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受支:受者领纳,即是感受,受有三种,苦受、乐受、舍受,若加忧、喜二受,称为五受。幼儿年龄渐长,有了分别心,六识对六境,就有了苦乐爱憎的感受。

对苦受厌憎,对乐受贪着,结念不舍,而引起下支的爱。∵<分别缘起经>∵曰:∵∵[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八、∵爱支:爱是贪的异名,也与欲字同义。儿童发育成人,生理成熟,‘贪妙资具淫欲现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同时,盲目的追求、占有之欲也日益炽盛。∵<大乘义章∵>∵曰:∵∵[贪染名爱’。∵<涅盘经>∵曰:∵∵[习近五欲,是名为爱。]

九、∵取支:取者攫取,执持不舍。∵<十地经>∵称‘爱增名取’,是以贪为体,以爱为缘。由贪心炽盛,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财、色、名、食、睡五欲,周遍弛求,执着不舍。

十、∵有支:有是生命的存在,是行为的后果,有也就是业。由感受而有爱憎∵(受缘爱)∵,由爱憎而有取舍∵(爱缘取)∵,而取就是攫取、执持、占有,由而积集种种善恶之业,而业力能引生后有的苦果。

十一、∵生支:有即是业,既有业因,必成业果∵(异熟果)∵,这业果就是生∵(转生)∵。也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受业力牵引,在三是五趣中轮回。

十二、∵老死支:业力是生之因,而老死就是生之果。∵<佛说稻芊经>∵曰:∵∵[住世衰变故名为老,最后败坏故名为死;∵追感往事,言声哀蹙,名为忧苦;∵事来逼身,是名苦恼;∵追思相续,故名为悲,烦恼缠缚,故名为恼。’唯死后业识不灭,无明仍在,在业力牵引下再去投胎受生,开始另一期生命的轮回。

以上十二有支,在远因近果、和已润未润的因果关系小上,诸支前后相望,在∵<成唯识论>∵中将其略摄为四支,即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一、∵能引支:能引支是无明和行二支,由于无明于诸谛理的迷暗无知,而有行的造作诸业,熏习第八阿赖耶识中,能引发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果的种子,故名能引支。∵<成唯识论>∵曰:∵∵[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二、∵所引支:无明与行二支是能引支,由之生起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为所引支。∵<成唯识论>∵曰:∵∵[二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所引故。]

三、∵能生支:能生支是爱、取、有三支,能近生当来世生老死果,故名能生。∵<成唯识论>∵曰:∵∵[三能生支,谓受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

四、∵所生支:在十二有支中,所生支是由爱等五支引生的生、老死二支。从中有到初生以后,至本有中随其寿命长短的未衰变位,皆是生支。诸衰变位随其一期寿命、色心俱衰总名为老。身坏命终,入灭相位,即名为死。∵<成唯识论>∵曰:∵∵[四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说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以上十二有支,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十因二果,必定不是同世。若约过去现在世来说,则十因是过去世,二果是现在世;若约现在未来世来说,则十因是现在世,二果是未来世,这称作‘二世一重因果’。小乘佛教以十二有支为‘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二支,是过去世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果,这是一重因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因,生与老死二支是未来世的果,这又是一重因果。过去的无明∵(惑)∵、∵行∵(业)∵,和现在的爱、取∵(惑)、有∵(业)∵,同是惑业,为能感之因,现在侍的识等五支,和未来的生、老死二支,同是所感的苦果,这样亦成为三世两重因果,以此遮去断常二见,故生死相续,轮回无穷。

第十讲∵∵释违教难——三自性与三无性

三十颂上一讲,讲的是‘释违理难’——解释违背教理的问难。接着今天要讲‘释违教难’——解释违背教义的问难。释违教难颂文五首,在三十颂中是第二十颂至第二十四颂。此五首颂的内容,说的是唯识的基本宗义——三自性与三无性。今天讲解的方式,是先说明三自性三无性,最后再依照颂文,诠解∵‘释违教难’。

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三自性,为唯识宗一切法义的根本。唐义净三藏撰∵<南海寄归内法传>∵,有云:∵∵[相宗以三性为宗’∵。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中道者,即是正显非空非有,简遮偏空偏有之谓。行者审观一切法,无一法偏于有,亦无一法偏于空,无不具备中道妙理。此若约横向而观,即是三自性。∵<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谓>∵:∵∵[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此中的相字,在此作性字解释。

在三自性中,以依他起性为中心。诸法皆仗因托缘而起,有情于此因缘和合的假法上,若执着计较,认为是实我、实法,就是遍计所执性;∵有情在依他起的假法上,了知诸法缘起,‘缘起性空’,诸法皆无实性,这就是圆成实性。

