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有法
论文: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
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五十一心所法、性业表
┏作意……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遍┃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行┃受………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
⑤┃想………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别┃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境┃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⑤┃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慧………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
┃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善┃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着,作善为业。
11┃无瞋……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
┃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沉,转依为业。
┃不放逸…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
善事为业。
┃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不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恶行
所依为业。
烦┃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
为业。
恼┃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⑥┃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不正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
┏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
┃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
┃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
┃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谄………为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
随┃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
┃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烦┃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悭………耽着法财,不能惠舍,鄙吝为性━━━━━━━能障不悭,鄙吝为业。
恼┃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
业。
┃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20┃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堕依为业。
┃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惛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
业。
┃掉举……令心于境,不寂寞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散乱……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悔………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不┃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定┃寻………令心忽递,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以安、不安安住身心分位
所依为业。
④┗伺………令心忽递,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
依为业。
在大、小乘佛教所阐明的佛法中,心所生的种种法,其分类与数目有所出入,原因是论师们只挑选其认为重要的来诠释。大乘唯识宗在其着名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把心所有法归纳成五十一个,分成六种类,称为六位心所。即是心所生之各种心法,可分为心王与心所。心王就是能知觉的八个心识;心所就是随着心识而生起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六位就是:一、遍行位;二、别境位;三、善位;四、烦恼位;五、随烦恼位;六、不定位。其数目如下:
