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以禅与诗而言,二者

在思维方式上都强调“不思之思”、藉有限表现无限,在思维目标上都追求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的境界。因此,既可用诗之象征手法含蓄、凝炼地表达禅机或示法,也可以禅之玄妙、空灵入

诗。诗禅合一,相王作用,深刻影响并丰富了中国文学。

∵禅学大昌以后,深刻地影响了文学,如刘

大杰所说:“西晋以来的禅宗运动,无非是打破

一切的仪式法规,而追求绝对自由心灵的活动

与创造,加以道教为唐代的国教,因此助长了

当时的隐逸之风,他们那种生活的环境与田园

山水的情趣,要影响于文学的色彩与作风的

事是无疑的’。”①对于诗来说,在意境和风格方

面受禅宗的影响最大;而禅宗亦受到诗的影

响,如以诗的形式象征地表达禅机、禅悟或示

法等,既含蓄,又文雅。此二者之相互作用,恰

如元遗山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

玉刀。”

∵一、以禅入诗

∵中西古典美学或艺术在本质上是有明显

差别的。一般而言,西方美学属于再现论体系,

而中国美学属于表现论体系。再现论强调模仿

和反映现实,要求美与真的统一;而表现论却

把艺术看作是思想情感的表现,同伦理,同一

种特定人格理想联系起来,要求的是美与善的

统一。再现型的艺术一般都力求效果的逼真,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过:“宙克什斯画的葡

萄被公认为模仿自然原则的胜利,因为真有活

着的鸽子啄食这些画的葡萄。”而表现型艺术

则与之相反,在理论形态上往往带有直观性和

经验性,在形式上就是突出写神、写意的美学

原则,并不注重艺术作品是否同具体的客观事

物相验证。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

言,”他首先把“意”抬高到一种近乎超验直观.

的水平,超逾于一般认识和外在实体之上。王

弼则进一步:“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

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意比象重要。而

引之于艺术中,宋严羽主张诗应“隐以复意为

工,”等等。与“意”相同产神”也是中国古典艺

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夫诗之尤贵神也,

惟其意在言外也。’,⑧神,也即言外之意。“诗无

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④可见神之奇妙。

在绘画艺术中,重神,就“不求形似,”魏晋人尚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到宋代就发展为

“以神写形”了,如苏轼极力反对模仿性的“画

工”之作,倡导“意气”与“传神”的标准,他说: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

非诗人。”严羽谓“诗之极致有一:日入神,诗而

入神,至矣尽矣,蔑矣加矣”。总之,中国古典文

学艺术一致突出的是“韵外之旨”、“象外之

意”、“体物而得神”。而“意”与“神”并非依靠逻

辑的演绎或理性思辩所能捕捉,它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花非花,雾非雾,”正如禅宗之不可

感觉、不可智识之自性(法性);诗人由象得意、

体物得神,亦如禅人参禅之由“有”证“空”、由

用知体”、由山河大地明了清净本原;而“不着

一字、尽得风流”.更是与禅宗之“以心传心”、

“不立文字”、“语存道失”相契合。对此,钱钟书

曾指出:“禅与诗,用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

则一;了悟之后,禅不可言说,诗必托诸文字,

然其为悟境,初无不同。”明乎此,“说禅作诗,

本无差别’,⑤,不难理解。由于禅宗本是中国化

最彻底的佛学,而大多数诗人深受道庄影响,

并且与禅教徒来往密切,皆能谈禅,“游戏禅

悦”,援禅入诗,自然事也。下面我们以王维的

两首诗来加以分析。

∵王维,其诗和画皆深受禅宗思想影响,文

学史上称其为“诗佛”。早在安史之乱前,因政

治上不得意,曾归隐,安史之乱后,更是“悠然

策黎杖,归向桃花源”,以致于每“退朝之后,焚

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曾作诗曰“一生几许伤心

事,不向空门何处归。”其诗作主要为山水诗,

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

禅理。如: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乌,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可视为禅人体道开悟,明心见性过

