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01

一、百法在佛典中之地位∵01

二、百法与五蕴之异同∵02

三、百法与法相唯识∵04

四、百法的价值与目的∵05

正释

一、释论题∵08

二、释作者∵11

三、释译师∵12

四、释论文∵13

﹙一﹚标纲∵13

﹙二﹚举目∵15

甲一、总解诸法无我义∵15

乙一、先问∵15

乙二、后答∵15

丙一、举五位名∵15

丙二、明五位次第与关系∵18

丙三、总结∵19

甲二、别解诸法无我义∵19

乙一、释诸法义∵19

丙一、释心法八种∵19

丙二、释心所法五十一种∵26

丁一、总释六位五十一种∵26

丁二、别释六位五十一种∵27

戊一、释遍行五∵27

戊二、释别境五∵29

戊三、释善十一∵32

戊四、释烦恼六∵36

戊五、释随烦恼二十∵38

戊六、释不定四∵42

丙三、释色法十一种∵43

丙四、释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48

丙五、释无为法六种∵57

乙二、释无我义∵61

附:

《百法明门论》学习辅导∵

前∵言

一、百法在佛典中之地位

佛教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除佛陀所说经、律、论三藏外,还有诸大菩萨及历代祖师大德,或于三藏疏释注解,或依经义敷演解说,故有疏经论及依经论的又一部分。如此众多典籍,学人依于其中哪一部来作为入门书进行修学,很难把握。弥勒佛及世亲菩萨有鉴于此,特将佛陀对人生宇宙进行分析所说的万法,归纳精简而成六百六十法,或百法。六百六十法是《瑜伽师地论?本事分》(《大正藏》中名“本事分”,余论名“本地分”)中弥勒佛于万法略录精简而成;百法又是世亲于六百六十法中再提炼精简略录而成。故百法则包括了整个众生满分世界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所以《成唯识论》卷第一中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1]空理真如是无为法,八识、心所、所变相见的色法及分位差别的不相应行法,是有为法。一切圣教若离开了演说有为无为二法,则不得称为圣教了,是故百法是立教的基础,理论的核心。如「三科」法门皆依百法而建立。此中十一色法是五蕴中的色蕴,受、想、行、识四蕴是依心法、心所有法及不相应行法而建立;十二处是依十一色法及意根末那识而建立;十八界是依部分心法及十一色法而建立;其余四谛、十二缘起亦依百法及迷悟百法之所建立。同时《解深密经》也有「心意识相品」;[2]《楞伽经》亦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3]《六波罗蜜经》、《华严经》、《阿毗达磨大乘经》、《厚严经》,皆广谈心心所法等;其它如《瑜伽》、《显扬》、《杂集》、《成唯识》等论,于此百法谈之更详。《心经》中言蕴、处、界等法,更是不离百法而谈。至于讲无为法,显二无我理者,六百卷《大般若经》言之最为彻底。是故百法为诸经论之所共显。因之,它既是学佛者的入门书,同时也是明白赖耶缘起、有为无为诸法的真实相,以及生大智慧,解脱成佛的无上法宝。所以《大乘百法明门论》在诸经论中地位崇高,对诸学人修学佛道,作用殊胜,意义伟大,理应首先修学。可以说:不通达百法,则不通达佛法;欲通达佛法者,则必须首先通达百法。

二、百法与五蕴之异同

佛说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演绎法,二是归纳法。演绎法以百法为代表(此是从佛说万法中略录而成),归纳法以五蕴最典型。百法是别说,五蕴是总说。百法者:法有一百也,此中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类,也就是唯识(心)相和唯识(心)性两部分。五蕴者:蕴是聚集义、和合义,也就是佛对人生宇宙诸法归纳而成五大类,即色法物质一类,名色蕴;感受、造作、认识的精神部分,名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从唯识讲,依识的见相二分,故立五蕴。

五蕴既是归纳聚集而成,所以五蕴中不单独列举无为法,而百法中则有「四所显示故」的六种无为法,这是五蕴与百法较为明显不同的地方。但是五蕴并非不能显示无为法。《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4]《杂阿含经》中亦云:「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5]晋译《华严》卷四十三离世间品中亦有与此基本相同的偈语,唐义净译《佛说五蕴皆空经》及后汉安世高译《五蕴譬喻经》中皆言五蕴不实,如幻如化,我我所性了不可得,所以彻底通达五蕴也就能明白诸法实相,而破我法二执。只不过无为法非聚集所得,聚集者,有为法也,故佛不于聚集的五蕴法中立无为法,道理即在于此。

在百法中,八种心法属《大乘五蕴论》中的识蕴;心所有法中遍行心所里受、想二心所,于五蕴中别立为受、想二蕴;其余相应行法及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大乘五蕴论》及《大乘广五蕴论》中皆只有《百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的一部分,无有流转、相应、定异、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不和合十法。)属五蕴中的行蕴所摄。百法中的十一色法,属四大种所造色,在五蕴的色蕴中,还有四大种色。这又是五蕴与百法所不同处。

一般佛说五蕴的目的,是使众生明白有情皆由五大类法聚集和合而成,中无实在的主宰我及自性我可得,故于二无我理中,重显人无我理,当然大乘五蕴亦显法无我理。而佛说万法或百法的目的,是使众生了知一切有为诸法皆是缘生,有相无体,如梦如幻,于中无有法我可得,就是无为法也不过是有为法平等无有实体的真实相而已,于中亦无我我所性可得。故说百法是重显法无我理,兼破人我之执。这便是佛说百法与五蕴各有侧重的又一不同点。

但是百法与五蕴虽有不同处,而相同处也已在上面所说的不同处中显示出来了。因为此二同为佛说,亦同是对人生宇宙实相真理的如实揭示和因果法相的圆满阐释,更是使众生破执着、生智慧,最终解脱出离的无上法宝。是故众生于此二论不应有胜劣高下之想,理应平等修学。

三、百法与法相唯识

法相唯识各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法相则包括唯识在内,故有「唯相无法」之说,也就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法相所摄。所以《解深密经》把「胜义谛」亦称为相,名「胜义谛相」;[6]对心意识亦称为相,名「心意识相」;[7]对三自相亦称为相,名「一切法相」;[8]就是对三无性的诸法空相亦称为相,名「无自性相」。[9]是故专谈法相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则对唯识所讲的「境、行、果」三进行了全面的抉择分析,而完全包摄在广义的法相中。

广义的法相如是,而广义的唯识亦复如是,同样也包括一切法相在内。《成唯识论》卷七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性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10]故有「万法唯识」之说。是故《成唯识论》及《显扬圣教论》中虽谈唯识,实则亦包括了《集论》中所谈法相的内容。

因此,从广义的法相言,不可以另谈唯识;从广义的唯识言,亦不可以另谈法相。

若此二从狭义讲,唯识多从因上谈,法相多从果上谈;从缘生义上多谈唯识,从缘起义上多谈法相。

而百法呢?从广义的法相言,全属法相;(唯相无法,而无为法亦是法相,《心经》上名之曰「空相」。)从广义的唯识言,全属唯识。从狭义言,百法之中,心、心所法属唯识;色法、不相应行法属法相。无为法从唯识性言,属唯识;从法性或实相言,属法相。

