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八、三种语言(分三科)∵∵巳一、征

云何三种语言?

这里是说三种语言。

巳二、列

谓有法语言、无法语言、及余语言。

巳三、释(分三科)∵∵午一、有法语言

有法语言者:谓宣说厌舍,离诸缠盖,趣可爱乐等,广说如经。

第一种是法语。

午二、无法语言

无法语言者:谓染污心说饮食等。

第二种是无法的语言,「谓染污心说饮食等」。

午三、余语言

余语言者:谓无记心所起言说。

第三种是「余语言者」,就是除掉了前两种,剩余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是什么意思呢?「谓无记心」,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这样的心情所说出来的语言,那么就叫做无记心。这可见前面这个「法语」和「无法语」,都是有记心。他宣扬佛法的语言,他对于佛法有恭敬心、有尊重的心情的。如果没有这种心情的话,也没有轻视、不信的心,那也应该是无记的语言了。有染污心,当然这是属于恶的一面的。如果是用无记的心情说这些语言,也是属于第三种了。

这是把语言分成了三类,这在我们佛教徒来说,也是的确是应该明白这件事的。

辰九、二十二种发愤(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二十二种发愤?

前面是第八科,「三种语言」。这以下是第九科,「二十二种发愤」。这个「愤」,看下文里面的意思,有愤恨的意思,就是心里面不高兴了,是这样意思。和发愤图强的「愤」,也含有那样的意思,但是主要还是有一点愤怒。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二十二种发愤」?这二十二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心里面愤怒,这二十二种心是什么呢?这是问。底下列出来。

巳二、列

一、伪斗。二、伪称。三、伪函。四、邪业方便。五、拒枓。六、轻调。七、违反。八、诤讼。九、骂詈。十、忿怒。十一、诃责。十二、迫愶。十三、捶打。十四、杀害。十五、系缚。十六、禁闭。十七、割截。十八、驱摈。十九、谄曲。二十、矫诳。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语。

第一个,是「伪斗」,这个「斗」,是以前在乡村里有这种器,量五谷是多少。十斗是一石,十升是一斗;现在可能还人有用这种东西吧?

「伪斗」,这个斗里面有虚伪。如果他向外出售,这个斗可能小一点,他若往里面入,买,它可能会大一点,这样子他占便宜,使令对方吃亏了,这还是有着欺骗的意思。你被人欺骗了,当然心里面就是有点不平了,所以是「愤」。

第二是「伪称」。「称」,现在是看见、常常有用,称量、测量物体的轻重。这个「称」它也是有虚伪,总是自己想占对方的便宜,使令自己多一点,对方吃亏一点。那么这也是一种令人心里不平的。

第三是「伪函」。「函」,就是信;「伪」,就是这里面也有些心机来欺骗人的意思。你受了他的欺骗了,当然心里面也是不平,所以叫做「伪函」。而这件事,也是要智慧才能够明白;不然的话,你不知那里面有虚伪,就上当了。我昨天说过,为这个两个字,我去看《三国志演义》,我小小说一段。

曹操到西凉去,这个西凉与马超……,马超和韩遂这两人背叛了曹操,曹操去打他们去。打他们的时候很辛苦,还吃了很多的亏。曹操是有智慧的人,很善于用心的人,他想了一想、想了一想,想出个主意来。这一天就是同韩遂大家见面,一点没有作战的意思,在那里说闲话,说些闲话,以前经过的事情,就像老朋友见面那样说话,说话就完了,大家就撤退了。但是,马超这一天他没有到前线来,但是也有他的人就报告他这件事,曹操(注:贯穿前后文,疑应为马超)就疑惑,来问韩遂,韩遂说没有什么,就是这么说话,不知道什么意思。等到再后来,曹操又写一封信来,特意的用很多人送这封信给韩遂,这个意思就是叫马超知道。马超知道有信来,他也要去看,韩遂就把信给他看。他一看,前面几句话看没有,后面几句话涂了,涂抹了;再看几句话,那后面又涂了。马超就疑惑:「你这个事情怕我知道,把它涂抹了。」说:「不是!原来就是这样子。」但是马超不相信,他们两个就打起来了。当然马超是年轻,韩遂可能年纪大一点,就把韩遂的一个手斩断了。后来两个人冲突了,很严重,韩遂就向曹操投降了。那马超是剩了一个人,只有他,狐独了,他也不能和曹操作战了,也跑了。所以这叫做「伪函」。

看《三国志演义》,当然那是小说,并不是真实的事情。有些事情是真实,有些事情不见得真实。但是,看出来这个有智慧的人和没智慧的人完全是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维持正常,能够能经过什么样的变动,他能够有智慧能认识这件事,而不会受欺骗,这还是不是容易的事情,还不是容易。像「伪斗、伪称、伪函」这些事情,社会上的人,如果是不相信佛法的人、不相信因果的人,是时时有的事,随便说谎话骗人。所以我们的确是应该用功修行了。

