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三、理破(分三科)丑一、总征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从前坏劫以来,为更有世间生起?为无起耶?

这个「不如理作意」的第九科「边无边论」,这一大段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计」,第二科是「叙因」,现在是第三科「理破」,就是根据佛法的真理破他的「边无边论」。这一科里面分三段,第一科是「总征」。

「今应问彼」,现在这个论主说「今应问彼」边无边论者,「汝何所欲?」你想怎么的,「从前坏劫以来,为更有世间生起?为不起耶?」从前坏劫以来,就是以前这个成劫、住劫、坏劫。从坏劫以后,是不是还有世间的生起呢?「为无起耶?」是没有世间生起呢?

这是「总征」,就是总问。第二科是「别诘」,就是一条条的再问,也分两科,第一科是「世间有难」。

∵∵

丑二、别诘(分二科)寅一、世间有难

若言有者,世间有边,不应道理。

「若言有者」,假设你说这个广大的世间都破坏没有了,以后又有世间的出现,又有世间的成就。「世间有边,不应道理」,你执着这个广大的世间是有边际的,到此为止了,没有世间了,那就不合道理了。因为还继续有世间,你说没有是不对的。

∵∵

寅二、世间无难

若言无者,非世间住,念世间边,不应道理。

「若言无者」,如果说是没有世间的生起,世间破坏了以后,再没有世间生起了。如果你主张这样子的话,「非世间住」,那就没有世间可居住了。那么没有世间可居住了,也就是世间是所居住的,有能居住的众生;没有世间可居住,也就没有居住的众生了。这样说,「念世间边,不应道理」,那么谁来念世间的有边无边呢?也是没有了。那你又执着有边无边就是不应道理,这段文是这样意思。

又一个意思呢,若是有世间的存在,然后去观察此世间的有边或者无边。既然没有世间的存在了,怎么还去观察它是有边无边呢?所以你硬执着有边无边不应道理。

∵∵

丑三、结斥

如是彼来有故,彼来无故,皆不应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如是彼来有故,彼来无故,皆不应理」,这是第三科「结斥」。第一科「总征」,第二科「别诘」,第三科「结斥」,就是结束这一段文,诃斥他的不对。

「如是」,像前面文所说的,「彼来」就从彼坏劫以来,如果又有世间的出现,说世间有边不合道理。「若从彼来无」,从彼坏劫以来就没有世间出现了,那就「非世间住,念世间边,皆不应理」,也不合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所以这个「边无边论」不是合道理的说法。这样子把这个「边无边论」破了。

前面是十六科里面的第九科,这以下是第十科「不死矫乱论」。

∵∵

癸十、不死矫乱论(分四科)子一、出能计等

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应知。

这一科分四段,第一段「出能计等」,说出来有这种思想的人,有其他的意思。这个「不死矫乱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外道他主张、他的思想,认为他们是永久也不死的,一共有四种差别。但是你若问他:为什么不死?你讲给我听听呢!他就是「矫乱」,他不正面的、分明的回答你的问题,他心里面就要欺骗你。

「矫」者,诈也。这个「矫」是指他的内心,他不说老实话,他内心里面就是存心的欺骗你。这个「乱」,就是说出来的话混乱不分明。这「矫」指他内心,「乱」是他的回答你的话,就是诡辩这种人。有四种不死的矫乱的外道的这种人,所以叫做「不死矫乱论者」。

「如经广说」,这四种不矫乱的外道的思想,在《长阿含经》里面有《梵网经》还有《沙门果经》,这两种经汉文的《长阿含经》里面也有,现在有南传翻译过来的,有《南传大藏经》里也是有。我们可随时可以参考,我们这里已经有这种藏经了。像经里面广说四种「不实矫乱」外道的思想,你应该注意可以去看一看。

∵∵

子二、叙彼问论(分二科)丑一、略辨相

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最胜生道,问善不善;依决定胜道,问苦集灭道,便自称言不死乱者。随于处所,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或托余事方便避之,或但随问者言辞而转。

「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最胜生道,问善不善;依决定胜道,问苦集灭道,便自称言不死乱者。」前面是指出来有这样思想的人,这现在是第二段,叙述这个不死矫乱外道的一个里面的情形,叙述他的内容,叫做「问论」。这个问答里面有一些事情的,叫做「问论」,这里分两科「略辨相」,简单的说一说它的情况。

