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止观修持简释∵

朱封鳌着

慈悲的佛陀,总是希望每个修学者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断除无边的烦恼,直至成道成佛。因为,博地凡夫,一生的烦恼实在太多了:囊底羞涩,日日夜夜为生活奔波;生活好了,朝朝暮暮为儿孙忙碌。该做决定时,担心结果不如预期;等看明白了,又后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对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常常心存欲望;而握在手里了,却又怀念拥有前的轻松,等等等等。烦恼无端,不绝如缕。有的人甚至私欲膨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修持天台宗的止观,是成就佛道的途径。是教人抑制私欲,断除烦恼。面对私心杂念要割得下,面对境地浓艳要淡得下。切切实实地把心放在当下,领悟事物的实相;以幻境言,无***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谛言,无论父母弟兄,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以脱世俗之缰锁。长此以往,小则可延年益寿,大则可成道成佛。本文特据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和《摩诃止观》,以及笔者的亲身体会,对修持止观的方法略作介绍和阐释。

止观为天台宗的实践法门。止,就是止息对一切外部世界和妄念的执着,而贯注于特定的对象;观,就是用正确的智慧来看这一对象。止观又称定慧,即由定生慧。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不可分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三中,将止观各分三种义理,称为“三止三观”。止的三种义理是:(1)止息,指烦恼和妄想寂然停息。(2)停止,指心倾注于谛理,系念出现于前而能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指对着不止而能明白止的意义。意思是说,无明烦恼与法性真如原本不二,但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这是就相待(相对)而论,通过不止而明白止。观的义理也分三种:(1)贯穿,指利用智慧来穿灭烦恼。(2)观达,指观智通达,可以契会真如法性。(3)对不观观,指对着不观而明白观。意思是,无明烦恼与法性真如本来不二,但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这是就相待而论,通过不观而明白观。《摩诃止观》中还认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和绝待(绝对)两种意义。相待止观包括上面说的三止三观,即是:(1)止息与贯穿是从修门(实践门)上的断德(断烦恼后所产生之德)来说。(2)停止与观达是从智德(众生本具的佛性之德)来说。(3)对不止止与对不观观是从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的法性之德)来说。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因为它是非言语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的缘故,称为绝待止;因为颠倒妄想断除的缘故,称为绝待观。也就是说,它是超越对待之域,止观均不可得,是言亡虑绝的境界。

智者大师还把止观分为三种:(1)渐次止观,即持戒修定,逐步悟入实相。这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所说的实践修法。(2)不定止观,即根据众生的性质和能力,实践修持的顺序也不统一。这是《六妙门》中所说的实践修法。(3)***止观,开始便以实相为对象,行解也圆满顿速。这是《摩诃止观》中所说的实践修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的***止观,为最胜法门。

下面谈谈对***止观的修持方法。

智者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以下简称《止观法要》)中说:“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一、坐中修止观

初学坐禅时,修习止观是比较困难的。前先是思想上定不下来,其次是进入止观境界后,心境有时也会产生沉浮和定慧不均等情况。因而必须采取一定的对治之法。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谈。

(一)对治初修的粗乱心境

首先应当摄心。人生活在世上,诸事繁多。初摄心时,觉妄念多而纷飞,但若不随其转,则能稳住能观的心。去观这些妄念,便会慢慢看清妄念。所以,天台山家知礼大师(960—1028)为卫护智者正统而反复强调的妄心观,是十分正确的。这些妄念的形成,皆与本心有关,也即是缘境时作出的反应。整个身心,包括隐藏于心里的习气与烦恼,以及环境、人事等纷扰的事物,简直是无从驱逐。了解妄念的如此性质及其运作,便知只有面对,看清,放下,再进一步进行一心三观,妄念在没有中心主体的情况下,纷纷脱落,从粗烦恼的脱落,到细烦恼的飞离,逐步使之不再流转,而照见一明净空寂的美妙境界。这就是真心和真如的出现。山外派主张一开始就直观真心,是急于求成。所以受到知礼大师为首的山家派的斥责。因为在妄念众多的情况下,欲直观真心,则烦恼会愈来愈多,欲罢不能。对初观者来说,一开始是很难达于真心之观的。