程之描述。禅宗之道,即佛性(自性),“佛性常

清净,何处有尘埃。”禅人开悟,知佛性就空有

心物而言,非心非物而合心合物,非空非有而

亦空亦有,即心物一如,空有(色)不异。以美学

语言来说即是,物我交融,物中有我,我中有

物,物的动静与我的心境一如,所以桂花的悠

然飘落与人的心境的清净悠闲同步;此刻,心

境空寂虚明,物我两忘,不染纤尘,自然也就感

悟到静夜春山之“空”。“月出惊山鸟”,仍指物

我不分。惊,本是属主体的行为,此刻赋予了

月,月与人在明心见性者眼中浑然一体无丝毫

分别对待。“时鸣春涧中”,借环境的幽静衬托

出禅人恬静心境。王国维曾评论说:此诗“以人

之性情通山水之性情,以人之精神合山水之精

神。并与天地万物性情精神相合矣,”这是一种

令人心驰的禅境,胡应麟《诗蔽》中论及:“太白

五言绝,自是夭仙口语。右垂相却入禅宗,如

‘人闲桂花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不谓声律之中,有些妙诊。”又: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慕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一、二句写香积寺掩隐在白云缭绕的山峰

之中。以禅论之,香积寺可喻自性,云峰喻色界

(现象界),自性本遍布色界之中,而“不知’尹说

明参禅者尚未开悟,滞留在现象的此岸。

∵三、四句写古木参夭的丛林之中,杳无人

迹,忽闻隐隐钟声在深山空谷回荡。以禅论之,

钟喻自性,声喻现象。现象与本体(自性)原本

即一不异,但“何处”却透露出参禅者只知有声

(色),不知有钟(空),他还处于“迷途”。

∵五、六句继续写现象界之境况。在崎岖嶙

峋的乱石间,泉水艰难曲折地穿行,发出痛苦

的幽咽之声;夕阳洒在人迹罕至的清松上,岂

能不冷。一个“咽”、一个“冷”,反衬出参禅之艰

难,“梅花香自苦寒来。”

∵七、八句,参禅者跋涉幽冷无人的石径,黄

昏时才到达香积寺,面对澄清透彻的潭水,突

然悟“空”,顿见清净本源,进而坐禅(“安禅”)

入定,斩断尘念(“制毒龙”),超然世外。

∵这也是一首可视为禅人参禅明心见性之

开悟诗,反映了王维晚年心境淡泊、悠闲自适,

超然物外的闲适情趣,既富诗意,又具禅趣,王

士镇曾说此诗“字字入禅”,诚不为过。“佛入

中国近千年来,只韩欧二公立得定耳”,除王

维外,在唐宋,以禅入诗者,还有孟浩然、柳宗

元、王建、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等,限于篇

幅,在此便不一一列举。

∵禅学兴盛后.也影响到了诗之评论。严羽

“妙悟”说,影响甚大。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

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不如韩退之

甚远,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也。惟

妙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⑥韩愈以文为诗,

说理颇多;而孟浩然以诗为诗,体物抒怀,能够

“妙悟”诗之意境,故其诗远高于韩愈。严羽是

借禅学中“妙悟”说来评论诗之高低,他极力反

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因为这种诗不是

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拟议有余而诗意不足。

当然,严羽也并非完全主张废除学问不穷理。

他说:“诗有别才非书,别学非理,而非多读书

穷理,则不能极至。”何谓“别才”,即“宿世渐熏

而产生顿见之解悟也。’,⑦因而他又强调对历

史上的名篇佳作应“熟读”、“博取”,方能“酝酿

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禅人开悟,明了自性本体遍布色界(现象

界),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山河大地即清净

本源,或谓色空一如,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合

一,这乃所谓禅境。那么,诗人“悟入”则如何?

即在于领悟诗之意境,或如严羽所讲的“兴

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

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

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⑧诗境的

表达虽不脱文字,但“不以词害意”、“文外独

绝”、“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与禅学不涉理路、

不落言设(“不知之知”)之禅境极为相同。故

十分赞同严羽观点的清代诗论家王渔洋认为:

“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

禅一致,等无差别。’,⑧王渔洋强调诗贵神韵,

言读具有神韵之诗,宛如精神超然物外,如同

庄子之“嗒焉丧偶”,禅宗之坐禅入定。“神韵”

亦即“禅境”或“意境”。意境这个词在文学艺术

上的出现,正是在禅宗兴盛之后,美学上的境

界说就是禅学的境界说在美学领域的运用。

∵学诗与参禅都是求“悟”,其过程亦甚相

同,故历史上很多人往往以学诗比之于参禅。

宋韩子苍作诗说’:“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

参诸方。一朝悟得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诗人之“遍参”.即严羽所说的“熟读”、“博取”。

