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二、结名遍满(分二科)未一、初义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遍行一切,随入一切所缘境中,去来今世正等觉者、共所宣说。是故说名遍满所缘。

「遍满所缘境事」这一科里面分五科。这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这一科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四种」,就是个别的说明四种所缘境的相貌,这一科已经完全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结名遍满」就是结束这一段文,解释为什么名为「遍满所缘境事」。这一科里分二科,第一科「初义」,就是用二种解释,第一个「义」的道理来解释「遍满所缘」的名字。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如是」指前文,前面说明了「四种所缘境」的相貌,这四种所缘境为什么名之为「遍满所缘」呢?「遍行一切」所缘境事,从开始修禅,从开始修止观就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由于你这样修行的关系,就进入到见道,就是「事边际所缘」就是修道了,修道最后圆满就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样子就是「遍行一切所缘境事」了。就是一开始修行的到最后成功,所有的所缘境都包括在这里面了,所以叫做「遍满所缘境事」,这叫做「遍行一切」所缘境事。「随入一切所缘境中」,这个「随入」这里边有点事情。这个「遍满所缘境事」,后边又有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还有其它的这三种;这四种所缘已经全部包括在内了,为什么还有那三种呢?「随入一切所缘境中」,那三种随其所依,也入于这四种所缘境里面了,所以也就是完全包括在内了,是这样意思。

「去来今世正等觉者,共所宣说」,前面这一行,就是包括了一切由凡至圣到最后圆满,包括了一切所缘境事都在内了。这样的所缘境事是过去的佛、未来的佛、现在的佛「共所宣说」,共同的都是这样开示一切修行人的,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听佛说这样的开示的,都是这样讲的。「是故说名遍满所缘」,所以这个所缘境事的名字叫这个名字,叫作「遍满」,就是普遍圆满的、而无所缺少。

这段文说这个所缘境事是佛说的,佛这么开示的;那么我们若想要修行的人,我们对于佛说的所缘境,不睬这一套;我另外去想出来一个所缘境事,那个事对不对?

∵∵

《披寻记》九○四页: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等者:此说四种所缘境事,谓即有分别影像,乃至所作成办。如是四种于所知事次第现前,是名行一切。于净行所缘乃至净惑所缘,随应能入,是名随入一切所缘境中。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等者:此说四种所缘境事,谓即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缘境事、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四种。「如是四种于所知事次第现前」,这「所知事」就是所缘境,就是按照「次第出现」,最初是有分别影像,然后无分别影像,然后乃至到所作成办,「次第出现」。「是名遍行一切」,遍行一切所缘境事。

「于净行所缘乃至净惑所缘,随应能入,是名随入一切所缘境事」,这个前面标出来这个所缘境的时候,标出来四种;「遍满所缘境事」、另外还有「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还有这三种;说那三种就是「净行所缘乃至净惑所缘」,「随应能入」,随其所应也入于这四种所缘境事里边;就是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办,也入在这里边。「随入一切所缘境中」,所以这四种的所缘境,这遍满所缘境实在是无所缺少了,所以称之为「遍满」。

这是第一个道理,解释「遍满所缘」的名称。下面第二个,第一个是解释。

∵∵

未二、后义(分二科)申一、释

又此所缘遍毗钵舍那品、遍奢摩他品、遍一切事、遍真实事、遍因果相属事,故名遍满。

这底下解释这个「遍满所缘」的名字。「又此所缘」,又这个「遍满所缘境」里边说的这个,这修行人你在静坐的时候,你这个所缘境是「遍毗钵舍那品」,普遍一切在修观的时候都是用这个所缘境。「遍奢摩他品」,也普遍到一切修止的时候的所缘境,也是的。「遍一切事,遍真实事」,遍一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事」。普遍「真实事」,就是不是虚妄的,那就是圆成实性了、「遍真实事」,这就是那个「事边际所缘境事」。「遍因果相属事」,由修因而得果,就是「所作成办」,也都包括在这里边。「故名遍满」,所以为它立名字叫作「遍满所缘境事」。

这是解释。下面第二科是「配」。

∵∵

申二、配

谓若说有分别影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若说无分别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说事边际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实事。若说所作成办、即是此中因果相属事。

「谓若说有分别影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前面这一段的解释这个意思就是说;若是这个修行人在修观的时候,他在所缘境上,这所缘境的影像上有各式各样的分别,如理作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这就是观的这一类的。「若说无分别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是这位修行人的时候,他在所缘境的影像上无分别住,若这样修止的时候,「即是此中奢摩他品」,就是四种遍满所缘境事里面的「奢摩他品」。

「若说事边际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实事」,如果你这修行人这个所缘境属于「事边际性」,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或者十八界这个「事边际性」为所缘境的时候,就是「此中的一切事真实事」这一句话,就是「事边际」了。「若说所作成办」,「即是此中因果相属」的这件事,这个「果」是不能独立的,它一定是属于「因」,由因而得果,所以是「相属」;这因也是属于果的,因为这件事我这样用功修行我能得「果」、我才修「因」;如果无所得白辛苦,那我不做这件事,所以「因果」是「相属」的。那么这就是「所作成办」这一类的所缘境了。

