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唯识性——三无性∵

次显三无性。∵

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唯识相,主要讲三自性。关于圆成实性,应补充两点:二空真理,无为法是圆成实性,这是主要的。附带还有根本无分别智,亦即清净般若,实证我法二空的真理。所证的理是无分别理,而能证智慧的形相也无分别,它与真如本性融为一体,形相相等。所以根本无分别智,也可称为圆成实性。《解深密经》说圆成实性是二空真理,同时又讲净分依他(无分别智)也是圆成实摄,因此无漏有为法,指根本智、后得智,因为它所缘境是无分别理,而它本身的形相也无分别,故叫无分别智。它与真如二者融合为一体。所以清净般若也可称为圆成实性,但主要是指无为法,二空所显真如。∵

现在讲唯识性。唯识性主要指“三无性”。“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三无性”,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三无性依三自性而立。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因为遍计所执是迷情妄执而有的实我实法,其执着的我法无实体,无相状,体相俱无,如龟毛兔角,故称“相无性”。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因为依他起性从因缘生,随因缘灭,随因缘变异,自己没有自然而生的实体,如梦幻泡影,有而非真,这就是依他起性的真实相。依他起性没有自然而生的实体,所以又叫“次无自然性”。圆成实性是胜义谛,胜义谛一法不立,什么都没有。禅宗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因为一张口说话,就有名相,就错;心里一分别,就错,因为一分别,心里就起念头,一动念就错了,所以胜义无性,一法不立,如同虚空清净无染。“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密意说”,是隐密的意思,不是显了义说的,是方便的智慧。“一切法无性”指一切法都是空的,实际上并不是一切法无性。依他起、圆成实性还是有,并不完全是空,只是遍计所执的法才完全是空。佛说:“一切法无性”,是要空去我法执着,并非客观上的真事真理也都空掉。客观的真事有事相,圆成实性有空相,还有一个二空真理也是存在的,但它们都远离名相言说,无法用名言去分别它。如用名言分别,就错了。因为名言只是分别时所用的一个符号,与具体的东西毫无关系。从真实义来说,是遍计非有,依、圆非空,非有非空的中道,这才是佛显了说的。而二时般若谈一切皆空,是密意说,不是佛的显了义。为什么佛要密义说呢?因为遍计所执遍于依他起上,遍于圆成实上起我法二执。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性”,是要把依他起、圆成实上那些执着除掉。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要观空,主要是空掉主观上的执着,也就是空掉“遍计所执”,空了遍计所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相就显现了。《金刚经》说:“若菩萨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就是这个道理。∵

颂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是唯识实性。∵

“三自性”是诸法胜义,属于胜义谛。殊胜的义理,殊胜的事理,称为胜义。世俗谛,就是一般的道理和事理。胜义谛中有“世间胜义”和“道理胜义”。∵“世间胜义”就是佛说的“蕴、处、界”三科。世间法本来不是胜义,但是佛把世间法分析得很正确,蕴处界三科分析得如理如量,所以也称胜义,也就是世俗谛的胜义。“道理胜义”,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属于小乘所修。“证得胜义”,就是二空真如,我法二空的道理。“我法二空”的胜义谛理,就是无分别智亲证的真实道理,故叫“证得胜义”。“胜义胜义”,指一真法界。“胜义胜义”,就是说它本身就是胜义。它与“证得胜义”两者的差别在于,“证得胜义”是证的“遍计所执空”,因为我法二执是遍计所执,如果证得了“我法二空”真理,也就证得了“三无性”中的“相无性”,证得了遍计所执体相俱无的真理。胜义胜义,指的是圆成实性,是依他起性上本来具有的空性空理。“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义即:诸法的真性,常时如此,没有变更,因为它是无为法,没有生灭变化,本性空寂。“常如其性故”,真如的“如”字就当“常”讲,常时都是那种清净性。“是唯识实性”,也就是唯识的真实性。唯识性有两种:一、唯识的真实性,即圆成实性,即胜义胜义;二、唯识的虚妄性,即遍计所执,执着诸法实有。有关唯识性的部分,就讲完了。∵

五、唯识位

《三十唯识颂》解决了五方面的问题。第一、首先破我法二执,显唯识理。第二、讲“因缘缘起”(即自性缘起)和“业感缘起”(即增上缘缘起),这是缘起部分。第三、讲唯识相,即三自性。第四、讲唯识性,即三无性。第五、讲唯识位,有五个位次。现在已把三无性:“遍计所执相无性”、“依他起性生无性”和“圆成实性胜义无性”讲完了。下面讲唯识位:第一资粮位,第二加行位,第三证道位,第四修道位,第五究竟位。∵

第一位:资粮位。∵

颂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所谓“乃至未起识”,即从初发菩提心起,乃至未证得顺抉择分的时候,这一阶段叫“资粮位”。资粮位主要是广积福德、智慧资粮。资粮者,行远路时所需的路费和口粮。而向成佛的那个境界迈进,也须具备一定的资粮,那就是“福德”、“智慧”。因为这两种资粮圆满了,就成佛,就叫两足尊。从初发心乃至未起顺抉择分,即未到“加行位”这一段时间,叫资粮位。资粮位也叫“顺解脱分”,就是随顺解脱这一大部分。“顺抉择分”,就是在加行位修唯识观,就是随顺见道智慧(就是抉择),就是随顺趋入证道位。资粮位尽管未实证真空本性,还须依闻思修来修六度。因为此时还没有“修慧”,故只好依闻思智慧来修。布施、忍辱、持戒这三度,广积福德;禅定、般若广积智慧,精进就是努力来积福慧。在这一阶段,只能增长一些善法,使我法二执生起的“烦恼”、“所知”二障在现行上,略有减轻。“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对我法二执的种子(随眠即种子),“犹未能伏灭”,还没能断除。何谓“随眠”?即随逐有情眠伏藏识,“二取习气”经常随逐有情,紧跟着众生,躲在阿赖耶识中。若有情在人趣,“二取随眠”就在人趣的阿赖耶识中;若有情在天趣,“二取随眠”就在天趣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若堕地狱,“二取随眠”还是在地狱有情的阿赖耶识中,它常时随逐有情眠伏藏识。在资粮位中,对二取习气的种子没有触动,对二取习气的现行还是触动了一点点,但不大。这一阶段主要修的是“多闻熏习,如理作意”,以闻思慧来修六度,来积福德。在这一长时阶段中,《华严经》说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信”:信、进、念、定、慧、戒、愿、不退、护法、回向,就是十种信,相信这十法。总的来说,第一是建立净信,清净信。即“信有实”:相信佛说的道理真实不虚;“信有德”:相信佛法僧三宝功德伟大;“信有能”:相信我自己有能力通达佛法真实义,我能够成就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这是总的信。其它还有几个方面,我们应当相信:一、精进,相信精进努力能成就佛果,懒惰绝对一事无成。二、念,相信正念,正念住心,才能降伏邪念。三、定,由正念产生正定,有定才能生智慧。四、相信正慧。五、正戒,要相信正戒能防恶趋善,六祖说:“若欲见真道,行正既是道”,身口意三业清净了,就是道,三业清净很不简单,首先要意业清净,心里没有烦恼。六、愿,相信愿力广大,《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十大愿,这种愿力不可思议。愿力关系大得很,发了个愿,无形中自然就会实现,自己也莫名其妙。佛常说:“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阿弥陀经》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愿力不可思议。所以大家不要乱发愿,要发正当的愿:上成无上菩提,下化无边众生。这里我本人有一点经验。起初,我眼睛看不见,想通达五明,终于通了一点。后来又发愿办教育,一个盲人又没读过师范校,结果在教育界干了那么多年。为什么能成就?就是因为我发了愿,要普度众生,教育也是普度众生。我又发愿送穷,写了一首送穷诗:“嗟我此生何太穷,早年失明晚多空,愿从此日送穷去,顿作人间福寿翁。”我鼓励大家要发大愿,发正当的愿一定会实现。七、不退,相信不退,要前进,修行用功一退,就退得无止境了。八、护法,相信护法,要维护正法。九、回向,什么叫回向?做事之先要发愿,即立个志向,我要做什么,达到个什么目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发个回向愿,表示要把事情用在哪一方面,比如布施,这之前先发愿要大弘佛法,广度众生。布施后,又把这个功德回向众生。愿使众生都得闻佛法。回向也是愿,在事情之后,发愿把功德回向给哪个。所以净土宗常念:“愿以此功德,回向诸净土……”,先念佛,然后把功德回向,以庄严净土。大家做了布施后,或者把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或者回向众生。“十信”就是要相信这十种。先要有信仰,才能发起菩提心。∵

“十住”:一、发心住:初发心,还没有多少行动,也未闻多少正法,就住在初发心那个境界上。二、置地住:发心初期,烦恼还炽盛,心还收不住,就要调伏心地,置心地。三、修行住:把心地调伏了,就要开始修行。为调伏心地,佛法有五净行,依众生不同的烦恼,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治。①如贪心盛,就用“观不净”来调伏;②如嗔心重,就修慈悲观;③如果痴心重,就要“观缘起”;④如果骄慢心重,就要“观界差别”,人由地水火风识空等六界组成,把六界拆开,就没有我,我都没有,还有什么骄慢呢!⑤寻思重,不停地想这样想那样,就数出入息。最初烦恼很重时,就看自己哪一种烦恼最重,影响修行,就选取哪一种方法对治调心。四、生贵住:发心修菩萨行的人,一般不会落在贫穷人家,要生在尊贵之家。五、方便住:普通人都有方便智慧,善于说话很策略,处世善巧。六、不退住:经常想着向前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见《大学》),德业日日进长。七、正心住:心里正大光明。学佛人首先要做好人,做好人首先是修身,即身体戒行好。修身须先正其心,心性端正,光明磊落。八、童贞住:即出家,不结婚就学佛,童贞入道。九、法王子住:法王子就是佛的儿子,将来必定成佛,继承佛位。十、灌顶住:印度古时,凡皇帝封太子,老皇帝要用酥油给太子灌顶。这种仪式用于佛法中,表示将来要继承佛位。十住,表示住在这十个位次上。∵

