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列表

浅谈唐代石浮屠

文化杂谈“浅谈唐代石浮屠”。∵浅谈唐代石浮屠在国内现存的百多座唐代古塔中,根据其建造目的及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类:佛舍利塔、僧人墓塔和功德塔(供养塔)。佛舍利塔专为埋藏、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而建,又分为真身舍利塔和法身舍利塔:前者埋藏真正的佛祖舍利,即佛祖的墓;后者则埋藏象征佛祖舍利的物品,如佛像、经卷等,有点类似于衣冠冢,...

《西游记》的虚构与真实

文化杂谈“《西游记》的虚构与真实”。∵《西游记》的虚构与真实作者:丁文慧在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容情节,但在其中也隐藏了佛教的哲理,这就是《西游记》中真实的一面。因为这真实的一面隐藏在文字之中,并没有作具体的讲解,所以许多人把《西游记》虚构的人物当成了崇拜的对象,而另一些人还以为佛教史上的人物是退化的。其实,虽然作者把...

浅谈净业三福∵之一

文化杂谈“浅谈净业三福∵之一”。∵浅谈净业三福∵之一宽运法师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观经》中,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妻子韦提希夫人,贵为皇后,却深恶逆子行为,深感世间是苦(得为国母是福,得逆子是苦,证验福中受苦),求佛带领出离娑婆,释尊于...

浅谈净业三福∵之二

文化杂谈“浅谈净业三福∵之二”。∵浅谈净业三福∵之二宽运法师第二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二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在家戒,亦即是沙弥十戒。三归是归依佛、法、僧三宝。按《六祖坛经》云:「三归是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

浅谈佛教戏曲

文化杂谈“浅谈佛教戏曲”。∵浅谈佛教戏曲作者:延甲佛教戏剧作为中国戏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佛教的文学、音乐、建筑乃至禅学一样,在传入中国之后,已彻底融汇于中国文化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戏剧文化的独有特色。在今天,它也如其它艺术门类一样被现代科技、文明、社会生活所改良。像电影、电视、CD、VCD、三维等渐渐地溶于艺术之中,进而得...

浅谈慈悲心

文化杂谈“浅谈慈悲心”。∵浅谈慈悲心继平慈悲心是佛教徒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佛教以慈悲为怀,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以慈悲为根本。慈悲的含义为: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尽大悲...

谈佛教对世俗生活的积极影响

文化杂谈“谈佛教对世俗生活的积极影响”。∵谈佛教对世俗生活的积极影响朝阳市***办公室∵鲍鲲随着我市对佛教文化的挖掘和宣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佛教。但是,一般民众对于佛教的真谛并不十分了解,人们心中存在着很多的疑问:“什么是佛教呢,就只是吃素、念经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不为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不被人理解,千百年来充盈着辛酸与辉煌...

文革期间北京市文物拣选二三事

文化杂谈“文革期间北京市文物拣选二三事”。∵文革期间北京市文物拣选二三事崔笑竹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祖国的文化遗产被视为四旧而横遭摧残,文物首当其冲地受到破坏和践踏,幸免于难的各种文物,从覆巢之下又经过种种不同的坎坷渠道,辗转流入物资回收、信托等部门,再次面临濒于毁灭的命运。为了抢救这些劫后余生的文物,1967年12月12日,物资部金属回收管理...

佛教花木漫谈——杨柳青青除苦痛

文化杂谈“佛教花木漫谈——杨柳青青除苦痛”。∵佛教花木漫谈——杨柳青青除苦痛那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小雅·采薇》篇里的句子,不仅富有节奏音律之美,而且开了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根据统计,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植物,...

佛教花木漫谈—扑朔迷离娑罗双

文化杂谈“佛教花木漫谈—扑朔迷离娑罗双”。∵佛教花木漫谈—扑朔迷离娑罗双在佛教寺庙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卧佛塑像:佛主头向北,面向西,头枕右手,右侧卧在僧伽上。这里面还有一段与娑罗双树有关的故事呢!据传说,古时候印度有一条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边长着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罗双树(也有称娑罗树的)。释迦牟尼80岁时(在当时的印度,80岁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