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香化纸谈环境保护

刘清章

在古代,人们有“捧土为香”来表达自己对先人或神的哀思的习惯,直到今天个别地方的人仍保留与此相似的习惯,如在坟上面盖一些上,或在上面象征性地压一些纸以示对死者的哀思。这些习惯是古代习俗的延续,是“慎终追远”的具体体现。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在逐渐打破常规,改变过去朴素的哀思或祈求方式。就香和纸而言,其产量日增,不少厂家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把香做的长长的,纸也不是单一的黄纸,有的刷上金粉或银粉,其意思无非是让去世的亲人或自己将来能够永享荣华富贵。人们为此而在神佛面前大把大把地燃香、成捆成捆地烧纸,认为“如此”可以为自己的来世积金攒银,或为今世带来富贵与吉祥。在笔者看来,它不但不能给自己的来世或今生造福,反而与今天所倡导的环境保护背道而驰。

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其实非也。在《老君说百病》中有很好的警示值得借鉴,他说:“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此言在我看来有极其深刻的道理。其实,香是通达信念和意愿的。香烧得再多也不能说明你的虔诚,而虔诚是在你的内心。只要心诚,一炷香就足以表达你的心愿,一片纸也能代表你的心意。正是所谓“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灭通天界,诸真下瑶阶。”而对三炷香的敬奉则是希求天赐福禄、人无灾患、地产物丰;代表敬天、敬地和敬神明。我们有这样美好的愿望也就足够了。当然,“香”有多种多样,有道香、德香、无为香、清静香、自然香;等等。它不但是用来对神明的敬奉,还有驱蚊子或瘟疫的效用。人们对香还有一些独到的认识,认为香是“兰林之上品,海窟之灵根,其为本也则至大至刚,其为用也则有情有性”,其气味芬芳,其效用无边。

由于人们对香赋予许多神圣性,使人们在香上不惜花钱。我在不少的道教宫观和佛教寺庙住过,在春天或者是庙会期间,许多宫观寺庙的周围云雾腾腾,烟烧火燎,空气令人窒息。大多宫观寺庙都在城市或旅游区内,这样不但对景区或城市里的空气造成污染,同时也对四周的安全带来火灾隐患。因为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很长,极容易让周围易燃的东西燃烧起来。冥币或纸张的燃烧也不可忽视,它们对生态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也不可低估。因为纸张和香都是由木材、竹子或草等原料加工而成。在南方许多地方的香炉,每天都生产好多的香灰,整个寺庙就成了一个生产香灰的加工厂,四周环境承载了太多的烟雾和灰尘。

在旅游景点的宗教活动场所,人们去观瞻的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且想享受一下在城市里少有的清新。在青岛市崂山太清宫,出家人把此处比喻为天然的氧吧,并维护着这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自然之美,要求来崂山太清官的游客最多只许烧三炷香。这种有钱不赚爱护自然的高风亮节换来许多游客的称道。游客感觉那种特有的空气和宗教独特的氛围就像天然的甘露,把自己曾经疲惫的身心冲洗得无比舒畅,使自己沉浸在山与海的和谐里而留连忘返,使自己在与自然的相融中而回味无穷。出家人为游客们能在此领略山川的秀美,感悟道场的气氛,享受空气的清新与自然的和谐而自豪。这是珍惜香纸所给出家人的最好回报。

作为一名宗教教职人员,笔者认为应该节约用香和纸张,从经济方面来说,香和纸张的消费能创造很多效益,可是它化成的烟尘很不利于环境保护。我们不应看到眼前利益,要知道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釆利用速度超过了它的再生能力,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这不但使生态失衡,资源匮乏,还损害了后代人的权益,并可能对后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古人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今人同样应该给后人留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开垦之“地”,而不是留下遗憾。然而人们似乎并不在意,乱釆、乱伐、乱杀、乱吃。从钻木取火到太空邀游,从山里的巢住穴居到城市的豪宅高楼,人类经过了一个伟大的历程。人类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做出许多有益的贡献,也做出许多伤害,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制造各种垃圾等等,这些非常行为给人们带来一些不该有的报应,如土地沙漠化、四时不凋、水土污染、灾病流行等等。道教遵循自然,是因为人们从历史的长河中认识到许多符合自然生长的规律,这些规律人们违背它,自然就会对人们产生一些不利的表示;相反人们尊重自然的生长规律,自然也会给人以好报。对于烧香和纸而言,如同我们拿起一个石头扔进一个平静的湖面,当石头落到水里时,水是会有一个反应的。我们如果把一片鸡毛扔进湖里,它便不会有如同扔进一块石头一样的反应,然而人们在许多时候又轻视了一片鸡毛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不知道再大的伤害也是“由微而显”。从这个比喻中,我们能够看到人类对自然的伤害越大,我们也将得到越大的“回报”,正是这些不该有的“回报”,道教一直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而大声疾呼。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要在地球上永远地生存下去,做到可持续发展,除了必须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外,更重要的一定要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他的“慈”是对一切事物都心怀仁慈;“俭”是节俭,俭约朴素;“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天生万物要任其自己生灭,而非人力所为。《太上感应篇》说:“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道教这些仁慈善愿和忧患意识,以及防微杜渐,视微知着、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的思想,是希望人们把仁爱慈善推广到大自然中去,以宽厚仁慈之德去包容与爱护宇宙万物,使人和动物融洽地相处,使人和自然和谐地发展。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更应该遵循自然,为环境的美好而营造和谐。这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节香惜纸开始。

(作者系青岛市道教协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张伟达

《中国宗教》2004年第2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