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四、结

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

这大科,第一科是别释三戒。第二科是广辨授受;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从他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授受相,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如应授受。如应授受分三科:第一科先说法藏,这一科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正授戒法。分两科:第一科总标三戒他胜处法。这四个他胜处法合为三种贪瞋痴。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类,就是四种他胜处法,这叫别辨类。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征,第三科释,现在是第四科结。「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就是贪悭嫉和邪见,这四种他胜处法。这四种看前后文的意思,这就是在三种净戒里面说,它也就是属于律仪戒。

盈二、总料简(分二科)

昃一、具不具犯

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

前边别辨类这四科讲完了这下边第二科,是总料简;就是把这四种他胜处法合在一起再加以观察、分别的意思。总料简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具不具犯。「菩萨于四他胜处法」: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对这四种根本戒,「随犯一种」:随你怎么样的一个因缘,这四条戒你违犯了其中的一种,「况犯一切」:你若犯了一种,「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犯一种就是这样子,「况犯一切」:何况你违犯了这四种菩萨净戒呢?随犯一种就是不具足,若犯四种就是具足了。「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这就是摄善法戒。前面这四种戒等于是律仪戒,律仪戒是摄善法戒的根本,所以你若违犯了,你「不复堪能」,就是不能,不再能「于现法中」‥‥,经论里边常常提到现法这个字,就是现在的生命叫作现法。「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增长菩萨广大菩提资粮,分两句话。这摄受就是成就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六波罗密。广大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六波罗密是无上菩提的因缘,所以叫作资粮。资粮这句话,「粮」就是我们饮食这一类的营养品。你若到一个距离几百里几千里的地方去,你要携带粮,然后你才能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这个粮能够资助你,有这个能力到那儿去。你若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也要有资粮,就是六波罗密。「摄受」:这六波罗密你要自己努力的去创造,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要成就它,叫作摄受。成就这个无上菩提的广大菩提资粮,不是一成就成功了,增长。增长广大所摄受的菩萨广大菩提资粮,这才可以。现在你犯了这四条戒的那一种,或者是四条戒完全都犯了,这件事就不能办了,这菩提资粮就不能成就也不能增长了。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前面是属于行,这个「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属于愿,意乐也就是意愿。你的意愿一个是得无上菩提的愿,一个是广度众生的愿,这两个愿其中也包括了无我的智慧,就也叫作意愿。你能够调伏烦恼,烦恼不活动,你意愿就能够保持清净。如果你若犯了这四条戒的一种或四种,你的意愿就不清净了,你心里面有贪,有悭,有忿,有邪见,你这意愿就不清净。愿也不清净,行也不清净;愿和行都不清净了。这个时候,「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这个时候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和菩萨一样,但事实上你不是菩萨了,不是真实是菩萨了。这句话等于是诃斥了。具不具犯这个料简说完了。

看《披寻记》: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等者:此中资粮,谓福及慧」:这里边说的资粮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福一个慧,有这两种是你成就圣道的资粮。现在看这个情形,这个资粮有两类:一个是由初发菩提心到见道这个时候的资粮;从见道到无上菩提,这又是一类的资粮。一个凡位的资粮,一个是圣位的资粮,有这两种不同。这里应该是指凡位的时候。「当知即是六种波罗密多」:这福和慧也就是六波罗密。怎么知道呢?「施戒忍三,唯福所摄」:六波罗密里面,前三个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唯福所摄」,它唯独是属于福这一类的。这个福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若肯这样作,它能够使令你将来得到可爱的果报,它有这个功能,就称之为福。这个布施持戒忍辱:你能够有慈悲心,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将来你就没困难,这因果是这样子。这个戒呢,就是你不主动的去伤害别人,你对别人也是有慈悲心,不伤害他,这就是戒。这忍是什么呢?别人伤害你,你能忍受而不报复。这些事情都属于福,得到福报。

「慧即慧根」:这个「谓福及慧」,这「慧」是什么呢?慧就是智慧,明白道理就叫作智慧,不明白道理就是没有智慧。加个「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根」。这里当然就是由凡而圣,逐渐的到无上菩提,这一切善法都是要有智慧才能成就的。「精进静虑,随其所应通福慧摄」:这精进波罗密和静虑波罗密,随那个补特伽罗的因缘,所应,也通于福也通于慧。所以你精进的修福,精进的修慧,那么就是属于福也属于慧。这静虑也是一样,你在禅定里面修四无量心,修慈悲喜舍,那就是属于福。你在禅定里面修毗婆舍那观,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你这样修那就是属于慧。这静虑也通于福也通于慧;精进也是通于福通于慧的。