“十行”,就是修十种胜行。一、欢喜行:随时要乐观,有乐观主义精神,就有毅力,敢于承担任何困难,做一分算一分,不畏惧,有欢喜心,就有勇气。常时心里有正当的乐趣,法乐充满。二、饶益行:即饶益众生,做有益众生的事。三、无嗔行:常时心中充满慈悲,要学佛陀“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没有嗔恨行为,要随时运“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心。四、无尽行:不论度众生,护戒律,修禅定,学智慧,随时没有厌足感,不能认为现在已经做够了,学好了,不用前进了,“谦受益,满招损”。五、离痴乱行:心里要有智慧,不要愚痴颠倒。六、善现行:时时处处修善法,佛陀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有人不懂如何持戒,认为持戒重在戒恶。恶当然要戒,但是有一种积极的对治,就是努力行善,偶然有恶念起来,就用善念去降伏它。只是消极止恶,不修善,烦恼就降伏不了,戒就持不好。七、无著行:要求没有执着心,无著很重要。学佛就如《六祖坛经》说:“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法华经》说:“吾自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远离诸着。”大的执着只有两种:我执和法执,详细的就很多。如何离执着呢?观缘起性空是离执着的总持法门。佛在《大般若经》中说:“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对每一件事,都用缘起性空这个正念正知去观,自然就不会执着,自然就具足戒定慧,故叫无著行。八、尊重行:心念行持要庄严。因为佛陀是真俗圆融的。从真谛角度讲,心不起分别,没有善恶分别,心里清净。从俗谛角度说,就还要有善恶分别,内真外俗,心行庄严。佛法还是讲礼貌,即四威仪。每一部佛经开头,都要赞佛。《金刚经》中,须菩提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把世尊赞叹一番,佛也称赞别人,“善哉善哉!”九、善法行:要广修善法。十、真实行:我们的行为要达诸法性空,没有实我实法的执着,这就叫真实行。如有我法执着,哪怕行为再好,也属有漏行。没有我法执着的行为,就属出世无漏行,即是真实行。∵

“十回向”。何为回向?回向也是发愿。在事情未做之先发的愿就叫愿。事情完毕,发愿把这一功德回向哪里,或回向无上菩提,或回向众生,就是回向愿。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救护众生是不舍,离众生相是不取,不取不舍,或者把功德回向众生,或者把功德回向菩提。二、不坏回向:何为不坏?就是要成就一切功德,“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善,自己止恶向善。比如,出家受持戒很严,后来又动摇了,破戒还俗。这都叫坏,坏了善法,坏了已有功德。“不坏回向”就是做事,不做则已,做则必成。三、一切佛回向:佛多得很,三世一切佛要平等看待,不能认为哪个佛大些,哪个佛小些,哪个佛对我有恩,哪个佛与我疏远。礼佛拜佛时,要回向一切佛,等观一切佛。未来佛,尽管现在未成佛,将来是一定要成佛的。所以礼佛时,面对释迦佛,不要心想我只礼释迦佛,而应想我礼拜十方三世一切佛。大家要“信有能”,相信将来一定成佛。虽然初学的思想、戒行还不完全坚固,总的来说,你肯定有佛的种性,克服怀疑,净信增长,克服无名,智慧增长,必定会成佛。对待初学,与对待如来一样,必须心怀尊敬,我们要等观一切法,等观一切佛。四、至一切处回向:这里的处,不能只看成物质性地点。它指三种处:天界的处,修十善业的处,修六波罗蜜的处,修四摄的处,也有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处。“至一切处”就是无论修什么法,这个处就在你所修的法中,比如修六度,这个处就在六度里面,修四摄,就在四摄里面了,修这种种行,在这种种处里,都把功德回向菩提,这是关键。如果不把所修善法回向菩提,就成世间善报,不是成就无上佛果的功德。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他求的是人天福报,就没有回向无上菩提。所以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因为他求功德是为自己将来享受,不是为众生。五、不住功德相回向:就是无尽功德藏回向,我们安住法性中,法性就是“无尽功德藏”,法性蕴一切处,前前无始,后后无终,左右周围,无有边际,就是无尽藏。我们安住法性的时候,也要回向菩提。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善根,从一方面看不平等,有大有小,有世间有出世间;另一方面看又是平等的,因为善根是因缘生法,缘起性空。在度生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其根基,是大乘还是小乘,是世间根机还是登地以上菩萨的根机。但同时心中不要认为这些根机有差别,因为他们都是缘起性空,缘起是平等的,性空也是平等的,在行差别相时,心里要平等看待,安住法性当中。《维摩诘经》说:“虽知佛国土,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修净土时,身口意在修,但心里要知道,修净土也是空。口上要说,手上要做,心里要知道它是空性。所以又要知道净土空,但又要度众生,又要成就净土,要教化众生修行,没有别的,就是处处“不取不舍”。既要广积福德智慧,又要做事,又要说,又要起心动念,但心里又要了知它本性空。所以《坛经》说:“常起诸根用,而不作用想;分别一切法,而无分别想。”所以善于学佛的人,“对境心数起”,但内心又了知它本性空。《维摩诘经》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懂得这一点,就是内行。《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大智慧,一切法都是佛法,要分别一切法,而离对分别的执着。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此处有二义:①众生都是我们的眷属,老于我者父母也,小于我者子女也,同辈者兄弟姐妹也;②对我有恩或是有仇,我们对他一样慈悲,大肚能容。弥勒菩萨两旁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佛教有忍辱波罗蜜,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修菩萨行的人,要等观一切众生。众生说得对,我们要接受,说得不对的,就观缘起性空而空之。六祖说:“言下若相应,即共论佛义,言下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所以叫和合僧,等观一切众生,恩怨平等,无论何趣,不要认为天趣、人趣众生了不得,福报享完一样要堕落。不要认为地狱、饿鬼、旁生的众生卑贱,他把恶报受完了,还有善业,也会上升。释迦佛以前还变过龙、蛇等。六道轮回中,只有登地以后才不会堕恶趣,在未登地前,都要在恶道流转。八、真如相回向:我们实证真如后,也要回向。实证真如用来做什么?不是求个人解脱,一是用来回向无上菩提,二是用来回向众生,要以此功德,使众生都能安住在真如境界中。九、无缚解脱回向:本来我们众生有缚,但实在还是没有缚,根本就没有谁把你捆缚着。把你拴在生死苦海中的人,是你自己,自己迷了。一旦不迷,开悟了,就没有缚了。要懂得,求解脱,必须在自心上破迷,不是别人捆你,你自己不迷,就解脱。解脱的境界就是涅盘。涅盘在哪里?就在你心里,就在世间。怎么涅盘在心里呢?心里清净就是涅盘。心里没有执着,就解脱,所以叫无缚解脱。《证道歌》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断妄想不求真。”为何不断妄想?因为了达妄想本空。为何不求真呢?真也本空。懂了二者皆空,妄想不断而自断。真性既然本空,也就不求自得,心里平等,也就无所系缚。本来就没有缠缚,本来就是解脱的。四祖道信见三祖僧璨。三祖问:“你来做什么?”道信说:“求解脱。”三祖说:“谁缚汝?”四祖答:“无缚。”“那你求什么解脱?”四祖当下就开悟。我们还要学会处世。处世做人是一套最伟大的学问。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善会处事的人,就善会做人。星云法师说:“我们可以不研究学问,但不可以不学会做人。”处不来世做不来人,一辈子都是受气包。十、法界无量回向:法界有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法界没有限量。界,就是一类;法界,就是法这一类。法这一类就宽得很:法相、法性,所以法界一词,包括理法界和事法界两种。虽有两种,实为一体。事中有理,理中有事。理事无有穷尽,故法界无有穷尽。若法界有尽,宇宙就有头有尾。然而宇宙前前无始,后后无终。要问什么从哪里来,同类的东西就从同类来,人从人来,狗从狗来,树从树来。没有一个神,一个上帝或大梵天之类在主宰。佛法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阿赖耶识就没有头尾,是个圆圈,是个循环。若有头尾,只是在一个阶段上有头尾,但这个阶段前面还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完了后,又接上后一个阶段。所以无头无尾。懂得了法界无穷,就懂得以法界无量来回向众生,回向菩提。法界无量无边,所以宇宙没有中心。即使有时定上个中心,那也是相对的,相对于一定的空间来说的一个中心。整个宇宙没有中心,因为它无穷无尽。∵

以上讲了资粮位中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是资粮位中所应修习的内容,资粮位中,有些善行善法还不圆满,不坚固。此时就像打仗,要用善念占领思想阵地,正知正见住心。“正见之时佛在堂,邪见来时魔在舍。”随时破邪显正。《瑜伽师地论》说:“安住正念,修常惟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常时正念安住心里,就有定境,儒家也讲安住正念,讲慎独,心中起念,别人不知,独有自己知道,所以对自己的起念要谨慎,所以叫“慎独”。禅宗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慎独。六祖说:“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用正念除烦恼,把邪念一除,正念也要放开。所以“邪正俱不用,清净自无余”,邪正两念都放下了,心里自然清净。有首偈子,是教人修禅观心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惺惺寂寂是”,观法本空,心里自然清净,就寂静了,此时就放下,不观了,就有不断定境,这是对的。“无记寂寂非”,但是无记是不善不恶的寂静状态,这是不对的,我们要观诸法性空达于至善,才使它寂寂,这样才能寂寂一阵,精进一阵,使心安定一阵。有了定境,又要“寂寂惺惺是”,又要提醒一下,观一下。“乱想惺惺非”,要用观正法来惺惺,提醒一下,若乱想起来了,就错了。这是真功夫。这两句话,有人也知道,但怎样“惺惺”法,怎样“寂寂”法,就讲不清楚。不要清净了就不警觉提醒,否则又会自然滑入妄念中去。∵

