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二、无分别影像(分四科)戌一、征

云何无分别影像?

这是解释「遍满所缘境事」分四科,第一科是有「分别影像」昨天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无分别影像」,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无分别影像」?修止观的这件事一定要有所缘境,没有所缘境是不能修止观的。但是所缘境有种种的差别,这个「有分别影像」这是一种;现在说到「无分别影像」。怎么叫做「无分别影像」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

戌二、标

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

「谓修观行者」,这是说修止观的这个修行人。「受取如是影像相已」,「受」就是接受了;就是听闻正法或者是教诫教授,你从这里你接受了这样的所缘境。这个「接受」,怎么叫做接受呢?就是你同意了,你认为这个所缘境对你是合适的,你应该以此为所缘境,叫「受」。这个「取」,是用手拿过来叫做「取」,现在不是用手是用你的心,你心一直地忆念这个所缘境、观察这个所缘境,这叫做「取」。如果你心里面不观察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所以你若是你同意以此为所缘境,你要取它,这个所缘境才能出现。「受取如是影像相已」,就是你「受取」了这样的所缘境,这个「影像」昨天讲完了。「受取」这样所缘境的相貌以后,「不复观察拣择」;就是前边是「有分别影像」,那是「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现在「无分别影像」是「不复观察拣择」,不再去这样观察了,「不拣择、不极拣择、不遍寻思、不遍伺察」了,不这样去观察思惟了。

这个事实上,我们欢喜静坐修止观的人,当然对这件事应该是很熟悉的。就是这些前方便都准备好了,那么你盘上腿子以后,你心里面或者是先修止,或者是先修观。现在这文的次第先说观,先说「有分别影像」就是先说观;而这个「观」并不是一直地观察,假设你坐了两个钟头并不是两个钟头一直地是观察,不是的。就是对这个所缘境作如是观、观圆满了;假设是修无我观,把这个无我观的义,把它观察了一遍,那么就停下来;是「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这样意思。

「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不观察了、那么你的心在做什么呢?你坐在那里干什么呢?原来是在观察;现在不要观察,不要观察你做什么呢?就是「即于其所缘影像」,这个「影像」还是存在的,就是你还是要忆念这个所缘境的。「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就用这个方法;「奢摩他」翻到中国话就是「止」,是止行。这个「心」是刹那刹那地向前进的,相续不断地在刹那刹那地相续下去,叫做「行」。这个「行」中,我们止观没成功的人,不修止观的人,这个心就是虚妄分别,也是刹那刹那地相续下去,但是一直地虚妄分别,做种种颠倒妄想。现在要「止行」,怎么叫做「止行」呢?是「寂静其心」,就是不要乱动,你不要虚妄分别。就是所有以前的这些在色声香味触的法上的贪瞋痴的,这一切的虚妄分别都停下来,这虚妄分别就是「动」,现在把这些虚妄分别停止下来就是「寂静」,「寂静其心」。

「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这个「寂静其心」是在欲界定,初开始静坐到欲界定成功,这个过程有九种相貌。「九种行相」就是九种心相,「行」就是「心」,就「九种行相」,就是你的心有九个相貌。经过这九个相貌「令心安住」,使令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明静不动,就是这样意思。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这是「标」,这是标这个意思。第一科是「征」,现在第二科是「标」。

现在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这个「九种行相」是什么呢?

∵∵

戌三、释

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

「谓令心内住」,这是一个行相,「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是第六,「最极寂静」是第七,「一趣」是第八,「等持」是第九。就是有这九个相貌,也就是九个次第。一开始「内住」,最后成功是「等持」,这是欲界定的相貌。这「九住」下边有详细解释,现在就是念一念就好了。

「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那一位修行人「于尔时」,于这九个心住的境界里边,成就了「无分别的影像所缘」,这个「影像」就是你的所缘境,你在所缘境上没有一切虚妄分别,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还是要有所缘境的。

「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名无分别影像」。「即于如是」,这个「无分别影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位修行人,这样子在「所缘」的影像上,就是所缘境上「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一向」就是一个方向。这个是很明显的事情,我们对这个奢摩他没修成功的人,心里面忽然间想东、忽然间想西,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天下古今,没有不想。这个「向」就是很多个方向,就是很乱的境界。现在不是,要一个「向」。那么什么是他的所「向」呢?就是这个「所缘境」,这所缘境是你唯一的一个方向,你就对向这个境界。

