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和“人”及佛教与人生幸福

常顺居士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朋友问起:“你信不信佛?”我说:“我信,正在修学。”有的会说:“我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信则有,不信则无。”有的则说:“我也信,逢年遇庙会烧香保佑平安,功名顺利。”经我多年来的了解,“佛”在大多数人心中成了偏见和迷信,似神、似物、似仙……不一而足。其实,真正的“佛义”并非如此,信佛是相信佛陀的圣言和教义。佛教也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宗教信仰、哲学、神学……。这里,我将与有缘的朋友谈谈“佛”和“人”及佛教的真实义和学佛对人生幸福的影响。

一、佛、佛教和佛教目的

“佛”字从是古印度梵文音译过来,音是“弗”音,旁边加一个人,意佛从众生中成,是一个新字,是梵文“佛陀耶”的简称。“佛”字意义可以说把整个宇宙人生包括进去,含本体(佛性、自性)、现相、作用。“佛”字即觉悟义,觉则为佛陀,他与不觉凡众的区别在于一心迷悟。佛陀是大觉悟之人,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彻悟一心本源之理体。佛教是佛的教法,是佛陀为了众生觉悟宇宙人生真相和如何实证而进行的至真至善至美至慧最圆满的教育。二千九百多年前,中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皇太子,看到世间生老病死苦不能解脱,为了寻求解脱的办法,从十九岁出家,舍去王位和荣华富贵入山修行,后历经六年雪山的苦修,于三十岁时,在星月朗照的夜空顿悟出宇宙人生的真相,即身成佛,名为释迦弁尼佛。释迦译作能仁,弁尼译作寂默。为了告诉众生宇宙人生的真相和如何通过修证重回做佛的资格,他又进行了四十九年的传法和应机施教,为六道和九法界的苦难众生指明了登向极乐彼岸的明灯。佛陀告诉众生,众生本来都是佛,因执染尘垢而迷途世间,但众生的佛性本具未失,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得到,犹如古镜本具光明,因尘垢障蔽不能彻见,人人若肯相信佛的圣言而擦磨心镜障垢,即可解脱重新觉悟回到做佛资格。佛陀把他亲身修行的主要经验“戒、定、慧”告诉众生,用此办法可改造人生,指迷启悟,这就是佛教的目的。

二、“人”及众生的三苦、八苦和因缘果报

佛陀告诉众生,人由于执欲世尘而受肉身的束缚,三界六道(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众生根据业报的不同而遭受不同的苦报。“人”处于六道中间,受色身所束、所感情和事的环境多变、得易逝、好难求、恶难去等,苦多乐少,乐亦短暂且易逝,比“天”(福乐多苦报少)易感受苦而发心修行;比“地狱、饿鬼、畜生”无明苦尽易相信佛法生起正信。

众生遭受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八难苦报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迫恼身心谓之苦,是指人生所受种种的痛苦,叫做一切苦。佛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综观三界无非是苦,此毫无虚诞之语也。人们常说到天堂享福,都以为升天是件好事,殊不知天堂还是三界之内,仍在六道之中,尚未出轮回,根本是苦,故佛经上说:“修行求天福者是邪见人”。因为天堂之乐,不是确实究竟的永恒,不过比我们人间优胜一些,如富贵人比贫贱人稍为快乐一点而已,并不是富贵人就完全没有痛苦。所谓好景不常,盛筵易散,一旦福报完则极乐生悲,彼时所感之苦,胜于贫穷人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