是为百法与法相唯识的关系。

四、百法的价值与目的

百法的价值有三:1、建立阿赖耶识;2、依阿赖耶识为根本建立甚深缘起;3、开显二无我理。

所谓建立阿赖耶识者:佛陀最初说《阿含经》,接着说《般若经》,皆是对声闻种姓及舍小转大的初大菩萨宣说的,在初时、二时中,都未建立阿赖耶识。佛陀在第三时「方广」经中为诸大菩萨处处宣说阿赖耶识。因为声闻人无大智慧,对阿赖耶识甚深微妙的道理,不能通达接受;同时不理解阿赖耶识,对他解脱不发生障碍,所以佛陀慈悲,则不与二乘宣说。但菩萨不然,他们是要明白一切诸法的实相,生起一切智智,才能解脱成佛;若有一法未明,在这一法上则有一分迷事与迷理的无明存在,有无明存在,则不得称为一切智智了,以是之故,佛陀必须要为一切菩萨宣说甚深微妙极难通达的阿赖耶识。如《解深密经》及《阿毗达磨大乘经》中分别说颂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11]「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12]这就恰好说明了佛陀只为大乘菩萨讲说,不为二乘讲说阿赖耶识的原由,而百法中正好建立了阿赖耶识,是故此论则有别于其它一般的二乘论典,故称之曰《大乘百法明门论》。

所谓依阿赖耶识为根本建立甚深缘起者:一般不依阿赖耶识而讲缘起者,此种缘起,多易流入外因缘的缘起中,同时对人生宇宙的实相,世出世间的染净因果,则不能圆满如实地揭示和阐扬,只有依阿赖耶识讲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去后来先作主公的伟大作用,才能摆脱外因缘生法的缘起说,而真正讲出,世出世间内因缘生一切法的缘起性空理论;也只有讲这种理论,圆满实相才能显示,解脱成佛才有把握,同时佛法所讲业自我造、命自我立,主观决定客观,人生支配宇宙,强有力的人定胜天思想才能建立。也只有建立起了这种理论,人们才能真正摆脱神权的桎梏,而获得自在与解脱。一般说来:依阿赖耶识而讲集积义、集起义,以建立因缘缘起;又依阿赖耶识受前六识的造作熏习成种为增上缘,变现根身器界,以建立业感缘起;更依阿赖耶识中内因内缘所变现的根身器界及心、心所法,以建立受用缘起。只有依阿赖耶识讲出三种缘起的所以然,才是唯识所讲的赖耶缘起义或甚深缘起义。

所谓开显二无我理者:大乘佛法的理论最终是开显二无我理。从百法中可以看出,前九十四种属唯识相,有为法依他起自性所摄。依他起自性,如梦如幻,如影如化,恒恒常常,我我所性了不可得,故从有为法中正显我法二空。百法中后六种无为法,恰正是前九十四种有为法上的二无我理,也就是说,无为法就是有为法上的法性空相,此空相犹如太虚,清净无染,更不可说有我及我所。这就是整个百法最终所揭示的真实相,也是人生宇宙、世出世间的真实相。

建立百法的目的在于,若果迷执百法及二无我理的真实相,当下无明与心王相应,则名唯识;若果觉悟百法及二无我理的真实相,当下无明不起,转染成净,则名唯智。所以世出世间凡夫圣者皆因迷悟二无我理之所形成,众生若欲破迷开悟,转识成智,首先应于百法如实彻底地圆满通达,知法不有(实我实法不有),但也不空(法性法相不空),远离增减,入不二法门而解脱成佛。这也就是建立百法的真正目的之所在,愿诸学人于此宝典深研细究而力行之。

唐思鹏于重庆佛学院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一.释∵论∵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者:运载名乘。教、理、行、果,能运载有情从生死此岸至涅盘彼岸,故名曰「乘」。自他普运,摄受众生同归彼岸,区别小乘,仅能自度,故名「大乘」。《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中云:「诸菩萨众,与七大性共相应故,说名大乘。何等为七?一者法大性: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摄方广之教;二者发心大性:谓有一类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三者胜解大性:谓有一类,于法大性,生胜信解;四者增上意乐大性:谓有一类,已过胜解行地,证入净胜意乐地;五者资粮大性:谓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修习圆满,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六者时大性:谓经于三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七者圆证大性:谓即所证无上菩提」。[13]此中前六是因,后一是果,除此再无别法名为大乘。

再者:大乘,梵名摩诃衍,《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兴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14]广如该论所说。《大宝积经》卷二十八中云:「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15]是故《金刚经》中也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16]所以真正的大乘是:教大(一乘法)、理大(非有非空的中道正理)、行大(不取不舍,自他普度)、果大(大菩提与大涅盘),故称「大乘」。

「百法」者:「百」是名数,在六离合释中称之曰「带数释」,也就是夹带名数来显示法义,如三宝、四摄、五蕴、六度、八道支、十二缘起、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法」有多义,(一)事法:指一切缘生诸法,如龙树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二)教法:指佛依语言文字所建立的三藏十二分教;(三)理法:指教法中所显示的真谛正理;(四)行法:指依于教理所修的正行,如五位十地等;(五)方法:指修行者所掌握的方法;(六)果法:指菩提、涅盘、四无畏、十力、十八不共佛法等。而此百法多属六法中的前三法。用语言文字所诠表的心、心所法等,此是缘生事法;书本上的百法,是教法;教法中所诠显的有为无为诸法的真实相,是理法。法,梵名达磨。古义多作轨持讲,轨谓轨生物解,持谓任持自性,也就是一切诸法皆各自守持了一定的自性特点。法的今义是事物之别名,一事一物即名一法,万事万物,即称万法。「百法」是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的五位,故有「五位百法」之说。所以古人说颂云:「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位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明」者:明是智慧光明。智慧能见因果,明真理,除无明黑暗,得自在解脱,故称为「明」。犹如日光,能送走黑夜,又犹如灯火,能给人光明。《佛地经论》卷二中云:「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暗,故说为明」。[17]《杂集论》卷十一中云:「明者,谓能取所取无所得智,由此智见道所摄,现观转故」。[18]总之,能明了法相是谓明,通达染净因果是谓明,证受二无我理是谓明。是故《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中云:「明是何义?答:能达、能解、能了,是明义。」[19]广说如彼论中。

「门」者:因由通途,游履门径义,此指经论中所说之法,故对诸法统称「法门」,百法亦不例外。因此法门能使大众趣证悟入诸法实相,生大智慧,解脱出离。所以百法是入道的要门,解脱的快捷方式,为诸贤圣共同游履,故说为门。

