代传为定例。

《孝经》作者历有争论,有言孔子者,有言曾子及门人者,还有言汉儒者。据史料分析,如《吕氏春秋》中有引用《孝经》字句,《齐民要术》等书也有可觅之据,证明先秦时已确有《孝经》,决非汉儒所为。《孝经》本意出自孔子,又经曾子及其门人集录书于竹帛,传诸后世。这种说法是较为妥当。

《孝经》内容丰富。本文只作读经的少量肤浅心得介绍:

开宗明义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讲明孝道的宗旨。其后诸章多为对本章的拓展与阐述。

文章开始说:孔子在家闲坐,学生曾子坐在旁边侍候。孔子问:古代的贤明君王,有最高的德行和最重要的道理,你知道吗?曾子赶紧站起来回答说:我不聪敏,怎么能知道?孔子就讲: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源泉。并叫曾子坐下听他细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说我们的身体哪怕是头发和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要尽量珍惜爱护,使其不受伤害,是行孝的开始。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子女健康成长,为人子者难道能以病残之躯使父母无忧而高兴吗?瞎眼跛足能更好地报效社会和国家吗?所以从小就要爱护身体,以健全的体魄去孝养父母,去报效社会和国家。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说我们成人后,事业有成,行为仁德,能扬名后世,使父母也获得荣耀,这就是行孝尽善尽美的终极目的。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说,一个人行孝,是从青少年在家孝敬侍候父母开始的,成年后进入社会,应移“孝”∵为“忠”,∵侍候君王,为国效劳,使自己老年时能功成名就,成为名垂青史的人。这就是孝道的全过程。

《孝经》主张“以孝治天下”,∵广要道章中指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这是说,要教导民众相亲相爱,没有比推行“孝道”更好的办法。要教导民众礼貌和顺,没有比推行“悌道”(尊敬兄长和同事之道)更好的办法。要移风易俗,没有比推行“音乐”(包括各种文艺手段)更好的办法。要使执政者安心,民众守法,没有比推行“礼节”∵更好的办法。什么是“礼节”?∵相互尊敬就是礼节。《孝经》安定和谐社会之功能已不言而喻。故历代帝王、政要大多倡导和实践孝道,于己完善人格,于国以求久安。

《孝经》的谏争章,曾子对孔子说:关于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根本道理我都听了,现在冒昧请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这是说:儿子只要服从了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道吗?“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子激动地讲:曾参啊,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孔子接着就讲了,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和父亲有争臣、争友和争子的重要性。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弗争于父,臣不可弗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这是说:遇到父亲和君王不义,儿子不能不向父亲争谏,臣子不能不向君王争谏。所以遇到不义就应争谏。盲目惟命是从地执行父亲之命,怎么称得上孝道呀!

可见孔子主张的忠孝,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

事君章又说:“子曰:君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这是何等开明周全的见解啊!这不难看出《孝经》是儒家全面总结升华三皇、五帝以来人伦教化的精粹之作。

孟承孔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孔、孟提倡君臣父子应平等互敬,其治国之道“以民为本”的民主思想十分鲜明,比之西方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潮也不逊色。孟子还主张“事亲养志”的孝道,这与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缺乏敬心,只作物质供养,无异于养牛养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培养出过无数情操高尚的贤能志士和国家栋梁,也是当今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19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法的精神》中写到:“中国的立法者们认为***的主要目的是帝国的太平。在他们看来,服从是维持太平最适宜的办法。从这种思想出发,他们认为应该激励人们孝敬父母;他们并且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守孝道。他们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形式,使人对双亲在他们的生前和死后,都能恪尽人子的孝道。尊敬父亲就必然和尊敬一切可以视同父亲的人物,如老人、师傅、官吏、皇帝等联系着。对父亲的这种尊敬,就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由此推论,老人也要以爱还报青年人;官吏也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也要以爱还报其子民。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而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种精神。”孟德斯鸠对中国“孝道”的宗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和评价是较准确而积极的,所以我们对中华孝道这一“东方文明”,只要下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功夫,再加以继承和发扬必将受益良多。

三、中华孝道再放光芒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传承不断的文明古国,也是“孝”文化的故乡。但因近百年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使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断层,“孝”理念和“孝”实践都急剧淡化。现今百岁以下之人,都是断层中人,笔者身处其中,对此感触亦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非剥削阶级之人若言孝道,被讥之为“封建意识浓厚”,出生剥削阶级之人,若有孝行则斥之为“阶级立场未转变的剥削阶级孝子贤孙”。“文革”十年摧毁民族传统文化更是登峰造极,毁古籍、烧族谱、拆祠庙、挖祖坟。已限入混乱和僵局的“文革”后期,还在大吼“批林、批孔、批周公”,致使国人羞谈孝道,怕谈孝道,“孝”竟成了忌讳和贬意之字眼。造成了大陆孝道之风气,逊色于日本、韩国等邻国和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集中的地区。但可喜者有三:一者,中国孝道根基雄厚,虽八级地震亦难全摧;二者,官方压抑之时,民间传承未断,家家户户无不教育子孙孝顺,“二十四孝”之类的故事在民间仍讲过不停;三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快速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而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真可谓衣食足而礼义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版了大批“十三经”之类的民族传统文化书籍,以及道藏、佛典。今人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近年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也多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栏目,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和各省市的地方电视台也多有此类栏目,于丹、易中天、钱文忠、袁腾飞等一大批填接“断层”的勇士学者登台演讲,播国学于神州。于丹的《论语心得》火爆热销,海外的“孔子学院”有如雨后春笋,这表明中华文化有强大生命力,当今国人和老外皆很欢迎,此乃复兴之兆!

据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状态是“未富先老”,加之农村广大这一国情,“家庭养老”将是我国很长时期的主要养老形式,笔者认为家庭养老贵在有“敬心”,各家的物质供养其优劣定有差异,但“敬心”不能有差异。民间流传一既俏皮又富哲理的对联:“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绩,论绩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绩不论心,论心亘古无完人”。在行孝中要做到始终都有“敬心”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论语?为政》云:“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讲的“色难”其义有二:一者,承色为难,意为观父母喜怒之色而顺其心是很难做到的。二者,在父母面前长期保持和颜悦色很难做到。大足宝顶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像》也强调“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甚至借助鬼神“父母如忧念,乾坤定不容,人间遭霹雳,地狱饮洋铜”。古人之所以如此,皆因世人多未解“孝敬”、“孝顺”两字连用的真谛。今常见有青年人,强求父母充当保姆,为自已带小孩,使二老分居,而且要妈不要爹,或粗暴干涉父母婚姻,或因划分遗产使父母为难,乃至虐待父母等,有的人养宠物比养父母更尽心。恐多为不明“敬”、“顺”二字所至。

推行孝道,父母为子女作表率至关重要。常言“屋檐水点点滴”,有一则外国童话说:有一个父亲叫儿子和他一道,用一个筐把年迈体弱的祖父,抬到海边去甩掉,甩后父亲转头就走,儿子却在收筐,父问收有何用?子答待你老时好用,省我另找费事。父闻子言大为彻悟,急与儿子细心将祖父抬了回去。笔者儿时从母亲口中学得一儿歌,至今能背诵,歌云:“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含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刍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停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燕尔无悲,尔当反自斯,斯尔为刍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父母身教重于言教,行成孝道“家风”必不可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施行,在我国“孝道”文化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既有传统继承又有时代创新,“中国特色”和“现实所需”都很鲜明,是我国推行社会主义“新型孝道”的国家意志和法律依据。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新型孝道”之花,定会迎风绽放,越开越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