所谓“心猿意马”,要它停息下来,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智者在《止观法要·正修行》中,提出“修止”有三种办法:一是系缘守境止,即是“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宝静大师解释说:“此乃系念法门,如行人念粗心浮,即将心系缘一处,安守于一境,或系心于自身的鼻端之上,或系缘于腹脐丹田间,或缘想诸佛相好亦可。总之,令心不驰散也。因凡夫之心,终日妄想纷飞,杂念流动,心猿奔驰,意马乱跳。若系缘一处,则妄念停息,所谓锁心猿、拴意马者是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以下简称《法要讲述》)

二是制心止,即是“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宝静大师解释说:“即以放下制止之功夫,而伏灭妄念。不同上来之系缘诸境。即将自心之念头微微观照,观其随心所起之念头,看他起处,即便制之。若贪欲念起即须放下,瞋心念起亦放下,愚痴念起亦复放下。无论何种念起,即以‘放下’二字而制伏之,不令驰散。六根之中,意根为其主要。以其能分别,最为明利故。所谓起贪瞋痴,造盗淫,莫不由此识心而起。盖心动则境动焉。”(同上)以上二种止,皆属于事相,是很容易明见的。

三是体真止。这是从理性而言。即是“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止息”。宝静大师认为:修习这种止,不是从事相上觉悟,而是从理体上观察,达到止的目的。行者懂得“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从因缘而生”。诸法虽多,不出依正报。如依报之山河大地,卉木丛林,正报之五阴色身。他说:“无论依报之法,正报之法,悉知从因缘和合而生。既由因缘而生,悉从因缘而灭,缘生缘灭,幻妄称相。其实缘生无性,求其生灭去来,了不可得。何以故?自心本无生灭故。但于心性缘起,不无虚妄因缘别离而名灭。依缘而生,生即非生;依缘而灭,灭即非灭。当体无有自性,了达诸法无生非真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知其虚妄,则心不生取着。若心不生取着,则妄念之心不息而息矣。”(同上)

修持者如能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一般能使心达到止的目的。如果因妄念太多,相续不断,妄念仍不能止息。则须返观所起之心。这就是修观。智者说:“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立。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止观法要》)因为一切法皆从心起,唯心所现。若无有心,则一切法何由而起?境本无生,因心而有;心若无时,则境亦无。懂得一切法既由心所造。而我这一念能造之心,究竟有何形相?此心是圆?是方?是青?是黄?或是过去?现在?未来?若言过去,过去已灭;若言现在,现在不住;若言未来,未来未立。这三方面推断,此一念能观之心,了不可得。也就是说,此心非内外非中间,非长短方圆,非青黄赤白,非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处,一切时,求心当体,了不可得。而凡夫众生执万法乃为实有,认为山河大地,人我是非,见闻觉知等一切诸法悉有可得,所以终日妄心流动,无可止息。如今推断能观之心既了不可得,故从心所起的一切诸法,亦皆不可得。但虽然了不可得,并非如同顽空木石的无知,而能于一念有情无情的境界,无不觉知明了。故称“任运觉知念起”。

接着,又对此觉知之心念进行分析。智者说:“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盘空寂之理,其心自止。”(《止观法要》)智者指出:人的心念是因为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而产生的。所谓六根,即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尘,即指色、声、香、味、触、法。此中,色、声、香、味、触是具体的、物质的,其相应的认识机能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法则可以是具体的物质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非物质性的,例如概念。这是意识的认识对象。一般说,凡是可感触的以至思想的,都是法,而为意识所认识。六根对六尘,故能生六识。根、尘为能生,识心为所生。六根为能对,六尘为所对。彼此互相依靠,互相建立。应当知道能对所对,能生所生,都是幻化无常,毕竟空无实体。因为虚妄因缘和合,根尘相对,故有识生。若虚妄因缘别离,根尘脱落,识心便灭。应知识本无生,因根、尘之缘而有;但根、尘本无生,也因识心这缘而有。这样,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能生之心如此,所灭之境亦如此。观心不生,观法亦不生;观心无常,观法亦无常。所以智者说:“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生灭名字,但是假立”。修持者若能返观,不但所生之法不可得,就是能观之心也不可得。能所双亡,心境俱寂,达到真空寂灭。这样,心自然止息。

与修止的同时,是修观。修观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治观,二是正观。对治观又名助观,就是对治修持者心中的烦恼病。因为痴暗凡夫,迷情过重,对于一切色尘境界,看不破,识不透,往往产生贪瞋痴等种种妄念。因而坐禅之时,应当观察自己心中的妄念。常见的妄念有贪欲、瞋恚、我执、思想散乱等,都可用修观的办法对治。