资粮道位,着重在依闻思道理修行,因为还没有实证。∵

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现在讲加行位。资粮位90%都是依闻思智慧,修六波罗蜜,广积福德智慧后,就要正式起行了,比如要去某地,积够了路费,就要买票上路了。开始走,就叫加行。加行者,加紧用功修行(即开始出发了)。加行位分四阶段:暖、顶、忍、世第一法,名四加行位。在这四个阶段中,要尽量修唯识观。修此观要求达到唯识性,意即要见性。若问加行位做些什么呢?就是做见性的练习,如学校毕业了,要实习,锻炼见性。四加行位中,主要修习什么?“名唯是名,义唯是义,自性唯是假立,差别唯是假立。”就须依此四点深入观察,深入参悟,叫“四寻思”。寻思就是要你去观察、参悟。“名唯是名”:名,只不过是给事物取的一个符号,如杯子这个名,与它所指的东西,实不相符,名字并非具体事物。“义唯是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都是阐述义唯是义的,《瑜伽师地论》阐述的是“事唯是事”。世亲菩萨解释这个义,说义是境。我认为“事唯是事”较为正确,我认为“义唯是义”的“义”作事情解。名与事,名只是名,与事不相干,事只是事,与名不相干。《转有经》说:“由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意即:用那些那些名,去诠表那些那些法(事物),这些法当中没有那些名,这是诸法的法性。必须深入懂得这一点。佛常说,“不可说,不可说”。《金刚经》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又说,“吾自成佛以来,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这是说,言语名字,与事物两者不相干。深懂此理,才能“言思道断,心行处灭”,才能见性。如果不懂为什么名与事不相符合的道理,就没有智慧去见性。名是人为取的,而事却是因缘所生的法,不是人安的,两者各自的来路不同。简单的譬喻,口里说水,但不能解渴;嘴巴说饭,但肚子不饱;说衣,身体不能暖。又如诸葛亮,又名卧龙先生,也叫孔明。他有三名,人只是一个,并不因有三名而有三个人。所以名与事不相符合,“名唯是名,义唯是义”。懂了此理,才能体悟离言法性。再深入揭示一下,为什么语言文字无法表明那个事物呢?因为诸行无常,一切空,任何一件事物都抓不住,没有静止、停顿,因此没有个定法。用了个名字,就把这迁流变化,无静止的东西,当成固定的了。所以禅学讲“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就是此理。因为法不可说,一说就把它当成固定的法了。宇宙间,没有个定法,时时刻刻在变,所以“依名取相”,就叫执着。实在没有一个真实的事,因为诸法没有定法,所以诸法没法可说,道理就在此。人也不是定法,人的生命如芭蕉心,天灾人祸,无法预料。无常就无定法,无定法就无法安立名字。大家内而观自己的身体,刹那变化,没有定法,当下破我执;外观一切法,迁变无常,当下破法执。我也空法也空,能所双亡,整个宇宙与我融合为一,这就是《金刚经》上说的一合相,佛说:“一合相,即是不可说”,没有了差别相,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真正懂得一合相不可说,我法二执当体即空,这个我就大得很,无边无际,这就是法身,极乐世界就在我们这个法身中,而不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果真正得了法身,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你的法身中。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还是缘起性空,了不可得。见了法身就得天真佛。顿悟成佛快得很,笨人不懂,偏要这么修,那么修,不信顿悟成佛。我们本来本性就是空的,“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亦无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迦叶佛偈)罪也空,福也空,就与佛的身体无差别,就得法身了。故说:“智者了达罪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此人即见到空性,与佛无二无别。这些都是佛说的。我们讲“名唯是名,义唯是义”是修行见性的方法。赵朴老常讲学修一体化。如何修?就这么修。否则,先说打坐,坐着干什么?怎么坐?“名唯是名”就是要你实证。只有如此修才能达到“言思道断,心行处灭”而见性。“自性唯是假立,差别唯是假立”,既然名是名,事是事,各不相干,因此凡是心里执着自性是个什么,就错了。比如杯子是个自性,眼镜是个自性,帽子是个自性,一件东西就是一个自性。“自性唯是假立”,凡是我们认为是个什么,都是假立之名,实在没有。比如宝光寺,是个假立的名,青羊宫、北京、上海等无数无量的名都只是假立,实在这个具体事物上没有自性,但又在使用这些假立的名。实在没有这个东西,并不是指具体事物没有,而是指具体事物上,没有假名所指的那个东西,因为假名所指的是定法,具体事物上没有定法,所以“自性唯是假立”。“差别唯是假立”,差别,每一件自性上有许多差别相,如这只杯子,差别是瓷的,铁的,还是玻璃的;是你的,我的;还是买的,送的。这些种种差别也是假立。因为自性都是假立,连杯子的名都不可得,那么,依据杯子这个假立自性的名,来起种种差别相,当然也是假立,也无自性。了解此理,才能明白凡属依名取相,都是颠倒梦想。若见了性,就知道法无法说,无实体,无定法,就远离名相言说,就见性。正如《心经》上讲:“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究竟涅盘。”这一段讲的就是见性的那个空相。见性的空相就是“没得啥子”,“名唯是名,义唯是义”。现在没有“远离颠倒梦想”,有那么多自性差别相,塞在心里,怎么能清净,怎么能涅盘!一旦了解了“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就清净了。清净相一尘不染,一丝不挂,就是见性。见性要在活生生的事物上见。六祖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就是这个道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也是这个道理;《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仍然是这个道理。《大般若经》上说,“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就见到佛了。有些人这里朝山,那里拜庙,三步一跪,九步一拜,真可怜啊!当然他求法心切,但可怜他拜一百年,不如在此听闻见性的方法,懂得这叫见性,照此修行就是了。“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就与佛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顿悟成佛,真可贵啊!所以“道不用修”、“平常心是道”。只要明白无常,无常就无定法,抓不住,没法说,就“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古人说,“成于中,形于外,有得者必有言。”真正有心得才说得出来,没有心得的人说的就不像。释迦佛传法时说:“法本法无法”,没有定法,“无法法亦法”,没有定法也没有不定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一空一切空,心里才清净,心里像太虚空一样,没有一丝云雾,红日朗照,光耀四方。只要做到“一空一切空”,心里清净了,心中的红日就露出来了,这个红日就是般若智慧。∵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加行位中,修的是唯识观,在正观前,正当加行位的时候,就是现前。“立少物”,少物指唯识,因为修的是唯识观,遣了外境,就安立了一个很少的名字叫唯识。“谓是唯识性”,就用唯识二字来说明法性,唯识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说安立唯识二字就是唯识性。唯识有唯识相和唯识性两种,唯识相是有为法,唯识性是无为法。唯识相是俗谛,唯识性是胜义谛。在加行位修的唯识观,就是前面讲的四寻思,四如实智。在此阶段,虽然说的是唯识性,唯识观用唯识二字来统摄一切法。但是“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心里还有唯识的假名存在,依唯识这个名来遣一切遍计所执相,但还有唯识二字存在,还没有把二字丢掉,所以叫“以有所得”。虽然在忍位上和世第一法的时候,得了如实智,没有了唯识相的执着,但还有个空,还有个我法二空,心境皆空的空相未除,还有唯识空的空相未除,所以也叫“有所得”。暖位、顶位有唯识这个名相可得,所以未证唯识性。忍位、世第一法还有唯识空的空相未除,所以也有所得。因为有所得,心里就还是有分别,有名相,自然是“非实住唯识”,没有真正住唯识性。真正住唯识性,境也空,心也空,空也要空。这样就入证道位,得根本无分别智了。《金刚经》讲,“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比如,心里认为有个唯识,就着了法相,如果认为有个唯空,就着了非法相。法相要丢,非法相也要丢,对心境的执着要丢,对心境俱空的“空的见解”也要丢。这样一来,就入不二法门了,这时才真正见性,心才清净。所以《金刚经》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初先执有,就要说空对治,把有的执着丢了,这个空就成了过河筏子,空也不要了。又如生病,正生病时要吃药,(药就如此处说的空),病好了,药也不要了(空也不要了)。凡属于有执着,心里有什么念头、看法,都要空、丢掉它,心里才能清净,所以在加行位,有所得,凡有所得,就没有住唯识性。认为万法都唯识,没有境,就还有个法相;若认为唯识也没有了,就落入非法相,就落了空了。必是空也空了,空的法相也遣除了,才入不二法门。不要认为见性难,“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彻底懂得缘起性空,就叫悟,这是第一步。把懂得的这个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到达纯熟,就是第二步开悟,“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开悟就如此简单、迅速。所以第一步开悟,就是要懂如来真实义。《金刚经》讲,“尔时,慧命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意趣,涕泪悲泣。”这就是开悟,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第一步开悟,从语言文字上懂了,就不简单。并不是把三藏十二部看完了就懂了。看完了,不懂如来真实义,还是门外汉。如来真实义只有一点,六祖说,“说虽有万般,合理还归一。”《华严经》讲,“诸佛以一道而证菩提”,只是“一道”,你抓住这一点,即使没读过三藏十二部,佛说的话,你也说得出来。永嘉禅师从《维摩诘经》悟道,“出言暗合佛理”。在未见性开悟前,先有个文字般若的开悟。真正要开悟,就必须懂“名唯是名,义唯是义,自性唯是假立,差别唯是假立”,因缘所生法,常时在变。我们人是五蕴和合而成,刻刻在变。没有一个固定的我。外界山河大地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因缘生法,如梦幻泡影。深懂此理,当下就开悟。初先参悟,就叫“四寻思”。参悟透了,真正懂得了此理,就叫“四如实智”,真正懂得了名、事两者不相干,事物没有真实性,是个幻相,没有实体,也就没法说,没法分别。把道理悟透了,在一定时候就会忘了名言,就见性。故在暖位、顶位修的是四寻思,在忍位,世第一法位修四如实智,就把四寻思寻通了。为何叫暖位?暖是形容词,是说初先懂得了“名唯是名,义唯是义,自性唯是假立,差别唯是假立”这个道理,思维这个道理,略知境空,知道没有实在的名所诠的东西,所缘的境空。这正如人走到火前,感到有股暖气,故称暖位。这是四寻思的下品四寻思。进一步,顶位就是寻思位参悟到顶点了,到此,对境空就有了彻底深入的了解。我们所见的境,是用语言文字诠表的,没有见到真正的境。语言文字是空的,是我们的颠倒梦想,这就深入理解了境空,达到了寻思极位,故称顶位,也叫明增定。暖位也叫明得定,得了一点点智慧光明。明增定,是说智慧光明增强了,彻底了知境空了。但此时,虽已了知境空,但心里认为识还是有的,由此进一步,便是印顺定,印前顺后之意,即在顶位上了知境空,在忍位上加以印证境真正是空,境彻底空,故叫“印”。“顺”,境一空,心也要空,为什么?境既然是幻,能缘幻境的识,必然也是幻,没有真正的识,故称“顺后心空”,随顺下来,后面的心也就空了。《解深密经》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见少法。”能取没有少法,就是心空;所取没有少法,就是境空。所以境空心也就空。忍位,忍就是忍解,理解的意思,并非忍辱的意思,用智慧来忍解境空,心也空。但在这一阶段,只略知心空,并未彻底,境空是彻底的了。印前顺后心空,故名印顺定,得了下品如实智,“如实”就是“名唯是名,义唯是义,自性唯是假立,差别唯是假立。”真正懂得此理,如实通达,生起决定智,就到忍位,这是下品如实智。进一步就要到“无间定”,就是世第一法。为何名无间定?从它这里没有间断,下一念就要到见道位了。就像去游泳,已经到水池边上了,下一步就入水游泳了。无间定的境界是什么样呢?双印二空,境也空,决定如是;心也空,决定如是。印证两个决定如此,心境俱空。接下来就是见道位,就是圣人了。世间法到这里最高,故名“世第一法”。接下来就出世间。在世第一法中,还有个有所得,即空相未除。如果把这个空相也空了,就见道。《解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有个“空空”,就是空也要空。《坛经》云:“不存有见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着一物守空知,犹如太虚生闪电,此中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否则,就有挂碍,执药成病,心不清净。如实智如何理解?意为“确实如此,绝对如此”,名与事绝对不相干。承认这个理是真实的,就是如实,故成决定智。四寻思位无决定智,还在寻思参悟阶段。这是讲见性的练习,犹如学游泳,先要学一学,练习一下,才能游得来。《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都讲了“四寻”、“四智”,但都简略,因为要义语简炼,所以我才详细反复、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修唯识观方面,窥基大师还有五重唯识观:一、遣虚存实识:“虚”指我法二执,遍计所执都是虚的,没有的,是外境,必须遣除,故说“遣虚”。“实”指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实有的,故说存实。依他起性是唯识相,圆成实是唯识性,所以必须把识存起来保留下来,亦即破外境,存内识。二、舍滥留纯识:“滥”指境,内境和外境,内境是识的相分,因为识变识的境界为它所缘,是识的一部分,是识的相分。“滥”,外境内境的境有混淆,因此把易混淆的境去掉,不说境,改说识所变现的似相,是识的相分,也是识,故说唯识无境。把易混淆的“境(滥)”舍掉,只“留纯”,只是识,所以叫唯识。三、舍末逐本识:“末”,指相分和见分,两者都是自证分所起的用,自证分是识的体,用是体生发的,讲体,自然就摄用,所以就要舍去见相二分。自证分等这些“末”,总起来就是一个识,这就叫“舍末逐本”,“本”就是识。四、隐劣显胜识:既知只有识(不再分别见相二分),但识中还包括心所,《成唯识论》说:“此中言识,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心所定随心王,两者都包括在识内,一个识字统摄两者,“隐劣显胜”。(“劣”指心所)。这样越遣就越精越胜,只剩识了。五、遣相存性识:唯识中,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总起来都是唯识相。这个相只是个幻相,没有实体,本性空。唯识性就是空性,把这个空性抓住,保存住。“若知空性,则见导师”。我修唯识观,主要修“四寻思”、“四如实智”,没有修“五重唯识观”。照上述“五观识”思修也可以,只是它总在变,不易得定。修唯识观需要定境,最后我又依《金刚经》修,就更简炼明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要懂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是缘起,一切法都是性空。哪里能找到我,哪里找得到一个法,“我法”都得不到,心里就空空荡荡,“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当下真空本性就显露出来了。就这样快!所以佛在《金刚经》中讲,“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确确实实、真实不虚。我深信不疑,这是最简捷,最直接了当的修行方法。难怪六祖一闻《金刚经》,就言下大悟!《金刚经》第一段,详述了佛陀的生活起居,为什么?就是要开示世人,真正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修,佛就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悟。众生在日常生活中迷,佛就在行住坐卧中了知缘起性空,不取不舍,“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有关见性及方法的修持上,我旁征博引了《瑜伽师地论》的修唯识观,又引了《金刚经》、《成唯识论》,又附带讲了窥基法师的“五重唯识观”,讲了四寻思,四如实智。但还有精炼之法,就是《金刚经》上所开示的,在生活实践中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找不到真的,就空了。一下子就解脱。空了,就离言说分别,就见性。只有如此,才能不被境迷。因为一见性,真正的般若智慧生起来了,第七识就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就转为妙观察智,得大自在,有大神通,真正见了性,就登初地。禅宗讲见性,唯识里就叫见道位。修行方法很简便,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照方法,就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说得多明显,比起观“念佛是谁”,这一观法要直接、简便得多。真正修佛法,就得靠般若,“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把般若抓住就行。《金刚经》讲,“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为什么说这种人真正是菩萨呢?他懂得我法二空,自然就解脱了。法都没有,哪里有个生死苦海,哪里有个涅盘?这样心里就平等,染净就平等,当下就解脱。这是学修一体化,在生活实践中了知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一空一切空,万境自如如。”立刻就证真空本性。证了真空本性,就要保任,要守住那种清净境界。常时保持没法言说的真空本性,有妄念起了,就用正念把妄念打下去,打下去后,心里让它寂静下来,寂静久了,又观一下提醒提醒。这就是六祖说的,“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就这样修,所以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下面讲正式见道。∵

