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热销,书店里各种历史读物摆在最显要的推介位置上,被湮灭数十年的许多历史学家如吕思勉、钱穆等人的着作纷纷重新出版、当年明月的明朝系列受热捧……说明这种书好卖,读者的需求很大。“百家讲坛”为什么火?也是同一个道理。

有人讲过一个故事: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参观一所大学,他问一位大学∵

生:你读什么系?那学生回答:历史学。铁娘子羡慕地说:真奢侈啊!——读历史怎么成了奢侈的事儿?您想啊:您走上社会,首先要谋生,为生存而读书,您不会选择读历史,一般自然会选择实用的书,即书籍好比师傅,要教你如何学习技艺,以技艺谋生,这个阶段需要读的,无不是实用性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

现在教育的分科、教材的设置编写方法,将原本一体的文、史、哲分成三科,且在教学中有意区分,在教育上还将历史长时期推到可有可无的副课。这种设置,造成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对历史的轻视、厌弃,最终导致文化记忆中断、中华历史文明被厌倦。使得历史教育在所谓读书人那里成了闲书、负担、可有可无,至今历史教育在学校仍然处于非主流的地位。∵

历史教育的轻视、历史认识的荒芜、文化记忆的中断,导致了许多荒唐的事。现今“国学热”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其实还没有热起来,因为教国学的教师还不够,即过去所说的读书的种子很稀缺。“国学热”不断遭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指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教育的长期缺失,使得社会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判断能力,对“国学”的质疑和指责,一是看问题简单化;二是因为所知不多而导致的惶恐不安。其实,所谓的“国学”学习,一定要从历史入手,没有历史的起码认知,则“国学”无从谈起。所以说,读书从读历史开始。其实,这在过去根本不是问题,哪个读书识字的,不大概熟悉历史的脉络和轮廓?∵

这倒不是什么奢侈的事儿,这里所说的读历史,是指一个人要读通一套基本的普及型历史书,而不是让人人都当历史的研究者,毕竟大众阅读,还是以实用性为主流。中国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到了二代了,也还是忙着如何更富,还没有到研究历史、学习哲学、热爱艺术的地步。∵

如果不再出现大的文化变故的话,今后的历史教育慢慢地会比现在好,人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知程度会比现在高。果真如此,现在很多走红的历史读物,将来会没那么火,因为读者的阅读层次会提高。历史阅读在民间已经这么火了,可是,教育体制内,怎么还没给历史教学以应有的比重和地位?∵

许石林博客:http://szxushilin.blog.sohu.com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