四、「邪业方便」,窥基大师解释就是:邪的身、语、意的方便。就是恶的身、语、意业的方便。这个「方便」,在经论上的使用法,大概是有两种不同,一个就是采取行动了,就叫做「方便」。你正式做这件事了,那叫做「方便」。第二个意思,是正式的行动之前有准备的工作,先要准备一下,那叫做「方便」,这是一种。现在这里是邪业的方便,应该包括这两个意思。邪业的行动、不合道理的事情、做罪过的事情,应该是包括这两个意思。

第五是「拒枓」。这个「拒」,是抗拒,就是防御对方的侵略,叫做「拒」。这个「枓」,就是彼此斗争。这个「枓」,查那个字典上的意思,似乎是诤论也叫做「枓」。

第六,是「轻调」,这个「轻调」,就是他不尊重你、轻视你、来戏弄你,这也是令人不欢喜的事情。

七、是「违反」,「违反」,就是他就是和你作对,你说东、他就说西,不管你合不合道理,他总是反对你,那么这是叫做「违反」。

第八、是「诤讼」,这个「诤讼」,就是大家有了利害的冲突,到了法庭上去辩论,那么就叫做「诤讼」。

第九、是「骂詈」,「骂」就是「詈」,种种的言词来毁辱这个人,是「骂詈」。

第十、是「忿怒」。前边这个「伪斗、伪称、伪函」,这些事情是引起你内心忿怒的外缘。这底下说忿怒,这是说内心的事情,内心里面忿怒、忿恨、恼怒了。

十一、是「诃责」,他或者是有道理的、或者是无道理的来诃斥你、指责你的不对。

十二、是「迫愶」,就是恐吓你,你若不随顺我的意思,我会怎么怎么样来对付你。恐吓你,叫「迫愶」。

第十三、是「捶打」你。第十四、是「杀害」你。第十五、是「系缚」,绑起来。十六、是「禁闭」,就把你关闭在一个地方,失掉自由了,叫「禁闭」。十七、是「割截」,割截你的身体的一部份。十八、是「驱摈」,不准你在这里,把你驱逐了,不睬你了。十九、是「谄曲」,就是很卑鄙的,有非份的要求,这种谄媚的行为,不是那么直爽的。

二十、是「矫诳」,「矫」者诈也,就是欺诳的意思。或者是语言、或者什么事情,就是弄一个虚伪的相貌,当作真实的情况,就是受欺骗了,「矫诳」。

二十一、是「陷逗」,这「陷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初是用一个理由同你说这件事,把你引到里边去,就是陷到里边去了;然后再用不同的态度来对付你。譬如说是你有什么财物,最初是把这财物借去了;后来你再同他要,他说:「我没有借!」不还你了,那么叫做「陷逗」,就是这一类的事情。先把你的利益拿到了,拿到了以后……最初用一个你容易相信的理由,把你的利益拿到了;拿到以后,就是另一个面目了,那叫做「陷逗」。二十二、是「妄语」,就是说谎话骗人。

这是二十二种令人心里面愤怒的事情。

辰十、六十二种有情(分三科)∵∵巳一、征

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

现在第十科,有「六十二种有情」,六十二种众生、六十二种人。

巳二、列

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刹帝利。七、婆罗门。八、吠舍。九、戌陀罗。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仪。二十一、不律仪。二十二、非律仪非不律仪。二十三、离欲。二十四、未离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刍。二十九、苾刍尼。三十、正学。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习断者。三十六、习诵者。三十七、净施人。三十八、宿长。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轨范师。四十二、亲教师。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宾客。四十五、营僧事者。四十六、贪利养恭敬者。四十七、厌舍者。四十八、多闻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随法行者。五十一、持经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论者。五十四、异生。五十五、见谛。五十六、有学。五十七、无学。五十八、声闻。五十九、独觉。六十、菩萨。六十一、如来。六十二、转轮王。

第一,是「那落迦」,「那落迦」也是人;「傍生」也是人;「鬼」也是人;「天」也是人,只是做了恶事就变成地狱、傍生、饿鬼了;做善事就变成天、变成人了。这是我们前面讲过了。这五是「人」。

六、是「刹帝利」,七、「婆罗门」,八、是「吠舍」,九、是「戌陀罗」。这个我们前面也已经讲过了。

十、是「女」人,十一、是「男」人,第十二、「非男非女」的人,这就是生理的组织不正常,他也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

十三、是「劣」,十四、是「中」,十五、是「妙」,或者是论福德有劣、中、妙的不同;或者是论智慧有劣、中、妙的不同,总之有这三种差别。

十六、「在家」,十七、是「出家」,这个若在印度来说,有很多的宗教;在佛教里面说有在家、出家;其他宗教也有这个分别,在家、出家。

十八、是「苦行」,十九、是「非苦行」,这是说人的行为。有的人能吃苦,他欢喜做这种事情;有的人不事苦行,他不愿做种苦恼的事情。在佛法的态度:目的是得圣道。如果是正常的说,就是修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可以得圣道。至于是苦、是乐呢?佛的意思就是中庸,中庸之道。若特别情形,你非要环境特别好一点,衣、食、住要特别好一点才能得道,佛也是同意。若是这个人特别的要修苦而能得道;不修苦就不能得道,你若特别丰富了,他就放逸了,那只好苦一点,那佛也是同意。如果这件事不能得圣道,苦也好、不苦也好,那都不是佛的意思。所以在佛法里面说:『无益苦行当远离』。是「苦行」和「非苦行」。