「由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菩萨本来修福,是饶益众生利益众生的;但是对于菩萨自己也是有好处的。有什么好处呢?由诸菩萨修了很多的福,这「依止福故」,他这一念的清净心,那一念的慈悲心,心里面以福为住处。依止实在就是住处的意思。有福为他的住处,「虽复长时流转生死」:虽然他长时期的在凡夫的世界流转生死,得了一个生命,住上也可能几千年几万年死了,死了又得一个生命,这是和众生流转相似,有生有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不会有极大的痛苦来损恼他,因为他有福报,就是很多如意的事情来保护他。但是不可能是完全如意的,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完全都是安乐的境界呢?因为你发菩提心以后,你没有作恶事,你发菩提心前可能作过恶事,无量劫来到你发菩提心前这个阶段你可能作过恶事。作过恶事因缘到来果报成熟了,所以还是有苦恼的事情的。但是你现在行菩萨道,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修六波罗密,你修了很多福,也会平衡一下,就会「不为极苦之所损恼」。慈悲心薄的人作事情都是为自己,要我自己好来作这个事;若慈悲心厚的人总为他人想,就会作很多利益其他的众生,为了利益他人来作种种功德。但这件事实在就是一回事;你的心慈悲利益他人,同时自己也得到好处。所以「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

经论上提到一件事,由车马的布施,你就容易得神足通;你用光明来供养佛,其实当然供养佛我们欢喜,但是若供养大众僧也是一样,那有什么好处呢?容易得天眼通。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法华经》〈药王菩萨品〉,他称为药王菩萨,那他这个时候已经是法身大菩萨了。他因地的时候曾经作过医生,就是为大众僧治病送给大众僧庵摩罗果什么什么药,给大众僧治病,那么他就成为药王菩萨,他后来也就依此功德得无生法忍。所以这个事情,要多多的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你有了福报,你的福报很大,当然身体健康,可能你父亲就是皇帝,你哥哥也是皇帝。你因为有大智慧不愿意作皇帝出家了,就可能是这样子。这《金刚经》那一段文,「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里面有点事情!我看无著菩萨的《般若论》,看世亲菩萨的《般若论》上说,你修布施修福,修福的时候你有无住的智慧,不住于法的智慧的时候,你的福报来了的时候,你心里不迷惑,不会为大福德的境界所迷惑,你还是很清净自在。这下面文也是有这道理。如果你住于法而行布施,你将来福报来了的时候,你就为福报所迷惑,你不能从那福报里面跳出来,还有这个事情的。所以「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你有大福德的时候,能随你所欢喜的;我愿意作个医院就作医院,我愿意作个学校就作学校,我愿意作个安老院就作个安老院,这地方没有桥我就修个桥,这地方没有道路就修个道路‥‥,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能够引导众生叫他栽培善根,「为作义利」,为他们栽培善根,为他们作了很多公益的事情。这是个智慧的事情。「又随所欲能摄众生」:就是能够引导这个众生到佛法中来。如果你不修福、修得很少,你自己也可能够用,你想要度众生,就得要化缘,不然你自己就不行。现在是你随所欲就能引导众生来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为作义利」。

「依止慧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若是你能够学习般若波罗密的智慧;一切法都是苦空无常无我,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你有这样的智慧,「依止慧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你成就的大福德的境界就是正而不是邪。正而不是邪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以前栽培过智慧,你对于你的福报没有染着心;没有染着心随时你能用那个福报来利益众生,你就肯作这件事。那么你以前栽培的福现在能用它来利益众生,使令众生因此而能修学圣道,那么你这个福报就是正。若是你没有智慧唯有福报,为所欲为,我可以拿它造原子弹来杀人,然后我把反对者都杀掉了,我作皇帝,那么你就是造罪了。所以「依止慧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就是你得到福以后又继续栽培福利益众生,而不会因此而造罪,「所摄受福是正非邪」。

