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琴诗》的佛教思想

邱敏捷

这首诗有的苏轼诗集未载,《施注苏诗续补遗》卷下有诗而无序,查慎行《苏轼补注》卷二十一则有一篇题为“元丰五年闰六月”的序,但序与诗意无关。

宇宙万物何所从来,又何所从去,是佛教所探讨的问题。东坡〈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亦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发。

《杂阿含经》之〈胜义空经〉云:“眼(等),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等)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大正藏》第二册,页92下)眼等诸根是从缘而生灭的,生灭是“无所从来”、“无所造集”的。这是什么意思?佛法中,在没有生起以前,可能生起,有生起的可能,那就与“没有”不同,所以说“未来有”、“当有”。眼、耳、鼻、舌等是生而又刹那灭去的,虽已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但有生起后果的作用,不可能说没有,所以说“过去有”、“曾有”。“现在有”是当前的生灭。(印顺《空之探究》,页86-87)。

《杂阿含经》之〈抚掌喻经〉载:“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大正藏》第二册,页72下)说明诸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刹那生灭,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虚伪不实。《道行般若经》亦云:“空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大正藏》第八册,页473下)。这都在说明各种现象是“无来无去之生灭如幻”。《杂阿含经》亦有琴音的比喻,其文云:“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极生爱乐。……王语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闻可爱乐声来!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有丽,有弦,有皮,巧方便人弹之,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亦尽灭,不可持来。尔时,大王作是念言:咄!何用此虚伪物为!”(《大正藏》第二册,页312下)琴是虚伪的,短暂的、可变的,琴音是从众缘生的。

然《楞严经》谓:“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21上、中)提出了另一解答,认为有一“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只要“按指,海印发光”。也就是说,众生本有“真心”,“真心”就是答案了!

东坡此诗的活水源头可能是《楞严经》。〈在次韵子由浴罢〉有这几句:“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嘱。”《楞严经》可说一直是东坡的床头书。我们知道东坡仍不离“真常惟心”的观念。在〈赠东林总长老〉:“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如来藏思想即可得知。

《妙心法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