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我们都渴望见道,证道。道是什么?就是实证唯识性,方便善巧通达唯识相。通达唯识性,就有根本无分别智;通达唯识相,就有后得无分别智。根本和后得两种无分别智同时运用,就是佛眼,也就是佛之知见,也就是佛的心境,也就是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见道就见了佛之知见,就见了佛的真正的道。虽未圆满,但已经见了一部分。登初地时,第六识的一部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的一部分转为平等性智,就得了无上菩提的一部分。四智虽未圆满的得到,但已得其中两者的一部分,到七地以后,八地以前才得圆满。见道位有一颂:“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如果此时,对所缘的境界,“智都无所得”,不但境空,智也空,心智俱空,“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心空境空,空也空,一切法无所得,无所得也无所得,这时候就住在唯识的境界中,就离了唯识相的执着,证了唯识性,“离二取相故”,离开了能取所取。到此地步,离开了的只是“分别我法二执”,还没有破“俱生我法二执”,断了“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还未断“俱生烦恼所知二障”。所以《八识规矩颂》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绵。”可见,见道位断的是“分别我法二执”、“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见道位实证的是唯识性。证了唯识性后,还须如实通达唯识相。∵

见道位又名通达位。即彻底通达诸法的真空本性。它有几个重要内容。第一,用三心,观真谛(非安立谛);用九心观“苦集灭道”这一安立谛。安立谛,是佛用语言文字安立的法,如四谛、十二处、十八界等,特别指小乘观修的四谛。依世俗谛道理,苦就是苦,集就是集,灭就是灭,道就是道,依名来求实,依名来取相。非安立谛,就是胜义谛,离名绝相,非语言文字所能诠表。是大乘人专门修的。大乘佛法在见道位时,一方面用安立谛来观诸法的相,一方面要用非安立谛观诸法的性。所以有两种谛来观。用胜义谛来观时,有三心,即三种观法:一、内遣有情假缘智:“遣有情”就是破人我执,遣除人我的假缘智,只有个语言文字相,并无实我,以此破人我执,亦即观我空的智慧,观我空的心,这样就“能除软品分别随眠”(软品,即下品;随眠,即种子。分为“分别我法执随眠”和“俱生我法执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内遣,就是在定境中来遣除。在定境中遣除一切法,观其了不可得,只有假名没有实体的智慧,就是观法空,破法执,“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缘智:亦名“能除一切分别随眠”。“遍遣一切”,即遍遣一切法,都只是假名而无实体。有情,即我执。把一切法和我执的假缘遣除。第一,“遣除有情假缘智”,就是破人我执;第二,“遣除诸法假缘智”,就是破法执,第三,“遣一切有情假缘智”,就是双破我法二执。此处所谓“智”,就是心,三种智,就是三种心。这就是见道位观非安立谛的心。可知见道位破分别我法二执,包含三个阶段。凡属于修法,一定有先后次序,即使是顿悟,顿中也有渐,渐中也有顿。以顿为主的,虽含有渐,还该属顿法。以渐为主的,虽含有顿,也还属渐法,看依哪个为主。非安立谛三心,断三种分别随眠,用此观主要观我空法空,也包括空空在内,断的随眠就是分别的我法二执和分别的烦恼所知二障。非安立谛是根本智境。它与安立谛正好相反。安立谛主要观四谛:苦集灭道。依名求实,认为苦就确实是苦,集就确实是集,灭就确实是灭,道就确实是道。而非安立谛却认为:所谓苦,即非苦,是名苦;所谓集,即非集,是名集;所谓灭,即非灭,是名灭;所谓道,即非道,是名道。恰与安立谛相反。观安立谛有九种心,亦即有九类止观,其中观有八种,都是依据定,具体有法品和类品两种观法(亦名法品忍智和类品忍智),何谓法品忍智?比如观苦谛,先须知道苦的内容,从内容上去观:苦有无常、苦、空、无我等苦趣中的四相,这样观苦谛,就叫法品忍。如此观下去,观到成熟阶段就产生决定智了,心中认可无常、苦、空、无我确实不虚,世间真是无常,世间真是苦,世间真是无我,世间真是空,这就叫法品智。法品忍是正在观的过程,正如四寻思是正在寻思的时候,到了成熟阶段,就生如实智,得决定智了。依此理,用法品来观而得的决定智慧,就名法品忍智。先用法品来观苦谛,得决定智,后又如何用类品来观呢?就是从其共性上观,如苦也好,集也好,灭也好,道也好,都是同一类,都是缘起性空,这即是类品观法,名类品忍,观通达了,得了决定智,就名类品智。可见,安立谛中有“法品忍智”的观法和“类品忍智”的观法。四谛中每一谛都有这两种观法,故成“八观”。此八观同是依定境作观,所以还有一个“止”。八观加一止,就是九种心。这就是见道位安立谛观的九种心,因为是止观双运,有“观”的时候就有“止”在内。∵