我们说这个汉高祖死掉以后,吕后的儿子是惠帝,他儿子作皇帝,她这个权利就大了,也就是她的福报了。汉高祖欢喜戚夫人她就不高兴就把戚夫人的眼睛也抠掉了,耳朵也割掉了,鼻子也割掉了,两手两腿都割掉了,然后放在盐里面腌起来,作这件事。然后叫她儿子来看,他儿子一看心里就惊了,后来就有病就死掉了。她儿子死掉了她自己就作皇帝,作了十年皇帝。而汉高祖的那些大臣都不同意她作皇帝,但是陈平同意,那大家也就不反对了,吕后就作皇帝,陈平就作宰相。陈平有他的智慧这不讲,我们就说这个吕后,仗恃她的福报她就杀害戚夫人,也把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杀掉了。她就是没有智慧所以造罪,她以前修过福,她仗恃这个福德的力量杀人造罪,那就变成邪了。没有智慧的依止,他成就的福就是邪了,就是造罪了。

「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这个菩萨因为有智慧,他所成就的福,还能作什么事情呢?「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还能各式各样很多很多有智慧的事情,有智慧的事业。也可能造一个大庙,很多出家人在那儿修学圣道,这也是智慧的事情。也可以印刷很多的经典,为人提供智慧的因缘,经典是智慧的因缘,也可以这样说。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情,叫作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因为有智慧,所以他有了福,由福又增长福又增长慧,乃至到最后功德圆满得无上菩提。「是故福慧名为菩萨广大菩提资粮」。

「于此资粮展转增胜,是谓增长」:最初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外凡位,他曾经栽培了很多的菩提资粮。这菩提资粮得了果报以后,他作功德的资粮就多了,他又再继续的作菩提资粮。福报大了而智慧也大了,所以展转的增胜,「于此资粮展转增胜,是谓增长」,这增长是这个意思。这增胜的意思,一个是在数量上是多,一个是品质上也不同了,你以前欢喜作功德,你那个时候贪瞋痴还在活动,慈悲心也在活动,用这样的程度作功德。后来你常常修止观调伏烦恼,烦恼不动了,只是用清净心作功德,这功德的品质就提高了,也就不一样。这增胜有这两个意思,「是谓增长」。「随顺无违,是谓摄受」:随顺佛陀的教导,不违背佛陀的教导,佛陀教我们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就随顺佛陀的教导,不违背佛陀的教导,我们去作种种功德,这叫作摄受。

「又诸菩萨增上意乐已入大地,方得名为清净意乐菩萨」:这摄受这个字,摄是拿过来,受是拿过来以后把它装起来;譬如我有个袋子,这里有很多黄金,拿起来装在袋子里。拿起来叫摄,装起来叫受,摄受。我是东北人,也是下大雪的地方。我家里是种田的,夏天种田,种包米﹙谷﹚,就是玉蜀黍,夏天就长好了,我们人到那儿去把它取下来,放在锅一蒸,这吃是很香,这玉蜀黍很香的呀。但是东北有熊,结果它看人家来它也来。这田是一陇一陇的,熊是能站起来的,它也是抓一个放这里抓一个放这里,等到了后面,它的手只能抓一个,又没有袋子。它看人是有袋子,抓一个放袋子,但是熊没有袋子,到最后还是一个。这是熊和人对比;人若是同菩萨对比,不一样!我们一般的用贪瞋痴去作功德,你作的功德都无常了到时候就没有了。我能够在人间天上一万年或一百万年的福报,结束了就没有了,就等于零了,你要重新再作你才有福报,不作就没有了。若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作功德可不是,他有无所得的智慧的观察,他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穷尽的。我们昨天在斋堂里讲那个事,「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何以故?此人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功德无量无边,没有穷尽的时候。这就是这样意思,「于此资粮展转增胜,是谓增长;随顺无违,是谓摄受」,他能成就了而不失掉。若是我们用贪瞋痴去作功德,你那作完了就结束了。如果这样用《金刚经》等于是个尺,用这个尺来量一量,你作的功德够不够这个尺寸?那就是一回事情了。当然有可能那个团体的领导人他是个大菩萨,引导很多人发善心,这是不可思议;他发动一件事,很多人能够同他合作,能够赞同他的计划。我们若是不用这个尺来量,「这个人,哎呀!作很多功德。」若用尺来量,那就不一定。但是那个领导人可能是个大菩萨,这事也很难说。「随顺无违,是谓摄受」;我刚才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菩萨作了功德以后,他不失掉,凡夫作功德不一定,你用贪瞋痴作功德,这不一定的。