┏遍行心所━━━━━五━━┓
六┃别境心所━━━━━五┃
位┃善心所━━━━━十一┃
心┃烦恼心所━━━━━六┃五十一心所法
所┃随烦恼心所━━━━二十┃
┗不定心所━━━━━四━━┛
(一)遍行位:
遍行心所共有五种。为: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行心所因不象别境心所之只遍一切性、一切地;或象烦恼与随烦恼心所之全不遍;更不象不定心所之唯遍一切性,而是因为它们具有四种特别性质,称为四一切。所谓四一切,即是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和一切俱,所以被称为遍行心所。
(1)一切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时候的心念,这五种心所都存在着,都在活动。
(2)一切性:性是指善、恶和无记三性。即是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可分为:善、恶和不善不恶(无记)三种。不论我们起善心、恶心或无记(不善不恶)心,都具备作意、触、受、想、思心所的作用。我们有一些心所是不同时作用的,好象瞋心生起时,不会贪;起贪心时,不会瞋。当起善心时,有些人会贪,好象贪做很多的功德;有些人起善心时,会瞋,好象他要人家好,人家做不到,他就起瞋心。所以同样是好心,有时会间杂着一些贪、瞋、痴在其中。但是不论我们起善、恶或无记性的心时,一定会有作意、触、受、想、思心念的作用,所以它称为一切性。
(3)一切地:此“地”是指三界九地。佛教依众生的淫欲、色身和定力,把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界:
1.欲界:欲界的众生定力少、有淫欲与色身之有情所居住之处。欲界中有五趣众生杂居一起,叫做五趣杂居地。没有定力的人修再大的福报,都脱离不了欲界,因为它的心还在散乱中,所以欲界也叫做散地。
2.色界:此界众生的欲望少,是离淫欲和食欲的有情所居住之处,但是还有物质的作用,即是有色身、宫殿的存在,故名色界。生到色界的众生都是依靠定力。欲界众生出∵了欲界(散地),进入色界,那就进入了定地。色界由禅定之深浅粗妙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四种禅定分为四个地,它们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3.无色界:此界的众生不但无欲望,而且无身体,无其所居住的宫殿国土。即是无物质的作用,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之为无色界。此界众生的定力比色界强,以其禅定之深浅粗妙分为四级,这四种禅定又分为四个地,它们是: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欲界中有一个地,色界中有四个地,无色界中有四个地,总共有九地,称为三界九地。这三界九地的众生,各有各的心念、烦恼以及不同的智慧,时时刻刻都在起心动念。欲界的众生经常起贪、瞋、痴的念头。色界的众生贪、瞋的念头少,其有一定的定力,但与无色界众生的定力相比,却稍逊色一筹。无色界的众生的定力很强,心王与心所少起作用,故心中的杂念少。即是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心中的念头会相对的减少。但是,不管心念怎样少,只要是在三界,甚至在三界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其定力非常强,其他的心念都不生起,然而作意、触、受、想、思心所一定起作用。由于它们遍三界,一切地都在作用,凡夫俗子对此五种心念不觉不知,唯有圣者才能觉察到。(4)一切俱:此“俱”是指所有的心识。我们共有八个识。它们有不同的心所。即是其所生起的心念有所不同,打个比喻:耳朵听到声音的感受和眼睛看到颜色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八个识所起的心所,各有各的活动范围。比如:六识中所生起的作意、触、受、想、思心所,与八识所生起的这五个心所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进入很深的禅定,可使意识停止不动,那第六意识中的作意、触、受、想、思心所也不生,但是第八识的这五个心所还是在活动。只要是在三界中,这五种心所就会在八识中生灭作用,所以遍一切心识都有它们的活动。
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心所,它们的作用很强、很厉害,任何时刻,任何的善、恶心;任何三界的众生;以及任何的心识的作用,它们都在活动,故称它们为遍行。“遍”是无所不在;“行”就是活动的意思。
心王是能了别、觉知的心识;心所是依心王而生起的念头。心所与心王相配合,称为相应。心所是追随心王而作用,八个心有王如主人、领袖,是个发动者;心所有如部下、臣子,好象一个协助者。我用汽车来作比喻:汽车由引擎发动而行驶,如果没有牵引轮胎走动的钢铁骨架,汽车就不能行驶。心王是主人,它带头活动,有如汽车的引擎般,心所就附属于它。不论任何时候,一个心王在活动,必定在活动,必定有遍行五心所随它活动。就是说,在眼、耳、鼻、舌、岙、意、末那和阿赖耶识中的任何一个在活动,一定带动这五个臣子━━作意、触、受、想、思心所。因此,只要有作意心所存在,必定有一个心识在活动。就好象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在行驶,那一定知道汽车里有引擎。同样地,只要有任何一个遍行五的心所在活动,那一定有一个心识也在活动,带头者是心识,故称之为心王。其他的心念皆由心王带动而生起,称为心所,即是心所生法。我们的前六识心王和相应的心所可以暂时不活动。比如睡觉时,眼识没看事物,它停止作用。睡到很甜时,即使外面有声音,也听不到了,耳识也停止作用。耳识停止活动,随着它而生起的心所也没作用。但是我们的阿赖耶识,以及由其所带动的遍行五心所,却是永无止境的在活动,除非我们证入涅盘,它们才停止作用。