「论」者:梵名摩怛理迦或摩怛履迦,译曰「本母」,属三藏中的论藏部分。论有二种:一曰佛所造论,二曰佛弟子所造论。佛所造论是十二分教中的论议或方广部分,因此部分是佛与弟子展转问答、抉择性相,教授教诫学徒所说,故于佛说法的三藏中,属于论藏所摄,但是为了区别与佛弟子所造之论不同,故仍称经而不称论。佛弟子造论又有二:一是释经论,一是依经论。释经论者:是对如来所说诸法的疏释注解,如《大智度论》、《十地经论》、《佛地经论》、《金刚般若经论》等。依经论者:是依如来所说诸经的义理,阐扬发挥、弘宣流布所造的论典,如《俱舍论》、《成实论》、《中论》、《瑜伽师地论》等。论藏于三学中,代表慧学;律藏、经藏,于三学中,分别代表戒学与定学。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世亲菩萨根据《瑜伽师地论?本事分》中六百六十法略录名数而成。因此,它是研究百法,进而通达诸法性相,生起种种智慧的入门论着。唯识法相学以此为阶梯,凡学佛者,应当以此为究教入道的门径。

二、释∵作∵者

作者世亲,又名天亲,音译「婆薮盘豆」。佛灭度后千年左右,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的布路沙城(意译丈夫城)属婆罗门种姓。其父名矫尸迦,有三子,长子名阿僧迦,汉译无著,是菩萨根性;次子名婆薮盘豆,汉译世亲;季子名比邻持跋婆,汉译母儿。世亲初习小乘,在「说一切有部」中出家,曾去迦湿弥罗国精研「有部教理」四年,后返布路沙城,作《俱舍论》。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世亲原学小乘,毁谤大乘,后自北印度来到中印度阿踰陀国时,无著曾命弟子迎候。夜分之后诵《十地经》,世亲闻已,感到其法深妙殊胜,昔未曾闻,省悟追悔当初毁谤大乘之罪,自思谤法之愆,源发于舌,舌为罪本,故欲取刃以断舌谢罪。其兄无著告曰:「夫大乘教者,至真之理也。诸佛所赞,众圣攸宗。吾欲诲汝,尔今自悟,悟其时矣,何善如之。诸佛圣教,断舌非悔。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20]世亲承命,遂不断舌,后随其兄无著菩萨,改信大乘,弘扬唯识。

世亲的着作很多,除《俱舍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外,还有《大乘成业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同时还对《辩中边颂》、《摄大乘论》、《庄严论颂》、《六门教授习定论》、《金刚经》、《法华经》、《十地经》、《宝髻经》、《胜思维梵天所问经》等经论进行疏解注释。据传,另对因明学还有许多着作,故享有「千部论主」之称。

三、释∵译∵师

译者玄奘大师,生卒于(公元600—664年),即隋开皇二十年到唐麟德元年,俗姓陈,名祎,河南洛阳人。大师出生于名门之后,其曾祖父陈钦,在南北朝时作过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陈康,在齐朝作国子博士;父亲陈惠,不求功名,潜心学问,很为当时人所景仰,玄奘大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不过大师不幸,幼年父母双亡,13岁时,便随其兄长捷法师在东都净土寺出家,后又随兄经秦入蜀,在成都受具足戒,并从蜀中名僧道基、僧景等受学《摄大乘论》及「毗昙」等学。唐贞观二年(628年)玄奘大师曾在来华梵僧波颇蜜多罗***处,得闻那烂陀寺戒贤大师所授《瑜伽师地论》,能总摄佛法大小三藏之说,便发愿西行受学求法。大师历时四载,途经西域一十六国,一路上备受艰辛,他本着「宁愿西行半步死,不愿东退半步生」的大无畏精神,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在寺中他师戒贤大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及《集量论》等,后又师胜军居士学习《摄大乘论》、《唯识抉择》。另外,大师还于中观学及大小毗昙学有深入研究。同时为了熄灭瑜伽、中观两家之诤,大师曾着《会宗论》以调和之;又应戒日王之请,着《制恶见论》以折伏正量部般若毱多反对大乘非佛说的邪见。后欲东归时,又赴曲女城参加无遮大法会,大师为论主,则以其所着二论标宗征答,竟十八日,无有应者,于是大师名贯五印,声誉极高,被大乘人称为「大乘天」,二乘人称为「解脱天」。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大师携获梵本657部回长安,得唐太宗支援,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而此《大乘百法明门论》就是玄奘大师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在长安北阙弘福院译出。

玄奘大师除译有瑜伽唯识一系列的经论外,还译有六百卷《大般若经》,更受东印度童子王之请,译老子《道德经》为梵文,传播到印度。所以玄奘大师既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古代着名的旅行家和沟通中印文化的出色人物。

四、释∵论∵文

(一)、标纲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此段文句,总显四义:

1、把世尊所说「一切法无我」列于卷首,此是启发学人正信的。意显一切诸法及二无我理,是佛陀亲口所说,非我世亲臆造,学人对于此论应当尊重受学,勿生怀疑。

2、以世尊所说「一切法无我」列于卷首,显佛法的核心正理,就是讲诸法无我的。由此可知,无神论不是佛法所独有,而无我论才能代表真正的佛法。

3、以世尊所说「一切法无我」列于卷首,显菩萨造论完全是有所本,有所依,也可以说就是依佛言经语来进行疏解演释,故称为论,所以下面有「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乃至「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的言句。因此,百法也就是世亲对佛说「一切法无我」的具体解释。

4、以世尊所说「一切法无我」列于卷首,显弘法者,应该弘如来所说之正法;显学法者亦应学如来所说之正法。而世亲菩萨就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是这样言的,也是这样行的。同时更显示了也只有依佛说的法来弘扬行持,才能行菩萨道自度度他。

「世尊」者:全称名佛世尊,以佛具有万德,为世所尊,故名世尊。在《阿含》及《成实论》中,世尊列于十圣号中之第十。在《瑜伽》、《大智度论》中,世尊列在十号之外。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中云:「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何等为十?谓薄伽梵号为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21]详解十号,如该论,此不具引。故世尊列在十号之外,则号为十一。《佛说十号经》曰:「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22]但也有人说新译世尊为薄伽梵,此说不可信。何以故?玄奘所译诸经论中处处皆有世尊一词,并非全用薄伽梵,如《解深密经》等。

「一切法」者:广言则指万法,中言则指百法,略言则如《解深密经》卷一中所说的有为无为二种。而本论所释「一切法」,不广不略,取其中道,故有百法。于此百法,后当详解。

「无我」者:谓人无我和法无我两种。小乘只言我空,说人无我;大乘则言人法二空,说二无我。详解二无我义者,亦于本论末后。

总之,「一切法无我」一句,是本论的核心总纲,其它诸法皆依此句演绎而出,学人当知。

(二)举∵目

甲一、总解诸法无我义

乙一、先问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此问哪些是一切法,为什么无有我,故此则有两问。于二问中首答「何等一切法」一问。

乙二、后答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

以五类或五位来解释「一切法」三字。尅实而言,法有无量,今但言五种,故不称广,而言「略」。如《解深密经》卷一中云:「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23]而本论言略则说五种,《解深密经》言略,则说二种。故「略」则有简略与总略二义,而本论略字,二义不遮。

