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三、欲邪行摄(分二科)申一、总句

复次欲邪行者,此是总句。

「复次欲邪行者,此是总句。于诸父母等所守护者,犹如父母,于己处女,为适事他故,勤加守护」,这是「业杂染」,三种杂染里面,「烦恼杂染」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业杂染。「业杂染」里面说到十不善道。十不善道,杀生、偷盗也说过去了。现在是第三段「欲邪行摄」,属于、摄属于这一范围的。分二科,第一科是「总句」。

「复次欲邪行者」,前面这个杀生、偷盗之外,又有欲邪行的罪过,这一句话是「总句」。佛在经里面,说这句话是那一段文的总句,总括大义的法句。

∵∵

申二、别句(分二科)酉一、释经句(分二科)∵∵戌一、初三句(分二科)

亥一、别释相(分三科)天一、于诸父母等所守护(分五科)地一、父母守护

于诸父母等所守护者,犹如父母,于己处女,为适事他故,勤加守护,时时观察,不令与余共为鄙秽。

「于诸父母等所守护者」,这以下是「别句」。「别句」里面先解释经句。解释经句里面先解释「初三句」。「初三句」里面先「别释相」。「别释相」里面是先解释第一句。「于诸父母等所守护」,这一句里面有五个意思的,第一个是「父母守护」。

「于诸父母等所守护者」,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犹如父母于己处女」,就举一个例子,就像父亲和母亲对于他自己没有出嫁的女儿。「为适事他故」,这个「适」,就是出嫁,为了出嫁侍奉别的人的缘故。「勤加守护」,他父母特别注意的要守护这个女儿。「时时」的要「观察」她,「不令与余共为鄙秽」的。

∵∵

地二、至亲守护

若彼没已,复为至亲兄弟姐妹之所守护。

前面这一段是说父母对女儿的守护,底下这一段是「至亲守护」。「若彼没已」,若彼父亲、母亲死没了以后,这个女儿谁来守护呢?「复为至亲」,特别有感情的人,就是亲兄弟姐妹的「所守护」,来保护他这个亲爱的人。

∵∵

地三、余亲守护

此若无者,复为余亲之所守护。

「此若无者」,这底下第三段「余亲守护」,说是至亲的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守护,那么这些人也没有了呢?「复为余亲之所守护」,还有叔伯-他父亲的哥哥、弟弟的、还有兄弟姐妹,这些人还是会守护的。

∵∵

地四、自己守护

此若无者,恐损家族,便自守护。

「此若无者」,若是这个也没有了呢?「恐损家族,便自守护」,如果自己不谨慎,有些不名誉,就是家族都受到损害了,所以自己要知道好歹,要自己守护自己,这是第四。

∵∵

地五、舅姑守护

或彼舅姑,为自儿故,勤加守护。

第五段「或彼舅姑」,或者是舅姑,舅舅就是她母亲的哥哥、弟弟,姐妹的这些人。「为自儿故,勤加守护」,这也等于就是他自己的儿女,所以也是「勤加守护」。这是第一句「于诸父母等所守护」。

∵∵

天二、有治罚

有治罚者,谓诸国王,若执理者,以治罚法而守护故。

就是「初三句」,先解释了经上的第一句,经上还有第二句,「有治罚者」,这是什么意思呢?「谓诸国王,若执理者,以治罚法而守护故」,就是国家的***-国王。「若执理者」,就是事法官,就是执行法律的律师、法官这些人。「以治罚的法」,也就是法律,一条条的成文,这个法律来「守护」这个人,违犯这个法律是不容许的。

∵∵

天三、有障碍

有障碍者,谓守门者所守护故,

这是第三句,「障碍」是什么呢?「谓守门者」,这个地区,这个门有人守护的,你要从这通过,要经过他同意的,这也是有守护的力量,非法的人不可以通过。这一共是三句。

∵∵

亥二、略显义

此中略显未适他者,三种守护,一、尊重至亲眷属自己之所守护,二、王执理家之所守护,三、诸守门者之所守护。

「此中略显未适他者」,前面是「别释相」,就是三句话、佛说的这三句话,本论的论主解释佛说这三句话的相貌,「别释相」。这以下是第二科「略显义」,把前面这一段文的要义再说一说。

「此中略显未适他者,三种守护」,这一段文里面简要的大义是表示「未适他者」,就是没有出嫁的女孩子,有这三种的守护。

「于诸父母等所守护」;再来就是「法律的守护」;再就是「有障碍的守护」。这三种守护,第「一」种是「尊重至亲眷属,自己之所守护」,就是父母是所尊重的,和至亲的兄弟姐妹、眷属,自己的守护。「二、王执理家之所守护」,国王的执法官,就是法律上的守护。第「三」、是「诸守门者之所守护」。是这样意思。