一是若贪欲心过多,可用不净观来对治。比如男爱女、女爱男的色相,可用五停心的不净观来对治,以观想自己和所爱的对象色身不净而止息贪欲之心。如观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对治显色贪,观想鸟兽吃食死尸,以对治形色贪,观想死尸腐烂生虫之相,以对治妙触贪,观想死尸之不动,以对治供奉贪,及观想白骨的“骨锁观”,以对治以上四贪。或者进一步用九想观来对治。九想观又作九想门,即是对人尸体的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可断除人们对肉体的执着与情执。九想为:①青瘀想(观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又发黑青)。②脓烂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③虫吃想(观想蛆虫、鸟兽来吃尸)。④膨胀想(观想死尸膨胀)。⑤血涂想(观想死尸的脓血流满路边)。⑥坏烂想(观想皮肉的破裂、腐烂)。⑦败坏想(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⑧烧想(观想死尸烧为灰烬)。⑨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的血骨)。通过这样观想,贪欲之心,自然止息。

二是若瞋恚心过多,可用慈心观来对治。修持者在坐禅之时,心中有种种瞋恨怨怒的意识。这是在日常不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不管这种种瞋恨怨怒是有理,还是非理,都应置之脑后,而以慈心观来对被瞋恨者。懂得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世的父母或亲戚,我应当使我的父母或亲戚常常快乐,怎能恼恨他们呢?还要想到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常常把一些委屈置之脑后,他们吃了亏也不懊丧后悔,因为吃亏的人能够得到海阔天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以及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其他的问题。修持佛道者,不就是在干这种大事业的人么?更要想到,人家对我的欺侮,如果是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果是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犯错误大都是不明真理者所为,他们已经染下了恶习,难以自拔,他们的心是枯燥的、乏味的,心灵是贫穷痛苦的。如果我们看见一个非常贫穷痛苦的人,是可怜他还是痛恨他呢?正因为我们看见了他心灵的贫穷,所以我们宽恕他。这样一想,瞋恚之心也就自然止息了。

三是若我执心过多,可用界分别观对治。所谓我执,就是执着于我,以为我是一永恒不变的存在。不知这所谓自我,只是肉体与精神的诸条件所组合而成而已,并无实体。佛家认为,人体是由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假合而成。其中地大为坚性,火大为暖性,水大为湿性,风大为动性,空大为无碍性,见大为觉知之性,识大为了别之性。前五大约于六境,见大约于六根,识大约于六识。这七大并非各各独立的实性,而是由真性如来藏触缘而发动的。若将各界分别来看,则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及根尘识界均找不到我。但凡夫愚昧,于无我中妄执有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为自心相。其实五阴本空,四大非我。能够这样仔细推究,则我执之心自然止息。

四是若散乱心过多,可用数息观来对治。修持者由于日常杂务众多,坐禅开始时心思散乱不定。可用数息观使心安定下来。数息观,又作安般守意。为五停心观之一。就是正襟危坐,计数入息(吸)或出息(呼)的次数,从一到十,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这样,可将心中的思虑涤荡无余,进入定境。

以上是对治观,只是助观。现在再谈正观。所谓正观即是观一切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而生,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是不思议圆融的三谛之理。在这三观中,最不容易修的是空观。因为凡夫众生,自从无始以来,为无明障蔽,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实有。故应当先明白诸法无相。宝静大师曾举例说:“比况前面有朵最美丽的花,令人可喜可爱。过了几日,花即萎谢,叶瓣脱落,足见花终归磨灭,原自无相。若真实有相,则不变二焉。有萎衰零落之相哉!花相如是,诸相亦然。故云:诸法无相。此为钝根者而言,待诸法坏后,方识是空。若根机利者,则了达诸法当体即空,无待坏后而识空,以其从因缘而生故。”(《法要讲述》)世间一切事物既然都从因缘而生,则缘生无有性。这无性之性,即是实相。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所以智者大师在《止观法要》中说:“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也就是说,一切境因心而生,若无有心,则无有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能够明白万物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即能对治初心粗乱而进入于止观境界。

(二)对治禅观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修持者在***禅观之时,也往往会出现各种偏差,如心境沉浮、产生贪着和定慧不均等,必须随时加以对治纠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