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二、护持

于食知量,

这个摄善法戒里面,积集诸善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引摄,第二科是护持,现在是护持这一科:「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这个护持的意思就是保护这一念心的清净,是这样的意思。「于食知量」,就是在日常里面的饮食要知道量,你不要吃得太少了,可也不要吃得太多。

∵∵

看这个《披寻记》:

「于食知量者:谓正思择食于所食」,就是吃饭的时候、饮食的时候,内心里面要观察,要这样的去食于所食,饮于所饮。前面的声闻地有详细的解释过。「乃至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稳而住」,中间有一大段文,乃至于为当存养,为什么要饮食呢?就是为了生命体的存在,须要饮食的资养,使令这个身体有力量,健康,心情快乐。「无罪安稳」,那么不做有过失的事,使令身心安稳而住。这是为什么要吃饭的一个目的。「声闻地中广释其相。(陵本二十一卷七页)」。

∵∵

初夜后夜常修觉悟。

这就是睡眠的事情。这个初夜不要睡眠,后夜也不要睡眠,长时间修觉悟的法门。

∵∵

看这个《披寻记》:

「初夜后夜常修觉悟者: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名初夜」,这在声闻地里面也是讲过。这个夜间分四部分,白天也分四部分,那么合起来就是八分,八分来分二十四小时,就是一分就是三个钟头,三×八,二十四小时,三四一十二。那么初一分,假使从午后六点钟开始到九点钟,这是初夜,这个时候你不要睡觉,你要用功修学止观。「过后一分,是名后夜」,从九点钟到三点钟的时候这是中间的二分,从三点钟到六点钟是后分。这样子呢,就是若从九点钟开始睡觉的话,就是睡到三点钟,九点到三点钟是六个钟头,睡六个钟头。从三点钟到六点钟这个时候应该起来了,这是后分。「过后一分,是名后夜」。

「如所闻法初夜后夜经行宴坐」:「如所闻法」,就是如自己所学习的佛法,在初夜的时候、在后夜的时候要在内心里面实践,就是经行宴坐,也要去经行、也要去宴坐。宴坐就是静坐,就是修止观,就是修禅了;不能完全经行,也不能完全宴坐,就是这样修禅。「从顺障法净修其心」,(我那天解释过)这个顺障,能随顺生起障碍的事情。这个障碍就是烦恼,内心里面贪瞋痴的烦恼能障碍自己的功德,能令自己懈怠不愿意修学圣道,那都是障碍。这个贪瞋痴从什么地方来的?就从虚妄分别来的。这个虚妄分别顺于贪、顺于瞋、顺于邪知邪见的。那么从顺障法之中来净修其心,就是要清净自己的心,叫它不要虚妄分别。

这可见,为什么我们要修学止观呢?就是要破除内心的虚妄分别,是这样意思。说是初夜后夜不要睡觉要坐禅,修学禅做什么呢?破除内心的虚妄分别,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不愿意不这样子做,不愿意修禅、破除内心的虚妄分别,那么你的虚妄分别还在,还在的时候你就危险。说我没有懈怠,我早晨起来还念佛或是念经,拜佛,你这样子也算是修行了,也算是很了不起了,但是随时会不拜佛了,也不念佛了,也不念经了,随时会我不信佛了,随时会这样子,所以这样的修行它不坚固。若是你能经行宴坐从顺障法中净修其心,修学止观来破除虚妄分别,那就能达到不退转的境界,就能得圣道。得了圣道的时候,永久也不会再退转下来,不会再退转下来,那么他就是一直地向前进步。按小乘佛法来说,由初果到四果;按大乘佛法来说,就是得无生法忍,从初地到第十地乃至到佛的境界。「净修其心,是名常修觉悟」,就是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何况是白天呢?是这个意思。

「此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四卷一页)」,在那里有解释。这是第二科护持,底下第三科是增长。

盈三、增长

亲近善士,依止善友。

这个使令内心清净的力量,叫它不断地增长广大。「亲近善士」,要同那个善士同他常常接近。「依止善友」,以善友为依止而成就一切功德,那么这样子就叫做增长。

∵∵

看这个《披寻记》:

「远离不善业道,成就百种善行,是名善士」,什么叫做善士?这个人是个好人,要什么资格可以名之为善人呢?就是这个人是远离不善业道,他的身口意不会有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内心里面不会贪欲、瞋恚、邪知邪见,那就叫做善,叫做远离不善业道。这个不善业在这里走来走去的,在你的身口意上常常地做一些错误的事情。现在远离了这件事,「成就百种善行」,能成就一百种有功德的事情。「是名善士」,这就叫做善士。

「此如抉择分释」,这个百种善行在决择分有解释,在「陵本五十三卷三页」那里有解释。这个是说这个十善业,是有少分的十善业、有多分的十善业、有全分的十善业,那么这就是三种。有少时,少时间我学习十善业;或是多时间;我尽形寿修十善业,这又是三种,那么加起来就是六种。另外,就是自己修学十善业是一种、劝他人修学十善业、又赞叹十善业的功德,这是第三种。第四种随喜别人修学十善法,那么这加起来就是十个十善业,就是百种善法。有这么多功德的人,就名之为善士。要亲近这样的人,这是一种。