见道位上要观非安立谛,以破法执为主;观安立谛以断烦恼障和破我执为主。佛陀的智慧是真俗圆融,不只讲真谛,还要讲俗谛。《中论》说,“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二依胜义谛。”胜义谛是佛位证的境界,世俗谛是佛为众生说法的妙用。大家不要以为,修行就是离开语言文字了,不讲言说了。不是这样的,佛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依世俗谛为众生说法,如果不讲语言文字,那么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就没有用了。所以禅宗后来有个流弊,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把法丢开,这是错的。六祖说“宗通及说通”,就是说既要通宗,又要通教,这才正确。佛不舍世间,与凡夫不舍世间大不相同。佛是以出世之心胸境界不舍世间,在世间而不染着;凡夫是以染着心留恋世间,不愿出离,或愿出离而无般若智慧不得出离。佛正确掌握了世间一切法的性相。佛眼观苦,确有苦相,而又知空。故大慈大悲悯众生而不畏苦,教诫众生从苦相上彻底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若只见性空,不起分别言说,无行动,就成了狂禅,不管因果规律,就会酿成大祸。佛眼就是真俗圆融,慧眼是从真谛智慧起用。法眼就是从俗谛起用。而佛眼是慧眼和法眼的总和。我们学佛,目的是成佛,就是要开佛知见,得佛眼智慧。学法眼,就要在生活实践中不舍一法,常时都在度众生;学慧眼,就要在生活实践中不取相,不执着一法。两者结合,就是不取不舍,两者同时学,并在生活实践中善巧运用,达到圆融无碍,就得佛眼智慧。《法华经》说,“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我们真俗圆融,要讲中道。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知见,就答“真俗圆融”。讲空者,内心要空,不取于相;讲有者,言语行动,要讲因果,讲止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以上,是从“安立谛”和“非安立谛”两方面,讲解见道位所修的行。下面讲见道位的二部分:真见道和相见道。∵

一、“真见道”,是指实证诸法真空本性。只有实证了诸法真空本性,才能生起根本智,离言说分别。真见道是实证圆成实性,也就是实证唯识实性。∵

二、“相见道”。相指法相,即唯识相。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生起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色受想行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都叫相,法相。因为相还是有,还是可以用假名认识它,但同时知道它是幻相。虽然使用假名,只要没有分别执着,就是相见道,是“后得智缘唯识相”,亦即缘一切法的法相,有分别有言说,但内心不执着。有了真见道,才能彻底断所知障和烦恼障的随眠;有了相见道,才能把所证的境界对众生广为宣说,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运用。我们是活人,要待人接物,要度众生,所以就离不开相见道,并要善巧分别一切法相。《维摩诘经》说:“方便善巧而得解脱。”并非说真见道是真正的道,而相见道就不是见道,绝非这个意思。真见道是指根本无分别智的作用;相见道主要指后得无分别智的作用。∵

前面讲过,加行位也有无分别智,见道位也有无分别智。从见道见性方面看,前期阶段(即加行位阶段)是用闻思智慧在生活中真参实悟。作见道见性的训练,修四寻思;四如实智来练习见性。等练习达到纯熟阶段,就达见道位。所以没有加行位的练习,也就没有见道位。所以初先依闻思智慧,法一定要讲,“学因辩而明”,不.辩不得彻底通达。佛法是又要修又要讲,只修不讲不能通达,只讲不修是说空话。唐朝嘉祥大师(既有修证又有文字语言功夫)与道信法师(仅有修证功夫)辩论,交锋四十八回合,嘉祥大师得胜。可见,智慧不只要修证,也要语言文字的学问。这要求我们发心学佛的人,既要有真见道,又要有相见道;又要离语言文字,又要善用语言文字。∵

下面讲见道起的作用。我们已知,见道断分别我法二执和分别烦恼所知二障,是断的种子,不是现行。对现行,不能说断,只可说降伏。得两种智(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就有大自在,能为众生广宣法要。在转依(识:六识、七识)中,一部分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得了一部分菩提,也证了一大部分涅盘。破了分别我法二执,就现出了遍行真如,亦即我空法空的真如,就证得分别我法二执空的一种清净相,也就证了涅盘。关于真见道和相见道,再补充一点,唐朝有位禅师说,初先他“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在凡夫位上依名取相的境界。他见性以后,悟入了真空本性,“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时他看事物离了名相。最后他“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这是后得智的阶段,已了达山水是个幻相,山水之名也是假名。用假名去分别幻相,也就不会执着。这种后得智的境界与没有见道时的境界,根本不同。见性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根本智的作用,后来“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是后得智的作用。根本智有见分,没有相分,为什么没有相分?因为真如本性是一切法本来自有,不是识所变现的,不是智所变现的,所以智慧有见真空本性的作用,不能变现一个真空本性,如果它变现一个真空本性,这个真空本性就不是真空本性,就是识的相分。所以“根本无分别智”有见分无相分,后得智还是有见分和相分。为什么它会有见分和相分呢?《八识规矩颂》有关后得智说,“变相观空唯后得”,它变什么相?它在利用假名来分析那个幻相,所以它还有相分,也有见分,只是没有执着,后得智不是实证一切法的相,而是方便善巧通达一切法的相。一切法的性可实证,但法相只能通达。法相,一定要用语言文字去分别,只是没有执着。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人们心里还要分别它,有个名,当然就有相。如没有相,就成了根本智实证真空本性,“言思道断,心行处灭”。不懂这一点,就不会通达世出世间因果关系。世间人用语言文字,有执着,这是世间人的迷。出世间人用语言文字,却没有执着,故不迷。佛陀说,“吾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佛一方面用语言文字,另一方面知道语言文字本性空,说也等于没说。∵

见道位所得利益。见道位菩萨证的是自性涅盘。涅盘是本有的。因为我们众生迷而不觉,虽然涅盘本俱,但却没有实证,不能受用。一旦破迷开悟,自然就显涅盘境界。我们众生如同在睡梦中,房里点有百瓦的电灯,但却看不到,只有醒了才看得到。一旦了知诸法本空,一切境皆是内因缘所变现,是影相,梦境,如水月,空花,并无实体,马上心里就清净,了无挂碍。现实生活是我们心现的一个影相。涅盘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心上,在心的清净中。心清净不迷,悟了,涅盘就显出来了。所以,初地菩萨证了一部分菩提,六识转妙观察智,七识转平等性智,证了一部分涅盘。依《梵网经》、《华严经》,声闻游一个小千世界,独觉游一个中千世界,初地菩萨游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侍奉一百个如来,以他为师,听他说法,在佛现的“他受用身土”中学习。菩萨虽在人天趣中受身,他的生活多分是在佛的“他受用身土”的世界中,常时与诸大菩萨神通游戏,讲经说法,广度众生。他若想长命,就住百劫。他的宿命通,能知前后一百劫身世,以净天眼见百如来,能化百种身体,度一百类众生。他有时现旁生身,在时又到地狱去度众生,所以有牛王菩萨、马王菩萨、龙王菩萨等。“生如来家”,他要决定成佛,佛就给他受记了,比如国王封太子。“常住诸佛大集会中”,他是在佛的他受用身土里,与诸大菩萨聚会一处。这些是属于神通方面的事。但神通不是学佛的目的,专求神通就不是真学佛。目犍连神通第一,因他在以往生中杀了许多鱼虾,到这一世他们转生成裸体外道,遇见他就要杀他,他的神通在业力面前无法施展,终于被乱石砸死。可见因果不爽,神通不敌业力。有神通的人,不要随便显神通,以免误导别人迷失学佛的根本目的。我们学佛,是要了生死,求解脱,得大自在,在生活中不取不舍。只要踏实修行,神通会不求自来。神通有通过修行得到的,也有由业报自然得的,六欲天人都有神通,能自在飞行,这是福德招感的。比如忉利天王释提垣因,前世在迦叶佛时,有座佛塔将要倒塌,她邀约了三十二位女子来修塔,都出于至诚至敬把塔修好,以此功德感果,生在忉利天为天王,那三十二位女子,便成了忉利天四周三十二天的天主,神通很了不起。这就是业报神通。佛在《遗教经》中告诫,“不应显异惑众”,就是教诫我们不要用仙药咒术蛊惑众生,使之迷失正见正道。大家要相信因果,相信修福积德一定能转凶为吉。∵

