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功的角度谈谈儒、释、道问题

—论∵一∵般来讲,一个对自己的修行缺乏信心的人,才会为别人的看法耿耿于怀,才会要努力为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与他人辩解,乃至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这种人,佛门、道∵门里都有。平心而论,佛门里这种动辄斥他人为外道的现象比道门里的多。这也难怪有些道门中人要来辩解两句。遗憾的是,大多数辩解不得要领,结果独呈意气之∵争,谁也说服不了谁。反而给局外人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认为我们这些追求真理的修行者,也不过是一些好名、争名之徒。从而也影响了更多的人趋向善道的可∵能。

就中华民族而言,从事功的角度讲,儒、道两家对整饬中华民族的世道人心,延续中华民族的慧命,是功不可抹的。在国家动乱时期,出来济世扶危、拨乱反正,建∵大功、立大业的,大多是道家人物。因为他们既具备出世的胸襟、也兼具入世的智慧,同时深明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当事态平定后,他们大多全身而退,名不见∵经传。只有少数具安邦定国大智慧的道家人物被人传颂。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在国家相对太平的时期,为维护一个国家较长时的安定局面,儒家∵的人伦教化此时便显示出它的长处。站在佛教的立场上讲,真正的儒、道人士都属大菩萨级的人物。他们都具有自觉觉他的大智慧。自利利他的大慈悲。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国前,说中土有大乘气象,就是这个原因。

自然,佛门运用各种善巧的法门诱导群生,止息贪欲,化解戾气,引导人们脱离欲望的苦海,其功也甚着。从事功上讲,大多数寺庙为很多年老体弱的信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生养息的场所。客观上也为社会的福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因此,从济世救民,普度众生的角度讲,儒、释、道三家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在侧重点上有些不同。而这种侧重点的不同,并不是因彼此境界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而是因各自所面对的环境与机缘造成的。

关于儒家的修养,可能佛、道两派不少人士,都有点不以其为然。小孩平时也是很喜欢看老庄的。知道道家人物很喜欢开孔子的玩笑。笑他不适时宜地推崇先王礼∵乐,宣讲仁义道德,不知因势利导,结果到处碰壁。然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孔子的过人之处。孔子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位任劳任怨的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济∵世智慧的传播者、播种者。他对这些种子是否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开花结果,并不太关心。因为他深知急功近利的事是不会长久的。苟若有利于民,成功何必在我,可∵以说是孔子的一生写照。道家经典《列子》仲尼篇,对孔子的思想境界与人生修养有一段很中肯的描述。有兴趣者可以去看看。

二,论

从济世救民来说我只看到儒家、道家这方面比佛家强,普渡众生根本就是佛家的词汇,道家从来是选渡,至于儒家我没看出这个理念,当然如果将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也叫渡众生?那就有些牵强了。

如此分析,三家目标还是不一样!

三∵论

佛∵家讲,修佛的目的是为了明悟自己的本性、道性。儒家讲,君子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说,朝闻道,夕可死。道家讲,学仙是为了悟道证真。也就∵是说,三家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在如何引导他人趋向真道时,根据各自的因缘所强调的重点有不同。当然,如果有人认为三家所说的道境界是不一样的,是有∵高低的。那这件事就没办法讨论了。道境界是内证的事,用语言无法涵盖。用文字来讨论就会陷于无休止的争辩。所以,在道境界问题上,小孩还是比较赞同《易∵经》里,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的说法。

儒家强调做人要忠孝,要仁、义、礼、智、信,是侧重于修道的基础工作。这与修佛、修道的要守戒律,要多行善事,目的是一致的。基础没打好,想证大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儒家倡导做人要仁义忠信是修道的一个必要环节,自然也应属于在度众生。

佛家所讲的普度众生的含义是指,每个含灵众生最终都要设法救度出来。至于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众生,那就要根据他的根器,设计相应的方法来引导。根器好∵的,也许一步到位。根器差的,或许就要多几步。不会因根器好就帮,根器不好就置之不理。在佛经里,如何接引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维摩诘经》讲的比较好。∵有兴趣可去看看。

道家有时讲选度众生。这是从修行的某个阶段来说的。比如,有人想学仙,跑到山里去拜师。师傅用功夫一查,说,你现在世缘太深,还不是修仙的料。你先∵到红尘里去多做善事,多积功德,把世缘了了再说吧。这个师傅此时不收他为徒,可以说是不愿度他。但给他指明了一条现阶段应该走的正确的人生道路。终究还是∵在帮他、度他。∵

四∵论

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说的是道体,在这方面岂止是佛道儒三家,可以说世上万事万都一样,涉及到具体目的就差远了,儒家道家不会追求解脱,佛家不会去治平天下,道家讲功成身退,人间有功道上有行。

要是硬把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只能说是做人处世的规则也可以说是人伦,普渡众生可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孔老夫子总不会荒唐到让人类以外的生命也遵循人伦吧?

至于道家从来就不劝人学仙修道,因为知道此事很难,道家渡人一般两种形式:一,师寻徒,这类属于生具仙骨,或是被谪凡间,是一定要被选渡的。二,徒寻师,∵如你所说,但也是因为此人有学仙道的志向,故而游名大川,四处访师到处留心,平时暗修阴德,方能名书仙籍,感遇仙师,故能被引渡。

如“师傅用功夫一查,说,你现在世缘太深,还不是修仙的料。你先到红尘里去多做善事,多积功德,把世缘了了再说吧。这个师傅此时不收他为徒,可以说是不愿度他。”只能说明,第一无仙骨,第二,功行不够,综上所看都属于选渡。∵

五∵论

"圣人出,大道伪"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永恒的自由来自对未知的认识"

"出世入世一理,尽自不论胜负"

------------------------------------------------------------------------------------------------------------------------------------------------------

看客自去,好尔,"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关键的关键是在于你把什么当作自己的"天"!

认识了自己的"天",那么心念起处自然冥冥有主,所以不如"恒顺"二字重要∵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