「彼诸外道」,不是一个人,他们很多的有这一思想的外道。「若有人来」,假设有人来到他的面前。「依最胜生道」来问,提出问题「问善不善」。「依决定胜道」,提出问题来问他苦集灭道。这个「最胜生道」和「决定胜道」,这是佛法里面,佛法里面虽然是广大无边的,就是分这个两类,一个是「最胜生道」,一个是「决定胜道」。

「最胜生道」是什么呢?就是修学善法。他能在人间、天上获得最殊胜的生命、最理想的生命。在人间得到一个可爱的果报,在天上去又得到一个可爱的果报,所以叫做「最胜」。在人间也是最胜,到天上也是最胜。这就是要能够精微的学习五戒十善。有些好心肠去救济这个世界上苦难的人,就会得到这样的果报,那叫做「最胜生道」。这个「道」是道路,从这个道路可以到那儿去,你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最胜生的道路。从这条道路,从这一个立场来提…向这个不死矫乱外道提出这个问题,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不善?来问他,提出这个问题。

「依决定胜道」,「决定胜道」就是出世间的三乘圣道:声闻、缘觉、菩萨。菩萨是因,佛是果。「决定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胜生」还不是「决定胜」。你在人间、天上你修学一些善法,可能有的时候有可能去做恶了,那么又从人间、天上又退到三恶道去了,就不好了。那么若是出世间的善法,那一定不会跌倒的,就是决定胜利了,不会再退到生死凡夫的境界,你胜利是决定胜利了,就不会再失败的了;那个「最胜生」还是要会失败的。世间的善法也是好,但是不是令人安心的事情,这出世间的善法才是最安稳的,所以叫做「决定胜道」,那就是能令你断除烦恼得涅盘的这一条道路。从这个立场来向他提出问题,问什么呢?什么叫做苦?什么叫做集?什么叫做灭?什么叫做道?这样问他。「苦、集」是世间六道轮回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圣人的因果。

那么若有人来,这个人应该是佛教徒,佛教徒向这个「不死矫乱外道」提出这两个大问题,提出了问题以后,「便自称言」。那个「不死矫乱外道」,他就这样回答你了,就说不死…「我是不死乱者」。这金陵刻经处的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本子没有「我是」两个字,这个《披寻记》的本子是有的。「我是不死乱者」,你问他的问题,他不正面答复,他说:我是永久也不死,永久也不乱的这么一个人。乱,这个「不」字贯下来,不死不乱,我是这么一个人,我是一个很非常…头脑思想非常清明的人,不混乱的人。

「随于处所,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随于处所」,随你在什么地方,「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这个「不死净天」怎么讲呢?这个是指佛教徒,佛教徒得到四禅八定了,得到四禅八定,在四禅八定里面修四念处,修了四念处在四禅里面修四念处,非非想定里面不能修四念处的。那么我们就说是在四禅里面修四念处,他能够调伏这个爱见慢的烦恼了,他真实的得到解脱了,心得解脱,解脱一切烦恼了。那么这个人与这个法性理相应了,与这个诸法实相的我空、或者法空这个真理相应了。一相应了以后,「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这里面没有生死可得,没有生死可得的。

这样的不死清净,得清净解脱的天人,这是就佛法中的圣人。那么这个「不死矫乱」,如果他是得到世俗的四禅八定,不是无漏的四禅八定,他也自称他是「不死净天」,他也是那样子的。那么现在佛法中的「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很分明的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依最胜生道,问善不善;依决定胜道,问苦集灭道」,这样子提出的问题问他。

「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那个虚伪的「不死净天」,就是这个四种「不死矫乱」外道。他呢?「即于彼所问」,即于彼不死净天所问的问题,「以言矫乱」,就是说出来一些话,不分明的答复你,心里面就是来欺诳,这样子。这里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譬如说是得初果的圣人,但是这个得四禅八定的人,他是凡夫,不是佛教徒,佛教徒的圣人,初果圣人、二果圣人还没得四禅八定,但是这个初果、二果的圣人,他若心里面正念一提起来与法性相应的时候,这四禅八定的这些外道没有办法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这初果圣人是怎么回事。这个初果圣人也不知道他怎么回事,他一入定了,初果、二果、三果也是不知道,互不相知。但是若是三果得到四禅八定的三果圣人佛教徒、或者四果阿罗汉、或得无生法忍,得四禅八定的这种有神通的圣人,对于这个得四禅八定的外道就知道了。你一入定怎么回事,他就知道你。而外道没办法知道佛教徒这个神通是什么,不知道。所以这种情形他心里面有一点顾虑,这个…这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就算是他得到四禅了,他一入定的时候,对前面和他谈话的人,他莫测高深,他就有点害怕了。害怕了,他就不敢说真实话,不敢正面答复,所以「以言矫乱」,是这么事情。