「爱敬供事,是名亲近」,这个善士这样意思。这个亲近怎么讲呢?亲近,是要爱敬这位人。「供事」对这个人能供给奉事,为他做事情,这叫做亲近。

「为所摄受,是名依止」,你为这个人所摄受,他常关心你,令你改过迁善,那就叫做依止。这个十种善法里面,前九种应该说不是难事,就是后一种不邪知邪见,这件事不容易的。你对于佛法学习得不及格,你永久的有邪知邪见,你不能断除去邪知邪见的,这件事不容易。这是要由善知识的依护,依止善知识来增长自己的善法。

∵∵

月二、总说名戒

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

这前面第一科是积集诸善,下面第二科总说名戒。「于自愆犯审谛了知」,就是这位修行人他常能够反省自己,对于自己有过失,这个「愆」就是有过失,违犯了佛法所开示的道理,这件事「审谛了知」,很真实地、很深刻的明白我这个地方不对,知道这件事。「审谛了知,深见过失」,很深刻地知道这是错误的,我这样做,我这样的身口意是有过失的。

∵∵

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

前面说「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这是第一个意思;要知道这是过失。下面既审了知深见过失以后,「其未犯者专意护持」,说我没有违犯这一条,那么这一部分是清净的,那我要专心的护持,叫他不染污。

∵∵

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

「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在佛前、在菩萨前,或者在同法者前,同修梵行的人的地方。「至心发露如法悔除」,要诚恳地要把自己的过失坦白说出来,然后依法地忏悔,除灭这个过失。那么这是总说名戒,是这个意思。

∵∵

看这个披寻记》:

「于自愆犯至如法悔除者:此中愆犯,谓于摄善法戒;非律仪戒」,这里面说这个愆犯、说有过失、违犯了这样的过失,是指什么说的呢?「谓于摄善法戒」,指摄善法戒说的。摄善法戒说这个人有病,我应该去照顾他,但是我没有去,那么这就是犯了摄善法戒了。我应该修闻思修三慧,要静坐修止观,而我没有做,那么就是犯了摄善法戒了。「非律仪戒」,不是指前面的律仪戒说的,是指摄善法戒说的。

「不作应作,是名为愆」,这个愆和犯有什么不同呢?不作应作,没有作应该作的事情。这件事应该作,我应该去闻思修,去修学止观而我没有做,那么这叫做愆。「作不应作,是名为犯」,你做了不应该做的有罪过的事情,那叫做犯。这个愆和犯不同,没有做功德那就叫做愆,做罪过的事情就叫做犯。

「于违犯事有染无染上中下品及其因缘,当知差别及无颠倒,是名审谛了知」,什么叫做审谛了知呢?于违犯的事情,「有染无染」,你有这个贪瞋痴的烦恼,那是有染。无染,虽然是犯了这件事,但是并没有染污心,还有这样的不同。当然有染污就是重,没有染污就是轻了。「上中下品」,这个有染也有上中下品的不同。「及其因缘」,上品是什么因缘,中品什么因缘,下品什么因缘。「当知差别及无颠倒」,应该知道它其中不同的地方。「及无颠倒」,不能够搞错了。当然这是要经过学习才能达到这个程度的,「是名审谛了知」。

「知由如是诸所违犯定当不能成熟佛法及作有情一切义利」,知道由于这么多的违犯、愆犯。「定当不能成熟佛法」,若是有这种过失,你在佛法中三明六通四谛四无碍辩,这一切一切的功德你不会成就的。这些佛法的功德乃至一切种智你不会成就的。「及作有情一切义利」,你有这样的污染,有这样的过失,那你也不能够去造作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这个利益众生的义利你也做不来的。「是名深见过失」,这个深见过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意思。不能成就,自己的功德也不能成就,利益众生的功德也不能成就,这叫做过失。

「深敬专念无有违犯,是名专意护持」,这个深敬专念无有违犯这句话是专意护持的意思。「设有违犯,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大乘小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设有违犯,假设我失掉了正念,我有了违犯、有了愆犯。「应向有力」,应向有智慧、有道力的人。「于语表义能觉能受」,这个于语表义,这个实在就是有力有智慧的关系。你说的话,这是文句,文句里面有道理是所表的义,能表的就是语言文句。对于这样的语和义,「能觉能受」,他能明了,他内心里面能够接受,你说的话他的前五识和第六识能觉能受。这个能受,应该是说前五识。能觉就是第六识了。这样的人有大乘的补特伽罗,或者是小乘的补特伽罗。这个大乘的菩萨也可以,发无上菩提心的七众弟子也可以。小乘,没发无上菩提心,只发声闻菩提心的人也是可以。在这两类众生这里发露悔灭。