若换一个方式表达,遍计所执性,是有情在依他起法上假立名相而起的。这本是情识上的妄有,而有情于此假立的名相上执着计较,这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诸法是因缘∵(众多因条件)∵和合而有的,如以水、土和泥而成瓶钵,这是因缘和合的假有,本身没有体性,所以是依他∵(因缘)∵起性。圆成实性,是依他起诸法的体性,具有圆满、成就、实性三义,也就是真如实性。于此,分述三自性三无性如下。

一、∵∵三自性

如上所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兹分述如下:

一、∵遍计所执性:凡夫之妄情,周遍计度种种因缘生起之诸法,执取为实有,曰遍计所执性。∵<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曰:∵∵[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三十颂颂文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成唯识论>∵卷八,解释此颂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品类众多,故名彼彼。谓能遍计,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理、教推征不可得故。]

释文意谓:∵一般人把世间事事物物,都认为是实有,妄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实我、实法,因而周遍计度。实则这一切都是‘唯识所变’,是有情的虚妄分别所造成的,此谓之遍计所执性。

十大论师对以上一颂的解说并不一致,难陀分遍计所执性为能遍计与所遍计两门;∵而护法、安慧则分为能遍计、所遍计、遍计所执三门。难陀以上颂的首句是明能遍计,其余三句是明所遍计。所谓∵<遍计种种物>∵者,就是实我实法;∵而护法、安慧则上颂首句是名能遍计,次句是明遍计所执之境,而三四句是说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都是无体性之法。兹分述如下:

1、能遍计:对所遍计而言,称能遍计。三十颂颂文曰:∵∵[由彼彼遍计’,指的即是能遍计之识。‘遍计种种物’是所遍计之境。而‘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即遍计所执性。对于能遍计之识,唯识诸家解释不同,无著认为第六意识是能遍计之识,故∵<摄大乘论>∵谓:∵∵[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而安慧认为八个识都有‘能遍计’的作用。护法、难陀二师认为,只有第六第七两个识是∵‘能遍计’之识。一般以此说为正义。

2、所遍计:遍计所执之法,虚妄的分别心识,对所缘境周遍计度,分别执为实我实法,此被分别的事事物物,即是所遍计。∵<成唯识论述记>∵九曰:∵∵[此即心外非有法也,即是由有能计心体计有物也。’∵所遍计并不是说心识之外有实境,而是此能遍计之心,误将幻有的事物当作真实。

二、∵依他起性:依他起之‘他’,指因缘而言。即依因缘而生起之万法,曰依他起性。∵<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谓:∵∵[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缘生即是因缘生,因缘有四,名之曰‘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换言之,因缘即是第八识的种子。三十颂颂文曰:∵∵[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成唯识论>∵卷八解释曰:∵∵[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此中众缘,即指四缘而说。

唯识家以‘万法唯识,识外无境’立论,故客观的万法,皆是主观心识所变的幻影,∵<成唯识论>∵卷八称:∵∵[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

三、∵圆成实性:此为空烦恼、所知二障而显的真理,亦即诸法真实的体性。此亦名真如、实相、法界、法性、皆同体而异名,为圆满成就诸法功德之实性,故名圆成实性。∵<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曰:∵∵[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成唯识论>∵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又曰:∵∵[实相真如,谓无二我所显。’故我空、法空所显示的诸法真实的性质,就是圆成实性。

三十颂颂文曰:∵∵[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也即是说,在依他起性上,恒常脱离遍计所执性,就是圆成实性。

二、∵∵三无性

三无性,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这三无性是依三自性安立的。∵<解深密经、无自性品>∵谓: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解释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所有密意。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所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姓性性。………]

三无自性,如上经文所说。释迦世尊以世间有情,对一切事物皆执有实在的自性,为破除这种妄执,故密意方便,说一切法皆无自性。这是以此三种药,对治三种妄执之病,不是说连依圆的法体也是空无的。密意者,是不显了的意思。换言之,说三无性者,是不了义教。三十颂颂文谓:∵∵[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兹先说明三无性如下:

一、∵相无性:此是依遍计所执性而安立的,以遍计所执之法假名安立,故说相无自性性。此谓一切众生,以妄心于因缘所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的我相法相,这就成了我执与法执,亦即是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之法,如见绳误以为是蛇,而心识浮起蛇相,其相非实有,因此名曰‘相无性’。相无性在说明我、法体相,有如镜花水月,虚幻不实,众生所以认为有实我实法,是由事物的虚假名字而安立的,并没有真实的体性。∵<解深密经>∵曰:‘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明相无自性性。]