「一趣」;这「一向」就是「一趣」的意思,用这个「一趣」来解释这个「一向」。这个「趣」就是向前进的意思,你对那个方向去了,叫做「趣」。现在就是你这一念心向这个所缘境是一个方向,你就一直的对向它,向它那边去,叫做「一趣」。另外一个意思,初开始用功修奢摩他的时候,这个定力是很小很小的,你能有三分钟不乱就很不容易。那么就是由虑浅的定力向深的定力去,那么叫做「趣」,就是向前面去,就是向「等持」那里去,就是由散乱的境界向不散乱的境界去了,那么就叫做「趣」,也就叫做「向」,是这样意思,就是一直地向这里去。

「安住其念」,不管是「内住」也好、「等住」也好,乃至最后的「等持」也好;总而言之,你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要把这个「念」安住那儿不动,不要乱动,不要虚妄分别,就是这样意思。

「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不要再去修观。修观是另一个境界,现在是修止,就是不修观了。

∵∵

戌四、结

是名无分别影像。

这叫做「无分别影像」。这就是修止应该这样修,要有九个次第。

∵∵

《披寻记》九○二页:

不复观察拣择等者:此中义显于所缘境不舍不取,名无分别影像。谓于所缘修观行已,还舍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如下自说,(陵本三十一卷一页)义应准知。

「不复观察拣择等者:此中义显于所缘境不舍不取」,这里边说的这个奢摩他的相貌,就是两句话;一个是「不舍」,一个是「不取」。这里边的道理显示在所缘境上也「不舍」所缘境,还「不取」所缘境,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谓于所缘修观行已,还舍观相」,这解释这个「不舍」和「不取」。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对于所缘境「修观行已」,你原来是观察或者是无常的、或者是无我、或者是不净,你这样作观,观察完了的时候「观行已」,「还舍观相」,又弃舍了这些观察的事情,就不观察了,弃舍了。

「复于所缘思惟止行」,弃舍了,只是弃舍了那个观察,对于所缘境还不能弃舍,你还要忆念这个所缘境。但是忆念所缘境的时候,只此而已,没有其余的虚妄分别,所以叫做「复于所缘思惟止行」,这个「思惟」就是忆念,忆念这个所缘境。因为你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所缘境失掉了一定是有其他的妄想了,再不然你就是昏沈了;昏沈了的时候所缘境也没有了;你做种种颠倒妄想的时候所缘境也没有了。说现在也没有昏沈、也没有其他的杂念,但是忆念所缘境,就叫做「思惟止行」。「思惟止行」是这样意思。

「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由于」你这位修行人,对这个所缘境「止行转故」,就是你这个心没有其他杂念,这个寂静的心出现了,出现一个寂静的心行,叫做「转」、「止行转故」,「不名为舍」,这不能说是弃舍了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没有弃舍,还在。「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虽然心里面还有所缘境,但是在所缘境上「不作相」,不作无常、无我、不净的这些相貌,不作这些分别。「无分别故,不名为取」,那不叫做「取」。所以又不舍也不取,又不取也不舍,这正是奢摩他的止的相貌。(陵本三十一卷一页)「义应准知」,那里面说明这件事,可以明白这里的道理;准照那里说的,可以明白这里的道理。

∵∵

申二、列异名

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口;亦名三摩地门;亦名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差别。

前面是「辨异相」,就是说明「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的相貌,说明这两个所缘境的相貌。现在第二科「列异名」,列出不同的名字。

「即此影像」,「即此」你内心的这个影像,它的名字就叫做「影像」;这个所缘境的名字叫做「影像」。「亦名三摩地相」,这个影像还有一个名字,就是「三摩地」,就是定相。因为你这个定要靠所缘境才能够逐渐地逐渐地成就,所以它也是有定的一个相貌。这倒是很明显地事情;你一失掉了所缘境就没有定了,也就没有止也没有观了;这个所缘境一直地出现在你心里面,就表示你内心里有正念,就是还有止还有观。所以它是「三摩地」的一个相貌。

