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现代足球既有男足,又有女足,在蹴鞠运动的历史上,也有女子蹴鞠的一席之地。只不过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礼教谨严的国度里,女子蹴鞠是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出现的。

明代杜堇绘制的《仕女图》中古代宫中女子蹴鞠的场景(局部)

1、唐代的女子鞠技表演:白打

∵∵有文字记载的女子蹴鞠始于唐代。关于女子蹴鞠的最早记录见于《剧谈录•∵潘将军失珠》:“时春寸初霁,有三鬟女子,可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能接住军中少年踢来的球,且能把它踢至数丈高处,无疑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女蹴鞠手。

不过,唐代的女子蹴鞠与男子蹴鞠不同,它主要是作为球技表演,以踢高、踢花样为能事,并不参与球场上的追逐射门活动。关于唐代女子蹴鞠的状况,唐人王建在《宫词》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词中的“白打”即女子蹴鞠,因蹴鞠时不用球门,只是表演球技,故有“白打”之名。

2、崇尚阴柔之美的“美人蹴鞠”

宋代的仁女蹴鞠铜镜

∵∵在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记载了一个名叫彭云秀的蹴鞠女艺人,她凭借出众的球技,走南闯北,博得极好的名声,被称为“女流清芳”。

与现代女子足球崇尚力量与速度不同,女子蹴鞠因为以表演为主,故对从事蹴鞠女子的容貌、身段、技艺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女子蹴鞠在古代又称为“美人蹴鞠”,它体现的是女子在蹴鞠时的一种特有的阴柔之美。

这种阴柔之美,在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七十三回关于盘丝洞蜘蛛精蹴鞠的描写中有淋漓尽致的反映:“飘扬翠袖,摇拽缃裙。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蹋。……转身踢个出墙花,退步翻成大过海。轻接一团泥,单枪急对拐。……踢到美心时,佳人齐喝彩。一个个汗流粉腻透罗裳,兴懒情疏方叫海。言不尽,又有诗为证:蹴鞠当场三月天,仙风吹下素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染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缃裙斜拽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力,云鬓蓬松宝髻偏。”

明刊本《西游记》中描绘的盘丝洞蜘蛛蛛精蹴鞠图

∵∵遗憾的是,女子蹴鞠毕竟是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因此,从它产生之初,就有满足男子特殊审美需要的目的。所以,发展到后来,女子蹴鞠有时也成为妓女取悦嫖客的一种手段,如元代散曲《妓女蹴鞠》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

在明代小说《金瓶梅》第十五回中,也写到西门庆去妓院嫖妓,妓女桂姐向他表演蹴鞠之技:“桂姐上来,与两个圆社踢。一个楂头,一个对障,勾踢拐打之间,无不假喝彩奉承……当下桂姐踢了两跑下来,使得尘生眉畔,汗湿肋边,气喘吁吁,腰肢困乏。”到了清代,随着蹴鞠运动的整体衰落,中国古代的女子蹴鞠也就走到了它的尽头。

明刊本《金瓶梅》中的桂姐蹴鞠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