二十、是「律仪」,二十一、是「不律仪」。这是在佛法的态度上,我们应该学习律仪,不应该去学习不律仪,这个我们在前文也有解释过了。二十二、是「非律仪非不律仪」,这是分这么三种,前面解释过。

二十三、是「离欲」,二十四、是「未离欲」,这前面我们也是讲过了。这个离欲应该分两种:一个是其他的宗教徒,他修学世间的禅定,也能远离欲界的欲,他成功了可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这是一种离欲。第二种佛法里面所赞叹的离欲,就是修学八正道,那能够究竟的解脱生死苦的。外道所说的离欲实在是暂时的,等到他的色界定、无色界定破坏了以后、无常了以后,他又回到欲界来,还是有欲的,所以那个离欲不是真实的。二十四、是不离欲,为欲所迷而不能觉悟,「未离欲」。

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这个是按照佛法的态度做一个分类,做「正性、不定性、邪性」的分类。按《俱舍论》上的意思,就是要得初果以上才是「正性定聚」,因为他决定是不退转了,所以他就是死掉了以后──这个初果死掉了以后,到第二生他还是不会失掉、圣道也不失掉、也不会退转的。所以他是属于正性的这一类有情里面的,是决定了,不会失掉!

这个「邪性聚定」是什么呢?就是三恶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他们那种做恶业的性格,你是很难改变他的。若是造了无间业,是决定要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叫做「定」;做恶事名之为「邪」;他是这一类的人,所以叫做「聚」,属于这一类的人。

「不定聚定」,「不定聚」属于这一类的。就是除掉了「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之外的人,都是属于「不定聚」。这个「聚」,就是类的意思。因为这一种人遇见坏因缘,就会转变成「邪性聚定」;遇见佛法好的因缘他就会转变成「正性聚定」,他本身不决定,所以叫做「不定聚定」。他这个性格决定是这样了,所以也名之为「定」。

可是在初果之前有个四善根位,就是加行位。加行位有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暖、顶」两个位次,当然是有修行的人,也还是向上进的人,但是还没能决定,还有可能遇见恶因缘,也可能会退。若到了忍位以上是决定不退了,到忍位决定是不退了。所以忍位以上的人,他还没能到初果,但是他已经可以不退了。说是得初果的人决定不堕落三恶道;这忍位也是一样,也可以不堕落三恶道了,所以,也可以把忍位加进去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正性定聚」。这「暖、顶」也是有修行的人,但是还有一点靠不住的可能,所以不说他是「正性定聚」。

二十八、是「苾刍」,二十九、是「苾刍尼」,这是佛教徒出家的人,这是约受戒来说,他受了比丘戒了。旧的翻译就是叫做「比丘」,我们通常用的那两个字;这新翻译──玄奘大师翻的,翻个「苾刍」。这个「苾刍」有解释是一种草,这个草是非常香的,香味很浓。譬喻这个修行人,这个比丘有戒、定、慧的香,戒香、定香、慧香,有这香,所以叫这个名字。但是,这里主要是说戒,他出了家、受了比丘戒了,就名之为「苾刍」。

但是在《大智度论》上解释,就是他能够「破恶」,破身、口、意里面的四种恶法,能破恶;能够杀烦恼贼,正在做这件事,叫做破恶。另外有「乞士」的意思,自己不生产,向在家的信徒去乞求生活所需,所以叫乞士。第三个能够持清净戒,这也是比丘里面含义之一。第四个能够「怖魔」,能令魔王恐怖了,你能够解脱了他的势力范围,他不能再控制你了,那么叫做怖魔;有这四个意思。所以这「苾刍、苾刍尼」都是一样。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众,受了比丘尼戒了。

三十、是「正学」,这个「正学」,就是在比丘尼和沙弥尼之间的一种人,这个律上有,就是年轻的女人出家了,要给他在十八岁到二十岁这两年之内受这个「正学」、学六法;过了二十岁以后再受戒,受比丘尼戒;就是试验他是有孕、没有孕。那么最初在这件事之前就是有这种事情,最初怀孕不知道,受了比丘尼戒以后,就发生生小孩的问题,所以佛就制这个正学女,这个缓冲的办法,那么叫「正学」。

第三十一、「勤策男」,第三十二、「勤策女」,这就是沙弥、沙弥尼,这个翻到中国话翻做「勤策」。「勤策」,就是沙弥、或者沙弥尼为大僧所勤加策励,来警策他,叫他好好学习佛法、好好用功修行,就是受了十戒的沙弥、沙弥尼叫「勤策男、勤策女」。

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这是在家佛教徒。他受了三皈了、受了五戒了,就名之为近事男、近事女。这个「近事」,就是亲近三宝,为三宝做事情,所以叫做「近事」。那么这是近事男、近事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