「或托余事,方便避之」,或者是假说其他的事情,就是顾左右而言他了,做别的事情,避免这些问题,不答复这些问题。「或但随问者言辞而转」,或者是不说别的话,你问的那个话,就随你问的那句话就应顺,同意你这么说。你怎么说,他就怎么同意,就完了,这是「或但随问者的言辞而转」。你说是黑的,是啊!是黑的。你说是白的,他就是白的。他本身不说什么,不提出他的看法的。

这是这个「不死矫乱论者」大概的意思,这是这个「略辨相」,简略的说出这个「不死矫乱论者」的这个态度。底下这个是第二科「释差别」,解释它里面的不同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差别」。

∵∵

丑二、释差别(分二科)寅一、第一差别

是中,第一、不死乱者,觉未开悟;第二、于所证法,起增上慢;第三、觉已开悟,而未决定;第四、羸劣愚钝。

「是中,第一、不死乱者,觉未开悟」,这里面,前面这个「略辨相」里面,若详细的说,是有四种不死矫乱论者的。

这个四种中的「第一」个是「不死乱者,觉未开悟」,就是对于最胜生道和决定胜道的苦集灭道,这些事情应该是觉悟的,但是未开悟,他都没有明白,他没有明白这个事情,他不明白,所以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于所证法,起增上慢」,第二种不死矫乱论外道是什么呢?「于所证法」,对于他自己用功修行所成就的境界,「起增上慢」,他生起了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什么呢?他得到了世俗的四禅,他就认为是得了佛法中的圣道了,就是得涅盘了,其实不是。这样子心里面生出来高慢心,对于这个殊胜的圣人的境界他没有得到,他就认为得到了,因此而生高慢心,那就叫做「增上慢」。这个「上」,上下这个「上」就是殊胜的善法,就是圣人的胜法。那么他没有成就,他得到是世俗的禅定而已,他就认为他成就了,所以是多了,他自己的想法和那个事实对比起来是加多了,所以叫做「增上慢」,生高慢心。这种人他实在是没得解脱,他就认为得解脱了。这样人他对佛教徒真实得到无漏的禅定得大解脱了,对这个人,他也是莫测高深,他还是不能回答他的问题。

「第三、觉已开悟,而未决定」,第三种就是「觉已开悟」,就是对于应该觉悟的这个最胜生道的善不善,果决定胜道的苦集灭道的道理,他有多少明白的,「觉已开悟」。但是不是真实明白,所以「而未决定」,他还不是明白,明白多少而已。这样子还是没得到大解脱。

「第四、羸劣愚钝」,第四种不死矫乱论者,那对于…他是完全都不明白的,对于这个最胜生道、苦集灭道都是不明白,是特别愚钝的。特别愚钝的,就好像比那第一种还严重、比第一种还严重的。

这一段文在八十七卷,在本论八十七卷第三页、第四页那里,有说到、有解释这件事的。那地方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一件事,就是那个外道他修这个四禅的时候,多偏于止,多偏止的修行,所以他特别愚钝智慧不够。偏于止的修行智慧钝,偏于观的修行智慧高。修观增长智慧,修止增长定。有定而无慧,所以这里面说的这「羸劣愚钝」,他完全不明了。这个四种不死矫乱外道,这是第一种,就是前面说的这四种差别。这底下第二科,又有第二种的差别。

∵∵

寅二、第二差别(分二科)卯一、假托余事(分二科)

辰一、别释(分三科)∵∵巳一、觉未开悟

又复第一、怖畏妄语,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故不分明答言,我无所知。

这是又比较详细一点解释前面那个第一种差别里面的第一个,就是「第一、不死乱者,觉未开悟」这个。

「又复第一」种,这个「觉未开悟」的这个不死矫乱外道是「怖畏妄语」。他一入禅定了,他就知道向他提出问题这个人,他莫测高深,心里面害怕。心里害怕的时候,他就不敢正面答复,他一答复就害怕对方会批评他妄语,你是胡说八道,就是有这种事情。是「怖畏妄语」,害怕对方说他妄语,一看见人家对他…他一入定观察对方,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境界。我们一般没有禅定的人,人家有禅定一看就知道,他一入定就知道我们怎么回事。但是这个人他入定了观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心里害怕,不敢回答他的问题。因为什么呢?害怕自己说错话了,对方说他是妄语,「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就害怕那个人知道他,你一说话就知道你没有智慧,你智慧不够。其实那个人,你不说话他也知道的,也还是知道他是没有智慧。但是他现在就认为是这样子,我不说我这个无智、这个愚蠢的境界没有露出来,是这么意思。

