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佛教春秋

陆永生∵王世芳

佛教在慈溪有悠久的历史。1000多年来,随着历代宗教政策的变化和社会治乱的起伏,佛教也沧桑更迭盛哀互见。慈溪古称句章,其县界在今姚江南北。境内多山,佛教和道教的寺观,数量较多。佛教最早传入慈溪,应在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西域梵僧那罗延在五磊山“结庐修静”。此事不仅见之于雍正《慈溪县志》,而且又由1981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致宁波地区行署宗教事务处函所证实。该函称:“三国时梵僧那罗延***是早期由印度来华高僧。他的墓在慈溪五磊山,应属古迹,拟请加以保护”。荒山中存此一处古代墓葬,可见绝非前人凭空杜撰。慈溪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三国吴赤乌五年(242)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就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立了大功的“阚参军”)将地处现慈城镇北郊慈湖边的书堂舍为佛寺,以后在唐大中二年以阚泽之字为额,称“德润院”,后来又改称普济寺。此外着名的古刹有: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的鸣鹤场精进庵(后改为金仙寺);唐初书法家虞世南里杜湖边的宅屋,在虞世南逝世100多年后,于乾元二年改建清泉寺,南宋时又扩建为定水寺;晚唐文德年(888)始建的五磊寺;以及建于北宋的鞍山(今属宁波市江北区)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国寺等。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敕毁佛寺,勒僧尼还俗,上述中古时代的古刹,因地处偏僻而幸存。

至清末民初,按现境统计,慈溪全县有佛教寺庵336所。慈溪的中西部地区,成陆较迟,故宋以前寺庵似凤毛麟角,大都建于清代,而且规模甚小;该地区僧尼本来就比较少,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寺庵多已处于后继乏人的境地:除庙山海月寺、精忠万寿寺等几处有庙会的尚有香火外,其余都已门庭冷落。至1951年,慈溪存寺38所,庵181所,僧尼300余名,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地区,即原镇北和慈北地区。较具规模的寺院有:雁峰寺、湛泉寺、伏龙寺、永乐寺、资敬庵、圣寿尼寺(以上在现龙山镇);佛迹寺(在达蓬山);湖山庵(三北镇);正觉寺(方家河头,今属范市镇);宝庆寺(现范市花厂);长溪寺、五峰寺、洞山寺、屏山寺、史祥寺(都在东安,今属掌起镇);五磊寺、定水寺、东林寺、金仙寺(现属鸣鹤镇);资西寺(师桥镇);长庆寺、普惠寺(观城镇);海月寺(即庙山墩、在宗汉镇);普济寺(桥头镇);万寿寺(在精忠,现属周巷镇)等。除五磊寺属天台宗外,其余均属禅宗。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在“左”的倾向影响下,要求僧尼“在政治思想上也来一个跃进”,于是制造出一场违心的激进行动:推倒佛像、卖掉法器、僧尼参加劳动。全县除保留五磊寺作为“慈溪县佛教界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社址外,其余所有寺庵均予取消。一部分由房管部门接管;大多数由所在社队或单位接管。僧尼中有80余人集中到五磊寺“入社”,剩下老弱病残者留在原地。至1962年,因落实农村所有制政策,五磊寺佛教界生产队的生产规模缩小。一部分僧尼又迁返原地。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各寺庵保存的佛教文物古迹摧毁殆尽,原来的寺庵大都徒存其名。丧失劳动力的僧尼由***主管部门发给救济金以维持生活。但佛教徒的宗教信仰并未因此而改变;信教群众烧香拜佛的观念也依然存在。五磊寺虽早已没有佛像,而每年清明香期群众仍然摩肩接踵,翻山越领去烧香;洞山寺一批信佛的老年人,自带口粮,在墙上画上佛像,过宗教生活。“四人帮”要消灭宗教,实际上只是消灭了许多珍贵的社会财富。

80年代以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外地的着名寺院先后宣布开放,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4月,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汉族地区佛道教重点寺观名单后,慈溪的佛教界也迫切要求批准修复开放一些寺院。1985年5月县人民***批准开放了五磊寺、洞山寺。至今,全市已批准开放佛教寺庵5所(五磊寺、洞山寺、金仙寺、海鹤庵、呼童庵),保留原寺庵6处(秀水庵、广复寺、海日庵、泽山庵、海月寺、宝林寺),佛事活动已基本趋向正常。五磊寺、金仙寺等处于风景名胜地区的寺院,正在为开发旅游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出处:《慈溪文史资料∵第11辑∵宗教资料专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