二、∵生无性:此是依依他起性而安立的。即一切诸法,由于仗因托缘而生起,谓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之法既由因缘和合而有,则‘缘起性空’,其无实性可知,其中并无实体,故名生无性。∵<解深密经>∵曰:‘云何诸法生无自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三、∵胜义无自性:此是依圆成实性而安立的。圆成实性即是真如,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的实性,是绝待的、永恒的理体,为我、法二空所显,自然没有自性。∵<解深密经>∵曰:∵∵[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目的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论根据,系建立在∵<辩中边论>∵两首颂上。颂文是:∵∵[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以上颂文的意思是说:∵能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取者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而此两者,都是由于识的虚妄分别上而有,实际上这二者都是无,能取和所取都是空。而在此空中,是以识的虚妄分别而有。因此一切事物,有为无为,不是没有,故称非空;∵也不是有,故称非不空。非空非不空,就是中道。

<成唯识论>∵卷七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唯识中道有一特点,即是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在一起。唯识家以为,世间万法——一切事物中都有三自性,一切事物中也都有三无性,三自性说明有∵(非空)∵,三无性说明空∵(非有)∵,所以唯识家把唯识的终极道理,归之于非空非有的中道。唯识中道,有三性各具中道与三性对望中道二义:

一、∵三性各具中道: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基础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义。即遍计所执性,情有故非空,理有故非无;∵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以此、则一一法上,各具三性非空非有中道。此名三性各具中道,亦名一性中道。

二、∵三性对望中道:三性对望中道,亦是建立在遍、依、圆三性上。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性,是我人的虚妄分别,显现于妄情上情有理无的妄法。依他起性,是仗因托缘生起,虽无体性,却有相用,这是假有实无的假法。圆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这是实有相无的实法。所以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是空,依他圆成是有,空有对望,则非空非有。而真空妙有之中道亦由此而建立。此名三性对望中道,亦称一法中道。三性为唯识宗立论的根本,唯识宗以一切不离心为义,∵<成唯识论>∵卷八曰:∵∵[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

三、∵∵释违教难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前面说明三自性及三无性,于此再依颂文,诠解‘释违教难’。兹先解释‘若没有境,则教说的三种自性即不能成立’的问难;继而再解释‘若没有识,则教说的三种无性即不能成立’的问难。

释违教难,是解释外人对于违背教理的问难。所谓问难,就是外人的质问,外人继违理问难后,又继续质问曰:‘照你们唯识家说,唯有内识,没有外境。如果这样,则依他起的一性就够了,为什么圣教中处处说有三自性?’唯识家解答说:‘应知三自性亦不离识’∵。为什么呢?唯识家以上列五颂的前三颂答之。颂文的初二颂正辨三性,次一颂前三句,明三性的不一不异,末一句明依他圆成证得的前后。后二颂明三无性。分释如下:

一、∵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所无有:此是明能遍计的虚妄分别,遍计、即是周遍计度,遍缘一切境界,又计较推度是我是法。彼彼者,这个能遍计心的品类众多,故说彼彼。‘种种物’,即所逾遍计之境,如实我、实法等。这种若我若法的遍计所执,并没有实在的体性,故说:‘此遍计所执,自性所无有。]

二、∵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依他起的他,指的就因缘。是说色、心诸法,仗因托缘方得生起,故名依他起。色、心诸法生起的因缘有四,就是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见本文第九讲,此处不赘。色法生起,须籍亲因缘及增上缘二种,心法生起,须四缘俱足,方始现行。因此,说色、心诸法生起,及心体所起见、相二分,都是依他起性。‘分别’即是虚妄分别,也就是有漏的杂染诸法。有义,分别即是缘虑的异名,即依他诸法,是由分别的心、心所及众缘所生起,所谓‘唯识所现,众缘所生’∵者是。

三、∵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圆成实三字,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三义。但所谓圆成实,不是在依他起之外另有一个圆成实,而是在依他起诸法上,恒常远离前面所说的遍计所执,便是圆成实了;反之,若于依他起法起种种实我实法执着,就是遍计所执了。

四、∵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此三句颂文重点,在说明依他起与圆成实之间,既‘非异’亦‘非不异’之理。因为圆成实性,既然是在依他起诸法上,远离前面的遍计所执,就不能说这两者是‘异’。但这两者之间,也非∵‘不异’。何以故呢?如经中常说无常无我,色法是无常,乃至受、想、行、识亦是无常。这无常法性,遍及于一切法上。因此,无常与一切法是‘非异’;但就总相说虽然不异,而万法各有其别相,总相别相迥然不同,故又∵‘非不异’。因此,依他起与圆成实,若说是‘异’,离开了依他起,就不能显现圆成实的法性;若说‘不异’,那么圆成实同于依他起,岂不是成了生灭之法?