丙一、举五位名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心法」者,总有六义:1、集起名心:谓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此义唯属心法中第八阿赖耶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卷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24]2、集积名心:此属前七转识。因集积有能所二义,此处唯取能集名心,能熏集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中。3、缘虑名心:缘虑即分别,八识心王虽具有分别,但前五识及第八识唯有自性分别,而无随念和差别二分别,故此缘虑名心,主要指六、七二识。4、心又名识:八种心法皆可名识,识是了别义,也就是八识对境(相分)皆有认识的作用。5、心又名意:意有思量、无间灭二义,思量名意,唯属第七末那识,无间灭名意,则通八识。6、心法八识各有别称:即第八阿赖耶识名心,第七末那识名意,眼等前六名识。所以《成唯识论》卷五中转引《入楞伽经》颂云:「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故名为识」。[25]

「心所有法」者,此有三义:1、恒依心起:如心王不起,心所绝不会独自生起,一定要以心为依,方乃得起。2、与心相应:相应有四:(1)心所与心王同时;(2)依止于心;(3)同缘一境;(4)共办一事。具此四义,方称相应。3、系属于心:心所有法虽以自种为因缘而生,不由他物派生,但他不如心王能自在独立,心所不自在,恒恒常常随从于心,以心为主。具上三义,故名心所有法。

「色法」者:质碍义,方所示现义,是色义。此有三义:1、色为识所依:如前五识之生,一定要以相对的疏所缘境(此疏所缘境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根身器界的物质色法,而此色法仍然是阿赖耶识的相分,不能离识而有,故名相对的疏所缘境。)识才能生起别变亲所缘境。2、色为识所变:五根色法是阿赖耶识的相分,由阿赖耶识亲变亲执(执受);色等五尘,若是前五识的亲所缘缘,一定是自识夹带相分种仗彼疏所缘缘而别变的;若是四大色,当然则是阿赖耶识之所变现的了。3、色为识所缘:缘即认识义,既然色法是由自识之所变现,当然又能为自识之所缘虑认识了。也就是说,色法始终是识认识的对象,是识的所缘境,故说色为识所缘。

「不相应行法」者:为了区别与心相应的五十一种相应行法,故称不相应行法。「行」有二义,即迁流义与造作义,通指一切有为法。又「行」在五蕴中称为行蕴。行蕴中又包括两部分,即遍行等相应行法与得等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又称分位假法,也就是心、心所、色三类和合所现的差别假相。总之,不相应行法一词,既不与心相应,当然则不得名为心法和心所有法了;既是心、心所、色三类所现的差别相,自也与色法有异;行具有迁流、造作二义,则此更不属于无为法了。所以说他是非心、非色、非无为的假法。

「无为法」者:此对有为法而言,凡有生有灭,有造作有行相的统称有为法。无为法是有为法的真实相,也就是二无我理、胜义真如。此真如清寂湛然,净若太虚,非生灭、断常、来去、增减可得,故名无为。欲证无为者,一定要如实通达《解深密经》卷一中所说的「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26]的道理。对有为法不着,就能证无为,也可以说实证无为而不住无为,是名真正的证受无为。因为有为无为相待而有,学人应行于中道,入不二法门,而绝不能住于两边之中,故真胜义谛中,非有为无为二法可得。

丙二、明五位次第与关系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一切最胜故」者:「一切」指整个五位百法;「最胜」者:指势力作用与地位。心法在一切法中,势力最强,作用最大,地位最高。能造善恶业,生起世间;亦能造无漏业,生起出世间。因此,他是世出世间染净诸法所依的根本。一切诸法皆不离此而有,故居首位。

「与此相应故」者:此指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与心王相应,为心助伴,不离于心,恒依心起;心王势胜,心所势劣。先胜后劣,故居第二。

「二所现影故」者:「二」指心、心所法。「现影」者:五根、五尘及法处所摄色的十一色法,不能单独生起,必须要藉前二心、心所法才能变生。同时色法既由心心所法所变生,当然心心所法则是见分与自证分了,色法则为所认识的相分;但自证分不能亲缘相分,唯见分方能亲缘,故称相分色法为影。∵

「影」者:粗大物质,有相无体,我我所性,恒不可得,故对色法,说名为影。显见分无有粗大的形相,故非影所摄。因此,见分(心、心所)是能,相分是所,先能后所,故居第三。

「三位差别故」者:于五位中,前心、心所、色,名为「三位」。得等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是前三位和合所现的分位假相,不离前三而有。因此,前三是实(皆从种生,故言实),此类是假。先实后假,故居第四。

「四所显示故」者:「四」指五位中前四位有为法,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更如露电,极不真实,故第五位的六无为法,皆由前四有为法不真实所显,所谓理由事显,故居第五。同时此处也给学人提示了,无为法一定由有为法所显,而不是有为法由无为法所生。《大般若经》云:「若知缘生,则知法性」。法性是无为法,缘生是有为法;法性就是缘生法的真实相,也就是无为法就是有为法不真实的真实相。故绝不能认为无为有用,能生有为法。《大乘掌珍论》卷上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27]因此,更不能认为无为法是离开有为法之法。所以本论言无为法,世亲菩萨特云:「四所显示故」。此理微妙,学人当深思之。

丙三、总结

如是次第。

如上五位有胜有劣,有能有所,有实有假,有有为,有无为,故言:「如是次第」。也就是说:心王胜,心所劣;心王、心所为能,色法为所;心、心所、色是实,不相应行法是假;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法,此四是有为法,最后一位四所显示故的虚空等六,是无为法。前后清楚,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故总结云:「如是次第」。

甲二、别解诸法无我义

乙一、释诸法义

丙一、释心法八种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识」者:了别名识。了谓觉了,别谓分别,识对诸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故名为「识」。用现代的语讲,识也就是一种认识功能。

1、眼识:依眼根起,觉了色境的认识功能,故名眼识。《集论》卷一云:「何等眼识?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28]《显扬》卷一中亦云:「眼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眼根,与彼俱转,缘色为境,了别为性。如薄伽梵说:内眼处不坏,外色处现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识得生」。[29]

2、耳识:谓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所生,依于耳根,缘声境的认识能力。《集论》卷一中云:「何等耳识?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30]

3、鼻识:谓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所生,依鼻根作增上,缘香境的认识能力。《集论》卷一云:「何等鼻识?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31]

4、舌识:谓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所生,依舌根为增上,缘味境的认识能力。《集论》卷一云:「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33]

5、身识:谓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所生,依身根为增上,缘触境的认识能力。《集论》卷一中云:「何等身识?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

6、意识:谓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所生,依意根为增上,缘法为境的认识能力。《显扬》卷一中云:「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缘一切共不共法为境,了别为性」。[34]

意识生起,遍缘一切有为无为诸法,造作分别,思维了境最为突出,故有「五俱意识」与「五不俱意识」二种。

五俱意识者:与前五识同生同灭之意识,此意识缘境取境最为明了,故又称「明了意识」。此意识又分二:即五同缘意识与不同缘意识。五同缘意识者:与前五识俱起,同缘一境。不同缘意者:虽与前五识同起,但意识不与之同缘,而另缘它境。

五不俱意识者:谓此意识单独活动,不与前五识同起。此有四种:即独头意识、定中意识、梦中意识、散乱意识。独头意识者:谓此意识独自有条不紊的活动,不与前五识同起,亦不与定中、梦中、散乱意识相同。如构思写文章,或回忆诗文等。定中意识者:谓修禅定静虑时所生之意识。梦中意识者:谓熟睡做梦所生之意识。散乱意识者:谓此意识虽单独生起,但内心烦乱、掉举不安。兹列表如下:

五同缘意识

五俱意识——明了意识

不同缘意识

第六意识∵

独头意识

定中意识

梦中意识

散乱意识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汉译染污意。染污者:恒与四根本烦恼相应义。意者:思量名意,谓此识恒常思量第八阿赖耶识见分为我。《成唯识论》卷四中云:「能审思量,名末那故。未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已转依位,亦恒审思量无我相故」。[35]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为因缘,又以阿赖耶识为根作增上缘而生,然后再倒缘阿赖耶识见分为自我,故名末那识。《集论》卷一中云:「何等为意?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36]

末那识有四作用:(1)外能为根作增上,生起第六意识;(2)内能为根作增上,生起第八阿赖耶识;(3)向内恒审思量,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4)末那识能作前六识的染净依,也就是说末那识有无明相应,生我法执着,故能使前六识染;去除无明执着,故能使前六识净。

8、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识,汉译含藏识,此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能藏者:阿赖耶识能受熏持种,有堪能含藏一切染净诸法的种子。犹如大海,能纳百川;又如宝库,能藏宝物。所藏者:谓前七转识及彼心所等现行诸法,熏习成种,能被阿赖耶识所藏。犹如江河众水,同归于海;又如众宝,能藏于宝库之中。我爱执藏者:谓阿赖耶识见分,爱被末那识执为自我,也就是末那识爱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此三藏的关系是:能藏犹如宝库,所藏犹如宝库中的宝物,我爱执藏犹如守宝库的人,坚执宝库为我所有。具上三藏义,故名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有种种别名,如阿陀那识、异熟识、藏识海、心、根本识、一切种子识、所知依等。

阿赖耶识一名见于《阿毗达磨大乘经》,如《摄大乘论本》卷一引该经颂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36]而「一切种子识」亦见于该颂中。阿赖耶识上已解释,此不覆述。

阿陀那识者:汉译执持识,此识执持种子、根身,故名。《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六中云:「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37]阿陀那识一名见于《解深密经》第一卷中;如该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38]

异熟识者:此指阿赖耶识中含藏有漏业种变生三界五趣根身器界的识,故名异熟识。异熟有三义:(1)异时而熟:谓业在过去,果在现在;业在现在,果在未来;不同时间变异成熟,故名异熟。(2)异性而熟:谓业因有善恶性,业果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因果性异,故名异熟。(3)变异而熟:谓业因酬果,前生后熟,前隐后显,因果变异,故名异熟。《成唯识论》卷三中云:此第八识,「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故」。[39]《摄大乘论本》卷一中亦有详解,读者可以自阅,故不繁引。

藏识海者:谓大海能纳百川,阿赖耶识能藏诸种,故喻为海。《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中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40]

心者:此就阿赖耶识说名为心,故心是集起义。集积诸法种子,生起诸法现行。《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卷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41]《成唯识论》卷五引《入楞伽经》颂云:「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故名为识」。[42]

根本识者:简称本识,此对转识而言。于八识中,前七识是以阿赖耶识中各各自种、转动之所生起的,故称前七识为转识。阿赖耶识是生起前七转识的根本,故称阿赖耶识为本识。《摄大乘论》卷一中云:「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43]《唯识了义灯》卷四末云:「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44]

一切种子识者:对生现行法的因,名为种子。阿赖耶识中具有名言种子、二取种子、业种子等,故名「一切种子识」。前引《阿毗达磨大乘经》中颂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45]故此名则出于佛说。《成唯识论》卷三云:「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46]

所知依者:所知是法,谓一切诸法依阿赖耶识而有,故名所知依。《摄大乘论》初分专谈阿赖耶识,故称此品名「所知依」。[47]《成唯识论》卷三云:「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48]

阿赖耶识有五作用,即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为有情生命去后来先的主体。(此五作用,读者可阅拙文《阿赖耶识的伟大意义》一文中所谈五种作用便知,《洛阳佛教》1998年第一期与第二期。)

上述八识得名,前五识皆各依根而立名,如依眼根所生的认识能力,故名眼识;乃至依第七末那意为根所生的认识能力,故名意识。第七、第八的后二识是依作用而立名。

八识于三性中,前六识通善、恶、无记三性,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性,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

八识于三量中,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是现量,第六意识通现、比、非三量,第七末那识惟通非量。

八识于三境中,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其所缘境为性境,第六意识俱通性、带质、独影三境,第七末那识缘境惟属带质境。

八识于三受中,前六识感受境界通苦、乐、舍三受,第七第八二识缘境惟通舍受。

八识于三界中,前五识欲界全有,无色界全无,色界无鼻舌二识,惟眼、耳、身三识。第六、第七、第八的后三识,三界皆有,但色界中无想天无意识。

八识所依,各有四种:谓各以自种因缘为「种子依」;各以现识的前念开导后念的等无间缘为「开导依」,各以所缘境为「境界依」(此指疏所缘境);各以根门为「俱有依」。

八识待缘:八识之生各以自种为因缘,各以现识前念开导后念为等无间缘,各以所缘境为所缘缘,各以根为增上缘,故八识皆各个具此基本的四缘。但在增上缘方面,则多少不一。如眼识除上四缘外,还以阿赖耶识为根本依,末那识为染净依,意识为分别依,再加空与明,共九缘。耳识于九缘中除明,共八缘。鼻、舌、身三识于八缘中除空,各七缘。第六意识于七缘中除分别依,共六缘。末那识于六缘中除染净依,共五缘。阿赖耶识于五缘中除根本依,惟基本的四缘。是为八识各各待缘的情况。

八识所缘的境,前六识分别以色、声、香、味、触、法为所缘境;第七末那识以阿赖耶识见分为其所缘,同时又执为自我;阿赖耶识以种子、根身、器界为所缘境。

八识相应的心所,第八阿赖耶识惟五遍行心所与之相应;第七末那识有五遍行、八大随烦恼、别境中的慧心所以及根本烦恼中我痴、我贪(爱)、我见、我慢,共十八种与之相应;前五识有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中贪、嗔、痴,共三十四种与之相应;第六意识,五十一种心所全与之相应。

另外,八识还各有作用及转识成智的转依相,此不备述,学人可阅《八识规矩颂》及《成唯识论》便知。∵

总之,如是八识合而为一心,一心分而为八识。八识之中前五识的活动是感性认识;意识的活动是理性认识;阿赖耶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是感性理性认识功能种子的储藏所,故名根本识或一切种子识。末那识除了外为意识的根外,同时还是诸识出入的通道,是六转识与根本识联络的枢纽。八识虽各有体用,不能说为是一;但又密切关联,不可说为非一。犹如一株大树,阿赖耶识像树的根,意识、末那像树的主干,前五识像树的枝叶花果,各有特点不一,但又总是一个整体,密切关联而非异。