现在讲修道位。∵

颂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无得”,即无所得,“无所得”很重要。老子说:“上德不得,是为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有上等道德之人,无所得,心里空空,就真正有所得,下等道德之人,抓得紧,不放弃得,结果就无所得。诸大菩萨无所得,结果就有得,凡夫抓住就舍不得丢,以为有所得,实际没有得。真空妙有之理就是如此。《金刚经》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也是这个道理。“无实”,内心空虚;“无虚”,因心空,真正的智慧就显出来了,涅盘境界就显现了,真空就生妙有。真空是空主观上的执着,妙有就是菩提涅盘神通智慧等。学佛人,心里要空才能生起智慧。要把心中邪知邪见,烦恼所知二障排开,心里才得清净。心清净,佛法的真正东西就可进来了,有地方住了。“无得不思议”要无所得才神妙莫测不思议,才有不可思议的境界。“是出世间智”,这智慧就不是世俗谛的智慧,而是出世间的无漏智慧。“舍二粗重故”,舍,抛弃;二粗重,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我执法执引发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便证得转依”,依,我们有情依的是八识,即唯识,出世间佛依的是四智,名唯智。“转依”,转有情所依之八识,成为四智。主观方面转八识成四智了,所观境界也就转了,转生死大苦,为大自在,大解脱的涅盘。唯识学之所以伟大,是科学,就在于它教了我们,学佛是求转依的道理和方法,教我们大雄无畏,抓现实,在度众生中求法乐,求解脱,创造新人生,改造低级人生为高级人生,不是教我们归本。归本就会一天天消极下去。也不是要你去观草木,去“溪声尽是广长舌”,这些人没有从度众生的角度着眼。有人曾问我:“阿弥陀佛有西方极乐净土,弥勒佛有兜率内院净土,你以后去哪个净土?”我说:“我也有净土,我的净土就在娑婆世界”。《维摩诘经》说,“心净则佛土净。”破妄时时见大我,性空处处逢弥陀。只要悟得法性本空,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你的法身中。所以实实在在把佛法的精髓掌握了,就大得不得了,岂止装一个极乐世界,其它如琉璃世界、不动世界等等,都装在你的法身中,所以说“无得不思议”。唯识教你拆旧房,盖新屋,有了新屋还回老屋吗?!佛是大雄无畏,是两足尊。∵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世间依八识,所以世间是唯识;佛依四智、出世间是唯智。转依,就是舍识转智,舍八识转四智。有了四智,法报化三身才能真正成就。只讲归本,不广积福德资粮,哪会有报身呢?“无得不思议”用四个字形容,即真空妙有。可在《金刚经》中找到圣言量:“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所以学佛要学真空。空去我们主观上的执着,心就清净,就生清净心。《心经》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一系列的空,是空我们的执着,并非客观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没有了,若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名字相去求,就找不到这些法。若离开这些名相,真正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就找出来了,真正的般若涅盘都显出来了。所以空是要空主观上的执着。如果把客观的幻相都空了,这就是顽空、断灭。修菩萨行,在登地后,主要是修无所得,无所得就不思议。《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多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涅盘、菩提就显出来了,法报化三身成就,五眼六通都俱备了。《心经》讲的是真空妙有。∵

修道位中有四个十:十地,十种殊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先讲十地。∵

1、初地,名极喜地,又名欢喜地。地者,地位,境地。登了初地,有显着境界和现象,就生大欢喜。为什么?加行位中最后一位是“世第一法”,是世间法中达到顶点、极至。到了见道位,就是出世间,有无漏智慧了,已经跳出了世间范围,故生大欢喜。另一方面见了道,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得了一部分菩提,并在一定程度上证了无住涅盘,当然还未圆满,但境界殊胜;再者广度众生,有大自在,心生大欢喜。这时菩萨爱说法,“初地菩萨乐说无厌”。当年王恩洋先生与太虚大师辩论,王恩洋胜。太虚大师称赞王恩洋先生说:“王恩洋大居士,初地菩萨乐说无厌。”同时也可见太虚大师的胸襟何等博大。∵

2、离垢地:离开了犯戒的尘垢,因为戒修得好,一切言语行动都自然而然如理如律,故称离垢地。∵

3、发光地:因为主要修定,定为慧依,定修得好,就发智慧之光,故名发光地。∵

4、焰慧地:智慧火焰猛烈,大火熊熊。如此猛烈的智慧火焰用来断烦恼。因为这一地修的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能断一切细微烦恼,故称焰慧地。∵

5、极难胜地:什么是极难做到的呢?在世间和出世间,这两者极难处理的矛盾处理好了,既在世间又出世间,既出世间又在世间,把两者平等了,世间就是出世间,出世间就是在世间,故称极难胜地。∵

6、现前地:般若无相智慧到了成熟阶段,般若现前,故名。∵

7、远行地:这一地观无相的般若智慧,已臻最极微妙,其特点是只用少许功力,不须用大力,因为此时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轻微用一点力,无相观就常时现前。此时用功修行的路程已达最远的地方了,也是最后阶段了,故名。∵

8、不动地:因为到此一地,修的是无功用行,任运自然,皆合理、合道、合律,已无可忧虑动摇了,故名。∵

9、善慧地:此一地修学的,主要是辩才无碍智慧,具有四无碍解∶①法无碍解,对一切法都能如实通达;②义无碍解,道理随便怎么说,都如实有理,纵横自在;③训词无碍解,训词就是用来解释某一词语的话。如“佛者觉也”,“觉”就是用来解释“佛”这一名词的训词。字典、辞海等都是训释工具书;④辩才无碍解,“吃不得就要死,说不赢就会输。”弘扬佛法须有口才。如玄奘大师在印度,无人能与他辩论,还有维摩诘居士等,都是辩才无碍。辩才从何而来呢?第一要有真正的生活实践,有实践才有真理,有得者必有言,才有亲身的领悟,才有真智慧,才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第二眼光要大。孟子说:“说大人则渺之,无视其巍巍然。”说服大人物时,要把他看渺小些,不要被他“巍巍然”的气度吓倒。把他当众生看待,把自己当菩萨看待。∵

10、法云地:此中“云”喻天上之云,含有无数水滴,十地菩萨智慧广大,含藏了无数三摩地门、陀罗尼门,犹如大云含有无量水滴。∵

此外,有十波罗蜜。十地中每一地,着重修一个波罗蜜,其他波罗蜜为辅修。比如初地菩萨侧重修施波罗蜜,他以法施为主,也修财施和无畏施,以爱语广为众生乐说无厌。修行也要点面结合。比如我在这里上课,是修施波罗蜜。在我行法施的同时,还在修戒,要说庄严语,言行举止须庄严。同时还要修忍辱波罗蜜,遇到有些二杆子学生还须忍让。同时还修禅定,心性安定,精神饱满,有条不紊,侃侃而谈。《金刚经》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修禅定等等。不但六度同时修,乃至十波罗蜜都同时修,只是以法施为主。为何初地菩萨要修施?就是要广积福德。修道者一地一地往上修,没有福德作资粮,就难以达到目的。只有智慧没有福德,就养不住智慧;有福德,无智慧,就失去前进的正道。初地菩萨广修布施,往上攀登就有扶助力量,是增上缘。《法华经》中,龙女八岁成佛,她给释迦佛供养了一颗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佛欢喜的接受了,龙女当下就成佛了。她问别人:“我献宝珠快不快?”别人说:“快!”龙女说:“我成佛也这么快!”,说完金光万道,去了南方不动世界成了华鲜如来。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问题:①妇女也能成佛;②要有大舍心,大福德,才能成大果。有大舍心的人,我法二执轻。故学佛者,要有大布施。∵

二地菩萨着重修戒,其它同样要修。菩萨戒与声闻戒不同,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是声闻戒,菩萨戒在外。菩萨戒包括: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律仪戒。二地菩萨修持的是菩萨戒,不只是修声闻戒。这重要得很,因为菩萨随处存大悲心去度众生,不考虑个人。所以菩萨戒无形中就比声闻戒高出百倍。举例说,道宣律师在长安终南山学律,是四分律,他未重视菩萨戒。当时慈恩寺有个大和尚窥基,是有名的“三车和尚”。窥基不肯出家,是唐太宗下诏让他出家随玄奘大师修学佛法。因此他提出了三个条件,满足了才出家,他要一车锦服、美食、钱财,一车经书和一车美女。因此三车和尚出了名。最后他通达了佛法,主动把这一切都舍掉了。有一天窥基去终南山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认为三车和尚戒律太差,不理窥基。以前每天有天人给道宣律师供食,而窥基来山的三天,天人没有来供养。等他走后,天人又来供养了。道宣就问天人什么原因三天不来供食,天人说:“我们来过,但见全山被黄云覆盖,找不到你的住处。”道宣方知三车和尚是大乘菩萨,赶快把三车和尚追回来,问他守何戒,窥基说守瑜伽菩萨戒。以后,道宣律师才把菩萨戒排在四分律后面。所以从那以后,比丘受了比丘戒(250条),还要受菩萨戒。为什么二地菩萨还要修戒波罗蜜?因为在此以前持戒是大纲,一些微细的戒行没有完全守好。二地修戒,便把微细的犯戒尘垢除完了,故名离垢地。∵

三地修定。“定”分世间定,出世间定,出世间上上定(即最高一级禅定)。三地所修之定,不是世间定,而是定慧等持的定,是止观双运的定,是出世间无漏定,不属有漏定。此处虽修定,着重在依定发慧上,所以三地也修慧。故叫发光地,因修定而发出智慧光芒。∵

四地修忍。“忍”有三种∶耐他怨害忍、安受众苦忍、无生法忍。四地着重无生法忍。“忍”有两种内涵:一是把嗔心忍住,不让它发出来,即忍气,忍耐。二作道理解,如加行位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中的忍,就作理讲,“无生法忍”的忍,也作理讲。是智慧通达之意。四地主要修的是“谛察法忍”,通达一切法。这一地,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智慧(忍就是智慧)发起后,熊熊火焰烧毁一切烦恼现行,故名焰慧地。∵

五地着重修禅定。此一地修的是出世间上上禅,把世间禅和出世间禅融合为一。五地观苦集灭道四谛,即是修出世间禅,同时又以大悲心的定力在世间广度众生,把世间禅和出世间禅结合起来,这就是出世间而不舍世间,世间和出世间平等看待,故叫极难胜地,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同时修。∵

六地着重修慧波罗蜜,修无相观的智慧。在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也都有修慧,但所修并非只是无相观。着重一面修无相观,一面修有相禅,因为还要起分别思维来修,并非只修无相禅。五地就侧重修无相禅,但尚未成熟。到六地修无相禅就成熟了,因而般若智慧就现前。由于在六地广修十二缘起:顺观十二缘起,就证世间法空;逆观十二缘起,就证出世间法亦空,所以做到染净平等,到此无相观就成熟了,般若智慧就现前。故六地称现前地。∵

七地纯粹修无相观。无相观不但修得很成熟,而且很精妙了。在此阶段着重少用方便智慧,修的方便波罗蜜少用力,就能使无相观相续不断,所以叫远行地。∵

八地修愿波罗蜜。为何要修愿呢?愿是促进精进波罗蜜的。要精进就要发愿,大愿是动力。要发大愿,大雄无畏,常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愿力大就不会满足,不会骄傲,常时虚怀若谷,才能勇猛精进。∵