「又诸菩萨增上意乐已入大地,方得名为清净意乐菩萨」:又很多的菩萨,他有增上意乐。增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从这里到那边去叫作增上;一个是有强大的力量叫作增上。「又诸菩萨增上意乐已入大地」:到现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得无生法忍了;由外凡而到内凡,这就是有增上的意思,但是这时候还是凡夫。由内凡到圣位的时候,那就叫作已入大地,那就不是凡夫了。他在外凡的时候学习佛法,他有的时候心里面发无上菩提心,因为经过长时期的学习,他的智慧也增长,他感觉到世间上的事情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唯有佛法得无上菩提,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这样子他就会在佛菩萨,在善知识前或在佛像前发无上菩提心,所以叫作增上意乐,就是高尚的意愿的意思。现在这个时候「已入大地」,已经得无生法忍了。这个「大地」怎么讲?「地」是所行的,所走的地方,你在这里游行,在大地上走。现在菩萨闻思修的智慧到第一义谛那里去,在那里走来走去的,所以他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所以叫入大地,契入了广大的第一义谛,到这个境界,不是凡夫了。「方得名为清净意乐菩萨」:这个时候因为他断烦恼了,烦恼是染污的,现在没有染污的烦恼了,所以他的意愿是清净的。没有断烦恼以前,你有增上的意乐,但不能说是清净。因为那个时候有我我所的烦恼,有贪瞋痴烦恼的污染,所以不能说清净增上意乐。到了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断除了我我所的烦恼,那就是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所以他的意愿是清净的。

「若于四种他胜处法有毁犯者,当知于如是事皆无堪能」:若是这位菩萨他的止观修的不太好,烦恼没能调伏,他这四条戒,四种他胜处法就毁犯了,他犯了其中的一条,或者两条三条四条。「当知于如是事皆无堪能」:那个时候他对于作种种栽培无上菩提资粮的事情都没有这个能力了,因为他那个烦恼障碍他自己。「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此义云何?」这个相似菩萨,和真菩萨,这道理怎么讲呢?「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若是这位菩萨当大众的面前他自己说:「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大众之中他说他是菩萨,但是他对于菩萨所应该学习的经律论的佛法,戒定慧的佛法,他就不行了。「不正修行」:他不能努力的去学习修行;对于经律论也不努力的学习,对于戒定慧也不努力的修行。「当知是名相似菩萨」:这个人与菩萨相似就是了,不是真实的菩萨。「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能正修行」:他能够遵循善知识的教导,努力的学习佛法,努力的修学圣道,他能这样,「当知是名真实菩萨」,就是这么回事。「如功德品说。(陵本四十六卷二十页)」,就是说这件事。这样讲的还很契合实际,不是说大话。

昃二、明舍及缘(分二科)

辰一、明舍(分二科)

宿一、显自(分二科)

列一、标简品类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

这下面是第二科,名舍及缘。总料简分二科,第一科具不具犯,第

二科明舍及缘。分二科,第一科明舍,什么叫作舍,分两科,第一科是显自,又分两科,第一科标简品类。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前面说犯了这四种他胜处法,怎么叫作犯

呢?「菩萨若用软中品缠」,说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他这个时候的烦恼,他自己的智慧作不得主,他的烦恼来支配他,叫作「用」。但是这个烦恼是什么呢?「软中品缠」,软品烦恼中品烦恼,不是上品;这软品和中品的烦恼叫作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虽然是犯了戒,但是菩萨净戒律仪的体还没有失掉,还在他心里面没有弃舍。那这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是犯了戒,他的菩萨的身份还在。「上品缠犯,即名为舍」:如果不是软品不是中品,是上品,就是烦恼非常的厉害,力量很大,这样的烦恼犯了四种他胜处法,「即名为舍」,他这个菩萨的戒体没有了,这时候就是菩萨的名义也没有。那么这叫作标简品类,标出来品类加以简别,那么就是有软品中品上品,犯菩萨戒有三种差别:有软品烦恼犯,或者中品或者上品犯的,就是有差别的,所以叫作「简」,简别。

列二、释上品犯

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