∵∵

戌二、后七句(分七科)亥一、他妻妾

他妻妾者,谓已适他。

这是第二段「后七句」,前面是「初三句」。「初三句」,是未嫁的女人,有这三种守护。「他妻妾」,是「后七句」,后七句里面第一句是「他妻妾」,「谓已适他」,就是说他已经嫁给别的人了。

∵∵

亥二、他所摄

他所摄者,谓即未适他,为三守护之所守护。

「他所摄者」,第二句「他所摄」,这句话怎么讲呢?「谓即未适他,为三守护之所守护」,就是前面那一段,没有嫁出去的女人、没有嫁人的女人,为三种守护所守护,那么这叫做「他所摄」。这样子,这个「摄」,就是守护的意思。这是第二句「他所摄」,第三句「由凶诈」这一句。

∵∵

亥三、由凶诈

若由凶诈者,谓矫乱己而行邪行。

这是第三科,这是一个问题了。这个「凶」,就是恶的意思,就是那个人不怀好意,心里面是有坏的主意,但是他是用诈术来欺骗,来完成他的恶意,究竟怎么办法呢?「谓矫乱己而行邪行」,「矫」就是欺诈,他内心里面是要欺骗他,表面上用一些不分明,就好像是爱护似的这种行为来惑乱他。如果你相信是真的了,就中计了。然后就与之「行邪行」,就是受欺骗了,这是一种叫欲邪行,有这么一回事。

∵∵

亥四、由强力

若由强力者,谓对父母等公然强逼。

「若由强力者」,这是第四「强力者,谓对父母等公然强逼」,谓是那个人不讲道理,就是野蛮的一种态度,对他的父亲、母亲,公然的来强逼做这件事。

∵∵

亥五、由隐伏

若由隐伏者,谓不对彼,窃相欣欲,

这是第五「由隐伏者,谓不对彼,窃相欣欲」,就是不对他父母有这种强力的行为,但是他们两方面私下的「相欣欲」,互相欢喜,同意了,是这样意思。所以这个隐伏的意思,就是偷偷的,不是公开的。

∵∵

亥六、行欲行

而行欲行者,谓两两交会。

这是第六句「谓两两交会」,这是第六。

∵∵

亥七、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

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者,谓于非道、非处、非时,自妻妾所,而为罪失。

这是第七句,「即于此事」,就是两方面,男、女两方面。即此「非理」的,不合道理的「欲心而行邪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谓于非道、非处、非时」,他们是夫妻,这是夫妻,但是,不是道、也不是处、也不是时。这在《五戒相经》上也有提到,乃至《比丘、比丘尼戒》里面有提到这个事情。「自妻妾所,而为罪失」,虽然是合法的夫妻,合法的妾侍,但是「非道、非处、非时」也还是有过失的,也属于欲邪行之类的。

∵∵

酉二、明略义

此中略义者,谓略显示,若彼所行,若行差别,若欲邪行应知。

这是后七句,底下就「明略义」。前面是「释经句」,就是「初三句」,「后七句」,加起来一共是十句。这十句解释完了,现在就是「明略义」,明大要的大义。

「谓略显示,若彼所行,若行差别,若欲邪行」,这个大义就是「若彼所行」,这一共是十句,前五句叫做「若彼所行」,是这样子。「若行差别」,就是后面的三句,「由隐伏」、「行欲行」、「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这是次三句。

前面的五句,就是「父母守护」乃至到「舅姑守护」,这是前面五句。次三句就是「他妻妾」、「他所摄」、「由凶诈」这三句。

前五句、次三句、后二句,最后的两句就是「行欲行」,「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一共是十句。前五句,次三句,后二句,容易分开。略义就是分这么三类,这样的意思。

前三句是「天一」是第一句,「天二」第二句,「天三」第三句。然后「他妻妾」、「他所摄」,这加起来是五句,应该这么计算。然后次三句,就是「由凶诈」、「由强力」、「由隐伏」这是三句。最后二句,「行欲行」、「即于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应该这么分。

∵∵

未四、妄语(分二科)申一、总句

复次诸妄语者者,此是总句。

前面「欲邪行」讲完了,这底下讲这「妄语」。「妄语」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句」。

「复次诸妄语者者」,很多的说谎话,这经上这一句是「总句」,底下就是经上的「别句」。「别句」里面分两科,先解「释经句」,总说有九句,第一个是「于王家」。

∵∵

申二、别句(分二科)酉一、释经句(分九科)戌一、于王家

若王者,谓王家。

「别句」的第一句就是王者,「王者」,过去时代就是国王、「王者」,也包括他们那一个族类的人,「王家」这是第一句。

∵∵

戌二、于执难家

若彼使者,谓执理家。

这是第二句。这个事法官当然是王所委派的,所以是王的侍者。他来执这个理,来审判怎么叫合法?怎么叫做违法?