五、∵非不见此彼:此句颂文,是明证见依他起与圆成实的先后。‘此’指依他起,[彼’指圆成实。‘见’者证见,意谓非不见彼圆成实性、而能见此依他起也。换言之,必先以我法二空的观智∵(根本智)∵证见圆成实,此际已断除我法二执∵(遍计所执)∵,至此始∵(以后得智)∵了达如幻如化的依他起。∵<成唯识论>∵曰:∵∵[非不证见圆成实性、而能见此依他起性。]

六、∵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颂文‘初即相无性’句,是依遍计所执性而立的。遍计所执只是妄情计度,并没有实在的体相。这有如空华,只是现于病目之前,实无其体相。‘次无自然性’∵句,是依依他起性而立的。依他起诸法是众缘和合而生,既待缘而生,则缘生性空,故曰生无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二句,是依圆成实性而立的,此即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性是远离前面遍计所执∵(我法二执)∵所显的真理,此真理离一切相,毕竟皆空,故曰无自性。无自性即是性空,亦曰空性,实则空性就是真如,于下一讲中再详细诠释。

第十一讲∵∵明唯识性——真如

在∵<唯识三十颂>∵的科判中,一般多用相、性、位三分作为讲解的次序。即依三十首颂文,以前二十四首颂文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首颂文明唯识性,第二十六至第三十首颂文明唯识位。于今,前二十四颂的明唯识相,已在第一至十讲中讲解完毕,今日讲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

第二十五颂的颂文是: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所谓唯识性——‘诸法胜义’,即是上一颂的末二句‘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的圆成实性。而圆成实性也就是‘唯识实性’,同时也就是‘真如’∵。

真如,是佛法中最高的真理。唯识宗修唯识行,历经三大阿僧祗劫,五位四十一阶,集无量福德智慧,无非是断灭二执、二障,证得我、法二空,转识成智,亲契真如,证得大菩提与涅盘的胜果。于此,我们来探讨这‘真如’究竟是什么。

本来,如果简略的讲解‘唯识实性’——真如,数百字就可以讲解清楚。但以‘真如’此一概念,在整个佛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此特别加以详细的解说。

一、∵∵真如与缘起

真如、梵文∵Bhuta∵Tathata、∵音译部多多他多,是佛教表示最高真理的概念。要探讨真如,须先自佛陀证悟的‘缘起’说起。缘起又名缘生,这是略称,具足称∵‘因缘起’或[因缘生’。<良贲疏>曰∵:‘言缘生者,缘为众缘,生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生’。大致说来,缘生就是缘起,至于具足所称的因缘生,因是∵‘造’∵义,也是∵‘亲生’∵义。∵<大毗婆沙论>∵曰:∵∵[造是因义’,∵<大乘义章>∵曰:∵∵[亲生义,目之为因’,这是说,以[因’而能致‘果’,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于此,也把缘生和缘起加以区别。∵<瑜伽师地论>∵五十六曰:∵∵[因名缘起,果名缘生’。

缘起∵Pratityasamutpady,梵文的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或是‘现象界的生命与世间彼此关涉所由之道’。这就是说:∵现象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关涉、对待而生起、存在的。所以原始经典∵(杂阿含、∵二九三、二九七经等)∵上屡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种关涉、对待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同时的依存关系,一种是异时的依存关系。异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生故彼生’,此为因而彼为果。同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为主而彼为从。而此因果主从,也不是绝对的,换一个观点来看,因果主从又可以倒置过来。所以∵<杂阿含、∵四六九经>∵中说: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辗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辗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辗转相依而得生长。]

这种关涉、对待、依存的关系,就是缘起。缘起的缘,就是事物生起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宇宙之间没有孤立存在的个体,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些关涉和变化,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存在、变异、坏灭。因此,所谓‘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因就是主要的条件,缘则是次要的条件。

缘起,有其纵向的和横向的两种关涉对待关系。自纵向关系来观察事物,就有了前因后果的关系;∵自横向关系——就时间的某一点上来观察事物,就有了彼此对待的关系。[∵此生故彼生’是纵向的因果关系;∵∵[此有故彼有’是横向的对待关系。后世发展的佛教,莫不重视缘起,以缘起为佛教的基本教理。但较多重视纵向的因果关系缘起,而忽略横向相待关系缘起。后来这种横向关涉对待的缘起被称为∵‘实相’Dharmata。实相,即一切事物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这是平等的、最高的真理。

事实上,缘起的本义,就是探究实相。龙树菩萨出世,鉴于小乘有部之说‘法体实有’,而揭示出‘空’的概念。即‘三是偈’所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空就是诸法实相。因为宇宙之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即凡是由因素条件集合而生起的存在,都具有成、住、异、灭四相,缘集则成,缘散则灭,此即是无常;∵而凡是因素条件集合生起的存在,都没有独立的自性∵(定性)∵,不能决定自己的存在,此即是无我。换一个方式来说,由众多关涉条件生起的事物,其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无我’;∵在关涉条件发生变化的时侯,此一法就会变异或坏灭,所以‘无常’。而此无常无我的本性是空——即是‘性空’或‘空性’。而缘起法中即含蕴着空性,所以说∵‘缘起性空’。

