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思想的开展

杨白衣

一、序言

唯识思想是西元四世纪左右,综合以前的部派佛教和中观佛教而完成的大乘佛教的结晶。直到第七世纪,此种高度发展的思想普及于印度、我国、***、南海、韩国、日本等地。可惜的是,在印度于八世纪的末叶,在中国于十四世纪中叶,几乎消声匿迹,而直到近百年来始见复活。

二、本论

大乘佛教在思想上分为:根基“般若经”的空思想和根基“解深密经”的唯识思想二类。前者俗称中观派,后者俗称瑜伽行派。依义净气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说:

“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

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并戍

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盘,何真何伪,意在断烦

恼惑,拔济众生。”(大正五四、二O五下)

这次要讲的属于后者的瑜伽行派。瑜仰行派的思想,大致上乃承袭般若的空观,而以“识”替代空思想的虚无面的,故一方面为阿毗达磨佛教的延长,一方面为空观佛教的纠正·继承空观佛教方面,;有所谓三性三无性论。三性论一般以为是唯识发明的思想,其实这是“大晶般若经”的思想。这大域龙菩萨在“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第二十七至二十九颂说:

“般若波罗蜜(经),说三种依止,谓遍计依他,及圆

成实性。无此等说句,一切遍计止,幻喻等见边,此

说依他性。有四种清净,说圆成实性,般若波罗蜜(

经),佛无别异性。”

(大正二五、九二二中)

所谓阿毗达磨佛教的延长就是五位百法的分类,这在阿毗达磨佛教早有五位七十五法的建立,唯识就是取其中道的佛教。即第一时是我空法有教,这是对小乘根机说的;第二时是万法皆空教,这是对三乘众生说的;第三时是唯识中道教,这是对五乘根机说的。前二时教是不了义,唯第三时是真了义。

关于三时教,“解深密经”“无自性相晶”第五说:“

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

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跟是甚奇甚为希有,一

切世间话天人等,先无有能加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

***,有上(相对)、有容(不完全),是未了义,

是诺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

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以隐密相

转正***。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

,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

所。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

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无自性性

,以显了相转正***,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

尊所转***,无上(绝对)、无容(完全),是真了

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大正二八、六九七上—中)

开于唯识佛教的起因,最胜子等菩萨造的“瑜伽师地论释”卷一说:∵

“佛涅盘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着有见。龙猛菩

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

要,除彼有见。圣提婆等诺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

大义,由是众生复着空见。无著菩萨位登初地,证法

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理无不穷,

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遗,执无不

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大正一二O、八八三下

这说明了唯识佛教乃由部派佛教、中观佛教发展而来的思想。有关唯识佛教成立的经过,大致如下:

①原始佛教以来之唯心思想———唯∵∵识

唯心思想肇起于“法句经”之:

“一切事心为前导,心为主使,

由心所作成。

假使人以秽恶的心,

不论语言或行动,

苦恼就追随着他,

如挽车的牛,车轮随足蹄。

一切事心为前导,心为主使,

由心所作成。

假使人以清净的心,

不论语言或行动,

安乐随着他,

如影随形。

(南传法句,双对晶第一偈、第二偈)

这是不用说的,盖心是规定一切的标准。视心之有无,心之胜劣,心之染净,心之觉与不觉而分矿、植、动物;、人类,乃至于诸佛等。

比方说,矿植物之所以为矿植物者,因其无心也。无心则无觉,无意欲、感情,故称为无情。有情者,则有心也。但心有强弱,弱而劣则为动物,其生存死亡,纯受天然之淘汰,无法以其心智征服天然,改造环境。心力强者,名为高等动物,劣者谓之蠢动含灵旁生等。人之有圣贤、君子小入,盖由亡之染净而分。染者为小人,净者为君子、圣贤。染净当然亦与善恶息息相关,均等则为凡夫,偏善则为天入、四圣。四圣之分,端看心之自觉程度而分,自觉则为罗汉、独觉。觉他则为菩萨,自觉、觉他圆满则为佛。欲自觉则必净其心,欲净心则不可不觉。净之极为佛,染之极为地狱。可见三世诸佛为何要我们自净其意(心)了。

心有真心、妄心。妄心指妄念,有妄念则不觉,不觉则有生灭,有生灭则轮回生死矣。心要如何下治,如何修链,凡是佛经没有不谈“心之间题”的。因为七佛通诚喝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诺佛教”,可见“心之问题”为三世一切佛的主要课题。