∵∵

戌三、于长者居士

若别者,谓长者、居士。

经上还有第三句,「谓长者、居士」,就是说「别者」,另外的。另外的是什么呢?「谓长者、居士」,这个「长者」,就是有道德的人,他不是「执理家」,但是他是有道德,也是在***里面做高官的人、「长者」。「居士」,就是财富特别多的人,有地位的人,这两种人,这是第三句。

∵∵

戌四、于彼聚集

若众者,谓彼聚集。

这个「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是少数人,「谓彼聚集」,也就是说也有「王」,也有「执理家」,也有「长者、居士」,这些人聚集在一处,这样的情况。

∵∵

戌五、于四方人众聚集处

若大集中者,谓四方人众聚集处。

「若大集中者」,这是第五段,「谓四方人众聚集处」,这就是不但是前面这几类人,就是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一处,很多的人了,一般的人民也都在「聚集处」。这是第五段,底下第六。

∵∵

戌六、于已知

若已知者,谓随前三所经语言。

「若已知者,谓随前三所经语言。若已见者,谓随曾见所经语言」,这第七句是「见」,第六句是「知」,分一个知,一个见。

我们的六根,合起来是见、闻、觉、知,分成四个。「见」是眼;「闻」是耳;「觉」就是鼻、舌、身,合起来名之为觉;第六意根、意识,叫做「知」。

现在说「若已知者」,就包括把这个「见」除掉,就是闻、觉、知,这三个。「谓随前三所经语言」,就是前面这个王家和使者就是「执理家」,这算一;「长者居士」那么这是一类;「若众者,谓彼聚集」,「若大集中者,谓四方人众聚集处」,合起来。合起来,在这么多的人众里面,你就闻、觉、知,这三个。在前面这么多的人众之中,你所知道的语言,他们怎么说的什么、什么,你知道了,是这么意思。

∵∵

戌七、于已见

若已见者,谓随曾见所经语言。

「若已见者」,这是第七句,就是「谓随曾见所经语言」,「谓随」你自己在前面这么多的地方,王家、执理家、长者居士、大众聚集、四方人众聚集处,你所见、所经过的这些语言。

∵∵

戌八、由自因等(分二科)亥一、略标(分二科)天一、举由自因

若由自因者,谓或因怖畏,或因味着。

这是第八句,「由自因等」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略标」里面分二,「举由自因」。

「若由自因者」,这个「若由自因」,就是你见、闻、觉、知,所知道的一切的语言,你要向外讲说的时候,你本身有些原因去说话,你什么原因要这样说话,是这个意思。本身什么原因呢?

「谓或因怖畏」,就是心里面恐怖,心里面有点恐怖。或者说是你听见什么话,你心里面愿意这样讲出去,但是另外有个大的力量恐怖,你怕他,你不能随你自己意说话的,你要随着那个人的意思说话。那个人有力量命令你,你一定要这样讲,你不可讲别的说法。那么你怕他,你就这话说出来的不真实,和原来的话不一样,和真实性有违反,这叫这个「怖畏」。

「或因味着」,或者是你怕他,或者是因为自己「味着」。「味着」,就是爱着,也就是贪着。我自己有所求,不是别人威胁我,是我自己想要这样、想要那样。但是这话要能完成我的目的的时候,这话要转变一下,不能照实说,照实说我就拿不到利益了。这是说谎话,「或因味着」。

∵∵

天二、侧由余因

如由自因,他因亦尔。

「如由」自己的因是这样子,他人也是这样子,这是「标」出来。

底下解释。

∵∵

亥二、别释(分二科)天一、因怖畏

因怖畏者,谓由怖畏杀、缚、治罚、黜责等故。

「因怖畏者」,这底下解释这两个。「谓由怖畏杀、缚、治罚、黜责等故」,就是由于「怖畏」,有恐怖,有什么恐怖呢?你若不听命令,就会杀掉了你,你怕不怕。要系缚你、要治罚你。「黜责」,原来你是有一点地位的,可以一下子可以把你撤职了,赶掉你、责罚你。你若不听话,你立刻受到伤害了,所以你怕受到伤害,你不能说老实话,你要照那个人的意思说话,那么就说谎话了,这个意思就是这样。

∵∵

天二、因味着

因味着者,谓为财、谷、珍宝等故。

「因味着者」,「味着」是什么意思呢?「谓为财谷、珍宝等故」。「谓为财谷」,或者是「财」富,或者是「谷」,或者什么「珍宝等故」,贪求这个种种财物,这个话要怎么说,不能照实说,就说谎话,这是一种。那么这是自己是这样子,他人也是这样子。他人就是那个人,那个人为了财富,为了财富要怎么、怎么的,要叫你说谎话,是这样意思。按这个的意思,就是这种妄话就是复杂的,复杂了一点,不是你个人的、单纯的事情。