实相——此一切事物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也就是真如。即是说,自缘起法来说,一切法都是待缘而生起,故无自性∵(也即是无固定不变之性)∵,无自性即是性空,这是诸法的本质,是本来如此的、不增不减的法性,这就是‘真如’。

真如,真者真实,如者如常,此为遍布于宇宙间真实之本体,也即是事物的真实相状、或真实性质。经典中表示真如的名称极多,如∵<大般若经>∵第三六零卷中,列出了十二名称:法性、法界、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都是真如的异名,真如成了大乘佛教的标志。∵<成唯识论>∵卷二诠释真如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其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二、∵∵二谛四重

常住不变的真如,就是唯识的实性。对于‘世俗谛’而言,真如是‘胜义谛’,所以颂文称‘此诸法胜义’。这世俗、胜义二谛,乃是佛教的根本大法,诸佛依二谛而说法,众生依二谛而证道。∵<中观论>∵有偈子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不能证涅盘。]

第一义谛,就是胜义谛。何谓胜义谛呢?即圣者所见的真实理性——普遍的空如之理;何谓世俗谛呢?是迷情所见的世间事相——现象界经验面的理法。这二者均非虚谬,故说为谛。唯识宗具明二谛,于世俗、胜义二谛又各立四重,曰世间、道理、证得、胜义。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八,二谛章谓:

二谛法妙,非略尽言,聊述纲记……总名中,一世俗谛,亦名隐显谛;二胜义谛,旧名第一义谛,亦名真谛。

列别名者,今明二谛有无体异事理义殊深浅不同,诠旨各别故,于二谛各有四重:亦名名事二谛、事理二谛、浅深二谛、诠旨二谛。

世俗谛四名者,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谛,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

胜义谛四名者,一世间胜义谛,亦名体用显现谛。二道理胜义谛,亦名因果差别谛。

三证得胜义谛,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

以上四谛,在∵<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中,又于世俗谛、胜义谛各开为四重,合为八谛。世俗四谛是:

一、∵世间世俗谛:∵又名有名无实谛,如假立瓶、钵、军、林、有情、牛马等片名称,而所谓瓶者、钵者,无非是泥土和水而做成;军者、林者,无非是众兵与多树而立名。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假法,唯有假名,并无实体,这是隐覆真理的世俗之法,故名世间;∵但凡情认为实有,依情立名,故曰世俗谛,实则有名无实。

二、∵道理世俗谛:∵又名随事差别谛,即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这蕴、处、界等法门,是随着众多的事相,及依着众多的义理而安立的,故曰道理;∵因事相差别容易了解,故曰世俗,亦名随事差别。

三、∵证得世俗谛;∵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恶修善的四谛法门,使行者循苦、集、灭、道四真理依法持,而证得圣果,故曰证得;∵以其有相状分明可知,故曰世俗,亦名方便安立。

四、∵胜义世俗谛:∵又名假名非安立谛,这是二空真如:∵空我而得之我空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这是离诸相∵(非安立)∵而为圣者所觉,故曰胜义;∵唯尚以假相安立,体非离言∵(未离假名)∵,故名世俗,亦即假名而非安立。

以上四谛,称为世俗者,世谓隐覆真理,俗为有相显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故称为谛。

于此再诠述胜义四谛:

一、∵世间胜义谛:∵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世俗谛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三科等法。以其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此唯圣者后得智所知,胜于世间世俗谛,故名胜义。此亦名体用显现谛,其与第一世俗谛不同者,是有体有用,且事相粗显。

二、∵道理胜义谛:∵又名自果差别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三谛、证得世俗谛的四谛法门。这是依着知苦、证集、慕灭、修道的染净因果道理而安立的,为殊胜的无漏智境,因胜于前二谛,谓之道理;∵这是无漏智的境界,故名胜义。

三、∵证得胜义谛:∵又名依门显实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四谛的二空真如,这是依二空圣智诠空门观而显的真理,故曰证得;∵因为是凡愚所测的圣者之境,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

四、∵胜义胜义谛:∵又名废诠归旨谛,此即是一实真如,妙体离言,超绝法相,故胜义。此唯根本无分别智所证,胜于前第四世俗。诸胜义中,唯此为最,故在胜义之上复冠以胜义。此谛理须废除言诠,但以正智证会。