陆游深体作诗之艰难.谓“学诗大略似参禅.且

下功夫二十年。”又宋吴思道作诗曰:“学诗浑

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案臼外·

丈夫志气本冲天。”诗中“头上安头”与“少陵案

臼”,都是指作诗如同参禅之不依僧、不依法,

道由心悟,亦不能追随名人或他人之后亦步亦

趣,东施效肇,应当通过学习名人或他人之后,

有所妙悟,从而跳出一切案臼之外,如同大丈

夫壮志凌云,一无顾忌和束缚,自成一家,否

则,“不足传”。此诗意取禅人参禅大悟之后,往

往诃佛骂祖,视佛祖之偶像为入道见性之蔽

障,如德山宜鉴说:“这里无佛无祖,达摩是个

老躁胡。”明徐增之论,与昊思道之诗乃同一个

调子:“夫诗一字不可乱下,禅家着一拟议不

得,诗亦着一拟议不得,禅须作家,诗亦须作

家,学人能以一棒打尽从来佛祖,方是个宗门

大汉子,诗人能以一笔扫尽从来案臼,方是个

诗家大作者,可见作诗除去参禅,更无别法

也。’,。话虽绝对,却不无道理。杜甫说“别裁伪

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转益多师”,即

无所不师而无定师,便不会落入任何人的案臼

之中,即使有案臼,也应当“跳出”或“一笔扫

尽”。杜甫乃“诗圣”,其言可信。

∵二、以诗寓禅

∵揭是印度佛经的主要体裁之一,由固定的

字数四句组成,内容主要是说理的散文,字句

排列整齐,只是偶谐韵律而已。中国禅学之兴

起,中国化最彻底,其中包括常以中国古典诗

说法、示法,以诗寓禅,自然比渴更具趣味,如

宋门子和尚之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

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

文质双美,禅味隽永,自然更适合中国人尤其

是文人雅士们的口味。

∵禅宗所说的自性,犹如老子所说的“道”,

西方哲学中的“大全”或本体,是绝对的,永恒

的。“无住无相”、“无来无去无古今”.不可思

议、不可言说:“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

「1.终非活路”。‘’‘《绝观论》说:“夫大道冲虚.

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让。’心故谓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而未曾说着一字。但对于

芸芸众生、凡夫俗子来说,说不得的还是要说,

道不得的还是要道。于是,禅师们便用反乎常

理的奇诡之语如公案、话头或种种动作如德山

棒、临济喝、扬眉瞬目、竖拂擎拳等方法象征性

地表达禅意,而以诗寓禅,亦是常用的一种方

法。何以能用诗表现禅意?主要是因为中国传

统诗的表现手法多用比兴手法。“比与兴者,皆

托物寓情而为之者。盖正言直述易于穷尽,而

难于感发。唯有所寓托形容,幕写反复,讽咏以

侯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⑩对于不可感

觉、不可思议的自性本体,“正言直述”显然不

易穷尽,而用象征性的比兴手法,藉有限表现

无限,藉具体表现抽象,藉特殊表现普遍,“寓

托形容”,以牵引学人自悟,而且能不脱不粘,

不触不背,此即所谓绕路说禅。

∵以诗的形式表现绝对的、永恒的本体,也

是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家常用的手段。19

世纪中叶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家,一反传

统理性认识论,而将哲学扭转为“非理性的”情

感认识论,即向美学扭转,他们往往将诗本体

化,将一种类似美感的东西看作与存在本体相

沟通的必由之路,此即所谓“诗化哲学”。如尼

采,他反对任何体系的构造,曾言“我不信任一

切体系构造者并且避开他们,构造体系的意志

是一种诚实的表现”。,因此他常用散文诗的

形式来写作。他认为哲学所要寻求的是“永

恒”、“绝对”,而“永恒”、“绝对”的存在或本体

是隐而不显的,至多只在某些幸运的瞬间闪

现。所以,只能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它,他声称

要“骑在一切象征的背上驰向一切真理。”存在

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认为,“只有在诗歌仙

境里面”,才能“寻到存在那神奇莫测的仙踪,”

“诗通过词语的含意捐赠出存在”。,或者说,

存在(本体)通过诗来把握。他力图将哲学之思

诗化,即“思着的诗”或“诗化的思”,以诗的语

言来把握存在世界,就不致于将川流不息地变

化着的世界僵化、片面化。所以,海德格尔指

出,真正的诗人应当是哲学家诗人,而真正的

思想家则应当是诗人哲学家。不难看出,禅学

与现代西方诗化哲学都主张以象征的手法或

诗来表现永恒、绝对的存在本体。西方常有人

喜欢将海德格尔哲学拿来与禅宗作比较,二者

确有相同之处。.