丙二、释心所法五十一种

丁一、总释六位五十一种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此五十一种心所,分为六个类别。一是遍行心所:谓此心所遍与三界、九地、八识、三性、一切处、一切时相应,尤其遍与八识相应为主得名。二是别境心所:此类心所各各别缘特殊境界而起,各缘不同,故名别境。三是善心所:道德为性,自他共利,超越罪愆过恶,故名为善。四是烦恼心所:「烦恼」者:烦谓烦扰,恼谓恼害;烦扰身心,恼害有情,使自他不得安隐,故名烦恼。此类主要指根本烦恼,一切随烦恼以此而生,故它是生随烦恼的根本,故名。五是随烦恼心所:随根本烦恼而生,故名随烦恼,此有三类,即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及大随烦恼。此三类烦恼,是随活动范围的宽狭大小而命名的。六是不定心所:不定者,于八识中或相应不相应不定,或善、或恶、或是无记,亦无有定,故名不定。

如上六位心所,《成唯识论》卷五云:「虽诸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位种类差别。谓遍行有五,别境亦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一切心中定可得故,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唯是愤怒等流性故,于善染等皆不定故。然《瑜伽论》合六为五,烦恼随烦恼俱是染故」。[49]

丁二、别释六位五十一种

戊一、释遍行五

一、遍行五者:

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1、作意者:谓此心所以赖耶识中自种为因,与心相应而起,于所缘境,能引心为业。《成唯识论》卷三云:「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持心为业」。[51]

2、触者:谓根、境、识三和合,触心所起,分别变异,使心心所能触诸境,受、想、思所依为业。《广五蕴论》中云:「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合,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所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52]《集论》卷一中亦云:「何等为触?谓依三和合,诸根变异,分别为体,受所依为业」。[53]

3、受者:谓根境相合,受与心王相应生起,缘顺境、逆境、不顺不逆境时,便有苦、乐、舍的三种感受。《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中说受有二十一种,恐繁不赘。《成唯识论》卷三云:「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54]

4、想者:谓于诸境,依名取相,分别事理,施设种种名言为业。《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云:「想云何?谓三和合故,施设所缘,假合而取。此复二种:一、随觉想,二、言说随眠想。随觉想者:谓善言说,人天等想。言说随眠想者:谓不善言说婴儿等类,乃至禽兽等想」。[55]想作何业?谓于所缘,令心彩画,言说为业。《显扬》卷一亦云:「想者:谓名句文身熏习为缘,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取相为体,发言义为业」。[56]

5、思者:思是造作义,也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思有思业及思现行业两类。思业者:此即审虑、决定二思,属于意业;思现行业者:此即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故此三业,则属思的范筹。《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中云:「思云何?谓三和合,令心造作,于所缘境,随与领纳和合乖离。思作何业?谓发起寻伺身语业为业」。此中「寻伺」是指意业。《五蕴论》亦云:「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58]

此遍行心所是心由知到行的整个过程。其中触、作意、受,是感性认识;想是概念活动,属理性认识;思是对境界的造作处理,属行的范筹,也就是实践。如是五法,它说明了人们是不断地由感性认识引起理性认识,然后又由理性认识而引起行的实践。由此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相互引起,而形成了人类知识活动的无尽长河。

问:遍行心所中想、思二心所与第六意识相应时,其义易解,若与其它识相应,其义不易理解。如与阿赖耶识相应的想、思二心所,难道也有依名分别的想及审虑决定、动身发语的思吗?

答:想是分别义。分别有三:即自性分别、随念分别和差别分别。阿赖耶识虽无三分别,但自性分别八识通有,故想仍然与意识以外的其它诸识相应。说想是依名取相,分别执着,主要是从三分别中作用最强的随念分别和差别分别上说的。思是造作义,前六识造作最为突出,故说有三业;其实阿赖耶识亦有思的造作行为,如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皆是阿赖耶识的造作相。末那识思量执我,亦是其造作相。

戊二、释别境五

二、别境五者:

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1、欲者:欲谓欲求,也就是希望,此依可乐境起,能与精进所依为业。《瑜伽》卷五十五云:「欲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趣希乐。欲作何业?谓发生勤励为业」。[59]《集论》卷一中亦云:「何等为欲?谓于所了事,彼彼引发所作希望为体,正勤所依为业」。[60]欲通世出世间。希求名利富贵等,此是杂染世间欲;希求涅盘菩提等,此是清净出世间欲。故四智相应心品及十八不共佛法中,仍然有「欲」。所以正当的欲求,则能解脱,错误的欲求,则永处缠缚。

2、胜解者:胜谓殊胜或决定义,解谓理解。谓对某事某理坚决信从,而不怀疑,此依决定境起,能于所缘,任持功德过失为业。故《五蕴论》云:「云何胜解?谓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决定境者:谓于五蕴等。如世尊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如是决定。或如诸法所住自相,谓即如是而生决定。言决定者:即印持义,余无引转为业。」[61]此论多从清净胜解而言。若胜解诸法有体,或有我法;或胜解实因实果。此种胜解,则通世间,有诸过失。若胜解印持人我本空或我法二空,此通出世间,则有无量功德。

3、念者:对曾经感受熏习过的境界,能明记不忘,此依曾习境起,以不散乱为业。《显扬》卷一云:「念者:谓于串习境,令明记不忘为体,等持所依为业」。[62]《瑜伽》卷三中云:「念云何?谓于串习事,随彼彼行,明了记忆性」。[63]又云:「念作何业?谓于久远所思、所作、所说,忆念为业」。[64]念亦通染净。于佛圣教,中道正理,受学熏习,明记不忘,此为正念净念;于世诸法,戏论言说,受学熏习,明记不忘,此为邪念妄念。故说念亦通世出世间,杂染清净。

4、三摩地者:此为梵语,汉译等持、正定或心一境性。谓远离沈、掉,平等持心之义,故云等持。于所观境,专注一趣,如如不动,心不散乱,故名正定。心于所缘境,如如相应,无能无所,故名心一境性。《瑜伽》卷五十五云:「三摩地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顺趣向,为审虑依,心一境性。三摩地作何业?谓智所依为业。」[65]《杂集论》卷一亦云:「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心不散乱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66]此三摩地的定亦通染净。若以厌下趋上,呵欲弃盖为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此则是染,为世间定;若以厌三界苦,趋涅盘乐,以声闻藏法为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此则属净,为出世间二乘定;若以菩萨藏法为所观境,对世出世间作平等观,上成下化,智悲等运,使心专注不散,此亦是净,为出世间大乘的上上定。如是三定,主要以愿力及所观境而成差别。

5、慧者:谓简择诸法性相,明辨是非得失,此依所观境起,或依定境起。慧作何业?能于染污清净法中,随顺推求为业。《瑜伽》卷五十五云:「慧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顺趋向,简择诸法,或如理观察,或不如理观察,或非如理、非不如理观察。慧为何业?谓于言论所行染污清净,随顺考察为业。」[67]《杂集论》卷一中亦云:「慧者:于所观事,择法为体,断疑为业。断疑者:谓由慧择法,得决定故」。[68]慧的差别,亦随上所说禅定境的差别而有世间、出世间及大小二乘的不同。一般说来,安住在自见取中,于染净因果不如实知,生大邪见,此为邪慧狂慧;仅能通达世间因果,于出世间因果不信不解,此为世间慧;于出世间厌世趋寂的因果及人空真如,能如实知,此为出世二乘小慧;于世出世间染净因果及人法二空真如,如实遍知,此为出世间大乘人的圆满智慧。如是三慧差别,依种姓、愿力、所观境及禅定形成,智者当知。