以上四者,称胜义谛者,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者境界名义,二者道理名义。谛者实义,是‘事如实事,理如实理。’理事不谬,名之为谛。

以上所立,是三乘合明的二谛。若唯约菩萨乘而言,则以执为实我实法的瓶钵军林等为第一俗,以蕴处界三科为第二俗第一真,以三自性三无性唯识理等为第三俗第二真,以二空真如为第四俗第三真,以一真法界为第四真。如此建立虽为五重,然真俗相形,又复八重条然不繁也。

盖真必依俗而真,俗必依真而俗。真者物中之实,若无其物,是为谁实?是故所言真者,即是俗中之真也;又俗者实上之假,若无其实,是为谁假?是故所言俗者,即是真中之俗也。故所以俗事中必有真理,真理中必有俗事,若缺其一,必失其二,独立之法不可得也。是故,并不是遣依他起而证圆成实,也不是没有俗谛就可建立真谛,而是真俗相依而建立的。

如是世俗胜义各立四重,是明一切诸法,有者有实体,有者无实体。在有实体之中,有为事法,有为理法。在理法中,有因果差别的浅理,有真如的深理。在深理中,有显二空能诠说的是假,离掉假而真证圣智的是真。以有如此的不同,故各立四重,如下表所示:

一、∵无体———————————世间世俗

二、∵有体——事————————道理世俗

理——浅—————证得世俗

深—————胜义世俗

三、∵有体——事————————世间胜义

理——浅—————道理胜义

深——诠——证得胜义

旨——胜义胜义

又有四重相对,如下表所示:

一、∵以有体无体之不同,成第一对——无体————世间世俗

有体————世间胜义

二、∵以事理意义之不同,成第二对——事法————道理世俗

理法————道理胜义

三、∵以道理深浅之不同,成第三对——浅理————证得世俗

深理————证得胜义

四、∵以诠旨各别之不同,成第四对——依诠————胜义世俗

废诠————胜义胜义

三、∵∵唯识实性

三十颂颂文:‘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颂文前两句‘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诸法就是一切诸法,胜义,如上节所释,胜义谛虽有四重,但此处说的胜义,指的是‘二谛四重’中的最后一种,∵‘胜义胜义谛]。此胜义谛,是‘体妙离言,回超众法。’是‘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是‘废除言诠,但以正智’而证得,所以此‘胜义胜义谛’,就是圣者内证的真如——∵‘亦即是真如’。

颂文第三句,‘常如其性故’,其‘性’,就是诸法的‘实性’。∵<成唯识论>∵曰:

[此性即是唯识性,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为简虚妄,说言实性。复有二赳种: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照以上论文内容看来,三自性中的遍计所执和依他起,都不是诸法实性,唯有此圆成实,才是诸法实性。以唯识方面说,此诸法实性,也这就是唯识的实性。所以颂文第四句说:‘即唯识实性]

第二十五颂诠释完毕,附带一谈中国大乘宗派对真如的看法。真如本来是依缘起观而建立,以一切法待缘而生,无独立的自性,故曰性空,亦称空性。空性是诸法的本质,为本来如此,不增不减的理体。故真如是静态的、客体的、遍存于一切有的‘真理’。印度佛敌依此义说真如,唯识学亦依此义说真如。是以空宗以诸法空相为真如,有宗以圆成实性为真如。而中国大乘宗派,对真如的认知不同,如天台宗依据性具说,主张真如本身本来具足染净善恶诸法。华严宗依据性起说,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真如。这二者,都是受了∵<大乘起信论>∵的影响。

中国真常唯心系的宗派,以∵<大乘起信论>∵标示一心开二门:∵∵[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又谓:∵∵[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这样,真如就不仅是客体性的、静态的理体,亦是主体性的,动态的事用。成为‘不生不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而能生万法之体’∵了。

第十二讲∵∵明唯识位——唯识五位修行

<唯识三十颂>∵的三十首颂文,前二十四颂在于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在于明唯识性,最后五颂在于明唯识位。广明前二十五颂的用意,无非是使我人明了世间万法,唯是依他∵(因缘)∵而起,如幻如化;唯有证得圆成实的真理,始能转识成智,得到大菩提与大涅盘的佛果。然而要证得佛果,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修无量福德智慧,断得烦恼、所知二障,证得我、法二空,始能证得大菩提与大涅盘二种胜果。在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过程中,要经过五位、四十一阶位元的层次。

唯识修行五位,一者是资粮位,二者是加行位,三者是通达位,四者是修习位,五者是究竟位。∵<成唯识论>∵卷九曰:∵∵[云何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正觉。]

又曰:∵‘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四十一阶,是十住、十行、十行、十回向、妙觉菩萨。现依次分释五位如下:

一、∵资粮位——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资粮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第一位,这是初步的准备阶段,于此位中修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以储修道之资粮。

资粮位,在修道五位中只是方便道。称资粮者,譬如有人远行,必先筹集资财粮食,以备途中所需。修唯识行,亦要先积聚下相当的福德智慧。福德智慧如何积聚,即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唯识行菩萨,以四种因缘力闻知唯识道理,但以定慧力量不够,尚不能了达唯识性相,而仍执取外境名言差别,故其所修之行,非禅定、观念等观行,而是客观的散心事相——六波罗蜜、三十七菩提分、四摄、四无量心等福智。三十颂于此位称: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抉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又谓:∵∵[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颂文中未起识的识字,即未起顺扶择分的识。唯识性指圆成实性——真如。二取,是能取所取。随眠,又名习气,亦即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由于初修唯识行,其抉择的智慧尚未生起,未能伏灭二取随眠,故未能住于唯识实性中也。

二、∵加行位——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致,非实住唯识。

加行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第二位,意谓加倍努力以积聚修行功德。修唯识行者,在资粮位中,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终,将入见道,勤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而得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这是为入于见道位的方便加行。

此加行位,迹近见道,故称‘顺抉择分’,即随顺真如境界,生起抉择的智慧。原来在资粮位时,修行者偏于修福,而于加行位,是重于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以伏断分别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现行二障。

此位菩萨,虽较资粮位行者观智殊胜,但因尚未起无漏智,在唯识三性观中,难免错观所变的相分为圆成实性。因此不能住于无相真如的唯识实性中。三十颂于此位称:

[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致,非实住唯识。]

<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又谓:∵∵[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

在资粮位中,由于二取随眠未能伏灭,故未能安住于唯识实性。在加行位,以修四观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境界已现于前,但此时还有一点障碍,就是现前立有少物,谓此少物即是唯识实性。然唯识实性,非空非有,虽得而无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犹未能实住于唯识也。

[四寻思观’,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观法。即是名寻思观、义寻思观、自性寻思观、差别寻思观。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所诠的义理,自性是名和义的体性,差别是体性上种类的差别。兹再分释如下:

一、∵名寻思观:∵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称,在事物名称上去推求观察,则知所谓名者不过是假名施设,即‘谓于相上有所增语’,然名者实之宾,僧肇法师曰:∵∵[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我人执名求实,徒生种种烦恼。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虚妄不实,此谓名寻思观。

二、∵义寻思观:∵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马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心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虚幻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观。

三、∵自性寻思观:∵自性者,诸法各自之体性。有为色心诸法,皆是仗因托缘,唯识所现,离识非有。由是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皆空,谓自性寻思观。

四、∵差别寻思观:∵差别者,名与义上的差别相。名之差别,如一言多言;∵相之差别,如长短方圆,善恶美丑,一一法上,各有差别,而此差别,皆假有实无。由此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云者,只是假有实空,曰差别寻思观。

于加行位中,继四寻思观后的观行,是四如实智。即以前之四寻思观所推求的假有实无为因,再加以印可决定的观法。由此可知,‘所取’的名、义、自性、差别等,固然是离识非有,即是‘能取’之识也是了不可得,如此空掉能取所取,即名‘四如实智’:

一、∵名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二、∵义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三、∵自性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四、∵差别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

修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观,要历经‘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观能取、所取俱空。四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是唯识宗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加行的阶位。

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寻思观,顶是上品的寻思观;∵忍是下品的如实智观,顶是上品的如实智观。这四种观,是由明得、明增、印顺、无间等四种定而发出的。兹分述如下:

一、∵暖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

二、∵顶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增,是智慧增长,增长后进一步观察所取境空,修寻思观至此达于绝顶,故称顶位。

三、∵忍位:<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乐忍。’印顺定的印,是印可决定。印顺,是印前顺后,就是印持前面四种寻思智观,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种所取之境,皆空无自体,即能取之心识亦不可得,∵‘所所取既无,能取亦空。’印前所取无,印后能取无,称印顺定。

四、∵世第一位:<成唯识论>∵曰:∵∵[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

三、∵通达位——若于时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通达位,是唯识修行五位的第三位,这是菩萨的见道之位,于初地之入心∵(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此即见道位。

有情无始以来,为无明烦恼覆障,因而颠倒妄想,起惑造业,沈缅苦海。自发心学佛以来,历经多劫修行,犹未能认佚识唯识真实义性。不过,于世第一法的次刹那,于十地的初地极喜地,至此通达真实识性,入通达位,即是见道位。此位所见之道,即二空真如,亦即是唯识实性。三十颂曰:

[若于时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取所取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在加行位时,所修的四观四智,以犹带相故,未能实住唯识。而在此通达位,不但所取之境空,能取之心空,即能观之智亦空。而实证此二空境界之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诸智的根本,故又名根本智。依于根本智,先亲证法性,即实住唯识——亲契真如,然后即起有分别的后得智。见道菩萨,即以此二智——根本智与后得智,缘真俗二境。

四、∵修习位——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修习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第四位,修行者在见道以后,达到第十地的满心佛果之前,重修习妙境以断余障,即是修习位,亦称修道位。

修行菩萨于见道位,虽然证得无分别智,断除一切心识上的颠倒知见,但微细烦恼尚未断除,还需要修习。故菩萨于此位修十种胜行——即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舍二种粗重,由此即能证得转依。即转烦恼障证得大涅盘,转所知障证得大菩提。三十颂称此位曰: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从见道起已,为断除余障证得转依,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远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说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俱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中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是一种能所两空,‘无智、亦无得’的空慧。这种空慧不可思议,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它能舍灭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以此而证得菩提及涅盘二转依果。

颂文中∵‘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粗重二字,仍是种子的异名。‘转依’,是‘转染成净’。转者转舍,依者依止。转舍去染污的烦恼、所知二障,依止于涅盘、菩提二果。此亦称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阿赖耶识摄持无漏有漏种子,修唯识行,以修持熏习力,舍有漏种子转为清净种子,至见道位,证二空真如。转染成净后的阿赖耶识,即转舍虚妄的识心,变为清净的智心。转依,即‘转其所依’,唯对‘所依’的看法,∵<成唯识论’谓有二义:

一、∵第一师义谓:∵∵[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据上所说,转依是由虚妄的依他起——即染分的阿赖耶识,转为净分的圆成实。

二、∵第二师义谓:∵∵[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盘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盘毕竟安乐。’∵据第二义,谓依即是唯识真如,转舍迷妄颠倒的真如,转证悟的真如而得涅盘。

转依,有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四种意义。

一、∵能转道:此即是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的智∵(能转道的道、即是智。)此有二类:

1、能伏道:∵即是有漏无漏的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智慧伏二障的种子势力而使其不生现行。

2、能断道:∵即是无漏的根本后得二智,此智慧断除二障的种子。

二、∵所转依:即是能转之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而成为所依,此亦有二类:

1、持种依:∵即是第八识,此识能任持染净诸法种子,故为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2、迷悟依:∵即是真如,若迷真如则生染法,悟之则生净法;∵故为迷悟根本之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三、∵所转舍:即是由能转道所转舍的有漏种子,此亦分为二类:

1、所断舍:∵断舍的即是烦恼所知二障种子。在无漏的真无间道生时,此类种子乃被断舍。

2、所弃舍:∵弃舍的即非障的有漏法、及劣无漏法的种子。这些虽不是障法、而不用断舍,但能持的第八识转为纯净圆明的时候,即不能任持此类种子,而自行将其弃舍。

四、∵所转得:即是以能转道,转舍二障之因而转得者,此亦有二类:

1、所显得:∵显得者即真涅盘,断烦恼而显发者。

2、所生得:∵生得者即大菩提,断所知障而生起者。

五、∵究竟位——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是唯识修行五位中的最后一位。修行菩萨于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无间道,刹那之间,断尽二障种子,并于解脱道永舍劣无漏、及有漏诸法,以证菩提妙果。此即是圆满究竟位。三十颂曰: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事实上就是佛位,佛位是诸漏永尽,清净圆明,故称无漏。界是藏的意思,谓此中含藏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曰‘无漏界’。不思议者,佛之法身,不可执有,不可执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故曰‘不思议’。善者微妙之净法,远离生死;∵常者尽未来际,恒无变易。

以上颂文,其中不思议、善、常、安乐,是二转依果体所具有的殊胜德性,是彰显究竟的无漏法界,兹分诠如下:

一、∵不思议:∵无漏界、离心缘相,故不可思;∵离言说相,故不可议。亦即是二转依的果体——涅盘与菩提,甚深微妙,断绝寻思之境,不可以世间一切譬喻言议,故曰不思议

二、∵善:∵纯净法性,离诸烦恼。亦即谓清净法界的真涅盘,离生灭之法;∵四智心品的大菩提,妙用无方,而二转依俱有顺益之相,与不善反,故成为善。

三、∵常:∵二转依的果体,永不变灭,无有尽期。亦即是真涅盘无生无灭,性不变易;大菩提常住真如,为所依故,故成为常。

四、∵安乐:∵清净法界,没有逼恼,亦能使所化有情安乐,故成其安乐。

颂文∵‘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者,解脱身是解脱烦恼障的缠缚而得到的果身。大牟尼、译为寂默。佛果的二障断除净尽,故名解脱身,亦名法身。法身是三身的总称,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