若说在印度的宗教界,针对心之问题加以深研的宗教,唯有佛教,亦非过言。尤其是为大乘佛教之精华,最后开花的瑜伽派——唯识思想,在佛教思想史上树立了不朽的金字塔。

心,究竟是什么?关此问题必定有很多的答案。在常识上,心是无形而与肉体相对的。如果认为心是一个人的意识型态,或精神的构造,那么,这个心就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反之,如果以为心在人之胸膛中,那么,这个心可能属于生理学的领域。平心而论,心的确可分为动静二方面来观察,也可由善恶二种性质来采究,其问题极不简单。

佛陀对心之问题,究竟采取何种态度呢?我想这是大家一直想知道的问题。首先我们所‘一知道的是佛陀否定了创造神或所谓最高原理的绝对存在,而向内心探求真理。因此,佛教被视为内学、内明,即明心的宗教。对此,探求心外的宗教则为外学、外道,这是首先应知道的问题,亦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佛陀对心的看法,用了很多譬喻来说明:

“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脑猴游林

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

如是,异生异灭。(杂阿含卷十二、No·28曰∵∵大正二

、八一下)∵∵

二、长夜种种,贪欲嗔恚愚痴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

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

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杂阿含卷十、No。267大,正二、六九下)

三、心去如风不可捉故,

心如流水生减不住故,∵

心如灯焰众缘有故,

是心如电念念减故,

心如虚空客尘污故,

心如弥猴贪六欲故,

心如画师能起种种业因缘故,

心不一定随逐种种诸烦恼故,

心加大王一切诸法增上主故,

心常独行无二无伴无有二心能一时故,

心加怨家能与一切诸苦恼故,

心如狂象蹈诸土舍能镶一切诺善根故,

心如吞钩苦中生乐想故,

是心如梦于无我中生我想故,

心如苍蝇于不净中起净想故,

心如恶贼能与种种考掠苦故,

心如恶鬼求人便故,∵∵

心常高下贪恚所坏故,

心如盗贼劫一切善根故……

(大宝积经卷百十二、大正十一、六三五中)

由此可知佛陀对心之看法如何了。在此,应留意的是:“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的看法。换句话说,吾人的一切,其关键在于心,若心得以解脱,也就能慧解脱,而离欲不受后有。

“般若经”或宗空观的龙树,也有唯心的倾向。例如下大乘二十顼论”、二八十顼如理论乙等,即有明显的偈颂。

“此一切唯心,安立幻化相,作善不善业,

感善不善生。.

若灭于心轮,即灭一切法,是诸法无我,

诸法悉清净。”

(大乘二十顼论。大正三O、二五六下)

“法无生无我,智悟入实性,常无常等相,

皆由心起见。

若成立一性,所欲如水月,非实非无实,

皆由心起见。”

(中论卷三观业品第十七∵∵大正三O、二一中—二

二上)

二、轮回主体的追求是阿毗达磨佛教的特色,而由此发展了阿赖耶识的成立。

如周知,佛教的根本主张在于“无我”,无我为常一主宰的否定。既然无我,那飞∵∵工的相续者又是谁呢?到底谁要去轮回呢?对此间题,部派、;+敦诸派提出了下列的答案。

①有分识——上呓部、说假部八分别论者)

②穷生死蕴——化地部

⑧非即非离蕴我——犊子部

④细意识——经量部

⑤根本识——大众部

有分识就是在意识中不断地在活动的潜在心,若受外界的刺激则发生作用,其作用终了时,又还回无意识的潜在心。

穷生死蕴是一直于三界生死流转的蕴——色受想行识五蕴。后四为心,前一为色。化地部认为此蕴有三种。1、一念顷蕴、2、一期生蕴、3、穷生死蕴。此中,认为生死轮回的色心的种子即是穷生死蕴·

根本识指产生六识的根本识。瑜伽行派作为阿赖耶识的异名。

三、禅定的重视,其渊源很久,这在“大昆婆沙论”早有“瑜伽师”的称呼。瑜伽本为精神统一的修行,即将心制于一境,如理作意之谓。换句话说,将法界等流的十二分教(佛陀证了法界(因),而后述说十二分教(果)),如法作意(止观),即可产生清净道,证人法界。这一名“随法行”。有关止观的分别以及方法,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晶(大正十六、六九七下—七O三中)叙述甚详,读者可参阅之。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