「今于此中说三种人」,现在这一段论文里面说了三种人。「一、于佛所」,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这三种人,第一个是佛所。「二、于菩萨所」,在菩萨这里。「此唯大乘补特伽罗」,这两类是大乘人。若是遇见佛出世的时候,当然就是遇见佛了。遇见有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真是很难得的事情。这二种人,此唯大乘补特伽罗。「三、于同法者所」,第三个就是同修圣道的人。「此通大小乘补特伽罗」,这同法者所是通于两种人、通于大乘小乘补特伽罗。这个大乘小乘的人叫做同法者所。若是你没有受菩萨戒,你是发了出离心,受了声闻的律仪戒,那就和小乘佛教徒是同法者所。若是于大乘佛教徒,这个发菩提心与未发菩提心是不一样的,那就不能说是同法。但是其中有一样事还是有一点相同,就是你发无上菩提心,虽然不同于小乘佛教学者,但是你在没有入圣道之前,你还是一样的要有闻思修三慧,一样要这样修行,那这一方面也应该还是共同的,所以也可以说同法者。

「如所犯事,随其所应或对于三补特伽罗,或对于一补特伽罗」,如自己所违犯的罪过,就是随其所应,随你所犯的事情,所应,就是其中有差别。就是你若是上品缠犯他胜处,那就是失掉了戒,这个戒就没有了,就是你菩萨的身分就失掉了,那应该忏悔和重受,这是一种。其次是中品缠,中品的烦恼,你犯了波罗夷,犯了他胜处法,那就「或对于三补特伽罗」,要对三个补特伽罗,三位修行人,在三位修行人的前面忏悔。「或对于一补特伽罗」,若是以下品的烦恼犯了他胜处,这是《瑜伽菩萨戒本》所说的前四种他胜处,不包括杀盗淫妄在内的。你若是下品烦恼犯的呢,就是面对一个大乘或者小乘的修行人忏悔。「如佛所制发露悔灭恶作罪犯称述所犯」,如佛所规定的,你要发露你犯那一条戒,要忏悔灭除这个罪过,灭除这个恶作罪。看这文的意思,这个犯他胜处法乃至下面的,像我们所诵的这个昙无谶所翻译的菩萨戒本,这一共四十一条,那都叫做恶作罪,都名之为恶作罪的,这是忏悔恶作罪。「称述所犯」,要把自己所犯的要说出来。「令自当来终不重犯」,忏悔了以后,你的正念要命令自己将来决定不要再犯戒。「是名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下自释」,下文有解释。「(陵本四十一卷十九页)」。这是总说名戒。

∵∵

日四、结

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文。这个摄善法戒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解释,现在第四科结束了。「如是等类」,前面的解释所有的里面有引摄,有自所摄,有他所摄,有胜所摄。还有护持,像刚才讲的护持。和增长,诸善法戒,是名叫做菩萨得摄善法戒。

∵∵

看这个《披寻记》:∵

「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者:引摄,谓于未生善法」,这个引摄这句话指什么说的呢?指未生善法,你没有创造出来的善法说的,没有生出来的善法你现在要生出来了,这叫做引摄。「引,谓引发」,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它引发出来。说是一个人在屋子里面,把他捉出来,那么引发。现在就是没有生的善法,能把它引发出来,叫做引。「令后善法展转增胜故」,使令将来的善法展转的叫它增长,叫它殊胜。这个摄是什么意思呢?「谓摄受。令彼善法和合相应故」,这叫做摄。令彼善法的因缘和合相应,善法就现出来了,那么叫做摄,这个摄是这个意思。

「护持,增长,谓已生善法」,这个引摄就是指未生善法说的,下面那两句:一个护持、一个增长是指什么说的呢?是指已生善法说的。「护,谓防护。正念正知无违犯故」,这个护是保护的意思。「正念正知无违犯故」,你没有违犯正念和正知,就是你心一直地叫它清净。

这个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使令内心清净很不容易,这个圣人是可以容易清净。圣人正念现前的时候,他的心能离一切相,就是独立地、湛然常寂,他就能清净。我们凡夫心要清净呢,你就得用止观的方法,它才能清净,不然它不能清净。说我们不修止观的人我们要怎么办能清净?就念佛,念阿弥陀佛名号,你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就没有念贪瞋痴,你就没有念其它的种种烦恼。你若念烦恼的时候,佛号就没有了。或者说是念经也好,念咒也好,就是用这个方法使令心清净,也是可以。

而现在这里说修学止观,有正念、有正知,修止也是正念,修观也是正念,那叫好正念,就是清净的念。这个「正」有个清净的意思。这个「知」这个字呢,就是有时候失掉了正念,心不清净了,心不清净而能觉悟,那叫做正知。能觉悟心不清净了,立刻地把它恢复清净,这是正知的力量。你有了正知有了正念的时候,你就能保护你内心的清净,这叫做正念正知无违犯故,你没有违犯这件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