戊三、释善十一

三、善十一者:

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1、信者:于诸业果谛理,实德能等,深信不疑,能治不信;增长善法及净信所依为业。依《成唯识论》说,信有三种:(1)深信佛法僧三宝是真实的,名信有实;(2)深信佛法僧三宝具有无量功德;名信有德;(3)更应深信自己可以成就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名信有能。信即正信,或依四种而说:(1)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此即包括上面所说的实德能三义;(2)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反对神天主宰,相信染净因果,即四缘、十因、五果;(3)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即相信涅盘菩提为学人的最终归宿,不以天界等为归;(4)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即相信智慧才能明白事理,断烦恼执着,得自在解脱,而不是神通及无慧之善可以解决生死的。《显扬圣教论》卷一中云:「信者,谓于有体(实)、有德、有能,心净忍可为体,断不信障为业,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利益自他为业,能趋善道为业,增长净信为业。」[69]《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事实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间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70]信既列于善法之中,善是以道德为性,而道德的标准是:深信善法因果及诸谛理,依此行持,方称为善。故善以信为首,义即在此。

2、精进者:谓于舍染趋净,止恶修善,自利利他,离苦得乐事中,被甲、加行、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而修而行,是名精进。此中依《显扬》说被甲是有势,加行是有勤,无怯弱是有勇,无退转是坚猛,无喜足是不舍善轭。如是五种能治无愿、懒惰、无力、不坚及少得为足。《成唯识论》卷六说精进云:「此相差别,略有五种:谓被甲、加行、无下、无退、无足,即经所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71]《摄大乘论》卷二云:「能远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72]

3、惭者:依于道德良心或正法因果之力,于诸不善之法,羞耻过恶,而止息不作,能治无惭。恶行止息,善行增长所依为业。《显扬》卷一云:「惭者:谓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惭障为业」。[73]《成唯识论》卷六亦云:「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74]

4、愧者:依于社会法律舆论制裁之力,于诸不善之法,羞耻过恶,而止息不作,能治无愧。恶行止息,善行增长所依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75]《广五蕴论》云:「云何愧?谓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他增上者:谓怖畏责罚及讥论等所有罪失,羞耻于他。业如惭说。」[76]

另外:菩萨善行中所有惭愧,《瑜伽》卷四十四中详有述说,学人可以参考。

5、无贪者:于名、色、财、食、睡,或色、声、香、味、触的世间粗细五欲,淡泊超然,不贪不着。能治贪欲,增善为业。《显扬》卷一云:「无贪者:谓于有有具,厌离无执,不藏不爱,无著为体,能断贪障为业。」[77]《广五蕴论》云:「云何无贪?谓贪对治,令深厌患,无著为性。谓于诸有及有资具,染着为贪。彼之对治,说为无贪。此即于有及有资具,无染着义。遍知生死诸过失故,名为厌患。恶行不起,所依为业。」[78]

6、无嗔者:于诸有情,慈爱悲悯,不生嗔恨,能治嗔恚,增善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于有等,无著无恚。」[79]

7、无痴者:于诸事理,不迷不昧,明彻通达,而无滞碍,能治愚痴,增善为业。《广五蕴论》云:「云何无痴?谓痴对治,如实正行为性。如实者:略,谓四圣谛;广,谓十二缘起。于彼加行,是正知义。业亦如无贪说。」[80]

如上无贪、无嗔、无痴,名三善根,也就是此三为一切善法之根本。尤其是无痴最重要。只要有了明达一切事理的智慧,才能成就无贪、无嗔。所以于三善根中,无贪、无嗔又以无痴为根本。欲成就无痴,必观缘起;欲成就无嗔,必观慈悲;欲成就无贪,必观不净。所谓「贪观不净,嗔观慈悲,痴观缘起」者是。

8、轻安者:身轻心安,调畅舒适,远离粗重,寂静安乐。能治昏沈,转依为业。《广五蕴论》云:「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谓能弃舍十不善行,除障为业。由此力故,除一切障,转舍粗重。」[81]

9、不放逸者:谓依精进及三善根的力量,严格要求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毫不任情纵欲。能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为业。依《瑜伽》卷五十七说不放逸有五,如云:「一、求财不放逸,二、守财不放逸,三、护身不放逸,四、护名不放逸,五、行法不放逸」。[82]《显扬》卷一云:「不放逸者:谓总摄无贪、无嗔、无痴、精进为体,依此能断恶不善法,及能修彼对治善法,断放逸障为业」。[83]《成唯识论》卷六及《杂集论》卷一中俱云「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福)事为业」。[84]

10、行舍者:行谓功行;舍谓上舍,不取于相,无执无著,是舍义。行舍有三:(1)平等:谓修止观时,不住于止,不住于举,而应住在止观双运的清净舍念中。(2)正直:谓纯一直心,不动道场,远离取舍,而常安住于心一境性的现观境中。(3)无功用住:随缘任运,不用功力,自在无碍,无住而住。《成唯识论》卷六中云:「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85]

11、不害者;谓慈悯众生,于众生的财利、名位、身心、性命不忍损害。能对治害,慈悯增善为业。《显扬》卷一云:「不害者:谓由不恼害诸有情故,悲哀恻怆悯物为体,能断害障为业」。[86]

戊四、释烦恼六

四、烦恼六者:

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1、贪者:于五欲乐及自身命,贪染执取,不愿舍离。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显扬》卷一云:「贪者:谓于五取蕴,爱乐、覆藏、保着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贪为业。障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损害自他为业,能趣恶道为业,增长贪欲为业。如经说:诸有贪爱者,为贪所伏蔽」。[87]

2、嗔者:于违逆境及怨家有情,心生嗔恚,恼怒怨憎,杀害相加,能障无嗔,恶行损恼所依为业。《广五蕴论》云:「云何嗔?谓于群生损害为性,住不安隐及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者:谓损害他,自住苦故」。[88]

3、慢者:我慢贡高,轻视他人,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此有七种:(1)慢:执着自己胜过其它劣者,或与自己相等者。(2)过慢:谓彼此相等,执着自己胜;或他胜,执着彼此等。(3)慢过慢:执着自己胜过本来胜过我的人。(4)我慢:执着有取五蕴为我或我所。(5)增上慢:谓于圣教谛理,未闻言闻,未证言证,执着已得,心生高举。(6)卑慢:执着自己优点多而缺点少,其心高举。(7)邪慢:对自己的观点本来不正确而执着最极正确,其心高举。

如上七慢依《五蕴论》及《广五蕴论》说,《成唯识论》虽说有七慢或九慢,但未详举。《显扬》唯说三慢,如该论卷一引经说:「三种慢类,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类」。[89]

4、无明者:谓于正法因果谛理,无明覆蔽,无智通达,能障智能,愚痴虚妄增长为业。又无明有二:(1)迷事无明:谓于尽所有性一切性的因果法相不能解了;(2)迷理无明:谓于如所有性真实性的二无我理——一真法界不能解了。