「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故不分明答言,我无所知」,不分明,不明明了了的说出这句话,「我无所知」,他不敢、他不坦白的说这句话。

∵∵

巳二、于证起慢

第二、于自所证,未得无畏,惧他诘问,怖畏妄语,怖畏邪见,故不分明说,我有所证。

前面是第一种,现在第二种「于自所证」,对于他自己所成就的是世俗的禅定,世俗的禅定,是「未得无畏惧」,他没能成就无所恐惧的境界。这个佛法里面那完全不同,他能够无我、无我所,就没有恐怖,无我、无我所的人没有恐怖,有我见的人都有恐怖,有我、我所的人都恐怖,这在《大般若经》上说到这件事。这外道得了四禅很高深的禅,结果心里面还是有恐怖,所以「于自所证,未得无畏,惧他诘问」,还怕人家提出问题问他。他有什么害怕的呢?这里面说出了三个害怕

一个,人家一问他,他就是害怕。第二个,害怕人家说他是妄语。第三个,「怖畏邪见」,又害怕对方说他是邪知邪见。因为他自己得了色界四禅,也超过了一般的凡夫境界,四禅是上人法,超过人的境界的,也称为「上人法」,就是在人以上的事情,上人法。他是成就了,成就了,但是他不敢说,他不敢说。这个成就了色界四禅,这也是一种清净的境界、清净法,解脱了欲的烦恼,也是一种清净高尚境界的。但是他不敢分明的解说,他若一说,就怕对方说他是邪知邪见,他有这种顾虑,邪知邪见。「故不分明说,我有所证」,他不明白告诉他,我证到什么境界,他不说。

∵∵

巳三、觉未决定

第三、怖畏邪见,怖畏妄语,惧他诘问,故不分明说,我不决定。

第三个把前面「总结」起来。第三个是…前面的第三个是「觉已开悟,而未决定」。现在说出第三个,他是怎么个情形呢?这个人又怖畏邪见,又怖畏妄语,又害怕别人提出问题,所以「故不分明说,我不决定」,他「不分明说」这句话,「我不决定」,做这件事我不决定,他也不敢说这句话。

∵∵

辰二、总结

如是三种,假托余事,以言矫乱。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是「别释」,这个第二「差别」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假托余事」,第二科是「随言辞转」。现在第一科「假托余事」,不正面答复,你假托别的事情,以言矫乱,这样意思。这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就是这三科说完了。第一科也是「觉未开悟」,第二科「于证其慢」,第三「觉未决定」。

「如是三种」,这是「总结」这一段,如是三种不死矫乱外道,「假托余事,以言矫乱」,他是假托别的事情,说一些欺骗人的话,不正面、不分明的答复你的问题。

∵∵

卯二、随言辞转

第四、唯惧他诘,于最胜生道及决定胜道,皆不了达;于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但反问彼,随彼言辞而转,以矫乱彼。

「第四、唯惧他诘,于最胜生道及决定胜道,皆不了达;于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这是第二科「随言辞转」,前面是「假托余事」,现在是「随言辞转」,就是第四个,这个不死矫乱外道。「唯惧他诘」,他就是怕别人提出问题问他,对于「最胜生道」的善不善法,「及决定胜道」的苦集灭道,「皆不了达」都不明白。

「于世」间的「文字」,也不是善知,这可见这个人读书太少了。「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他也不明明白白的向对方说,我这个人太笨了、太迟钝了,我什么都不明白,他不说这句话。「但反问彼」,只是反过来,向对方提出问题。「随彼言辞而转」,随对方的话,去答复问题。你说是黑的,他就是黑的;你说白的,就是白的。「以矫乱彼」,就这样子,内心里面还是欺骗的,也不真实是这个意思。

∵∵

子三、广指经说

此四论发起因缘,及能计者,并破彼执,皆如经说。

这是第三科「广指经说」。是「此四论发起因缘」,这四个不死矫乱论,「发起的因缘」,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及能计者」,以及有这种思想的人。「并破彼执」,再加上破除他们的执着。「皆如经说」,都是像《长阿含经》所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