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见

则悟

人的一切行为语言皆由他的思想指挥着。思想犹如一个指挥司令部,纯正的思想指导人们止恶向善,邪曲的思想引导人们作恶止善,所以,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一、正确的是思想即是正确的知见--正见。

佛教以三法印是属于小乘行人的知见。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合乎这三点的标准,便印可它是佛法的正见,否则便是邪魔偏妄的邪见。

诸行无常,是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念念迁流不住,而且随着因缘的聚散而存亡,没有永恒不变的诸事诸物。

从时间上来说,过去。现在。来三世的迁流不住,没有哪一刹那是停止不动的。就是抛开三世不论,只谈今生,我们也可以深深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岁月的疾驰。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说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疑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换时,他又从遮换着后手边过去,天黑了,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曾如是开示弟子:“人命在几间?”有一弟子答:“呼吸间。”佛言:“汝知道矣。”时间的转瞬即逝,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应该在勘破时间无常性的当下安心干佛法的修证。

不单时间有无常性,就是空间存在的一切事物也是常住不变的。事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典雅的茶杯会碎,高档的家具会坏,漂亮的服装会被淘汰,即使人们认为美好的爱情,它也会变质。事物如此,人亦如此,韶华易逝,玉面变鸡皮,青丝染白霜,矫步变蹒跚,如是等等。面对“逝者如斯”的世界,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恋恋不舍的呢?生的一期期更迭,道生生死死的迁回辗转,世间三苦。八苦等等无量诸苦的逼迫。倍受折磨的我们也应该洞察世间诸法无常,将佛法运用日常之中,修心向道,以期早日面见弥陀观音。势至等清净海众,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待悟得无生忍后再不违安养回入娑婆脱那无量无边的苦海众生。成就成佛之道。

诸法无我,世间凡夫众生认为有一个实我的存在。认为生命体有一个主宰者,或是认为主宰者是常恒如一不变的,这一期生命的结束,来生仍旧是今生的延续,认为人死为人,羊死为羊。还有一种认为生命唯此一期,人死如灯灭,亦如汤销雪。这两种错误的见解,前者生常见,后者生断见,两者皆是堕于一边的邪见,终究不能修行证果。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却有为法,皆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便即散灭;而人身是由五蕴四大积聚的,生命是无常的,不果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灭,而说诸法无我。关于无我的教义在四阿含中都有明确解释,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佛问比丘:“五蕴等是无常否?”

比丘答云:“是无常。”

佛陀又问:“无常是苦否?”

比丘答云:“是苦。”

佛陀再问:“若是无常。苦。变易法,是我我所否?”

比丘答:“非我我所。”

佛陀随即开示:就是如此的观察五蕴(有漏法),乃是无常的,无我的,为下即是解脱(涅盘)。由此可知,若能於诸法相章状上当下照见它的无常性,无我性,也就可以证入了涅盘寂静的境界了。

此处所讲的涅盘寂静,非指大乘涅盘的圆满寂静的圆寂(德无不圆,障无不寂),乃是指二乘圣人以智扶择而断灭烦恼业所证得的涅盘。这只是小乘圣者断灭界内见思惑证得人无我而证得小乘极果,与大乘行人历四使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断除我法二执,证得究竟圆满的无漏圣智--佛果。两者之间是有其差别的。

二、大乘正见的确立--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出龙树菩萨《大智度论》。

实相是指诸法的真实相,诸法是五蕴十八界等一切法。一切法的真实相即是缘起性空的。

大乘一实相的义理深奥,把空的理性,用:(一)遍一切法即毕竟空,(二)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三)遍一切法即八识二无我,(四)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说得明明白白,而空的理性,皆不离开因缘法门,由于万法是缘起性空,是一切法毕竟空,即色法空,心法亦空。五法的名。相。分别之有为法而正智。真如之无为法,是智观止假设的名词亦空。三自性的依他起,生无自性空,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相亦空,而圆成实之无为法,亦是胜义无自性(空)。八识二无我,即我法二执皆空,能如此理解空义,则心无所执,在法界中,法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互容纳万法而无障碍。到此境界,烦恼皆空,而现实的人生社会,已净化成为极乐世界。

大乘一实相印和小乘的三法印的异同。

首先不同处: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不常之处,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盘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盘无住。大乘之所以异于小乘,都的因为契着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而为一实相印。

其次,约明诸法因缘生无自性这方面讲,三法印即是一实相印。若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即三法印;然究其根源,即贯通为一实相印。

综止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佛法的正见,即是抛却乐主观情见建主在佛法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智慧。乐知在缘生法的当下即是空性,而空性又能现起诸法之相状。如是缘起性空的中道见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中有如此偈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由观诸法的缘起性空,建立起中道正见,趋向究竟涅盘极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