∵之所以能够以诗寓禅,还有一个十分重要

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唐宋时期诗

歌都很繁荣,极为普及。文人士大夫们都很爱

读诗作诗,僧人们自然“未能免俗”,“南方浮屠

能诗者多矣”。⑩除了寒山、拾得、皎然、贯休、

齐己等诗人直接将诗当作参禅悟道的手段,禅

祖师们也往往用诗来表达禅机。有诗曰:“诗思

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何其美哉。下

面以几首诗来加以分析。

∵寒山诗

∵秋到任他林落叶,吞来从你树开花。

∵三界横眠闲无事,清风明月是我家。

∵一、二句,秋到春来,叶落花开,现象界(色

界)枯荣交替,变化纷沓。“谁挥鞭策驱四运,万

物兴歇皆自然。”透过纷纭的现象,由用知体,

可证悟这一切变化乃无所不在、遍布色界的真

如法性(自性)无为造化之工。三、四句:“三

界”,在佛教中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是有情

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佛教以三界为“迷界”,

认为从中解脱达到“涅架”才是最高理想。诗

中“三界横眠”指禅人已经开悟,从三界中解脱

出来,“高枕无优”,悠闲自在,心无拘系,如同

清风,飘泊悠然;如同明月,空明澄澈。渗透出

禅人开悟后心境虚明,纤尘不染,超然物外,梵

我合一的神圣境界,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近

年美国曾掀起一股“寒山热”。

∵皎然: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来舟。

∵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坛经》云。自性或“心性”广大,泯绝或超

出一切形相对待.涵摄一切,“无来无去无来

往”,“以无住为本”。本诗一、二句:指参禅者

尚未证悟无为道本(自性),滞于色界之中,即

停留在现象的此岸,未达到无为道本彼岸,如

同没有系住绳缆之舟,漂泊不定,即未由用归

体(尚未认识现象背后的本体),只好空怜。三、

四句,写禅人经过努力已到达或应达到的境

界:如飘飘白云,悠然自适,一无所系,逍遥

“法”外。

∵以诗示法,始于惠能和神秀。相传五祖弘

忍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作过一首渴诗:前者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

有尘埃”;后者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

J胜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二首诗皆是用现象界

的事物,以象征本体,不落理窟,不下禅语,而

禅趣诗味俱足,影响深远。自此之后,以诗寓

禅。逐渐形成风尚,其应用之广,堪与棒喝等量

齐观。如:

∵古灵神赞示法诗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这首诗是古灵禅师以蜜蜂投窗钻纸求出

一事,讽喻其师百丈怀海看经求悟。一、二句,

蜜蜂在房子里面对空门却不知直接飞出去,偏

要投撞到窗纸上,自是大痴无疑。三、四句:禅

宗主张自力成佛,道由心悟,而反对佛教之他

力成佛。因而不重法,认为无一法与人,故不重

经论律,有烧经钞者。而百丈怀海禅师却如此

穷年累月钻经求卷,何时才能开悟(“出头”)。

显然,皓首穷经,如同投窗之蜜蜂,亦是大痴

也。

∵神照本如开悟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据《五灯会元》记载,神照本如曾问法于四

明***(禅师),***震声曰:汝名本如。神照

即领悟,作此渴诗。本如以四明***振声唤其

名而顿悟,从而知事事都是真如法性的显现,

随处可求得解脱,见色明心,此即“处处逢归

路.头头达故乡”之意,“故乡”喻自性本体。三、

四句,进一步指出参禅证悟自性本是身边寻常

现成之事,这乃禅宗的简便悟道成佛方式。“若

心常清净,离诸取着,于有差别境中能入无差

别定,则酒肆淫房,遍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

般若。”又“担水劈柴,莫非妙道,”何须思而知,

虑而解。禅不可言说,禅宗反对任何思辨推理,

称“思量”为“鬼窟里作活计”。神照至此方了

悟。

∵诗禅相互影响,诗禅合一,二者均是“无意

于工而无不工”,如“风行水面,自然成文

(纹)”。境界到了,随手拈来,禅意盎然,诗味无

穷,既浓郁,又清淡;既空灵,又意远,如蓝田日

暖,良玉生烟二诗境与禅境俱达极至,使“味之

者不厌。”故曰:“禅而无禅便是诗,诗而无诗禅

俨然。”

∵①《中国文学发展史》。

∵③《周易略例·明象》。

∵③李重华《贞一斋诗话》。

∵①谢棒《四溟诗话》。

∵⑤⑦钱钟书钊炎艺录》。

∵⑥⑧《沧浪诗话·诗辩》。

∵⑨《蚕尾读文》。

∵⑩《而庵诗话乡

∵@《五灯会元》卷十二。

∵⑩《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⑩《偶象的黄昏》。

∵函《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

∵⑩《五代诗话》。

∵中国文学研究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