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已连续多天进行关于樱花认植的报道。昨天是9月的第一天,孩子们的开学之日,不少市民忙完孩子之余,仍紧锣密鼓地来到本报,捐资进行樱花认植。截至昨晚7时,本报当天收到市民捐款近万元。

本报一如既往地希望广大市民,在参与樱花认植的同时,发表有关建设樱花大道的好建议。

热心市民赋诗迎鉴真

8月27日,市民王先生对认植樱花进行捐款;昨日,他再次来到本报96496呼叫中心。这次,他带来了一份更加珍贵的礼物:一首喜迎鉴真的诗。“这是我专门为迎接鉴真回家而作的诗。”王先生骄傲地说,他平时就有作诗的爱好。听说鉴真像回乡探亲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捐款;情由心生,感慨之余,便写下了这首诗。自上次捐款回去后,他一直在思索着这首诗。

“大师东渡去扶桑,千年流芳建功勋。藤野认真教鲁迅,恩来愉快晤田中。今植樱花大道旁,恭迎鉴真回故乡。友好经贸通有无,生态文明万年长。”昨日,在本报96496呼叫中心,王先生现场声情并茂地向本报工作人员进行了朗读。

“这首诗既赞颂了鉴真大师的伟大功绩,又道出了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既表达了对于鉴真回扬的激动之情,又抒发了对于文明创建的美好祝愿。”读了王先生的诗,扬州大学一位学者感慨颇深。

王先生激动地表示,鉴真“回家”是关乎扬州、中日友好的一件大事。“鉴真是扬州的先贤,认植樱花只是我们迎接他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有为中日友好而努力的心意。”

不管多黑都要去认植

8月28日,本报曾报道了一位远在香港的出家人牵挂樱花认植的感人事迹;昨日,另一位信佛老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本报工作人员。

“请问认植樱花是在这里吗?”昨晚8时许,一位市民气喘吁吁地赶到本报96496呼叫中心。该仇姓市民告诉记者,其母信佛,自从知道认植樱花的消息后,一直催促他赶快过来认植。由于工作繁忙,仇先生一直没时间。“今天我的老母亲给我下最后通牒了,让我今天晚上一定要抽空过来。不管天多黑,都要把钱送过来。”想起母亲说话时的神情,仇先生有点哭笑不得,“从没见她对什么事情那么认真过,不照办不行。”

实习生∵李清∵见习记者∵顾亮亮∵刘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