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列表

泛谈《般若心经》种种

文化杂谈“泛谈《般若心经》种种”。泛谈《般若心经》种种◎慧广法师1据说,《般若心经》和《金刚经》是汉地流传最广的佛经,可见这两∵部经受欢迎的程度。个人或许长久以来,不是居住于山上,就是居住∵于乡间,是个纯朴的乡下人,喜欢简单的东西,总觉得《般若心经》∵比《金刚经》好。至少要了解般若、空,从《心经》下手,比《金刚∵经》来得直接易懂。∵...

也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文化杂谈“也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恒毓(博士)[2]《世界弘明哲学季刊》编委会主席电子信箱:hy@whpq.org“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说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但却是贬义之语,我很是纳闷儿。可静下来仔细一想,却也觉得有点儿道理。怎么说呢?在当今这个社会里,在许多世人眼中,头上不留寸发的和尚不就是逃避现实的...

世界和平高峰会议演说--冲突转变

文化杂谈“世界和平高峰会议演说--冲突转变”。世界和平高峰会议演说--冲突转变心道法师我亲爱的兄弟姊妹们,本人身感荣幸,能够与诸位相聚于千禧年的“世界和平高峰会议”,并就“冲突转变”这一主题来作演说,身为一个佛教僧侣,内心与外在和平的获得,是吾人所有修行之根本。而我个人之所以致力于和平,乃缘起于早年的人生境遇。幼年时期的经历,引导我走上献身于将...

道德始于敬畏——浅谈佛教道德观

文化杂谈“道德始于敬畏——浅谈佛教道德观”。道德始于敬畏——浅谈佛教道德观李炳时佛教之基本道德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家思想磨合,故一般也有佛教的“五戒”和儒家的“五常”彼此呼应之说,即“不杀生”是为“仁”,“不偷盗”是为“义”,“不邪淫”是为“礼”,“不妄语”是为“智”,“不饮酒”是为...

般若与无我——吴立民先生谈文殊智慧

文化杂谈“般若与无我——吴立民先生谈文殊智慧”。般若与无我——吴立民先生谈文殊智慧∵去年夏天,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莅会山西五台山。其间,我们几位高校的研究生,有幸亲近,虔诚求教。吴老不顾长途跋涉之劳,欣然开示。五台山上,我们谨行教诲,感触良深;返校后,又时听录音磁带,每遍都有新的感受。遂整理于此,以飨同好。作为—般的旅游者,读...

读《文殊菩萨图像学》有感

文化杂谈“读《文殊菩萨图像学》有感”。读《文殊菩萨图像学》有感∵姜莉所谓“图像学”,潘诺夫斯在其1939年的着作《图像学研究》中,做了详细地阐释。他认为:图像学是一种具有解释性的图像志,因而是艺术研究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仅限于作初步的数据统计式调查。图像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不仅包括图像志这种简单描述性的资料统计式的方法,还融合了历史学、...

敦煌文学研究漫谈

文化杂谈“敦煌文学研究漫谈”。敦煌文学研究漫谈项楚1962年我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取四川大学研究生,专攻六朝唐宋文学。当时我潜心研究的对象,是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化高涨时期涌现的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从童年时代起,我就深深迷恋着这些伟大诗人的不朽作品,并进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我的研究计划。我被分配到...

《敦煌经籍叙录》平议

文化杂谈“《敦煌经籍叙录》平议”。《敦煌经籍叙录》平议∵--------------------------------------------------------------------------------【作者】陈东辉∵敦煌经籍写卷虽然早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个案式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并且...

虚云老人谈静坐法要

文化杂谈“虚云老人谈静坐法要”。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要,恭录如下,希望对大家有用。承问关于静坐之事。云亦是门外汉。今本同舟共济精神。略伸管见如下。(一)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

漫谈敦煌遗书

文化杂谈“漫谈敦煌遗书”。漫谈敦煌遗书方广錩《历史学》2008年第9期说起来,从1983年参加兰州的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至今,我与敦煌学也算有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缘分,但现在来做这篇命题作文,仍有不知从何处下手之感。在此就几个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谈谈看法,以求教于同好。一、敦煌遗书的名称与价值对敦煌藏经洞出土的这批纸质文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