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初谒六祖

少年时,看到身边的大人拜神礼佛,第一反应就是,那是封建迷信活动,是不科学的,是应该批判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地这种认知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拜神之举虽是少有,礼佛之心却也常在。况余心中之佛亦只是一种参悟、觉悟而已。

余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一偈而接触佛学,因接触佛学而已诵读《坛经》,因《坛经》而知慧能。于是,祖于余心中便有了很重要的位置,于是便有寻踪谒拜之心愿。尽管余亦知,自性本自清静,心见真如本性自可成佛。然,未能亲自谒拜心总还是有所挂碍。

余之前曾二到肇庆,但皆因公事匆忙而未曾游玩。今次再访肇庆虽亦公差但还有闲暇,于是便慕名到梅庵拜谒六祖去了。

梅庵位于肇庆市区西大约2公里处。梅庵,顾名思义,庵院栽有梅树。据传六祖喜梅,六祖回新兴时路过肇庆曾在此山岗插梅为记,为解决端州百姓饮水以锡杖掘井。宋至道二年,是时之智远和尚为纪念六祖,于此处建庵。余未到前所看到的照片中梅庵虽算不上破落,但还是感觉到其于古朴厚重中透出的一丝丝荒凉。今天展现于余眼前的是经全面维修与扩建后,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的梅庵。四周筑有围墙保护,主体建筑由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两廊组成;附属建筑有庵前平台、六祖井、两侧的众缘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和梅园等。这维修扩建及熙熙攘攘的游人香客,竟使余有一点点辉煌的感觉。

庵前有梅故称梅庵。然,是否因祖喜梅而插梅为记,余则无从稽考。按说,祖大智慧自见本性,自不会为一相一名所系。余想,其若有插梅为记之举亦当为随手而为已,只是后人为缘由之故便生出诸多事端而已。

余自大雄宝殿一直往内礼拜,进得六祖殿内,抬头即见“菩提无物还真本,明镜非台证色空”。余仰望端坐在殿堂中部的佛龛内,金身铜面,光彩照人,慈祥端庄的六祖像,心内油然而生敬意。香案前双手全十,心里默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座上的六祖慈祥和蔼可亲,仿似乡下常见的老农,于是,便于余心中多了几分亲近。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祖已于余心中,与座上像无关。只是余心中有妄,故而执着。

时人常为标榜己之有佛性,其言必佛语,语必佛偈,或曰名寺谒佛,或曰深山潜修。祖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才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又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道须通流,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静净,便见自性。可见时人亦如余之愚迷也。

2006年2月4日晚于天心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