八地修愿波罗蜜,着重在无功用行。为什么会无功用行而自然精进呢?就是大愿力在推动,自然而然向前进。正如船将靠岸时,船工就不用力撑了,船自然就滑向岸边了。八地菩萨不用功力,自然而然就在修行,就是因为有愿波罗蜜的力量在推动。∵

九地修力波罗蜜。力指智慧之力量,着重修闻思智慧。闻慧思慧修慧同样重要,即使登地菩萨也须修此三慧,因为还在有学位,未到无学位,有些地方还没学到,因此,诸佛会时常给他们说法。九地、十地菩萨也还要闻慧思慧。不经过闻思,就不能知晓佛的“无学位”境界。所以九地力波罗蜜,主要是闻思之力,修四无碍解。

十地修智波罗蜜。此中之智,与六波罗蜜中的慧有相同之处,但同中有异。六度中的慧波罗蜜专指无相智慧,十地智波罗蜜指方便智慧。十地智波罗蜜是协助慧波罗蜜的,十地菩萨着重修智波罗蜜,故其智慧含藏无数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广大得很,有如天上的云,故称法云地,大法智云。每一地都有其修的突出重点,辅修其它波罗蜜。重点不突出,难以进步。一地一个重点,一地一个重点,步步前进登高,学佛就是学转依,修道位到究竟位,就成佛,就转依,八识转成四智。以上是十地修十行的介绍。∵

现在讲断十重障。∵

初地断“异生性障”。异生,就是在六道中,不断的死此生彼,异趣而生,名异生。初地菩萨已入圣流,永远不会生于三途之中,只生人天趣中,不会在善恶道中轮转了。只生善趣,故已断了异生性障了。所以学佛者,如不登地,还保证不了不堕恶趣。就要时时刻刻警惕着,多修菩萨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命短暂,活到七十已称古稀了。不懂此理而造罪,必堕恶道,特别在听法时,一定要谦虚,切记不要骄慢。乔梵波提在他以往生中,看见一个和尚讲法,嘴巴一翻一翻的,就说这人像牛一样在反刍,因此他变了一千生的牛,到释迦佛时,才转成人身,修成了阿罗汉,说话时,还是像牛反刍一样。所以佛都不便让他留在世间,让他到天上去修,受天人供养。不要嘲笑,讽刺别人,不要恣意胡言乱语。∵

二地断邪行障。邪行是指犯戒的行为。犯戒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未到二地前,还有犯戒的行为,二地彻底修戒,就把犯戒的邪行障断了,永不犯戒了。∵

三地断暗钝障。“暗钝”就是无明,无智慧。三地时,由大定发了大智慧,其光明破了心中暗钝愚昧之障,故三地称发光地。∵

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四地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智慧火焰猛烈,烧尽一切烦恼习气,把种子断了,那些微细烦恼不得现行,就断了微细烦恼现行障。∵

五地断于下乘般涅盘障。修行人观法空,只观空而无大悲心,就入小乘涅盘,趋于寂灭,永远不能在世间度众生,不能到世间来,常时都安住在寂灭境界中。要说他不存在了,他的阿赖耶识中又还有执持阿罗汉菩提种性存在;要说他有知觉,他又没有前六识。这种境况又好又不好。好在他不受世间轮回之苦,不好在他没有大解脱大自在。所以佛先教他儿子罗喉罗观诸行无常,很快开悟了,证了诸法空性,紧接着佛教他修无缘大慈,行同体大悲,这样才能避免小乘的涅盘寂灭,把世间与出世间平等看待。故五地断于下乘般涅盘障。∵

六地断粗相现行障。粗相,指世间与出世间两个相,对立明显,粗大易辨。六地菩萨修顺观十二缘起,逆观十二缘起,从而明白了生死是空,出离也是空,把世出世间染净诸法平等看待,去除了染净的分别,也就没有了显着的染净粗相,没有了染净法的粗相现行,就断了粗相现行障。∵

七地断细相现行障。七地菩萨不只知道染净法平等,而且明了一切法最极微细的法都平等,都是缘起性空,故无微细相的差别,故名断细相现行障。七地比六地显然更高一层。∵

八地断于无相中作加行障。七地是在无相中还有加行,还有一点方便智慧,虽少用功力,但仍还在用。到八地,无相观已百分之百成熟,修无相观已是任运而修,无功用行,不需要用力,因此就把修无相观用力修这个障断了。∵

九地断于利他中不欲行障。有些人得了法,但又不想去度众生,这是一障。九地就把这一障断了。现在有些人虽发心要度众生,但有点病或自感老了不能动了,于是就不想去度众生了,这种想法就是障。九地菩萨得了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训词无碍解、辩才无碍解,智慧广大,极乐于度众生,心里已没有不想度众生的念头了,那个障去除了。如维摩诘居士(他本已成佛,号金粟如来,维摩诘是他的化身),哪里都愿去教化阿难。舍利弗宴坐林中,他要去启发、开示他;释迦佛病了,阿难为佛化牛奶,维摩诘也要去。有人说为何释迦已成佛,还生病喝牛奶呢?因为这是佛的化身,不是真身。化身与众生一样,还是要示现苦和集,还是有苦,还是要生病吃药,喝牛奶。真身佛就没有病。比如月亮,天上的真月亮,拿棍子捅就捅不动,而映现水中的月亮,用棍子一搅就碎了。九地断于利他中不欲行障。∵

十地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证“于诸法中得自在”真如。十地菩萨到此已断了在诸法中不自在的障碍,有了大自在。∵

下面接着讲十真如。首先必须明白,并非有十个真如。真如本来只是一法。一切法皆从缘生,体性皆空,真如只是诸法空性,只是一,并无多。因为众生通达真如的智慧,有深浅、有大小,有局部和整体的差别。随着修行程度和智慧开发的大小深浅,所证到的真如也就有了十种区别。∵

初地证遍行真如。这与小乘不同,小乘只证我空真如,不证法空真如。初地菩萨破了我法二执,证得我法二空所显真如,故名遍行真如。∵

二地证最胜真如。真如是一,无所谓最胜与不胜。这是因为初地菩萨虽有妙观察智(即证真如的智慧),但不是恒常现行;而俱生烦恼犹自缠绵,恒常生起。因此要除去恒常生起之俱生烦恼,必须用点劲,随时提醒默念:“真如是最胜境界”,才能唤醒所证之妙观察智现行,来证真如,故名最胜真如。∵

三地证胜流真如。这时所修的定有集福、贤首、健行、大乘光明等无漏大乘定。此是无分别智实证真如而后用语言文字平等流出的,故名胜流真如。∵

四地证无摄受真如。这是一种大自在,不为我执所摄受,有大自在之相,因为四地智慧猛烈,微细烦恼断尽,已无我执,故不为我执所左右,故名。∵

五地证类无别真如。此地菩萨修苦、集、灭、道四谛,证世出世间二类的平等真如,不同于声闻有世出世间的分别执着。故此地所证为类无别真如。∵

六地证无染净真如。六地菩萨顺观十二缘起,知道世间法空,这就无染;逆观十二缘起,知道出世间法也空,这就无净。他用无相观作如此顺逆二观,消除了染净法的差别,二法就平等了,故名无染净真如。∵

七地证法无别真如。修无相观,到最纯熟阶段,连微细法的微细分别都没有了,故名法无别真如。无相观是缘平等真如生起,一切法都平等。《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染净平等,世出世间平等,人我平等,故名法无别。为什么说一切法都平等?缘起性空就证明诸法平等。佛与众生是否平等?都是因缘所生法,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只看到佛与众生无差别,就不全对,偏而不中。所以既要看到法性上的平等,又要看到法相上的差别。佛是清净相,众生是染污相,佛的身体没有生老病死,佛的世界没有成住坏空;众生身体则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必须相也观性也观,两面齐观,才能恰合诸法,这就是达摩所说的“称法行”,只看一面要不得。∵

八地证无增减真如。此地菩萨无功用行,常时如此。因为八地中,“无功用行我恒摧”,断俱生我执,必要用无功用行之法,才能凑效。八地修无功用行来破与生俱来的俱生我执,必要用无功用行才能凑效。八地修无功用行来破与生俱来的俱生我执,必得慢慢磨、细细剔、缓缓刮,成了习惯。这无功用行是没有了“我法二执”的修行,成了习惯了,就把有我法二执的习惯断了,故说:“无功用行我恒摧”。∵

九地证智自在所依真如。主要依它能证的是四无碍解智慧,因此叫智自在所依真如。∵

十地证业自在所依真如。菩萨修到这一地,他于一切法得大自在,大解脱,大现观。十地到成佛,只差一点点,已是等觉菩萨,所以一切业:神通的业,说法业,普现一切身相的业,都得自在。∵