「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也叫做「三摩地」里面你内心「所行的境界」,就是以所缘境为你所行的境界。「亦名三摩地口」,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三摩地口」,这个「口」或者是一个瓶子有个口,由瓶子里边能出来东西。因为你心里面有这个所缘境,逐渐逐渐这个定就出来了,这也可以这么解释。「亦名三摩地门」,这个「门」可以出、可以入;这房子有个门,可以入到房子里也可以出去。你有所缘境,从所缘境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所以叫做「门」。

「亦名作意处」,这个所缘境就是你「作意」的地方。警觉你的心,这个「作」有「发动」的意思,发动你这个心一直缘这个所缘境。如果没有这个所缘境,你在什么地方作意呢?所以这个地方叫做「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内分别体」,这个所缘境这个影像,是依你的心的分别为体的,你心里若不分别,就没有了;就是你不忆念这个所缘境,这所缘境就没有了,所以那个所缘境那个影像,是你的心的分别为体性的,所以叫做「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光影,就是有光、你阻碍这个光就现出影来,有「光」有「影」这是很分明的事情;就是你内心里有所缘境的时候,你这个止观就会很分明,所以叫做「光影」。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的差别」。

∵∵

未二、事边际性(分二科)申一、征

云何事边际性?

前边是把前两种解释完了,「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这一科「前二种」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事边际性」。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两个所缘境放在一科里面解释,所以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事边际性」,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事边际性」?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在内凡位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的所缘境,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所缘境。这个「事边际性」就是你到见道位了,就是由内凡进入到见道、进入到圣位了、不是凡夫了,这个人。所以这个就是比前面高;还是那个境界,但是高,比那个境界高了一点。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征。「云何事边际性」?怎么叫做「事边际性」?这个所缘境取这个名字,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征问。

下边第二科就回答这个问题,等于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

∵∵

申二、释(分三科)酉一、标列

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这就叫做「事边际性」。这个「尽所有性」;你这个所缘境分二类;一个「尽所有性」,一个「如所有性」,这两类合起来名为「事边际性」,是这样意思。

这是「标列」。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尽所有性」,先「征」。

∵∵

酉二、随释(分二科)戌一、尽所有性(分三科)亥一、征

云何名为尽所有性?

这句话么讲呢?这是「征」,下面解释。

∵∵

亥二、释

谓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一切有为事、皆五法所摄;一切诸法、界处所摄;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

「谓色蕴外更无余色」,譬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蕴」,以色蕴为所缘境,而这个「色蕴」之「外」更没有其他的「色」了,就是包括了所有的「色」都在内了;所以叫做「尽」,就是全部都在内了没有剩余的了,这个「尽」这么讲,是这样意思。「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也是全部都在内了,全部的「受想行识」都可以为所缘境。

这个事情是这样;你没有入圣道之前,在凡夫的时候不可以这样子的,凡夫的时候你这个所缘境要有所选择,不可以「所有的色都可以作所缘境」,你不可以这样子,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的,只是选择一部分,可以。但这个入圣位了的时候,那情形就不同了,他的境界广大高深,所以能够「尽所有性」;「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能这样观察。

「一切有为事,皆五蕴【五法】所摄」,就是一切因缘生法,不管是凡夫的、圣人的、染污的、清净的,只要是因缘所生法完全都属于「色受想行识」,在这里面含摄了一切有为法了,所以这也是「尽所有性」的意思。

「一切诸法界处所摄」,前面是说五蕴,现在这底下说十八界、十二处。这个十八界、十二处;和前说是「有为事」,现在说「一切诸法」,这就包括无为也在内了,不但是有为,无为也在内。说是「一切诸法」是「界处所摄」,为界处所包摄了,也是「尽所有性」,还是「尽」的意思。

「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一切所知事」就是所通达的事情。「一切所知事」;当然我们凡夫所知道的事情还是很有限度的;譬如说欲界的人、色界天的人那和我们知道的又不同了;没有天眼通的人,有天眼通的人大家的境界所知道的事情是不同;有五通的、有六通的、那么所知道的事情也是有宽狭的不同。现在是说佛的境界,所知道的一切事情就是「四圣谛」所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就含摄了一切法了。

∵∵

亥三、结

如是名为尽所有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