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救济的中古纪事

河北定县石柱村有一个高约七米的“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主要记载了北魏、北齐年间一个被称为“义”的佛教社会救济组织设立的缘起、运营架构和善举,其颇多细节耐人寻味。

北魏(后短暂分为东魏和西魏)、北齐之交,天下兵乱纷扰,当今河北省的大部分地方深受其害。其中,当时的范阳亦即今天的河北定县,因为附近是重要的粮产区,是各路军阀的必争之地,受害尤甚。

可怜当时众多尸骨无人收理,范阳王定国、路和仁等十一名佛教徒首倡“义”的成立,先把众多无名尸骨聚于一坟,称为“乡葬”;然后在乡葬墓所附近提供“义食”,接济路经此地的流民,开始仅是临时性供食,再后又设立“义堂”,作为供应“义食”的场所,“义”也从一个仓促而就的团体演变成一个长期性的社会救济组织。

之前,“义”的财务来源非常简单,主要来自王、路等十一人和另外的郑贵和、贾魏真等四人的捐赠,用途也非常简单,就是“义葬”和“义食”。之后,名僧昙遵受范阳大族虞文翼之邀到此地弘法,迅速吸引了众多信徒,在昙遵的帮助下,“义”不断发展壮大,不但一干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成为这一平民社会救济组织的成员,而且该组织还得到了更多元化、更丰足的赞助,同时,业务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扩张和放大。首先,医疗被纳入其救济项目中,其次,发起了救助557、558年修筑长城后完役返乡的民夫以及564年山东大水灾的大型赈灾行动,受益民众何止成千上万。

“义”之所以获得成功,既得以顺利实现普救苍生的宏业,又收获了震动朝野的声名——昙遵于550年被北齐皇帝招至邺都,任国统,类似于今天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此外,皇帝本人还曾于552年到“义”所有的餐饮场所“义坊”驻留进餐。以下因素非常重要:

其一,组织有力。光创始者、主事者和主要赞助者等高层参与者就达到了90人,石柱记载的主要参与者则达到244人。这些人担负的可能都是管理责任。

其二,经营有方。石柱捐赠的田产大多标明:“任义拓园种植供食”、“任义造园,种收济义”、“与义作圆,利供一切”。这说明,“义”有一批义工或者雇佣了一批人专事农耕;而一个人捐了四公顷地,声明若“义”无力耕种,可转让买卖以作经费,但是“义”并没有转手这块田地的事实,以及另外一个人捐赠八十亩地要求“义”专事果园的事实则表明,“义”组织的农业生产应该很有成效,其成果已经跳出了接济灾民温饱的程度,除了能供应主食外,还能供应水果。此外,“义坊”吸引大量皇亲国戚、社会名流相继前来,想来和其优雅的环境、良好的服务和可口的饮食有相当的关系。

其三,也是最重要,僧人是维持和弘扬“义”的善举的关键。且不说昙遵的50多个弟子襄助其开展“义”的各项活动是连接“义”整个组织的关键,没有僧人提供针灸、汤药和诵咒施行的心理治疗医疗服务也几无可能,如果没有昙遵,“义”不可能云集如此多的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积极参与,更不可能赢得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支持。

不过,有一点格外值得留意,从石柱上的铭文看,在“义”的实际运作当中,僧人并不参加经营活动,其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佛事上。昙遵之外“义”的三个最重要的人物——创始人王定国,昙遵的左膀右臂冯昆与路和仁——都是居士,后两者还是昙遵的俗家弟子。“义”是通过“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是我父母,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是我兄弟姐妹妻子眷属”这样的天下情怀来推行自己的社会救济善业的,而昙遵为首的僧人则是通过宣扬佛法、推广佛事来为“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这一佛教救济组织最终成为历史彪炳的盛事的。

毫无疑问,对追求佛教现代化的当代寺庙而言,“义”的做法值得借鉴。寺庙为了自己的事业,苦心经营,借力市场并无过错可言,甚至可钦可敬,并且值得认真探研。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如何需要铭记,佛事和佛法本身方是要核,僧人并不应过多参与俗务,只要佛理参透,便有无数信众会自觉参与这些于弘扬佛法大有益处的善事,从而形成一个两相依畀、互相彰显的良性循环。而不至于舍本逐末,了然忘却佛法的精妙,继而失去社会的认同。

作者:孔志国,中央财经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NF039(本文来源:中国慈善家∵作者:孔志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