到此,已把修道位的四个十讲完了。∵

现在开始讲究竟位。∵

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无漏界:大乘指成佛才是究竟位无漏界,小乘指证了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才是无漏界。所以无漏界通大小乘。无漏界是对有漏界而言的。有漏界,即六道轮回,三善道:人、天、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旁生。色界天、无色界天,是修定业感的果;人、天(指六欲天)是十善业感的果,而不是修定业感的果;三恶道是十恶业感的果。以上都属有漏界。漏,指烦恼。“此即无漏界”,即这就是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无漏界有四个特点,四个殊胜微妙相:①不思议。凡夫的境界局限性大,无漏界则断了烦恼所知二障,得大自在,大解脱。这种不思议,就像《维摩诘经》所说“芥子纳须弥,毛孔容大海。”他可以伸出手掌把不动世界拿到娑婆世界来放下,娑婆世界不增大,不动世界不减小。这并不是神话。如果把这当神话看,那些人就不懂佛法,因为他局限在眼前的境界。正如蚂蚁不会相信人能乘飞船上月球,佛的境界对人来讲,也同样不可思议。不能说我们不能思议就没有。懂得唯识,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一切境界皆是识所变现,境无实体,你怎么理解,它就怎么现。比如,我理解我把脚一放,这教室的地是金银琉璃,它就会变成金银琉璃。这如何能做到呢?真正破了我法二执,我们心的能量就加大了,就不是我们现在的境界,世界就不同了。比如去北京,步行起码要走两个月,乘飞机只需两个钟头,因为境界不同了。②善,至善。如极乐国土“尚不闻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其境界与我们这个世界,迥然不同,若用这个世界的眼光去衡量无漏界,就错了。正如蚂蚁用它的眼光来衡量人。③真常,真常有两方面:从无为功德来看,它是法性,无为法,本身就无漏,因此无生住异灭,故《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佛还有没有有为法呢?有。《涅盘经》、《庄严经》都说,“转有漏五蕴为无漏五蕴”。还有“蕴处界亦然”,这是说佛还是有五蕴法,还是有十八界。佛与众生不同之处在于:佛是清净有为法,众生是染污的有为法。如果成佛没有有为法,我都不想成那个佛了。没有有为法,也就没有色身,没有感受,那有什么意思!所以真正的佛还是有无漏有为法:有无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以《金刚经》说如来有肉眼。但凡夫的肉眼是父精母血合成的;佛的肉眼以光能为体,也还有眼皮,还有眼球,相状与我们的相同,但质不同。这里有个问题,有为法有生灭,怎会真常呢?因为佛受用无为境界,无为法把它摄持住。就佛本身来说,无为法是他所证的境界,有为法是能证的智慧。能证的智慧与所证的境界如如相应,这种有为法的百分之九十九与无为法相似,虽如此相似,但多少还有一点点生灭变化,并不是一点点生灭变化都没有。什么原因呢?有为法有新陈代谢,连些微的代谢都没有了,就不成其为有为法了,就是个死的。所以有为法是有生灭变化的,但佛所缘的境界是无分别,没有生灭变化,能缘的智与有为法如如相应,也就没有生灭变化。比如皇帝的女儿招个驸马,那驸马也就变高贵了。佛的无漏有为法(即佛的无漏智慧)所缘的境是真常(无为法),他的有为法直接缘无为法,所以这个有为法就百分之九十九与无为法相似。我们众生没有缘无为法,所以我们的有为法就没有一个真常相。有些人乱讲佛法,说佛全是无为法,没有丝毫生灭变化,这样的佛是死的。唯识讲的佛是活的:㈠佛的报身有色相,有眼睛、耳朵、鼻子等,看起来有形象,但没有质,有形无质;㈡其次,佛以光能为体,无量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真常,一是无为法的真常,一是有为法的真常。有为真常所缘的识,是无为法,没有显着生灭变化。㈢安乐解脱身。阿罗汉、独觉的安乐体现在不再流转生死,解脱了;佛的快乐则体现在:一方面,佛的法身庄严清净,寂静安乐,最极清净,无丝毫生住异灭相;另一方面,佛的报身境界是四智相应心品,能缘的智包括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因此佛一方面感觉清净寂灭之乐,安住在真常境界中,没有众苦;另一方面,佛常时起用,神通游戏,随自心变现千丈大身为地上菩萨说法,变现丈六金身对地前菩萨、阿罗汉、独觉说法,对人天也现丈六金身,对饿鬼、地狱、旁生,随类现化身,方便善巧说法度生,这就是佛的神通游戏。另外,佛现他受用身,与诸大菩萨一起,为他们说法。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佛见其弟子神通广大,智慧无量,心中无比快乐。佛不只是安住寂灭境界的快乐,他也喜欢繁华胜妙的境界。他说法的时候,十方世界来的菩萨,南方世界、东方世界、不动世界等等纷纷前来有无量菩萨。又有金翅大鹏鸟、天龙八部等聚会一处,胜况空前。所以佛的境界,不只是清净寂灭之乐,还有繁荣昌盛之乐(在度菩萨现他受用身体现出来)。此外,佛与佛之间还要闲谈。而声闻就没有这种自在快乐。所以让我去当阿罗汉,我才不去呢,那种寂灭境界,我不习惯。④安乐,是最极安乐的境界。∵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解脱身是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盘,舍去色身而仅保留了菩提种性的阿赖耶识。这时阿罗汉、独觉已没有色身,只有阿赖耶识中执持阿罗汉的那点菩提种性还存在,只是不再在有漏世间流转生死而已。《维摩诘经》里,文殊菩萨演说大乘时,那些阿罗汉大声哭泣,因为他们被斥为焦芽败种,没有大自在。所以,大家一定既要证无为法,也要得无漏有为法。大牟尼,指释迦牟尼,意为大寂静,能仁寂默。这是指他所证的境界是无为法,所以就寂灭,同时他已离了世间烦恼,生死相寂灭,苦相寂灭,烦恼相寂灭。“大牟尼名法”,就是法身。法身有二:一种法身,是指一切有为功德、无为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涅盘解脱等,都叫法身。这种法身是一切功德法聚集之处,身义为聚集,因为一切无为法的功德,有为法的功德总起来聚集在此,故名法身,它包括转依果,菩提涅盘。另一种法身,叫自性身,与报身有差别,专门指以无漏法和无为法为体的自性身。之所以叫“身”,是因为它是变化身、受用身之所依止,即变化身和受用身都要依止清净法身。为什么要依止法身呢?因为无漏有为法要依无为法而得清净,而成为无漏,它所缘的境是无为法,故他受用身也好,变化身也好,报身也好,都要依清净无漏法,无漏无为法。所以也就是大功德法之所依止。那么,问题产生了,受用身是有为法,变化身是有为法,为何要依法身而有?受用身、变化身是有为法,有生灭变化,本身性空,空性即是二身变化的动力;没有空性,就不会有报身、化身和受用身了。所以有为法依无为法而有。佛的真身,是法身和报身融合在一起的那个具体身,这个身与法身和报身无法分开,但为了解说方便,我们分开:报身是有为功德,法身是无为功德;一个是事,一个是理。理依事显,事揽理成。所以《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辨中边论》也说,“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所以二者无法分开。我们众生也有法身,为何又无法受用呢?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不能深刻通达缘起性空。如能时刻用缘起性空的道理来观,并深刻通达此理,就找不到我,也找不到法,心中“言思道断、心行处灭”,才能见到法身。憨山大师说:“众人千圣出,我有天真佛”。天真佛就是法身。我们之所以见不到法身,是因为我们处处分别执着,把整个宇宙和我们人分而用之,瓜分得七零八碎,没有一个整体。如能观我们的身体、心和生活至“如梦幻泡影”,二执就站不住脚,我法就融合为一,这就是法身,就见性。关于真空,佛说得很明白,“道在迩”,明明是平易近人的东西,人们偏求高,偏求难,偏要说得高不可攀。《般若经》说:“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这是很容易的事。孟子说∶“道在迩,而求其远;事在易,而求其难。”∵

以上讲了颂文。下面有四项,应注意:∵

1、佛有十二处、十八界、五蕴。这是《涅盘经》、《庄严经》说的。佛舍掉有漏五蕴,获无漏五蕴、界、处亦然。阿罗汉就没有十二处、十八界、五蕴了,他的解脱身没有色相,没有前六识。那为何又取名为“解脱身”呢?他只离开了有漏世间,并未在无漏世间修积有为法的功德,所以在无漏世间就没有他的“身”和“土”。在他未入无余依涅盘前,还可以示现神通。一但入了无余依涅盘,想示现神通都不可能,没有这种大自在。∵

2、法身、涅盘也好,三身也好,是有为、无为的无量功德法,总为一聚,这就是身的意义。我们凡夫由五蕴和合总为一聚,就名有漏之身。无量功德法总为一聚,就名法身。法身就把佛的转依二果全部包括了。∵

3、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智”来证,佛的报身是修了三大阿僧祗劫,集了无量福德而感招的,福报之身,不会死亡,是穷未来际的存在。佛的化身,也叫他受用身,是由佛的智力和神通所变现。佛的快乐不只是清净寂灭之乐,(它由无为功德成就)佛的有为功德也无量,所以佛还有繁荣兴旺发达之乐。所谓繁荣兴旺,就是广度众生的事业没有穷尽,伟大无比,所以真正的有为缘起讲转依,佛积极有为,越来越昌盛,无半点消极气味。以有为缘起来学佛,越学越积极,越学越大雄无畏,前途越广阔,能力也越强。消极厌世,学到后面,越来越没用,学成无用之人。星云大师说:“现在这些学佛的,讲的是大乘法,学的是小乘法,学来学去把佛法学没有了。”我们凡夫在有漏世间生住异灭,时刻变异不停,就没有个“我”;如果成佛了,清净法身和报身融合为一,就没有显着的生住异灭,寿命穷未来际,可以说是个真我——“常、乐、我、净”,这是从世俗谛说。若从胜义谛讲,涅盘所讲的“常乐我净”仍然是清净心现的影像,还是了不可得,不可执着为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不然的话,还是有法执未破。当然我们现在还是无我。∵

佛现他受用身平等广度一切众生,所以佛的境界繁荣得很,也繁忙的很。但他广度众生这样忙,心里却悠闲安定,自在解脱。他度生没有厌倦,常时都是英雄,所以佛庙大殿名“大雄宝殿”。可见真正的佛法,没有丝毫消极的意思。∵

4、现在讲“土”方面的情况。有身必有土,身以土为依住,否则身就无所依。法身的土与报身的土具体不可分。至于他受用身土,就有多种,就菩萨而言,从一地乃至十地,地地所现土均有不同。有人问:佛说法时,初地菩萨,二、三地乃至等觉菩萨都聚为一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处,为何土不同呢?如来的土,现的是报身土,而诸菩萨随其能观智慧力、神通力之不同,而所见有不同,所以有颂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所以,佛现的他受用身土,在同一个会场中,就看哪类菩萨多,就现这类多的菩萨土,而层次更高的菩萨由于其智慧神通不同,所见的土也就不同。就像前面讲的十真如,随其能证智慧神通之不同,其所见境界也有胜劣不同,众生各证一境。在世间,化身土也有清净相,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