∵∵

戌九、知而郕妄语∵∵

知而说妄语者,谓覆想欲见而说语言

「知而说妄语者」,这是第九句。「知而说妄语者,谓覆想欲见而说语言」,这底下把这个「妄语」的相貌说出来了,「谓覆想欲见」。

这个「想」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的这个「想」,这个想是取相的意思。就是你的心与那个事实接触的时候,那个事实是这样的,事实是这样,这个「想」。

「欲」,就是自己的心,我欢喜这样讲。我心里面的欢喜,我嘴里愿意像我心里想的这样去讲,这叫「欲」。

这个「见」,就是里面有点智慧的意思。就是对那件事心所想的、所欲的境界,他有一个深刻的看法,深一层的看法,认为这件的事情的真实的情形是怎么、怎么的,有个见。

这前面这个想和欲还不同,这个是「想」、「欲」、「见」,都有真实性的意思,都是对所要说的话的情况,真实性的认识。现在「覆」呢?就是把真实性隐蔽起来,把它隐藏起来。「覆」是隐藏的意思,隐藏起来。说出来与事实不相合的另一种语言,这样的意思。和所想的、所欲、见的不同。

这个想、欲、见,是真实的情况,现在和真实情况是不同的,把真实情况隐藏起来,说出另一种不同于事实的话,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他在说谎话,自己知道,那叫做「覆想欲见,而说语言」。这种语言或者由自己贪心说这种话,或者是由怖畏说这种话,当然也是各式各样的原因的。

∵∵

酉二、明略义

此中略义者,谓依处故,异说故,因缘故,坏想故,而说妄语应知。

这一段这个「妄语」,这一段前面有这么多的说法,这么多的说法,简要的意思是什么呢?

「谓依处故」,就是前面的五句。前面的五句就是「于王家、于执理家、于长者居士、于彼聚集、于四方人众聚集处」,这是前五句这是依处。

「异说故」,就是这个「知」,已知、已见这两句,「异说故」。

「因缘故」,就是这个自因、他因这两句,这是因缘。

「坏想故」,就是最后一句,「知而说妄语」,这是「覆想欲见,而说语言」。

这里从这个,「妄语」的定义来看呢?你说什么话,我按我心里面想的我这样去说,我心里面所想的、所欲、所见,按真实心没有欺骗人的意思。我就是这样讲了,这就是真实语,不是妄语。什么样情形是「妄语」呢?就是说出来的话和心里面所想的不一致,自己明明白白的知道是不一致,就是这样说,这就叫做「妄语」。

所以目犍连***说是人家问:天不下雨,要过…其实是下雨,七天以后下雨。到七天以后没有下雨,大众僧说:他说谎话了,作羯摩处罚他,他不同意。大家就争论了。争论的时候,佛就来了,佛就问:你当时人家问你天旱不下雨,什么时候下雨?说:七天以后。你用什么心说的。说:我用真实心说的,就是我心里这么想,我就这么说。那佛说:这不是「妄语」。就是你后来没有兑现,但这不是「妄语」,你当时没有欺诳人的意思,这不是「妄语」。这是「妄语」的分际,我们时常有的时候会弄得不清楚,我们有时候什么叫「妄语」,会弄不清楚。

现在这上面的意思,就是你说出来的话,和你心里面想的是一致的,就是真实语。你有欺骗人的意思,你说的和你想的不一样,你明明白白的知道怎么样,那就是「妄语」,「而说妄语应知」。

∵∵

未五、离间语摄(分二科)申一、总句

复次离间语者,此是总句。

这是第五个罪过的事情,「离间语」。就是某甲和某乙感情很好,感情很好呢?那么我要去破坏他们的感情。破坏感情,就是有了目的。破坏了的时候,对我有利益,他们能够不合,对我有利益,为了我能得利益,我去破坏他们的感情。这是团体的,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是一样的,就是这「离间语」。

「离间语」又分两段,第一个是「总句」。「离间语者」,这是「总句」。「若为破坏者」,这底下是「别句」,「别句」也分二科,先解释经上的句子,第一句是「若为破坏」。

∵∵

申二、别句(分二科)酉一、释经句(分七科)戌一、若为破坏

若为破坏者者,谓由破坏意乐故。

经上说:「若为破坏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谓由破坏意乐故」,就是那个人他心里面有这样的意愿,就是他的动机,他有这样的动机要破坏对方的和合。他们是团结的,现在要想办法把他破坏,叫他们不要合。还没有行动,只是先内心里面有这样的动机,这句话就是表示这个意思。所以「若为破坏者,谓由破坏意乐故」,他内心里面欢喜这样,这个意思。

∵∵

戌二、闻彼语已向此宣说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