另外:无明又有恒行不共无明、独行不共无明和相应无明三种。与第七末那识相应的无明,随末那识无间无断,故名恒行。不与嗔等共起,故名不共。独行不共和相应二无明在前六识上,无明不与贪嗔共起,名独行不共;若与嗔恚及小随烦恼共起,名相应无明。转识在有漏位既有无明相应,故不见(覆蔽)真实,显现虚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世尊告曰:「如是无明,隐覆真实,显现虚妄。」[90]

5、疑者:于诸事理怀疑不信,于诸善行犹豫不决。能障不疑善行为业。《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云:「疑者:犹豫二分,不决定心所为性。当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别建立,谓于他世、作用、因果、诸谛实中,心怀犹豫」。[91]

6、不正见者:此又称不正知,谓诸见解,与诸谛理因果不相符合,颠倒妄执,不如实知。能障正见,邪知恶行所依为业。此有五种:(1)身见:执五蕴假合之身有我及我所;(2)边见:执常执断,偏而不中;(3)邪见:毁谤因果及诸谛理;(4)见取:于上三见执为最上、最胜、最正确;(5)戒禁取:外道所立戒条本不正确,而执为最极正确,如执拜日月水火,可脱苦难,拔发裸体,能断杂染,依之行持,名曰持戒。反之则名犯戒。如是见取,名之曰:「戒禁取」。

戊五、释随烦恼二十

五、随烦恼者:

一、念,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1、忿者:对现前违缘,不如理事,内心忿忿不平。此以嗔为本,忿怒执杖所依为业。《显扬》卷一云:「忿者:谓于现在违缘,令心忿发为体,能障无嗔为业,乃至增长忿为业」。[92]《法蕴足论》卷九中言之甚详,读者可以参阅。

2、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能障不恨,不忍增恶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中云:「云何为恨?谓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此亦嗔恚一分为体,离嗔无别恨相用故」。[93]

3、恼者:以忿恨为先,继以恼怒,高暴粗言,甚至打骂相加,狠戾为性,引不安隐、非福、恶名为业。《显扬》卷一云:「恼者:谓于过犯,若他谏诲,便发粗言,心暴不忍为体,能障善友为业,乃至增长恼为业」。[94]《杂集论》卷一亦云:「恼者:忿恨居先,嗔之一分,心戾为体,高暴粗言所依为业」。[95]

4、覆者:对于自己所有过失,隐藏遮蔽,不让人知,障发露悔过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为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96]

5、诳者:谓贪着利养,欺哄他人,诈骗不实,心诡为体,邪命所依为业。《广五蕴论》云:「云何诳?谓矫妄于他,诈现不实功德为性。是贪一分,能与邪命所依为业」。[97]

6、谄者:谓巴结谄媚,奉承狡曲,心不正直,能障不谄、教诲为业。《显扬》卷一云:「谄者:谓为欺彼故,诈现恭顺,心曲为体,能障爱敬为业,乃至增长谄为业。」[98]

7、憍者:于自盛事,心怀染污,高慢自吹,悦豫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杂集论》卷一云:「憍者:或依少年无病长寿之相,或得随一有漏荣利之事,贪之一分,令心悦豫为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长寿相者:谓不死觉为先,分别此相,由此能生寿命憍逸。随一有漏荣利事者:谓族姓、色力、聪睿、财富、自在等事。悦豫者:谓染喜差别。」[99]

8、害者:于有情财利、名誉、身心性命、乐于损害,心无慈悲。能障不害,逼迫损恼为业。《显扬》卷一云:「害者:谓逼恼有情,无悲、无悯、无哀、无怜、无恻为体。能障不害为业。」[100]

9、嫉者:于他名位、财利、德行、学问等,心怀妒忌,而不赞叹随喜,能障仁慈、不妒为业。《广五蕴论》云:「云何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为名利故,于他盛事,不堪忍耐,妒忌心生,自住忧苦所依为业」。[101]

10、悭者:谓贪着利养,爱重蓄集者,于法于财,悭吝保守,不乐施舍,能障不悭施舍为业。《广五蕴论》云:「云何悭?谓施相违,心吝为性。谓于财等生吝惜故,不能惠施,如是为悭。心偏执着利养众具,是贪一分,与无厌足所依为业。无厌足者:由悭吝故,非所用物,犹恒积聚」。[102]

11、无惭者:于诸罪愆过恶不畏良心谴责,于诸恶行,乐而为之。以不自羞为体,障惭生恶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中云:「云何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103]

12、无愧者:谓于罪愆过恶,不畏社会讥评、法律制裁,于诸恶行,乐而为之。以不羞恶为体,障愧及生烦恼恶行为业。《集论》卷一云:「何等无愧?谓贪、嗔、痴分,与诸过恶,不羞他为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104]

13、不信者:于因果谛理,实、德、能义,怀疑不信,能障正信,心不清净,懈怠所依为业。《杂集论》卷一中云:「不信者:谓愚痴分,于诸善法,心不忍可,心不清净,心不希望为体,懈怠所依为业。懈怠所依者:由不信故,无有方便加行乐欲」。[105]

14、懈怠者:谓于止恶修善,自利利他事中,懒惰消极,而不造修,能障精进,增染为业。《瑜伽》卷六十二云:「云何懈怠?谓执睡眠,偃卧为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106]《五蕴论》亦云:「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不勇猛为性。」[107]

15、放逸者:于舍染趋净,威仪行为上,任情纵欲,心不防护,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瑜伽》卷八十九中云:「于诸善品,不乐勤修;于诸恶法,心无防护。故名放逸」。[108]

16、昏沈者:内心昏昧低沈,精神不振奋,能障轻安及行舍为业。《瑜伽》卷十一云:「昏沈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减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昏昧,无堪任性」。[109]

17、掉举者:依不正分别,推比寻思,追念过去,攀缘现在,想象未来,腾跃动荡,心不宁静,能障禅定(止)为业。《显扬》卷一云:「掉举者:谓依不正寻求,或复追念曾所经见戏论等事,心不静息为体,能障奢摩他为业,乃至增长掉举为业」。[110]

18、失念者:谓于圣言,因果谛理,其心流散,不能明记,障碍正念,能引烦恼恶行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中云:「云何失念?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111]

19、不正知者:于所观境,不如实知,邪知邪见,烦恼邪慧相应而起,能障正知,毁犯所依为业。《杂集论》卷一云:「不正知者:烦恼相应慧为体,由此慧故,起不正知身语心行,毁犯所依为业。不正知身语心行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观察,以不了知应作不应作故,多所毁犯」。[112]

20、散乱者:于所缘境,心不集中,分散流荡,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此有六种:(1)自性散乱:谓前五识,向外缘色等境,本性就是散乱。(2)外散乱:谓修善时,于五欲境,其心驰散。(3)内散乱:谓修善时,其心住在昏沈掉举二味之中。(4)相散乱:为了取信他人,故意装出道貌相。(5)粗重散乱:因有二取习气故,于修善法时,我我所执,夹杂其中。(6)作意散乱:谓发大乘心者,心向二乘止观及涅盘圣果。

如上二十种随烦恼,随其活动范围的大小宽狭,而有小中大三类。于中初十为小随烦恼,次而为中随烦恼,后八为大随烦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