∵∵

巳二、引教(分二科)∵∵午一、证(分二科)

未一、契经(分二科)∵∵申一、指说

如佛世尊曾为长老颉隶伐多,说如是义。

前面这是「辨相」,这说明「遍满所缘境事」的相貌,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引教」,就是引圣教,引佛说的法语来证明,来成立这件事情。就是你这么说,你根据什么说的呢?就是这句话;所以弥勒菩萨引佛说的话来作证明。分二科,第一科是「证」,分二科,第一科是「契经」,引契经上的话,分二科,第一科「指说」。

「如佛世尊曾为长老颉隶伐多」;前面说这「遍满所缘境事」是有根据的,什么根据呢?「如佛」就像佛,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曾为长老颉隶伐多说如是义」,给这位长老宣说过这个「遍满所缘境事」的,说过的。

这个「颉隶伐多」翻到中国话翻作「遇时」;遭遇的「遇」,时间的「时」。那么这个话那也就可以解释,他遇见佛出世了那么叫「遇时」,这么解释。

「说如是义」这句话是总说的。下边第二科就是「显义」,分二科,第一科「颉隶伐多问」。

∵∵

申二、显义(分二科)酉一、颉隶伐多问

曾闻长老颉隶伐多问世尊言:大德!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为何于缘安住其心?云何于缘安住其心?齐何名为心善安住?

「曾闻长老颉隶伐多问世尊言:大德」,称佛为「大德」。「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诸有苾刍」,就是有很多的苾刍他不懈怠,他很精进的修止观的这种行,修这样的胜行、殊胜的修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说这位修观行的人就叫做「瑜伽师」,瑜伽就翻个「相应」,用中国话说就是「禅师」;这位禅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他选择了一个所缘境,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他能这样做,安住在这里不动。

「为何于缘安住其心?」这底下提出问题,就是颉隶伐多长老就提出问题。说「为何于缘安住其心?」他为什么他要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呢?他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云何于缘安住其心?」怎么样在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呢?就是安住心的方法;前面这个问题是指你的目的,你希望…,你做这件事你有什么希望?现在是第二个问题「云何于缘安住其心?」怎么样在所缘境上安住你的心不动?不动乱,这是方法,安心的方法。「齐何名为心善安住?」这个「齐」就是到什么地方停下来,他「安住其心」到了什么程度的时候才算是「心善安住」呢?这就是最后成功了的相貌,这样意思,这提出三个问题。

∵∵

酉二、佛告(分二科)戌一、赞问许说

佛告长老颉隶伐多:善哉!善哉!汝今善能问如是义。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吾当为汝宣说开示。

这是第二科是「佛告」,就是佛开示。这个照道理说,我们也应该想得到这里,出家人放弃了世间的欲来到佛法里面修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会应该很明白的告诉怎么修行,应该有这件事的,应该是这样子;不是说是我请你来做…,我有银行请你来做职员,你来了我不告诉你做什么事情,有这回事吗?不应该是这样子。现在这《瑜伽师地论》就是解答这个问题。

「佛告长老颉隶伐多:善哉!善哉!」唉呀!你提出这个问题太好了!太好了!「汝今善能问如是义」,你现在很好,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非常有功德的。「汝今谛听极善思惟」,你现在要注意听,听完了以后你心里面要「极善思惟」,尽其所能的去专精思惟佛说的道理,「极善思惟」;听完不能就算了,不可以,你还要再思惟的。「吾当为汝宣说开示」,我会给你宣说这个修行的大义,叫作「宣说」;「开示」就再详细的解释。

的确是应该这样,我们读这个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人完全没有明白什么佛法,佛就这样讲,你能听得懂吗?所以这个事情的确我们想得到,佛说法的时候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应该是这么说的。

∵∵

戌二、正广开示(分二科)亥一、答所问(分二科)天一、标

颉隶伐多!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或乐净行、或乐善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能于其中不舍静虑。

这下面第二科「正广开示」。前面佛赞叹同意为他宣说,现在第二科正式地详细地开示这个修行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答所问」,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颉隶伐多!」佛说法之前先招呼这个人,招呼他。「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这件事「或乐净行、或乐善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能于其中不舍静虑」。这个是标出来这个所要开示的大义,是这个意思。

说是这个修行人于所缘境安住其心,这里面有种种的差别,不是一样的。「或乐净行」或者这个人他欢喜修行「净行」的所缘境;这个「净行」明白简单的说,「行」者心也,你这个心就是你的行,清净你的心,清净你的心行,这一类的所缘境是有这个作用,是这样意思,这是一类。「或乐善巧」,或者是欢喜善巧所缘境,这个「善巧」就是智慧,你能依它为所缘境能令你增长智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或者有的人欢喜以这个为所缘境的时候,使令你的心能解脱一切烦恼,把烦恼排遣出去了。这是分三类;一个净行所缘、一个善巧所缘、一个是净惑所缘,这是三类。