(1)作意:就是注意、警觉的心理。即:作意能警觉心王与遍行心所,引向其所对的根及境,使心在某一根生起注意力的作用。例如静坐时,作意驱使心在耳根作用,然后耳识才能注意听外面的声音。作意有两层的意义:一为警觉:警觉之意是提高心的警觉性,对于某一个识特别用心;比如原本静静地坐着的你,忽然间想起一个念头,就特别生起在耳识警觉的心。二为趣境,驱使心朝向境那儿作用。原本你们的心不在某个∵境作用,后来自己将心带到那儿作用,叫做警觉。过后,心还继续停驻在那个境上注意,就叫做趣境。不过,遍行五心所是任何时候都存在。因此,只要心王存在,作意心所也存在。即是作意心所生起有两个情况:有时是我们无缘无故地把心念移到耳朵去注意听声音,有时是因为触心所带动我们去注意。因为声音震动耳朵,我们就把心念移到那儿作用。我们的心念经常在作意,尤其在眼睛和耳朵二根,所以我们对眼睛、耳朵所对的境知道得特别多;但是对于触觉,嗅觉就没有那么严重。
(2)触:就是心境接触的心念。即:根、境(尘)接触时,会引发识生起,当时知道根、尘、识三法和合的心理作用,称为触心所。六识依六根与外境接触时,并非触心所接触外境,而是识在知觉外境时,有一种心境接触的心念生起。总的说来:六根接触六尘(外境)时,能够知道外境的心是识,知道心境接触的心是触心所。
根、尘接触时,其所产生的识是怎样来的呢?当我人睡到不省人事时,耳根还在,外面也有声音,但是耳识没有作用,就听不到声音。因此有时候根与尘接触,识并不在那边作意。如果有耳根,外面的声尘也在作用,与此同时,心在耳识作意,那么耳根、声尘、耳识三法就碰在一起,称为根、尘、识三和合。这三和合碰在一起时会生起心触境的心念,叫做触心所。并不是我们的心念去碰外面的声音而叫作触,而是外面的声音来碰我们的耳根,当时耳识在耳根活动,才能听到声音,因为耳识的生起,它就带动了遍行五中的触心所。
唯识宗所说的“诸法因缘生”是怎样的一回事?以耳根和声尘接触时,生起耳识,唯识家(唯识宗的学者)说耳识不是耳根和声尘合起来时才生起,而是阿赖耶识中先有耳识的种子,依根尘的因缘种子本身(现行)变成现前的耳识。比如:绿豆浸水后,生出豆芽来,我们说豆芽是由绿豆生的。但是,另外一种情形,比如:一桶水,我用锉子把水桶打破一个洞,水从洞孔喷出来,因为我打洞的因缘,那水才生出来。这两种“生”是不同的。豆芽是本无的,后来由因缘合成;水是原本有,只不过打破一个洞,它才从洞里喷出来一样。因为我们过去业力的影响,八识心王原本就在五蕴的识蕴中活动,但是还没正式形成果报显现出来。因为根、尘接触为因缘,识就“现行”出来活动。此种“生”并不是象绿豆转变成豆芽的“生”。即是说,耳识的“生”并不是耳根和声尘和合,转变成耳识,而是原本有耳识的法在五蕴的识蕴识中微细地活动着,因为根、尘的接触把它带出来,故说依根而生,不是根、尘合起来变成识。因为耳根是色法(物质),声尘也是色法(物质),物质和物质和合不会生出能知觉的心识。即是色法生不出心法。
根━━━
┃┃→识→触→受→想→思→爱非爱等心理生。
尘━━━/
(3)受:是依触心所而生的心所生法,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苦、乐、舍等三种领取纳受的心理。这有三受、五受之别。三受就是:苦、乐、舍。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五受就是:苦、忧、乐、喜、舍。这些感受可分为心受和身受。身受由六根和六尘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三种感受;心受只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心受有忧受和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事后依意识而生的心所生法。并非六根触境当时的受。比如当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受。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的当时”发生的;忧受与喜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心受比较粗,容易被我们觉察到;身受比较细幼,难觉知。身受是六根接受外境,未起分别意识时的受心所。打个比喻:耳朵听到声音,一刹那间就产生身受,此受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当很强的声音刺激耳朵时,会感觉到疼痛,它会抗议不想听。耳朵抗议我们不容易觉察到,但眼睛接触到很强烈的光线时,它会马上闭起来抗议,我们就知道。眼睛看到柔和的绿色光线时,最舒服,它受乐。在普通的曰光灯中性的光线下看东西,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中。这三种感受是在眼识前作用,并非在意识(内心)。闪光灯闪一下,光线很强,眼睛受苦,内心未必受苦,那些爱拍照的人,被人家拍照,他很快乐,心喜盈盈。所以眼睛受苦━━身受苦,但心受乐。身受苦、受乐是随外境一刹那间就过去了;心受苦、受乐发生在外境灭后不知道是多少念以后的事。
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坐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说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要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时,每一刹那都有受。受心所很重要、很活跃,故被列入五蕴:色、受、想、行、识蕴中的第二位━━受蕴,占着重要的位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