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文化大学,197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寒山子其人及其诗之笺注与校订

【文章作者】卓安琪∵

【指导教师】李渔叔∵

【中文关键词】寒山子|诗∵

【中文摘要】诗以抒情写意,自古为然,李杜而下,以诗鸣者亦伙矣,其间亦有托意禅门,偶标净理,即如一二大德名僧,发为高咏,并无全托佛道者,至唐之中叶,诗之全盛时期也,有寒山子者出,遂纯用释氏之理为诗,语类禅偈,寓意高妙,初读若甚枯涩,细绎实姿趣横溢,非胸罗妙理,不易几也。

寒山其人,忽然而出,旋复沦逝,不知所终,其诗固不易解,其人亦不易知,虽久渐沉霾,而英光莫掩,因就其时代背景及诗情禅境,分别为文,详加研讨,并就其诗一一校勘之、笺释之,合为一册,公诸当世,惟是校勘笺释之事,繁剧而精致,盖校勘者,乃综合群书,比勘其文字篇籍之异同,正其讹误之学也,亦称校雠,刘向别录云:“一人持本,一人读书,校其上下,若怨家相对为雠。”至若笺释云者,昔汉郑玄尝作毛诗笺,而说文桂注引字林:“笺、表也、识也”,谓:“郑氏于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故郑玄注毛诗曰笺,其大略如此,然以寒山诗言之,所重固又不全在此也,寒山子生于唐而卒于唐,距今且千二百余年,所为诗凡六百余首,留存于后世者仅及其半,遗逸流散,不可谓不巨矣,唐元和中,徐灵府集而序之于前,宋淳熙时,沙门志南为之作记于后,其间梁抚州曹山本寂禅师尝就其诗注之解之,谓之“对寒山子诗”,按所谓“对寒山子诗”者,本寂注解之名也,本寂盖以寒山之诗深含玄理,惧人不解,遂敷衍其义,与原诗相应答,如天问之有天对焉。溯自有唐一代以来,注解寒山诗者实以是书为嚆矢,惜乎佚而不传,士林扼腕,其后千余年间,无复有为之者,遗传之籍既鲜,则其足资参照者遂寡,诚为后世研究寒山诗者莫大之损失也。

琪既疏于学问,复陋于见闻,虽于阐述校雠诸役,竭尽心力,谬舛在所不免,尚希当世硕学鸿儒,进而教之,幸甚!

本文章节目次如下:

一、序言,二、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三、寒山时代的探讨,四、寒山思想的演变,五、寒山子的禅境,六、话寒山诗,七、寒山子隐居的天台山,八、从寒山子说到嬉皮,九、寒山诗的版本,十、寒山诗之笺注与校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