「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这是分三个。「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这个「相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内心的烦恼病,这个病和药相应了,医生给我们看病的时候,他开的药和我们的病是相合的,也叫「相称」。说我们内心的烦恼病,和佛所宣说这个所缘境这个法门也是相应的,那叫「相称」,正好有这种作用,就叫做「相称安住其心」。下面会有详细解释。「于相似缘安住其心」,这个所缘境是相似的,在这样境界上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实在就是那个「善巧所缘」,就是对于所缘境上没有颠倒迷惑,你若这样安住在这个所缘境上,使令你心里面不颠倒迷惑,这样子安住其心。

「能于其中不舍静虑」,就是「相称缘」也好、「相似缘」也好、「于缘无倒」也好、你在这里边你在修观的时候并没有离开静虑,都是在禅定里边修这样的安住其心的;这句话是包括前面那三个「相称缘安住其心」也是有禅定、也是有静虑的,「相似缘安住其心」也是在静虑里边,「于缘无倒安住其心」也是在静虑里边的。

这是「标」,下面再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先解释这句话。这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

天二、释(分四科)地一、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分三科)玄一、征

云何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怎么叫做「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呢?这「问」。

下面第二科就解释,就是回答,分三科,第一科「为修净行」分二科,第一科是「贪行」;这个「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也就是前面那句话「或乐净行」这个意思,「净行所缘境」是这一回事,这就是下面解释。

∵∵

玄二、释(分三科)黄一、为修净行(分二科)宇一、贪行

谓彼苾刍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谓彼苾刍若唯有贪行」,若是那一个苾刍他内心里面的烦恼,就是贪烦恼太厉害,其他的瞋烦恼、愚痴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很轻微的,他就是贪烦恼太重,这样的情形怎么办呢?「应于不净缘安住其心」,那就应该以「不净」为所缘境,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就应该这样;那么这就是「相称」了,就是药和病是相合适的,就是这个法门对于你是相应了、「相称」的,这样意思。

这第一科是「贪行」,下面第二科是「瞋等行」。

∵∵

宇二、瞋等行

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假设这个人这个想要修行的人,他的贪烦恼很轻微很轻微的,只是瞋烦恼特别重,若是这样的话,「应于慈愍」应于这个「慈愍观」,增长你的慈悲心的这个所缘境,你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就能对治你内心的瞋烦恼了,「安住其心」。

「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是这个人他的贪烦恼也不重,瞋烦恼也很轻微,他只是愚痴的这种心,愚痴心特别重;什么叫做「愚痴」呢?就是不明白缘起的道理,这个众生在世间上流转生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不明白就叫做「愚痴」。若是这个人这个贪烦恼、瞋烦恼不重,只是有愚痴心的话,那就应该于「缘性缘起」,前面讲过;「缘性」是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叫作「缘性」。「缘起」就是「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就是说明这个生死的缘起是这么回事情!就是这么样子才有生死流转的,那么你就明白这个道理:哦!我的生死苦是我自己创造的哦!不是其他的什么天老爷强加给我的,不是!我若不做恶就没有恶果报,我若不做善就没有善果报,这善恶果是我自己创造的,是这样子。这样你就有智慧了,就破除你的愚痴了,所以「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是这个众生他的贪瞋痴这个烦恼不是重,他的高慢心特别厉害,高慢心这个慢心很厉害,那怎么办呢?「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那就应该修这「六界差别观」,用「六界」为所缘境安住其心,就能破除去你的高慢心了,是这样子。

「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若是这个众生他的高慢心也并不重,小小的,他就是「寻思」厉害,就是散乱心东想西想,想得特别多,妄想很厉害。那怎样的修行呢?「应于阿那波那念」,就是这个「出入息」、息的出入,应该在这个地方安住其心,你这样安住其心就把你的散乱心破了,令心寂静住了。

「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这前面就是五个,所以一共是五法,通常说这就是「五停心」。通常说就是开始发心修行的人,你在这五个法门里面选一个,你一定是有一个的,也可能你完全都有,用这样的法门来对治你这样的烦恼,令你心清净,这可以修学圣道了。这叫做「相称缘安住其心」,也就是「或乐净行」这一句话。

∵∵

黄二、为得善巧(分四科)宇一、蕴善巧

颉隶伐多!又彼苾刍、若愚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应于蕴善巧安住其心。

这是第二科「为得善巧」。那个第一句话「或乐净行」,第二句话就是「或乐善巧」这句话。

那么佛就招呼「颉隶伐多」!「又彼芯刍」若是那个苾刍,「若愚诸行自相」,他对于「诸行自相」糊涂,他不明白。就是每一件事,每一件因缘生法的自相是什么?他不明白。譬如说识是了别性;这个色是质碍性、变碍为性,这个色法、地水火风是有个体性它是有质碍的,它在那里、其他的东西不可以同时在那个地方,就是有阻碍了,那就是色法;受以领纳为性,想以取相为性,行以造作为性;就是每一样事有它各别的相貌;你不懂你不知道,人就是认为「心」是物质产生的,那么这就是糊涂了,物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怎么能生出来一个有知觉的东西呢?这是不合道理。所以这个「若愚诸行自相」,这个「自相」就是每一法本身不共于其他法的,它特有的相貌,就是「自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